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二
宋 李焘 撰。
真宗
天禧二年五月壬戌朔,令淄州刺史、知登州范升与比部员外郎、知淄州王穆两易其任。时知青州李士衡言登州仍大旱歉,升武人不闲治道故也。范升或作花升,当考。
诏曰:「民勤稼穑,家有储峙,所以备流行之灾,而末俗浇浮,罕务蓄积,嵗或少歉,便至流亡,岂教𨗳之方,未甚笃也?今禾麦将登,令所在长吏躬亲勉谕,无使复然」。 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吕夷简,守本官,同勾当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度支郎中杜梦桢兼侍御史知杂事。夷简与中丞赵安仁近亲,避嫌也。癸亥,诏祥源观先营正殿,馀俟明年兴葺。甲子,成徳、镇宁等军节度使、太尉、尚书令、徐王元偓薨。先是,宫邸遗烬,燔舍数区,元偓惊悸,暴中风眩不能言,上忧之,亲视者数四,及是,临奠恸哭,赠太师、尚书令,追封郡王,諡曰恭懿,𦵏日,御制挽词。元偓姿貌伟异,沉厚寡言,乐善多艺,知音律,既殁,诏取生平歌诗文记纂为六巻,及墨迹三巻,亲制二序,藏之秘阁。丁卯,命宰臣王钦若管勾修祥源观事。 右正言刘言:「前世𫝊圣水者,皆诡妄不经,今盛夏亢阳,不宜兴土木以营不急。疏入,不报。又尝建议罢提㸃刑狱官,禁民弃父母、事佛老者皆不行。 䕫州路转运使言顺州蛮田彦晏等,赍彭儒猛状哀诉求归顺,乃下诏释儒猛罪,仍加録用,令髙州等处诸族蛮人,以此招谕,如挈属来降,愿给田耕凿,或却还溪洞,皆听从便,其招谕之人,亦递加酬奬。
壬申,广徳军言:「管内祠山庙,承前民施牛二百头,并僦与民戸,每嵗一牛输绢一匹,或经三十年牛毙而犹纳绢,欲望歴十五年已上者,并除之」。诏可。甲戌,以荆湖北路提㸃刑狱、权转运司事、屯田员外郎江嗣宗为都官员外郎,辰州都巡检、供备库副使李守元为西京作坊副使,内殿崇班、閤门祇候、知辰州钱绛为内殿承制,入内西头供奉官江徳源为内殿崇班,左侍禁、閤门祇候刘永崇为东头供奉官,右侍禁、閤门祇候、知澧州史方为西头供奉官,辰澧鼎州都巡检使、右班殿直、閤门祇候康八元为右侍禁,以讨捕溪蛮有功。其使臣、将校,第劳迁补有差。召徳源、八元赴阙,以守元为辰、澧、鼎州都巡检使,绛知鳯州,永崇知施州,方知辰州。康八元,未见。
太常博士张及言灾伤州军望权罢造闰年长巻版籍,俟后闰仍旧。从之。
丙子,冨州刺史向通汉率所部九十二人来朝,贡名马、丹砂、银装剑、兠鍪、彩牌等物。诏赐袭衣、金带、鞍勒马,并其子光泽以下冠服、器币有差。通汉求日奉朝请,诏许五日一起居。
己卯,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兼宗正卿、赠吏部尚书、諡文定赵安仁卒。
庚辰,京东转运使请益兵防䕶兖州仙源县文宣王庙,从之。
丙戌,河阳三城节度使张旻言:「近闻西京讹言有物如㡌,盖夜飞入人家,又变为犬狼状㣲,能伤人民,颇惊恐,每夕皆重闭深处,以至持兵器捕逐」。诏使体量,又命侍御史吕言驰往按本府长吏,洎转运、提㸃刑狱司,不即上闻之,故仍设祭醮禳祷。吕言造父夏卿祖。
丁亥,以暑热赐辅臣花素布,人十匹。 翰林学士李维罢为户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初,维三兄皆年五十八而卒,及是,维亦得疾,因力辞近职云。维疾稍间,命知许州。集贤院学士出藩自维始。春明退朝録。
六月壬辰朔,诏三班使臣经汾隂改官后七年者,并许考课迁陟。 禁陜西民鬻漆于北界。
乙未,以宣徽北院使、同知枢宻院事曹利用知院事,诏奨泾原驻泊都监周文质,以其筑南使城及縁山壕堑功毕也,仍赐名曰静边镇。
丁酉,以太常博士、提㸃开封府界公事齐革监安州税,革擅令尉氏县毁撤坊市民舍,当暑扰动,故及于责。己亥,诏诸州文学、参军、长史、别驾等降谪经十年者,听还乡。
壬寅,富州刺史向通汉以五州地圗来上,乞留京师,上嘉其意,甲辰,授通汉本州防御使,还疆土,署其兄子光泽等三班职名,通汉再表留京师,不允,乃为光泽等求内地监当,及言嵗赐衣裘,愿使者至本任,并从之。通汉本青州人,唐僖宗时隔在溪洞,因母疾不茹荤,迨今三十年,语言与中华无异云。
乙巳,入内供奉官赵用和言:「太庙每有享祀,行事官并前一日入庙致斋。望自今每月朔望祭,宫闱令亦前一日致斋」。从之。 是夕,京师民讹言帽妖至自西京,入民家食,人相𫝊恐骇,聚族环坐,逹旦呌噪,军营中尤甚,上虑因縁为奸,诏立赏格,募人告为妖者,既而得僧天赏、术士耿槩、张山冈等,令起居舍人吕夷简、入内押班周懐政鞫之,坐尝为邪法,并弃市,其连坐配流者数人,然讹言实无其状,时自京师以南,皆重闭深处,知应天府王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妖亦不兴,辛亥,有彗出北斗魁第二星东北,长三尺许,向北行,经天牢,拂文昌,长三丈馀,歴紫㣲、三台、轩辕,速行而西,至七星,凡三十七日没。
己未,加号眞武将军曰眞武灵应眞君。 知秦州李及言得囬鹘九部族军主纳丹等状,以曺玮得假还京,望令且在本任。诏奨玮,仍从其请。
初,皇后父通,尝掌禁旅,从潘美征广南,又累战北面,积劳至虎㨗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太平兴国中,䕶跸太原,卒于师,权窆京城西,累赠永兴节度使、兼中书令,母龎氏,赠徐国太夫人,是月,始𦵏通及龎氏,诏赠通太师、尚书令,諡武懿,命升王府谘议参军张士逊具卤簿皷吹,䕶𦵏祥符之邓公原,皇后亲临遣奠,上御制祭文,置灵坐之右。
秋七月丁卯,三司借内藏钱五十万贯。辛未,徙知陈州冯拯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事,代王嗣宗。以嗣宗知陜州。时帽妖兴自西京,嗣宗不得察故也。
壬申,以星文示变,赦天下流以下罪,死罪减一等。十恶、致死、故杀、刼杀、谋杀人、官典枉法赃至死、造妖惑衆者,论如律。在降官羁管十年以上者放还。京朝官丁忧移任七年未改秩者以闻。 诏:「自今鏁㕔应举人,所在长吏先考艺业合格,即听取觧,如至礼部不及格,当停见任,其前后考试官举送长吏,并重置其罪」。甲戌,以枢宻直学士、刑部侍郎李士衡为三司使,代马元方也。士衡以足疾表求门谢,许之,上作寛财利论赐士衡,又出内藏钱二百万贯以助经费,士衡因请刻圣制于本㕔,从之,士衡方进用,王钦若害之,欲言而未有路,㑹上论时文之弊,钦若因言:「路振,文人也,然不识体」。上曰:「何也?」曰:「士衡父诛死,而振为赠告,乃曰世有显人」。上颔之,士衡以故不大用。钦若沮士衡,据苏轼杂记附见。路振卒于祥符七年十月,去年九月李廸中对东门云云,可参考。
丙子,浚汴口。
己卯,诏:诸州帐籍自今简停。军士每岁一造营房,半岁一造,职员马递铺马数,每季一造。时上封者言其繁冗,纸墨所费,或至掊敛故也。
癸未,右正言刘晔言:「近者诏捕妖人,许陈告酬赏,亦虑所告之人,妄觊重赏,诬执平民,按问之际,愿令详审」。上曰:「比令紏告造妖者,及吕夷简推劾,屡戒其审察,无使枉滥,果多不实」。即诏今日已前犯者,更不问罪。丁亥,谒玉清昭应宫,幸开寳寺灵感塔。 是夕,彗没,辅臣奉表称贺。
八月庚寅朔,谒景灵宫,遂幸上清宫、祥源观、㑹灵观。辛卯,免青州原河口乾度课钱。 三陵副使郝昭信等请于永安县建营,徙军士二指挥就粮,从之。乙未,判三司都催欠慿由司、左正言、集贤校理宋绶言:「本司屡经恩赦,除放欠负,差官详定,内有事节未圆者,凡六十八州军,共六百七十三万贯、石、斤两,计三千二百馀人,至今报应未备,望令转运司选官与长吏催欠官详酌,如合蠲免,限半月闻奏」。从之,于是皆获蠲免焉。皆获蠲免,据绶本传。
丙申,对辅臣于龙圗阁。
丁酉,羣臣上表请立皇太子,不允,表三上,许之。先是,知梧州、衞尉寺丞陈执中上复古要道三篇,上异而召之,上时已属疾,春秋髙,大臣莫敢言建储者。执中既至,进演要三篇,以蚤定天下根本为说,翌日,上以他疏示辅臣,皆赞曰「善」,上指其袖中曰:「更有善此者」。出之,即演要也,因召对便殿,劳问久之,寻擢为右正言。执中,恕之子也。实録云执中得见于崇政殿,其日甲寅,在立太子后凡十日。据本𫝊则执中既见逾月,乃立太子,不知孰是。以事理推之,本传当得其实,盖羣臣因执中言始有建储议,见于崇政,恐非所对也。今从本𫝊。执中附𫝊,与正𫝊载所上演要,亦小不同,今从正𫝊疑正,𫝊考据必详审尔。
辛丑,诏流内铨,选人有累犯罪因冲替而献文求试者,不得进内。
壬寅,新城内权都巡检周仁美言:「地分巡检军士捕亡卒、盗贼,不获皆有罚,而获者无赏。今请获亡卒一人,赏钱二百。贼一人,钱五百」。从之。仁美,深州人。
辰、澧鼎州都巡检使张纶言:「下溪州刺史彭儒猛纳先所略人口、器甲等,乞修贡如故」。诏赐儒猛锦袍、银带,令辰州通判刘中象召至明滩,与㰱血为誓,遣之。
癸卯,诏前岁上圣号册寳,所赐酺,今秋丰稔,可追行之。甲辰,立升王受益为皇太子,改名祯,大赦天下,惟十恶、刼杀、谋杀、故杀、鬭杀、盗官物、伪造符印、官典犯赃,论如律,宗室并加恩,文武常参官、子为父后见任官者,赐勲一转。
乙巳,以翰林学士晁迥为册立皇太子礼仪使,命秘书监杨亿撰皇太子册文,知制诰盛度书册陈尧咨书寳。丁未,内出郑景岫《四时摄生论、陈尧叟所集方一巻,示辅臣,上作序,命刋板模印付閤门,赐授任广南臣僚,仍分给诸道州军。
戊申,黎州山后两林百蛮都王李阿善遣将军卑热等百五十人来贡。
己酉,免颍、濮二州浮客乾食盐钱。
庚戌,以右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乐黄目为给事中、兼太子左庶子。升王府谘议参军、吏部郎中、直昭文馆张士逊为右谏议大夫、兼右庶子。礼部郎中、直史馆崔遵度为吏部郎中。直史馆、兼左谕徳、记室参军、左正言、直史馆晏殊兼舍人,赐金紫。右正言鲁宗道为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徳,赐绯鱼。玉清昭应宫资善堂都监、左藏库使、长州刺史、入内押班周懐正为左骐骥使、入内副都知、兼管勾左右春坊事。
壬子,彭王元俨加太傅,为永清、横海节度使,进封通王。以参知政事李廸兼太子賔客。上初欲授廸太子太傅,廸辞以太宗时未尝立保傅,乃止兼賔客,而诏皇太子礼賔客如师傅,有殿侍张廸者、春坊祇候,太子不欲其名,与賔客同,改名克一,廸奏其事,上喜,以告辅臣,以贺州团练使钱惟灏知和州,惟灏占谢,自陈和州去京太逺,改命知涟水军。惟灏,俶之子也。 诏中书门下五品、尚书省御史台四品、诸司三品见皇太子,并答拜,自馀受拜。
癸丑,上作元良箴赐皇太子,又作诗分赐賔客而下。甲寅,楚王元佐加兴元牧,其雍州牧如故。兼州府两牧,自元佐始。徐国长公主进封福国,邠国长公主进封建国,宿国长公主进封鄂国。
乙卯,给事中、兼太子左庶子乐黄目责授左谏议大夫、知荆南府。西京左藏库使、㑹州刺史、入内副都知张继能,责授西京作坊使,罢禁职,为邠寜环庆路钤辖。开封府判官、虞部员外郎李直方,监涟水军税,推官、监察御史张及,监髙邮军税。先是,继能主往来国信,有国信司吏陈诚者,颇巧㸃继能,欲援置羣牧司,而诚先𨽻羣牧,坐事停职,至是,羣牧吏左宗抉其宿负,白制置使曺利用,故诚不遂所求,继能怒宗之沮已,宻遣亲事卒侦宗㑹宗弟元丧妻,宗尝为假教骏军校马送𦵏,及还,元抵饮肆与酒保相殴,系府中,而假马事未发,诚即白继能,请属府并劾之。黄目时知府受继能属狱未具,为羣牧副使杨崇勲所发,故黄目等并坐责,继能自陈不愿外任,得掌瑞圣园。
庚申,殿中丞史莹言:「准诏诣郑州界经度畎索水入金水河,止有役卒七千,望发郑州丁夫,可一月功毕」。诏以军士万人给之,无得扰民。仍令右领军衞大将军、梧州团练使魏荣为都大部署,御史忠佐,马军副都头张荣副之。
辛酉,诏皇太子月给钱二千贯。 礼仪院言:「至道中敕百官于皇太子称名,宫僚称臣,续准敕依皇太子所请,宫僚止称名。诏如至道之制。
知祁州、供备库副使髙志寜请诣阙言邉事,许之。九月壬戌,对于承明殿。韩𤦺墓志云:志寜自祁州请觐,及对,宻奏今上徳业日新,宜早建东宫。真宗大寤,靣赐黄金五十两,还所治,仍诏志宁,凡所奏事,许附入内内侍省通进,无闗银台司。按志宁对承明日,东宫已建矣,今不取。
甲子,右谏议大夫兼太子左庶子张士逊等言:「臣等日诣资善堂参见皇太子,犹令升偕列拜,然始跪受,望令坐受参见」。不许。
乙丑,占城国王尸哩排摩牒遣使罗皮帝加等以方物来贡。罗皮帝加言国人诣广州或风漂船至石堂,则累岁不达矣。明年,使还,赐其王银四千七百两并戎器鞍马。㑹要云四万七千两,今从本𫝊。
蔡州团练使徳雍等请皇太子受拜,不许。
丁卯,御天安殿,册皇太子。
庚午,诏旧制赐诸军物外戌者减半,今听全给。 流内铨言,自今注军、监判官,请不兼通判,常从不给军士,从之。
辛未,令河南府葺王屋山阳台观,给官田为常住。时女道士王道真住是观,得玉璧于山中,因请増葺故也。壬申,皇太子谒玉清昭应宫、景灵宫。癸酉,谒太庙。 龙圗阁待制李虚已上奉诏编羣臣所和御制诗为《明良集》五百巻,诏赐银帛。 三司假内藏银十万两,丁丑,诏三班使臣部送益州纲运至荆南,无遗阙者,自今每运赐钱十五千,三司军大将十千。戊寅,监察御史刘平请对于承明殿。
庚辰,御正阳门观酺,自是凡五日。 上作稼穑倍登诗、欹器戒酒二论示辅臣。 诏京城诸司当赛土地者,不得用十月七日,以是日本、太宗诞辰故也。 河中府、同、耀州民饥,多流亡,遣度支判官、侍御史周实驰驿存抚之。壬午,庆云见于正阳门楼上。 右正言刘晔言:今岁秋赋,食禄之家鏁㕔应举者颇衆,望谕中外,自今食禄家弟侄子孙,若文艺必可程试者,不得就资䕃,其有官者,不得与孤寒竞进。诏不许,但令诸州精加考较。甲申,起居舍人吕夷简为契丹国主生辰使,供奉官、閤门祇候曺琮副之。工部郎中、直史馆陈尧佐为正旦使,侍禁、閤门祇候张君平副之。琮,彬幼子。君平,滏阳人,君平管勾汴口,尝建言嵗开汴口,当审择其地,则水湍驶而无留沙,嵗可省疏浚工百馀万,诏用其策,虽役不嵗兴,然其后浸有淤塞之患,又请沿河县令佐、使臣能植榆柳至万株者,书歴为课,汴中溺死无主名者,敕所在收瘗,悉施行之。种榆柳,书歴为课,㑹要在天禧元年三月,今从本𫝊,并书于此。
祥源观成,观宇凡六百一十三区,以监修内臣、东染院使邓守恩为崇仪使。
是月,京东路饶、韶巴昌州、荆门、保安军并言丰稔。冬十月壬辰,诏自今遣使检逃戸灾伤,令三司以奏帐式付之。 开封府发觧官任布等,请依南省例誊録进士试巻,及进士试题,御笔㸃定,诏试题进入,馀不许。乙未,雪,上作瑞雪诗赐辅臣。
庚子,诏近臣观玉宸殿刈小香、占城稻,遂于安福殿赐宴赋诗。壬寅,召知益州、枢宻直学士、右谏议大夫王曙为给事中、兼太子賔客,职如故。
癸卯,三司使李士衡等言:准诏岁省文帐二分已上,其在司王典,亦合裁减。诏令与三部衆官详定,具合留名目以闻,既而取事简人衆者,出补三班。辛亥,河北縁边安抚副使张昭逺言:「保州等处所种榆柳,多匿亡命军士,亦尝杀害守卒,又縁边寨栅多种此树,久亦不便,望加采伐」。从之。
癸丑,太常博士、秘阁校理李埀请令江、浙两路放行茶货。左谏议大夫孙奭言:「茶法屡改,非示信之道,望遣官重定经久之制。即诏奭与三司详定,务从寛简。时言者愈多,不过欲惠小商、优园戸,朝廷亦尝差优其直,饶其给,大抵吝茶之出,而须钱实京师,故法不能变。言者但采浮论而不切于事理。未几,奭出知河阳,事遂止。奭初自密州代还,时方置天庆等节,天下设斋醮,张燕费,广、奭又请裁省浮用,不报。奭复出,其居朝廷,盖不周岁云。十一月十九日,奭出知河阳,今并书。
枢密直学士王曙言:「自今转运使、副使、提㸃刑狱朝臣、使臣举官,望不许预先移牒报知,免立私恩,庶臻公道」。诏令别行条约。㑹要十月事。
十一月己未,翰林学士晁迥为承㫖,时朝廷数举大礼,诏令每下,多出迥手。尝夜召对,上令内侍持御前炬烛送归院,他日曲宴宜圣殿,内出牡丹百馀盘,千叶者惟十馀叶,以赐宰臣、亲王,上顾迥与学士钱惟演,亦皆赐焉。
壬戌,诏诸州职田,先以三月、四月、九月内到任为限,过其月有闰者勿理。
己巳,三司言:「陜西入中刍粮,请依河北例,每㪷束量増直计实钱给抄,入京以见钱买之,如愿受茶质交引,即依实钱数给之,令𣙜货务并依时价纳缗钱支茶,不得更用刍粮,交抄贴给茶货」。诏每入百千,增五千茶与之,馀从其请。
辛未,召近臣观太清楼书、太宗墨迹及御制,遂赐宴。上作诗,从官毕和。
壬申,斩威武军副使都头王成、迮建坐,讹言惑衆也。迮建,当检「迮」字。
甲戌,命翰林学士钱惟演、盛度、枢密直学士王曙、龙圗阁待制李虚已、李行简于秘阁再考定开封府得解举人试巻,令秘阁校理王准封弥定为三等,具名以闻,乃诏从上解百五十人。准,质子也。封弥此非事始,书此为任布等得罪张本。
乙亥,上作冬至宴亲贤诗,又出御制三教诗各百首,歌论九首,示宰相。 起居舍人吕夷简言澶、魏丰熟,望出内藏钱二十万贯市刍积粮,从之。
辛巳,迎道释经赴三宫观及都城寺院。先是,上令选藏教中精妙者凡五十八巻,雠校摹印,至是而毕。癸未,上作后苑宴宗亲诗,赐皇太子、通王。 秘书丞朱正臣上言:「前通判广州,窃见蕃商多往交州贸市,赍到黎字及砂蜡钱至州,颇紊中国之法。望自今犯者决配牢城,随行货尽没入官」。诏广南转运使洎广州覆议。既而上言:「本州海路与交州、占城相接,蕃商乘舟,多为海风所漂,因至外国,本非故往货易。欲望自今赍到黎字,砂鑞等钱并没入官,其馀博易所得布帛,取三分之一,馀悉还之。所犯人以违制失论」。诏可。
丙戌,契丹遣使右衞上将军耶律留宁、副使翰林学士起居舍人、知制诰吴叔达来贺承天节。丁亥,命翰林学士承㫖晁迥、知制诰陈尧咨于秘阁,再考国子监及太常寺别试进士文巻,上其名,诏国子监从上解二十人,太常寺六人。开封府、国子监、太常寺、发解官,皆坐荐举不实,责监诸州酒税。屯田员外郎、判度支勾院任布,邓州。著作郎、直集贤院徐奭,洪州。太子中允、直集贤院麻温,其池州度支判官、太子中允、直集贤院杨侃,汝州。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丁度,齐州。太常少卿、直史馆张复罚铜十斤。初作祥源观,布论之,既忤宰相,及考试开封,而奭潜发封巻视之,遂与奭等俱责。度,祥符人也。
十二月己丑朔,免泾原折变刍藁,以谷不登也。甲午,诏:「如闻邠、寜、泾、原州流民,多往秦陇州故闗山及渭州山外镇戎军以来逐熟,虑无知者,诱略人口,鬻于蕃界,宜令所在州县洎廵检使臣察举之」。丁酉,周实言:「同、耀、邠、宁、泾、原、渭、华、虢、陇州及河中府永乐、虞乡二县旱歉,望权格税物,仍罢和籴」。从之。实九月出使。
诏文武官自今承天节除子孙外,自馀宗属及已食禄者,不得奏荐。
辛丑,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张旻为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旻遭䘮,有诏起复,于是自河阳来朝,特加宠命,寻出判陈州。
工部侍郎、叅知政事张知白与宰相王钦若议论多相失,因称疾辞位,丙午,罢为刑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知天雄军,上赋诗饯之。辅臣以杂学士出藩,并翰林侍读学士、外使,皆自知白始。宋敏求春明退朝録云:祖宗时,宰相罢免,唯赵令得使相,馀多本官归班,叅、枢亦然。天禧中,张文节始以侍读学士知南京。天圣中,王文康以资政殿学士知陜州,自庆歴后解罢,率皆得职焉。
将作监丞蔡齐为著作郎、直集贤院。故事,第一人及第,到任一年即召试。齐自兖州通判徙潍州,献所为文,乃得召试。此据江休复杂志,当考。
癸丑,契丹遣使左林牙、工部尚书萧留宁、副使右谏议大夫马贻谋来贺明年正旦。
甲寅,诏文武官曾使契丹及接伴者,自今戎使到阙,除两省给舍外,并令于左掖门出入。
丙辰,赐宣州学究徐昼出身,昼上泾县茶场利便,嵗增课千万故也。 礼仪院言,仪制图内言閤门通事舍人者,今欲止名通事舍人。从之。咸平四年七月焦守节事,当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