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七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巻七十五

宋 李焘 撰。

真宗

大中祥符四年春正月丙子,知茂州郭用之言:「夷族首领、耆老、董瓢等顷多侵扰,今相率于州北三溪刑牛犬,誓不为冦」。

旧制,县吏能招増户口者,县即升等,仍加其奉缗,至有析客户为主,虽登于籍,而赋税无所増入。戊寅,下诏禁之。

己卯,命开封府推官、太常丞李阶赍书谕契丹,以特祀汾隂,令至境上,付其疆吏。李阶,未见。庚辰,诏:北縁邉州军官属,自今不得以迎送为名出城寨驰猎,犯者以违制论」。 赐诸王府侍讲、国子博士张頴器币。頴讲《尚书终篇故也。

陜西提㸃刑狱司言,邠宁环庆副都部署陈兴,纵所部禁兵为劫盗,又释不诛。辛巳,徙知永兴军王嗣宗代之。邠州城东有灵应公庙,傍有山穴,羣狐处焉,妖巫挟之为人祸福,风俗尤信向,水旱疾疫悉祷之,民语为之讳狐。及嗣宗至,熏而逐之,尽塞其穴,淫祀遂息。 诏应汾隂行事官及职掌人,敢有懈惰者,勿以赦原。丰州北蔵擦勒、西族中族首领弩伊亨全等,并遣子来贡。癸未,代州言粟斗十馀钱。

甲申,赵德明奉表诉言明爱等侵耕其绥州界,乞遣使按视。诏张崇贵详度,令明爱等还内地。乙酉,亲习祀后土仪于崇德殿。初,有司详定止习坛上仪。上崇重大祀,乃并庙庭及封石匮仪徧习焉。 命枢宻直学士周起、閤门祗候郭盛、入内殿头阎文庆编次贡奉。 给事中种放自终南山来朝。

丁亥,谒啓圣院太宗神御殿、普安院、元德太后圣容,告将行也。 定州科鹿角数多,诏河北转运使裁减之。己丑,诏:「大祀酹酒银罐器止用常御者,非朕恭洁之意。其令有司造十五枚,付光禄寺别贮,仍刻字识之,勿他用」。

庚寅,诏江湖间贫民捕鱼,豪户不得封占。从知洪州王济之请也。

壬辰,诏河南府,孟郑州所𤼵浚汴口役夫,今年夏税,止令本处输纳。

甲午,客省使、诚州刺史李允正为鄜延路部署,时赵德明颇逾轶。初,允正被病,授河阳部署,以便頥飬,不半月亟徒焉,仍令内侍宻诏存谕,允正未至,即命计度汾隂行宫道路,曹利用权鄜延路部署。允正本传云:张崇贵卒,亟徙允正。按崇贵是年八月乃卒,此时未也,若病则不可知,今且削去,更徐考之。 文思使靳懐德,领长州刺史,为益州钤辖。懐德歴官以强干称,然酗酒多失,将行,别诏戒朂,又面诲之,懐德在劔外,果善于其职,军民畏爱。

上以灵文叠降,尽志钦奉,且欲垂训子孙,俾奉事无怠,仍为誓文,乙未,命刻石置玉清昭应宫寳符阁下。按本志,大中祥符元年四月,天书又降大内功德阁,而实録、本纪并不书。实録于此载上语云「灵文三锡」,盖兼指功德阁也,而本志又改三锡」为叠降,今从本志。实録于天禧元年正月壬戌因诏书建节名,乃著其事,不知前此不以宣示何也。

丁酉,车驾奉天书发京师,日上有黄气如匹素,五色云如盖,紫气翊仗。是夕,次中牟县。

戊戍,次郑州。命龙图阁学士陈彭年、待制王曙同详定邀驾词状。

己亥,次荥阳县。

庚子,次巩县。右仆射、判河阳张齐贤见于汜水顿,侍食毕,即遣还任。

辛丑,过訾村,设幄殿,奉置三陵神座,上鞾袍,拜哭奠献。是日晴霁,始就次,苍烟白雾起陵上,俄覆神幄,礼毕乃散,咸以为上哀惨所感。夕次偃师县。 诏同州民于沙𫟍采薪蒸者勿禁。

壬寅,车驾至西京。

甲辰,发西京,至慈涧顿,太官始进素膳。民有耕道旁者,召问慰抚,赐以茶荈。夕次新安县。

二月乙巳朔,次渑池县,杖太仆寺府史霍鼎。先是,仪仗中悉以军士给役,而鼎擅集贫民挽轭,上知之,令礼仪使劾罪科责,其判寺官及编排仪仗,忠佐特赦不问。禁诸色人以进奉为名,私染御服缯帛,及制乗舆服用之物,饰以龙鳯,从编排进奉周起之请也。 命知河南府薛映造辇水小车十乗,付行在三司。时山路泉深,负汲者劳,上悯焉,俾运载以代其役。 诏行在部署司,凡亡命卒及贫民小窃者,不须收捕,再犯者准法。丙午,次硖石县。

丁未,入陜州,是日雨,上谓殿前都指挥使曹璨曰:「诸军衣装行止之间,泥潦沾汚,曽不爱惜,此皆出民力,可申戒之」。

戊申,赐扈驾诸军缗钱。 诏奬权东京留守向敏中等,以狱空故也。

己酉,次灵寳县。 诏縁路病马,悉赴同州沙𫟍监飬疗,令羣牧司立殿最之法,以赏罚之。

庚戌,次湖城县。

辛亥,次阌乡县。

壬子,出潼闗,渡渭河,次严信仓,遣近臣祀西岳。癸丑,次河中府。

甲寅,工部侍郎冯起为考制度使,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赵湘副之。

丙辰,次永安镇。遣近臣祀河渎。

丁巳,𤼵永安镇有黄云随天书辇,法驾入寳鼎县奉祗宫。 遣中使督开浚汴口,仍犒设官属。戊午,致斋,召近臣登延庆亭,南望仙掌,北瞰龙门,自宫至脽上,列植嘉树,六师环宿,行阙旌旗,帟幕照耀,郊次眺览久之。 赵德明遣使来贡。

己未,寳鼎县瀵泉涌,有光如烛。

庚申,羣官宿祀所。

辛酉,具法驾诣脽坛,夹路燎火,其光如昼,甬道盘屈,周以黄麾仗。初,路由庙南,上以未修谒,不欲乗舆辇过其前,令凿路由庙后,至是,从新路至坛次,服衮冕登坛,祀后土地祇,备三献,奉天书于神座之左,以太祖、太宗并配,悉如封禅之礼。先是,脽上多风,及行礼顿止,司天言黄气绕坛,月重轮,衆星不见,惟大角光明,少顷,改服通天冠、绛纱袍,乘辇诣庙,登歌奠献,省封石匮,遣官分奠诸神,登鄈丘亭,视汾河,望梁山,顾左右曰:「此汉武帝泛楼船处也,一时之乐,垂于千古」。即日还奉祗宫,鼔吹振作,紫气四塞,观者溢路,民有扶老擕㓜不逺千里而至者,或感泣言曰:「五代以来,此地为战场,今乃获覩天子巡祭,实千载一遇之幸也」。诏以奉祗宫为大宁宫,増葺殿室,设后土圣母像,又遣官祭告河渎。 甘州辉和尔、蒲端、三麻兰、勿廵蒲婆罗、大食国、吐蕃诸族,并遣使来贡,蒲端又献昆仑奴一,上闵其异俗,离去乡土,命还之。壬戌,御朝觐坛,受羣臣朝贺,大赦天下,恩赐如东封例,河中府特给复一年半,建寳鼎县为庆成军,给复二年,距脽上三里禁樵采,文武官该叙封,欲回授祖父母者听,四品以上官逮事。太祖、太宗初,潜或尝更邉任,家无食禄者,録其子孙,建隆,佐命王公将相邱冡,令所在致祭,给西京分司官实奉三分之一,诸处罪犯人,并部送阙下者,皆刺满靣大字,毁形颇甚,尤可悯伤,自今不得更然律令编勅内条目失于重者,宜令法官详定闻奏,务从轻典。赐天下酺三日,大宴穆清殿,赐父老酒食衣币,上作汾隂二圣配飨铭河渎、西海等賛。《湘山野録》:真宗回跸,次河中,长安父老三千人诣行在,表乞临幸,种放以三不便谏,乃止。按国史实録畧无此事。野録又言放时有兄䘮及乞还山林等,皆谬误,与正史实録不合,今不取。癸亥,𤼵庆成军观瀵泉,夕次永安镇。 诏縁邉州军有契丹界饥民逐粮而至者,速遣还,无得留止。 命龙图阁待制查道先还东京,备卤簿仪仗。

甲子,次河中府,赐扈驾诸军缗钱。幸舜庙,赐舜井名广孝泉,亲作賛渡河桥,观鐡牛,又幸河渎庙,庙西有西海望祭坛,上顾其坛制非广,令有司讨寻典故増筑,登后亭,见民有操舟而渔、秉耒而耕者,上曰:「百姓作业,其乐乎?使吏无侵扰,则日用而不知矣」。遂幸开元寺、紫极宫、逍遥楼,赋诗赐从臣,召草泽李渎、刘巽,渎以疾辞,授巽大理评事致仕。渎,莹子淳澹好古,王旦、李宗谔与之世旧,每劝其仕,渎皆不荅,于是直史馆孙冕言其隠操,陈尧叟复荐之,既辞疾不至,遣内侍劳问,令长吏岁时存抚。 赐西京、河中府、陜郑二州缗钱,为宴犒肴酒之费也。

乙丑,御诏驻跸宣恩楼观酺。 加号西岳金天王曰顺圣金天王,遣鸿胪少卿裴庄祭告,又诏葺伯夷叔齐庙。丙寅,赐亲王、辅臣、百官酺宴于行在尚书省,凡二日,上作《汾隂礼成诗,就宴所赐之。

丁卯,赐河中尹、宁王元偓衣带、鞍马、钱百万,银千两,并经度制置使副、所过州府长吏器币有差。戊辰,发河中府,以寒食,申严火禁。过新市镇渡洛水桥,次严信仓。

己巳,次华隂县。幸云台观观希夷先生陈搏畵像,除其观田租。

庚午,谒顺圣金天王庙,羣臣陪位,庙垣内外列黄麾仗,遣官分奠庙内诸神,又幸巨灵真君观,并除其田租,宴从官父老于行宫之宣泽亭,紫云如龙,起岳上,上作西岳賛仙掌诗,召见华山隠士郑隠、敷水隠士李宁,赐隠号曰贞晦先生,隠自言始以经术为业,遇道士传辟榖錬气之法,修习颇騐,遂居华山之王力岩按《华岳志》无王力岩据雍胜畧,王、刁三洞在华山东窦谷中,仙人王遥刁自然登仙处,有上中、下三洞云二十馀年,冬夏常衣皮裘。宁精于药术,老而不衰,每以药施人,人与金帛多拒之,并赐御诗并茶药束帛,隠辞,所赉不受。辛未,次阌乡县,召承天观道士柴通元赐坐,问以无为之要,赐诗、茶药、束帛,除其观田租。通元年百岁,善服气,语无文餙,多以修身谨行为说云。

壬申,次湖城县,宴虢州父老于行宫门。癸酉,次灵寳县。

三月甲戌朔,次陜州,召草泽魏野,辞疾不至,野居州之东郊,不求闻逹,赵昌言冦凖来守是州,皆宾礼焉,为诗精苦,有唐人风。契丹使者尝言本国得其《草堂集》半帙,愿求全部,诏与之。野既辞召命,即遣使图上其所居,令长吏常加存抚。

乙亥,幸顺正王庙,作鐡牛诗,宴从官父老于霈泽惠民楼,又登北楼,望大河,观山川形胜,赐运船卒时服,作诗题栋间。是日雨,石普请驻跸城中,勿渉泥泞,上作诗赐普,因令扈从至京。

丙子,次硖石县。

丁丑,次渑池县。 陜西言芮城县民樊景温异居四十馀年,其家樗树分生五枝,复合为一。景温等感之,复同居。

戊寅,次新安县。上之还也,以道逺,闵卫士肩舆,执盖之劳,多乘马,御乌藤帽。

己卯,车驾入西京,赐迎驾僧道绢五百匹。 令京兆府禁民樵采种放庄园。 先是,许人入钱京师,就陜西请给,转运使李士龙言管内所收课利匪多,支赡亦广,望权罢三年」。许之。

庚辰,上谓辅臣曰:「洛阳宫阙壮丽,然城北地隘,榖洛浅滞,辇运艰阻,谅非久居之所,第因行礼,暂廵幸耳」。时途中屡有甘㴻之应,皆夕降晨止,从官卫士无沾服之患,又农务方兴,耕民瞻望舆驾,欢拚相属,上作喜雨述懐歌,羣臣毕和,又以知河南府薛映有治状,赐诗嘉奬。此据本传。 诏罢河北縁邉工役非急者。癸未,张齐贤自河阳来朝,召之也。

甲申,幸应天禅院,赐监修太祖神御殿官及工匠将士衣服缗钱,又幸太子太师吕䝉正第,慰抚之,赐珍药、御酒、衣带、鞍马、金币,问䝉正诸子孰可用,对曰:「臣之子,豚犬耳,犹子夷简,宰相才也」。邵氏见闻録载:䝉正言有侄夷简,任棣州推官。按夷简于大中祥符元年以大理寺丞举贤良,此时不应尚为幕职也,今削去。 陈尧叟、李宗谔自河中府来朝,言初经度祀事至礼毕,凡土木工三百九十万馀,止役军士辇送粮草,供应顿递,亦未尝差扰邉民,上称善。

丁亥,召宰臣徧閲诸殿,出御制再幸西京记示之。 诏所经歴代帝王祠庙,并令増葺。

戊子,丁谓言有鹤二百馀翔天书殿上,又有百馀飞集太清楼。 知并州刘综献《丰年图》。

先是,廵幸所至,改赐门名,己丑,御五鳯楼观酺,有司请如例,上曰:「此太祖所建,以表瑞应,不可更也」。 车驾将朝陵,诏自西京至巩县不举乐,文武官有先茔在近者,并给假拜祭。戒扈从人践田稼。 雄州言入契丹副使崔可道病卒,契丹自幽州具鼓吹卫送其柩以归,诏遣中使䕶其䘮事。 内侍杨守珍捕贼京东,移文应天府造木驴丁架。府以闻,上以非法,乃诏遣使出外,无得造惨虐杀贼之具。守珍于八年九月又见。甲午,发西京,次偃师县,舆辇、伞盖、鸣鞘、警场奏严,金吾喝探,悉罢之。

乙未,上素服乘马至永安县,斋于行宫。丙申,谒安陵、永昌、永熈、元德皇太后陵,上奠献,悲泣,感动左右。初至永昌陵,遇雨,有司请徙板位,遥奠于门庑间,上不许,亲渉泥涂而进,未明礼毕,复诣四陵奉辞省视几筵,奠酌如初礼。又徧诣诸后陵,诸王坟致奠,命中使徧祭皇亲诸坟,及诣汝州祭秦王坟。 西凉府吐蕃多斯结等来贡。

丁酉,次巩县。右仆射张齐贤辞归河阳,赐衣带、器币如侍祠例。

戊戌,至汜水县。虎牢闗路隘险,命执炬火以警行者。河阳结彩为楼,备乐将奏,上以太宗忌辰甫近,亟止之,赐物如例,上每自下旬即不举乐故也。 次荥阳县,改虎牢闗为行庆闗

己亥,次郑州。诏三陵所管兵士,有罪者止得科罚,其当杖者送永安县。 礼仪使王钦若请躬谒太庙毕,亲诣元德皇太后庙。诏礼官定议,议如钦若所请,从之。庚子,召从官宴于回銮庆赐楼,宴父老于楼下,不作乐。壬寅,发郑州,过潘孝子墓,命有司表之。次中牟县。癸卯,次琼林苑,赐诸部署钤辖羊酒,犒设将士。夏四月甲辰朔,车驾至自汾隂。

乙巳,赐扈从诸班直、诸军及所经戍兵铺卒、诸司官健缗钱有差,道病死者悉给其家。

丁未,令江淮转运司雇客船转粟以赈登、莱州饥民。己酉,谒太庙,又谒元德太后庙,自门降辇歩入,酌献如太庙,设登歌,两省、御史、供奉官、宗室防御使以上,并班于庙内,馀于庙外。参知政事冯拯、赵安仁分告孝惠诸后庙。

庚戌,诏以时渐炎燠,京师赐酺,宜至今秋,放西京皇城内外园苑洒扫役夫六十馀人归农,量増军士给役。辛亥,谒啓圣院太宗神御殿、普安院、元德皇太后圣容。壬子,左龙武将军、澄州刺史、驸马都尉李遵朂,私长公主之乳母,谪均州团练副使。始,遵朂请对,言其事,欲归过他人,㑹赦弗问,及事露,上遣使诘之,辞多矫诬,上怒,然以长公主未尝言遵朂之失,恐伤其意,不忍深究也。既而辅臣列奏,请正朝典,乃有是责。遵朂寻以疾求徙居蔡州,许之。司马光日记云:刘攽言李遵朂坐无礼于长公主之乳母,贬均州团练副使。真宗欲杀之,先召长公主观其意,语之曰:「我有一事,欲语汝而未敢」。公主惊曰:「遵朂无恙乎!」因流涕被面,僵仆于地,乃不果杀。及李淑受诏撰长公主碑,宣言赦李遵朂事尤美,不可不书。诸子闻之,惧重赂淑,不果书」。按真宗性仁,必不至遽欲杀遵朂,恐光所闻或误,今不取。 峡路钤辖慕容德琛,部送为恶蛮人王羣体等至阙下,上曰:「蛮人不识教义,向之为乱,亦守臣失于绥抚耳」。并免死,配𨽻江浙逺地。德琛,延钊子也赵德明遣使贡马,贺汾隂礼毕,赐德明衣带、鞍马、噐币,宾佐将士银帛、茶荈。时贡马子弟或与民相殴,有折齿者,开封府言当杖脊,诏以事付鄜延路,令移文德明,就彼决遣之。

癸丑,诏迎导天书玉辂将士,例外别赐缗钱。 遣近臣祭谢后土、西岳、西海、四渎,又遣官分诣诸陵庙致祭秦州辉和,安宻等贡玉带,贺汾隂礼毕。甲寅,给事中种放还终南山,赐宴赋诗如前例。己未,诏恭上汾隂后土庙额曰「太宁,遣中使増葺庙宇,令知河中府周起一月一检校,民庻祭赛,止拜廷中,官吏非祠祭,亦勿升殿」。 以河中府进士薛南为试将作监主簿,首诣阙,请祀汾隂者也。 録王继勲子惟德,为汝州军事推官,惟德子用和先𨽻军,特令落籍归侍继勲,坐多杀不辜被诛,其家穷窘,上以孝明皇后故,特䘏其嗣。 同州饥,民有鬻子者,遣官驰驿存抚赈济。 诏两京诸路本城诸司库务军校补职及二十年者,特与转资。

庚申,诏唐相娄师德庙宜禁樵采。

先是,京东转运使、副使马元方按部至濮州,知州蒋信张宴,元方倨慢,既醉,即殴信,㑹赦免劾,辛酉,徙元方知宿州,仍下诏切责之。

甲子,楚王元佐为太尉,宁王元偓为成德、安国节度使,进封相王。按:原本作襄王,误。考真宗本纪及此书,八月壬寅,増给诸王府公用钱,相王、舒王嵗万三千贯。则当从本纪作「相」为是。舒王元偁为镇南、宁国节度使,元佐而下并兼中书令。荣王元俨为安静、武胜节度使、兼侍中,定难节度使赵德明守中书令。

乙丑,葺尚书省,三月而毕。八月乙巳毕功。丙寅,羣臣用壬戍赦书,咸以次迁秩。客省使、忠州刺史曹利用为内客省使、领嘉州防御使,日就食于枢宻院。先是,以内客省使㕔事为三班院,于是令三班院分㕔事处之。近时蔡廷庆之孙,名兴宗者,著祖宗官制旧典,云太祖以内客省使换枢宻,以延福宫使换宣徽。按本志内客省使乃唐置,其就食于枢宻,亦旧例也。不知兴宗所记换枢宻事出何书,当考。蔡氏又云:内客省使,累朝不置,崇宁后,只除童贯一员而已,恩数几同执政,以元自枢宻使副换此名也。按太祖朝吴廷祚、李处耘、王仁胆、李崇矩、曹彬,并先后居枢宻使副之任,独不见由使副换内客省者为何人,当考。己巳,令并州葺晋祠,衡州葺神农庙。 上谓宰相曰:「朕閲《唐六典,起居郎、舍人、司諌、正言凡十二员,近者此官多阙,可因覃庆,选有才望,为中外所知者补之」。于是直史馆陈尧佐、乐黄目、盛元、王随、路振、崔遵度、陈知㣲、李谘、陈越等九人,悉授两省官。盛元,馀杭人,后改名度。壬申,诏诸州勿遣司理叅军监莅场务。是月,赠中书令、许国文穆公吕䝉正卒。五月甲戍朔,诏:自今宰相官至仆射者,并于中书都堂赴上,不带平章事者,亦于本省赴上,令太常礼院检讨,详定仪注。先是,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王旦迁右仆射,止于本㕔受贺,上宠待辅臣,遂命振举旧仪。丙子,加交址郡王李公藴同平章事。 洪州言知州、刑部郎中王济卒。济临终,自草遣表,以进贤俊、退䛕佞,及罢土木不急之费为言,馀不及私。

己卯,閤门言,自今内职将校,请依文武官例,假日不许辞见。从之。

乙酉,増皇侄以下月俸。先是,初授官俸三十千,稍加五十千,再加七十千,行庆之后,各求领郡,上以新进秩,不许,但増俸焉。

丁亥,蒲端国主又遣使来贡方物,以金板镌所上表辞。己丑,遣使籍縁汴装卸卒,分𨽻诸州下军,以其间多强暴之辈,骚扰平民也。

庚寅,幸上清宫、景德开寳寺,遂谒玉清昭应宫。 京兆府旱,诏赈之。 诏谕诸道设科取士之意,俾各尽至公,或致遗材,当行覆视,其应觧而不觧,不应觧而觧者,并行朝典。

癸巳,以内客省使曹利用为鄜延部署,代李允正也,徙允正知永兴军。允正性严毅,喜行杀戮,素病痀偻,故罕在要近云。 王承美请于丰州城内置元圣文宣王庙,从之。

乙未,诏加上东岳曰天齐仁圣帝,南岳曰司天昭圣帝,西岳曰金天顺圣帝,北岳曰安天𤣥圣帝,中岳曰中天崇圣帝。命翰林学士李宗谔、龙图阁直学士陈彭年与礼官详定仪注。又作奉神述,备纪崇事之意。王偁东都事畧诏曰:峻极之岳,神灵主焉,其加上五岳帝号。丁酉,御崇政殿,虑囚,死罪以下递降一等。己亥,以主客郎中李巽为度支郎中、两浙转运副使,司勲员外郎王矩为工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初,遣官提㸃刑狱,至是代还,命资政殿大学士向敏中等较其殿最,以尝活寃狱者为第二等,皆迁秩,朝臣为转运使,使臣知州,馀为第三等,授近地知州、监军。巽、矩皆入第二等故也。李巽,已见景德二年四月,当考。 改西京永安指挥曰奉先,升为禁军,在清塞之下。

壬寅,诏淮南诸州民,今年夏税租愿纳钱者,竝听从便。诏郎中及带职员外郎已上,遇汾隂赦,乞保任,其子竝依例施行。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