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巻六十九
宋 李焘 撰。
真宗
大中祥符元年五月辛酉,王钦若等言转运使卢琰、邵祗奉祀事,欲留前转运使张知白权本司常务。诏知白俟礼毕赴阙。
壬戌,令官吏犯𧷢,遇赦者奏裁,或有希望㤙宥,故干科条,所在禁锢,以俟进止。 王钦若言:泰山下,醴泉出,河北转运使李士衡奏罢内帑所助钱八万缗,扵是,又请辇本路金帛刍粟四十九万赴京东,以助祀事,上曰:「士衡临事有心力,可奬也」。遂赐褒诏,丁谓因请留士衡扵澶州,管勾东封事,诏从之。 有司详定仪注,请于泰山上置圜台,径五丈,髙九尺,四出陛,上餙以青,四靣如方色,坛外一壝,广一丈,围以青䋲三周,燎坛在圜坛东南,髙一丈二尺,方一丈,开上南出戸,方六尺,山下封祀坛,四成十二陛,如郊祀録圜丘之制,上餙以元,四靣如方色,设三壝,燎坛如山上,社首坛,八角,三成,八陛三壝,如方丘之制,又为瘗塪扵壬地外壝之内,天地玉牒、玉册,并刻字填金,聫以金涂银䋲,缄以玉匮,置石䃭中,配坐玉册,缄以金匮,牒广五寸,册广一寸二分,厚三分。金匮之制,并长一尺三寸,检长如匮,厚二寸,濶五寸,当纒䋲处刻为五道,封匮以金泥和金粉、乳香为之,印以受命寳寳,方一寸二分,文曰「恭膺天命之寳」,封匮当寳处,刻深二分。石䃭之制,用石再累,各方五尺,厚一尺,凿中广深,令容玉匮,傍施检处,皆刻深七寸,濶一尺,南北各三,东西各二,去隅皆七寸,纒䋲皆刻三道,广一寸五分,深三分,又为石检以㩎䃭,皆长三尺,濶一尺,厚七寸,刻三道,广深如纒,其当封处,刻深二寸,取足容宝,又皆为小石,盖与封刻相应,其检立䃭旁,当刻处又为金䋲三,以纒䃭,皆五周,径三分,封䃭,以石泥石末和方色土为之,印以「天下同文寳寳,铸以金,制同御前寳,距石十二分,距四隅,皆濶二尺,厚一尺,长一丈,斜刻其道,与䃭相应,皆再累,又为五色土圜,封䃭上径一丈二尺,下径三丈九尺,其二寳分寸,并以今尺为凖,金匮回日,奉置太庙本室。诏皆从之。
乙丑,王钦若言锡山苍龙见。
丙寅,命王旦、冯拯、赵安仁等分撰玉牒、玉册文。上谕之曰:「其文当首叙上天降鉴符瑞沓委,次述为民祈福之意」。 诏縁封禅所经诸州,权増屯兵,可第赐缗钱及酒,令长吏犒设。
戊辰,新及第授官人,无得以富家权钱倍出息利,至任所偿还,所在察举之。 初,有司请依唐故事,皇帝告庙出京,泰山社首山并用法驾,上以前诏惟祀事丰洁,馀从简约,扵是改用小驾仪仗,寻改小驾名曰銮驾。辛未,赵安仁奏,得太仆寺状,金玉辂合先赴泰山,辂髙二丈三尺,濶一丈三尺,所经州县城门桥道有隘狭处,请令修拆。上曰:「若此,则劳人矣,可于城外过有坟墓处避之」。
癸酉,秦国贤肃长公主薨。王承衍先卒,扵咸平元年
甲戌,上以东封路供顿刍粮数广,召丁谓出扈驾兵籍示之,曰:「盖有司不知此数,广为营备尔,曽不虑烦扰扵下,其少数未曽转送者,竢秋成和市」。
丙子,诏收瘗汴、蔡、广济河流尸暴骸,仍致祭。 三司假内蔵库银十万两,从之。
丁丑,给复州经冦盗戸三年。 令诸州所贡方物,并取十月以前集泰山下。
庚辰,诏诸路今年夏秋赋,止扵本州军输纳。 有司请登封日,圜台立黄麾仗至山下坛,设爟火,将行礼,然炬相属,又出漆牌,遣执仗者传付山下。牌至,公卿就位,皇帝就望燎位,山上传呼万嵗,下即举燎,皇帝还大次,解严,又传呼而下,祀官始退,其社首瘗坎,亦设爟火三为凖。从之始定,公卿就位,亦重传呼为节,上以接神务在严静,遂更为漆牌,礼毕,仍听传呼,又恐传付漆牌不即达,辰刻或差,先遣司天以漏壶设山之上下,及以日晷覆校,复以坛侧击版相应,又自太平顶、天门、黄岘岭、岱岳观,各以长竿揭笼灯下照叅候,使不愆其节云。 赠元徳皇太后父故乾元防御使李英检校太尉、安国节度使,追封常山郡王,母王氏魏国太夫人,仍遣使告元徳皇太后庙。
辛巳,对王旦等扵龙图阁,出封禅坛图示之,上曰:「郊禋日,祀昊天上帝位,不以正坐,盖合祭皇地祇。今封祀日,昊天上帝坐宜当子位,天书置扵东侧,太祖、太宗位,比郊禋,日次西北侧向,以申祖宗恭事上穹之意」。壬午,诏天书出京至岳下日,用道门威仪百人,在路三十人。旧制,郊祀正坐褥皆以黄,皇帝拜褥以绯,至是,诏配坐以绯,拜褥以紫。 诏縁路行宫止以旧屋就加涂塈,不湏别创。 诏扵泰山要路置门,非执事赴役者无得升。
有司言:天书出京日,创新几褥,置五辂中,备仪仗导从七百五十人,前后部鼓吹,中使二员,夹侍,仍命官充使。癸未,以王旦为天书仪仗使,按宋史作仪卫使
王钦若、赵安仁副之。丁谓为扶侍使,蓝继宗为扶侍都监,入内髙品周懐政、入内髙班,内品皇甫继明并为夹侍。王钦若、赵安仁为副使,寔録在九月丙子,今从本志,并书之。
诏车驾离京至封禅以前,不举乐,经厯州县,勿以声伎来迎。 甘州辉和尔汗王伊噜格勒遣使来告㨗,使还,赐伊噜格勒香药、金带、弓劔,又赏巴乌公主黄金噐,公主即伊噜格勒之母,每事咨而后行,故加赐焉。 中使自兖州至,言泰山素多虎,自兴功以来,虽屡见,未尝伤人,悉相率入徂徕山,衆皆异之,诏王钦若就岳祠祭谢,仍禁其伤捕,上谓王旦等曰:「自醴泉𤼵,朕即周问泰山祠宇,有言王母池,因念诏许东封以来,凡有灵迹,靡不醮告,独此尚阙」。乃命中使赍青词致告,未𤼵而王钦若奏至,言池水变紫色,騐之,乃遣使之信宿也,旦等曰:「休应响答,如是之速,实至诚所感也」。
甲申,上出御笔所记事示辅臣曰:「宫禁之内,人数非多,然幽闭可念。昨令择一百二十人厚资遣之,此亦节度之一端也。朕方敦尚清静,以治天下,符大中之训焉」。丙戌,上御崇政殿,亲虑御史台、三司、开封府、殿前侍卫司系囚,流已下逓减一等,笞杖释之。 京东转运使言修葺行宫,合用筒瓦,望自京运送。上曰:「前诏行宫无得广有营造。今方盛暑,自京送瓦,重有劳扰,非朕意」。即令以常瓦给用。
戊子,下诏教节俭,戒奢侈,有司除衮冕、仪仗法服及宴㑹所设依旧外,自今宫禁、皇亲、臣僚应进奉物,勿以销金文绣为餙,或湏创造,必候进止,诸司无得起样进呈,仍录诏赐皇亲家一本。
六月壬辰,详定所上封禅仪注,上览之曰:「此仪乆废,非典礼具备,岂为尽美?」即手札疑互凡十九事,令五使参议厘正而行之。又以灵山清洁,命祀官差减其数,或令兼摄,有朞䘮未满、馀服未卒哭者,不得预祭,内侍诸司官除掌事宿卫外,从升者才二十四人,诸司执掌九十三人。以香药库副使安守忠领叙州刺史,供奉官、閤门祗候黎守忠为内殿崇班,充职。守忠等掌㩁货务,三司言其嵗课比旧増八百四万九千馀缗,遂赏之黎守忠,未见。
徙环庆路骑兵于近地,省馈运之烦也,又以上军代所屯威武而下诸军。先是,崇仪使胡致恭言是路驻泊军皆非精锐,望易以近上禁军,上以为刍粟既少,屯上军则所费滋广,遂诏钤辖司规度以上军一人代下军二人。及是奏至,请如诏㫖。 赐辅臣新铸御书祥符元寳钱。 环庆民饥,发廪粟贱粜以济之,甲午,诏有司加諡太祖、太宗,俟封禅礼毕日,恭上册寳,諡议令王旦撰,旦言:唐故事,丞郎或太常为之,上曰:「尊奉祖宗,岂拘常例,特命辅臣,以申朕之孝思也」。 诏泰山前代封禅基址摧圯者,修完之。初,太平兴国中,得唐明皇社首玉册、苍璧,至是,令瘗扵旧所。 命都官员外郎孙奭至契丹境上,告以将有事于泰山,时议东封六师必湏从行,恐契丹不察,妄生猜虑,欲遣使谕意,上曰:「朝廷每遣使徃,彼有接伴馆设之劳,但令奭扵境上,以书信逹之可也」。既而契丹报云:「中国自行大礼,何烦告谕?其礼物虑违誓文,不敢輙受」。上曰:「异域常能固守信誓,良可嘉也」。 庆州言筑耳朶城毕,上曰:「此城无屯兵,止令蕃落自守,亦足为近塞之捍蔽也」。乙未,诏军校老疾当𨽻外州者,听从其便。 有司言:「皇帝告庙,准典礼,出乗玉辂,归乗金辂,縁奉安天书扵玉辂,皇帝赴太庙徃来并乗金辂」。从之。 殿中侍御史赵湘言:「汉章帝以《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鞫狱断刑之政,遂定令母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今季冬诞圣之月,而决大辟不废,愿诏有司,自仲冬留大辟弗决,俟孟春临轩閲视,情可矜察者贷之,他论如法」。上曰:「此固善矣,然虑系囚益淹乆,吏或旁縁为奸尔」。丙申,有司请前祀七日,遣官以牲币分祭天齐渊等八神,又祀云云、亭亭、肃然、徂徕、㑹稽五山,及扵泰山下,择地望祭前代封禅帝王,前祀一日,以太牢祀泰山、少牢祀社首,并从之。
丁酉,诏宫殿苑囿,下至皇亲臣庶第宅,勿以五彩为餙,禁用罗制、幡胜、缣帛为假花者。 诏:「如闻宿州临涣县民,托称神异,营建寺宇,逺近奔集,颇为惑衆,宜禁止之」。先是,五月丙子,上复梦向者神人言:来月上旬,复当赐天书扵泰山,即宻谕王钦若奏。六月甲午,木工董祚扵醴泉亭北,见黄素曵草上,有字不能识,言扵皇城使王居正,居正见其上有御名,驰告钦若,钦若等就取得之,遂建道塲,明日,跪授中使捧诣阙奏至,上亟召王旦等谕其事,欲自出奉迎,即命旦为导卫使,己亥旦,与扶侍使而下具仪仗,奉迎天书,入含芳园之西门。庚子,羣臣诣园迎导升殿,辛丑,上致斋。壬寅,备銮驾以出,北靣拜殿下,导卫扶侍使自殿上奉天书置上前,上再拜,授陈尧叟跪读,其文曰:「汝崇孝奉吾,育民广福,赐尔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国祚延永,夀厯遐嵗」。读讫,召百官示之,复奉以升殿,酌献毕,上先还,旦等导卫扶侍至朝元殿,上迎拜入内,时乆雨顿晴,景色澄廓,苑中有云五色,读天书次,黄气如凤,驻殿上。癸夘,擢董祚为八作副都头,王居正为右班殿直。甲辰,诏兖州大辟囚送邻州处断。
庚戌,曲赦兖州系囚流罪以下。 赐文武百官、泰山、醴泉。
辛亥,诏:「如闻遣使外州祠祭,而礼科素无定数,或州县因縁须索,颇致烦扰,其令有司具数行下」。 开封府言尉氏县惠民河决,遣使督视完塞。
壬子,取封禅之义,改郊祀乐曲名,俟礼毕仍旧。其后祀汾隂后土亦如之。 判太常礼院孙奭言:「按礼文,飨太庙终献降阶之后,武舞上,太祝彻豆,《丰安》之乐作,一成止,然后《礼安》之乐作,是谓送神。《论语》曰:三家者以《雍》彻。又周礼乐师职曰:及彻,帅学士而歌彻。郑元曰:谓歌雍也。郊祀録载登歌彻豆一章,奏无射羽。然则宗庙之乐,礼有登歌彻豆一章,今扵终献降阶之后,即作礼安之乐,诚恐阙失,望依旧例増用」。诏判太常寺李宗谔与检讨详议以闻。宗谔等言:「国初撰乐章,有彻豆丰安曲辞,乐署因循不作,望如奭所奏」。从之。此事寔录不载,㑹要载扵十一月前、六月后,本志亦与改封禅乐曲名同时载之,今附扵此。
先是,诸路贡新茶者,凡三十馀州,越数千里,有嵗中再三至者,上悯其劳扰,扵是诏悉停罢。
丙辰,废内园司,从谢徳权之请也。
丁巳,羣臣五上表加尊号曰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寳应章感圣明仁孝,从之。 御辇院请别制升泰山天平辇,上虑其太重而劳人,俾裁减之,所司言登陟峻险,恐不坚固,上曰:「路稍艰,朕当降辇歩进」。又令别造宝匣寳,咸差小其制。
秋七月庚申,有司言:「南郊惟昊天、皇地祇、配帝、日月、五方、神州各用币一十二段,其内中外官、岳镇、海渎,以六十四段分充而不别设。按开寳通礼称内巾、外官、岳镇、海渎币各从方色,即明皆有制币。今请封祀坛内官至外官三百一十八位,社首坛岳镇以下一十八位,并用方色币。又南郊牲,惟正坐用犊,五方帝、日月、神州共用羊、豕二十二,其从祀七百三十二位,按宋史作七百三十七位。
仍以前数分充。今请神州而上十二位并用犊,其旧供羊豕,改充从祀牲。又景徳中,升天、皇极北在第一等,今请亦扵从祀牲内体荐」。按原本脱去,又「景徳中」至「从祀牲」二十字,又「体荐」讹作「荐体」,今据宋史、礼志补正。
奏可。 广州言大食国舶主陀婆黎愿以方物赴泰山修贡,诏许之。
初,朝陵嵗,縁路民庶贡物者,诏有司给赐,颇为稽滞,壬戌,命右正言知制诰周起、供奉官閤门祗候侍其旭专领其事。 封禅用玉牒册凡七文,思玉工言,用玉追琢难成,宰相请代以珉石,及阶州采进,上曰:「此碔砆之类,目之为玉以奉天,扵礼可乎?」即遣中使徧询玉工,有赵荣者,言太平兴国中,令与衆工治羙玉,为牒册,嵗馀方就置崇政殿库,亟取而用之,上曰:「此盖先帝圣谟已成,垂裕冲𦕈也」。仍出示辅臣,时王旦宿斋中书,即遣中使谕焉。
丙寅,免濮州和市茜草。仍诏三司,诸州市上供物,非土地所宜者罢之。
己巳,命秘书丞、直史馆刘锴摄将作监,与内侍张承素领徒封圜台石䃭,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宋臯与内侍郝昭信封社首石䃭,并先规度。锴、臯请对便殿,以䃭式进御,上起更袍而视之。锴,蟠子。承素,崇贵子也。郝昭信,未见。
辛未,濮州举人郭垂等四百六十二人,以车驾东廵,献菽粟二千石、草四万围,上曰:「意虽可嘉,然纳之则诸州尽以为贡,益成烦扰耳」。令优给其直,仍谕京东诸州,民无复然。
乙亥,诏美人刘氏父故虎㨗都指挥使、嘉州刺史、通赠颍州防御使,母龎氏追封京兆郡君。才人杨氏父故崇仪使知俨赠单州团练使,母张氏追封清河县君。正史章惠杨皇后传:祖瑫,父知俨,皆不仕。此云崇仪使,当考。
丁丑,三佛齐国王遣使来进贡。
乙酉,王钦若言修圜台、燎台,除道累石功毕,自兴役至是,未尝见蝼蚁等物,请致祭岳祠,从之。是月,㐮、许荆南䕫、归、峡等州米,斛钱三百、麦斗钱十二。八月己丑朔,王旦上太祖尊諡曰启运立极英武圣文神徳元功大孝皇帝,太宗曰至仁应道神功圣徳文武大明广孝皇帝。 诏诸坛祭器并从上设下,无令执事者践履不恭。 有司言:「比来车驾行幸,百司各称随驾。按仪制令,诸赴车驾所曰诣行在所。蔡邕独断云: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自今凡有廵幸,望云行在某司」。从之。 审官院言考较京朝官功过,旧有日限,今东封在近,请权罢。上以羣官有自逺而至者,虑成淹滞,令至九月乃停。
庚寅,诏东封路军马无得下道蹂践禾稼,违者罪其将领。 王钦若等言泰山日生灵芝,军民竞采以献,望量给钱帛。从之。
上闻开封府界𤼵民治道辛夘,诏亟罢之,有司言九宫、贵神在本坛则为大祠,扵郊祭则位坐不全,不应设玉。景徳初,少府监误以玉九段置圜丘从祀之位,今请撤去,不用。上以封祀坛从祀,虽有太一、摄提、轩辕、招揺、咸池、天一等位,然颇疑神名或殊,壬辰,诏别筑九宫坛扵行宫之东,以封祀日祭享。 诏升山有大石难越者,筑土平之,或委曲而过,树当道者,用彩帛萦其支干,咸无伤动,辉和伊噜格勒又言赵徳明来侵,率衆拒战,徳明屡败,乗胜追之,越黄河。
癸巳,诏封祀日文宣王四十六世孙同学究出身圣佑令衣緑,次京官陪位。初,帝谓王旦等曰:「封祀日,圣佑可使陪位否?」旦曰:「圣佑止赐出身,未沾命服,难列班序」。故特命焉。 有司言:「西汉祭天扵甘泉、泰畤,祭地扵汾隂后土,后汉始定南北郊,然则今之汾隂后土,本汉祀地祇之所也,将来既禅社首祀皇地祇,则后土不当同日更祭。又按唐开元十二年、二十年,祀皇土扵汾隂脽上,十三年封禅,不别祀后土,欲望车驾出京,自遣官就汾隂告祭,封禅日,更不致祭」。从之,乃命给事中冯起祭告。甲午,知枢宻院事陈尧叟落起复。 诏京城寺院禁道俗,袒裼踞肆,僧尼谨洁修焚。
丙申,以三司戸部判官、殿中侍御史王好古监润州商税,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刘骘监涟水军商税。太常丞、判三司催欠、慿由司王曙,监庐州盐务,著作郎、直史馆、通判兖州李廸监海州商税。先是,好古等解送国子监秋赋,举人,有初场十不者,准法当停官,㑹赦,故薄责之,自是诸州率以为例。王好古、刘骘,未见。
内侍邓文庆监泰山道塲扵制置使,席上言词轻率,诏特勒停。 御辇院上新造辇,凡减去七百馀斤,诏自今常用之,又言舆辇座褥未奉诏㫖,前以金绣为饰者,欲且仍旧,俟故暗改造,即以素罗代之。
己亥,诏扈从羣臣、诸班军诸色人装钱,比廵幸,加等给赐。
庚子,置河东縁边安抚司,令河北安抚副使、都监一员掌其事。 以车驾廵幸京东西、陕西、淮南路诸州,地当冲要者,权増屯兵,命诸司使已下为驻泊都监。 又以内殿崇班刘文质为齐州驻泊都监、兼都廵检,以泰山北靣有路抵齐州,故増警备也。 殿中侍御史赵湘言:「含芳园迎天书日,街中布土为驰道,栏以横木,恐人践履,而羣臣徃来,前驱者輙去其横木,扵驰道上行马,又每逢辂马,不止传呼,分路而过,皆非人臣之礼。今若全依古制,不絶驰道,恐京师浩穣,阻滞车马,欲请自今遇大礼,布土驰道,羣臣不得扵其上,行马导驾者,不在此限。及羣臣每逢閲习,辂马不得冲过,许两面行马,违者御史台纠举」。诏从之。
辛丑,诏审刑院,开封府自九月一日后勿奏大辟案,止令中书拟定施行。 髙州言占、臈商贾三人为交州所逐,迷道至州境,欲配𨽻本州,上曰:「逺方之民,穷而来归,可给时服缗钱,遣人伴送至境,放还本国」。甲辰,诏福建山路险恶,其辇官物军士,自今遇旬休节序特给假。 详定仪注官晁逈而下,习泰山圜台,封祀仪扵都亭驿。
乙巳,令天下禁屠宰一月,自十月始。 翰林侍讲学士邢昺等上《景徳朝陵地里记》六十巻,诏褒之。丙午,王钦若等言上山道路、祀坛、御幄,咸已毕工,上谓辅臣曰:「每有自泰山使至者,朕必首询,役作劳苦,皆言景色异常,衆共乐成其事」。王旦等因称颂圣徳,上曰:「兹乃上天敷佑,祖宗积累所致也,朕何足以当之」。 详定仪注官再习仪扵都亭驿。
丁未,诏升两省侍即在左右常侍之上,合班次六尚书,从中书门下之请也。始,两省侍郎,自唐至徳以来,皆宰臣兼领,未尝与庶僚序位。晋天福七年,始用刑部侍郎窦贞固为中书侍郎,遂班常侍之下,由是相因不改,今乃厘正之。 黔州言溪洞磨嵯、洛浦蛮首领龚行满等,率族二千三百人归顺,是族自唐以来,未尝向化也。己酉,王钦若来朝,献芝草八千一百三十九本。庚戌,王钦若言:「臣自至岳下,尝梦神人以増筑庙亭为请,再梦如初,仍指其方位以识之,近因督役至威雄将军祠,瞻其神像,庙地,悉与梦合,今请以羡财扵庙筑亭」。从之。 刑部尚书、知陕州冦凖表请从祀,诏可。辛亥,诏文武官疾老年幼者,并留京师。癸丑,河东转运司言:「侦得契丹㸃集兵马,边民颇惧,望増屯兵」。上曰:「近北面亦言戎人闻国家东封,调𤼵辇运,虑因行讨伐,率衆坚壁,以打围为名,廵逻境上,且朝廷自与之修好,固无衅隙,若闻其疑扰,即骤益防兵,彼必愈致猜虑」。乃诏边臣率如常制,无得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