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巻七十
宋 李焘 撰。
真宗
大中祥符元年九月己未,诏告太庙日,芝草、嘉禾、瑞木列于天书辇前,及陈于六室,仍各标所贡之处。庚申,命兵部侍郎向敏中权东京留守,即赴内殿起居。上以敏中旧德,有人望,故自西京召而用之。 诏:「军头司引见罪人,悉具犯由奏闻,送开封府决遣,俟东封回日如旧。 诏京城縁街官渠民汲水课,自今蠲之。 皇城使刘承圭诣崇政殿,上新制天书法物,有鹤十四来翔,天书扶侍使丁谓奏双鹤度天书辇,飞舞良久。翌日,上顾谓曰:「昨所覩鹤,但于辇上飞度,若云飞舞良久,文则文矣,恐不为实,卿当易此奏也」。谓再拜曰:「陛下以至诚奉天,以不欺临物,正此数字,所系尤深,皇帝徽猷,莫大于此。望付中书载于时政记」。上俛然许之。按实録云:刘承圭上法物,有鹤十四飞舞于庭,本志云有鹤十四至殿上,宛转飞舞,正与御座相直,封禅记亦同。据丁谓所奏,止有双鹤尔,岂至殿上者凡十四,而飞度天书辇者,特其十四之二耶?本记幷承圭上法物皆不书,乃于告庙日书有鹤十四来翔,按实録止云告庙,有鹤随歩辇至万嵗殿,不言其数,本志云:「还至乾元门,有八鹤盘飞空中」,又曰:「四鹤飞随歩辇,天书初出。及还,皆有双鹤翔辇上下」。疑本纪所称,即通此数也。然则上法物及告庙皆有十四鹤来翔矣,今两存之,具载上语,使后世有考焉。
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泉源素壅而浊。初营顿置山下,醴泉发,池水亦涨,及工徒升山,其流自广,清泚可鉴,味甚甘美,衆赖以济,王钦若请浚治之,池侧有石像,颇摧折,诏刘承圭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辅臣临观,辛酉,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
壬戌,免夔州地基钱。 礼仪使言:「准典礼,皇帝饮福酒以上尊,太尉而下以罍。今参详告庙及封禅日,皇帝所饮福酒,盖上灵降祚,以交神明之福。望令尚食奉御一员,于上尊酌酒以进,庶协礼文」。从之。
癸亥,以权三司使事丁谓为行在三司使,盐鐡副使林特副之。 是日,奉天书于朝元殿,上斋于殿之后。阁初,有司撰仪,止致斋一日,特诏散斋一日。甲子,扶侍使等奉天书升玉辂,赴太庙南城门内幄殿。有顷,车驾至,诣幄殿酌献讫,奠告六室,至太祖、太宗室,告以严配之意。上涕泗交下,左右执事无不感动。行礼次白云如龙凤仙人,正在庙室上,有鹤十四来翔。 御史中丞王嗣宗立班失仪,因自首,上曰:「宪官当守礼法」。然以其性素粗略,不之责。
乙丑,判太常礼院杜镐等坐误供九宫神位祭玉,罚一月俸。
丁卯,以皇城使、昭州团练使刘承圭为供备库使,内侍副都知窦神寳管勾大内公事。
己巳,命殿头髙品周文质提举陜西贼盗事,上谕之曰:「封祀在近,关右之民游惰者衆,虑乗间窃𤼵,侵扰闾里,尔往,宜从宜控制,除所部兵外,或有警急,即召鄜延鳯翔兵给使」。 先是,西鄙戍卒叛入蕃族者,许本族擒献而厚赏之,亦有妄擒堡壁军士以邀赏者,官司不为详究,枉置于法,上闻而悯焉,于是诏邉吏审察之。 有司言:「旧制,车驾廵幸,皇帝坐晩朝,国忌及暇,日不休务,今请晩朝视事,羣臣不赴起居」。从之。
庚午,权判尚书刑部填从吉言,与省寺衆官覆,视刑部尚书温仲舒等所试举充审刑详议官彭愈等刑名通粗,多有差互,诏问仲舒等,仲舒等引礼部侍郎魏庠、前试大理寺详断官裴常、填锴等所定通为比。诏尚书省集百官议定,吏部尚书张齐贤等言常、锴所试亦不中程。先是,锴以武昌节度推官授著作佐郎,充详断官,至是厘正夺其官,彭愈亦罢兵部员外郎。直史馆张复时知礼部,避事不草议状,殿中丞邱雍輙代为之,诏罚复金。锴,从吉子也。彭愈、裴常、邱雍,未见。
辛未,诣啓圣院朝拜太宗神御告行也。 诏:「祀事所用醴酒,令有司别择器用,精加醖酿,至时进内,朕躬亲题检,以付有司」。 考功员外郎、知晋州齐化基削籍,黥面流崖州,纵逢恩赦,不在放还之限。其子淄州司理参军漙、同学究出身渎并削籍,与少子涤、侄涣分配安、邓、汝、蔡州。化基所至,以贪暴闻,性凶狠,人皆避之。在晋州尤为苛刻,而诸子受赇五百馀匹,又蓄铜器、衣涂金袍袴,事𤼵,遣官案鞫。化基狡狯,惧罪欵不实,凡三易制使,又令御史艾仲孺拷讯之,乃引伏。朝议惩其积恶,故令族窜之,仍诏谕晋州,官吏民庶莫不欣快。元推官监察御史欧阳载等三人悉坐停官。欧阳载修之叔父集有墓志,述载得御史因依冯㓗已御史台记,已辩其不然,今不取。
卭部川蛮王阿遒遣将军赵勿婆来朝贡,勿婆请赴泰山陪位,许之。
癸酉,诏文武官奉使至兖州当升岳者并公服,令王钦若等察之。 歩军都虞候郑诚部前军先赴泰山。甲戌,命诸司副使一员视岳下诸坛牲牢祭器有不恭其事者,遇赦不原。 诏:「诸司奉祀升山人,官给衣服,令祀日沐浴服之。从官卫士至郓州,即禁荤茹。公私羊豕不得至岳下。
戊寅,西京及诸州民以车驾东廵,诣阙贡献,召对,劳赐之。
己夘,以签署枢宻院事马知节为行宫都部署。 诏给事中张秉、左正言、知制诰王曽管勾所经州县,父老诣行在者,送閤门引对,赐以酒食,州县见禁囚,具所犯以闻。
庚辰,赵安仁来朝,献五色金玉丹。紫芝八千七百十一本。 龙圗阁待制陈彭年上言曰:「伏见判太常礼院孙奭奏议封祀,白茅止用为藉。臣谨按周易曰藉用白茅,春秋左氏传曰: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郑元注周礼云:茅以供祭之苴,亦以缩酒。此用茅,有为藉、缩酒二义也。郑兴注周礼云: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杜预注左氏传云:束茅而灌之,以酒为缩,郑元注周礼云缩酒,泲酒也,又注礼记,云泲之以茅,缩去滓也。此则又有灌酒、泲酒二义也。今详定仪注之初,孙奭亦言其义,但縁经典有此互文,事渉阙疑,理难臆断,是以仪注之内,两存为藉,缩酒之说,今奭以为宗庙之祭,有灌鬰鬯之礼,故可束茅沃酒,学者不达此㫖,又以流俗浇酹之仪,遂谓诸祠祭皆当束茅缩酒,甚为失所。窃详论语疏云:宗庙之祭,未杀牲,先酌鬰鬯酒,灌地以求神,此则独言以鬰鬯灌地,亦不指言用茅也。若依郑元之言,则茅为泲酒,若依郑兴、杜预之言,则天地、宗庙俱渗酒也。又周礼,祀天神祭祀用萧茅,左氏又言包茅不入,王祭不供,以祭言之,则通于天地、宗庙明矣。况郑兴、杜预已有束茅沃酒之言,许氏说文又云酹,餟祭也。此则酹酒之义,郑兴、杜预、许氏当汉、晋之世已言之矣,安得谓之流俗哉?然而封禅之礼,前史不备,开元之制,最为详悉。按元宗实録、唐会要并云:其时抚州三脊茅生,上封者言:齐桓公将欲封禅,管夷吾云江淮间三脊茅,用以缩酒,乃可封禅。宰臣奏云:臣等博访贡茅,沅江最胜,已牒岳州取讫。今称抚州有茅,望令且进六束,与沅江相比用之。此时宰臣即张说、源乾曜刋撰官,即说与徐坚、韦绦、康子元、侯行果并该详旧典,号曰硕儒,若封禅果无缩酒之义,当时岂无驳论?既令取茅充用,足验于礼昭然。伏以沃茅之文,既经典攸载,酹酒之祭,又圣朝久行,若谓致爵,方为成礼,窃恐寅恭之志未及于宸心,改作之讥,益生于舆诵。其孙奭所奏,伏请不行」。从之。
辛巳,诏外州军士赴京𨽻役者,回日给锦袍遣之。壬午,始给升山行事官卫士钉鞋,以山路险滑故也。始,丁谓请置随驾使钱头子司,每赐诸军鞋钱,但给头子,指定于某处支钱,军士各使其家人往请,乃诏殿前都指挥使曹璨问诸军可否,士皆曰:「随驾得钱,难以将行。骨肉住营得钱济用,圣恩厚矣」。遂置使钱头子司,车驾往还支赐,略无阙悞。丁谓使钱事附见。
癸未,左正言、直史馆、权管勾京东转运司事张知白言:「咸平中,天下多上祥瑞,当时河湟未平,臣甞论奏,请一切罢去。今天下无事,灵贶并至,望以泰山诸瑞按品目模写,置正副二本,一藏秘阁,一纳中闱,竢昭应宫成饰,诸绘事传之不朽」。从之。二年正月丙戌可考。
甲申,以御史马亮为契丹国母正旦使,西京作坊使魏昭易副之。都官员外郎孙奭为契丹国主正旦使,侍禁、閤门祗候薛贻廓副之。昭易,咸信子。贻廓,未详。
乙酉,上亲习封禅仪于崇政殿。初,礼官已再肄习,且言职在有司,无帝王亲习之文,上曰:「朕以达寅恭之意,岂惮劳也?」既毕,谓辅臣曰:「适见典礼,颇有未便,如天书未下圜坛,朕已先降,又金匮先天书降坛,送神毕,始奉玉匮,置䃭石,礼仪使奏礼毕,在望燎前,似未协冝,置匮䃭中,将作监即领徒封,固惧为喧杂,可与礼官再议以闻」。有司言:「按开寳通礼,则燔燎毕封册,开元故事,则封䃭后燔燎,今若不对神封册,即未称寅恭,或封䃭后送神,则并为喧渎。欲望俟终献毕,皇帝升坛,封玉匮,奉置䃭中,印讫,次饮福,送神,乐止,燎举,天书降,次金匮降,礼仪使奏礼毕,皇帝还大次,俟封䃭讫,再拜坛,省视,縁祀礼已毕,更不举乐」。从之,又以亚献、终献皆不作乐,问礼官,具言:「按开寳通礼,亲郊坛上设登歌,皇帝升降、奠献,饮福则作,坛下设宫悬,降神、迎祖、退文舞、引武舞、迎送皇帝则作。亚终献、升降在退文舞引武舞之间,有司摄事,不设宫悬、二舞,故三献、升降并用登歌。今山上设登歌,山下设宫悬、二舞,其山上圜台亚、终献准亲祠例,无用乐之文」。上以对越天地,严配祖宗,不欲分等威,特令亚终献并同登歌作乐。 髙顺州贡奉蛮人入辞,上谕之曰:「各安部族,勿相侵扰」。有自陈亲属为邻洞所杀,求往复仇。上曰:「事往矣,勿复论」。咸拜而退。此据㑹要,乃九月事。
是月,京东西、河北、河东、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皆大稔,米斗钱七八。
冬十月戊子朔,上谓王旦等曰:「朕以封禅非常祀,自今日素膳」。旦等曰:「陛下方将冒寒冱渉,道途保卫圣体,恐未得宜。况南郊亦祀天地,不闻预禁荤茹,望于致斋,或散斋后议进蔬食」。遂三上表恳请,终不许。 诏内臣传宣取索,并赍御寳文字为号,仍先降式赴所由司,以辨诈妄。 知夔州侯延赏言,西南溪洞诸蛮素未修贡,今以方物来贺,请赴泰山,从之。
庚寅,诏以御史中丞王嗣宗摄御史大夫,为考制度使。右正言、知制诰周起摄中丞,为副使,所经州县,采访民间不便事,并市物之价、车服权衡,度量不法者,举仪制禁之。有竒才异行,隠沦不仕者,与所属长吏论荐,鳏寡惸独不能自存者,量加赈䘏,官吏政绩尤异,民受其惠,及不守亷隅,昧于政理者,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为乡里所称者,并条析以闻。官吏知民间利病者,亦为録奏」。司天言:五星顺行同色」。
辛卯,有司宿设天书仗位于乾元门。昼漏未上三刻,自宫中奉天书出乾元门,升玉辂,黄麾仗、前后部皷吹、道门威仪、扶侍使等导从而行,从臣望拜于殿下,有顷,上服通天冠、绛纱袍,御大辇,发京师,次含芳园之行宫,诏行事官职掌人,尽恭奉祀,有渉懈慢,令宪台及监祭使纠举,遇赦不原。
壬辰,次陈桥驿,命宫苑使赵承煦等检视山上下诸坛牢馔。诏行在诸色人有犯罪,并赴行宫都部署马知节,诸军即送殿前副都指挥使刘谦量罪区断,情理重者,以军法从事,不湏奏闻。所在州县,犯罪人送军头司,未得引见,令枢宻院详度指挥。上䖍心祀事,不欲决罚,且虞小民轻冒禁法,故预戒之,自降诏至讫事,未甞戮一人,惟二人犯徒流者。
癸巳,次长垣县。
甲午,次韦城县。王钦若等言:「泰山芝草再生者甚衆,黄河水,今嵗上流多雨,虽时泛溢,正在中道,不临两岸,其堤防比常嵗用度工役,约省数百万」。 河北縁边安抚司言契丹防边人马,自承牒命,悉已引去,人戸安居,商旅不絶。
乙未,次卫南县。
丙申,次澶州。命殿前副都指挥使刘谦、西京左藏库副使赵守伦于山门阅视升岳之人,著籍乃许上。丁酉,次永定驿,诏应乗舆仪仗,如城门不可入者,由城外而过。时大辇至澶州,有司以城门卑下,将撤之,上不许,因降是诏。
戊戌,次濮州。诏郓、齐、单、淄等州长吏赴泰山陪位,车驾所经,黄河护埽军士,并优与特支。
己亥,次范县。
庚子,次夀张县。
辛丑,次郓州。
壬寅,驻跸知制诰朱巽言奉玉册、玊牒至翔銮驿,有神光起昊天玉册。上亟遣翰林学士李宗谔驰往致谢,诏诸州旬设驻泊禁军诸校,其本军员皆不获预,自今宜并及之。
癸卯,命入内髙班邓守恩覆视诸坛牢馔。甲辰,诏扈从人宿顿之所,无壊民舎、什器、树木,犯者重置其罪。 诏:「縁路急脚逓铺止当传送文字,如闻使臣或遣负重以驰,咸不堪命,自今非宣㫖,不得輙私役使」。乙巳,𤼵郓州夕次迎銮驿。
丙午,次翔銮驿。命行宫都部署马知节于山门驻泊,都大管勾山下公事,殿前副都指挥使刘谦、都大提举山下人马马军都虞候张旻、歩军都虞候郑诚,扈从升山,提举宿卫兵。 行在三司使丁谓言:「自京至泰山,金帛、粮草咸有羡馀。又民间以官司无所配率,刍藁毎围不及三五钱,粟麦毎斗不及十钱。
丁未,法驾入乾封县奉髙宫,上即诣昊天玉册前焚香再拜,以谢神光之贶。 占城、大食诸蕃国使以方物迎献道左。 大食蕃客李麻勿献玉,圭长一尺二寸,自言五代祖得自西天屈长者,传云:「谨守此,俟中国圣君行封禅礼」,即驰贡之」。
戊申,上斋于穆清殿。王钦若等献泰山芝草三万八千二百五十本。
己酉,五色云起岳顶,上与近臣登后亭望之,名亭曰瑞云。知制诰朱巽奉玉册牒及圜台行事官,并先升山,上以回马岭至天门,路险絶,人给横板各二两,首施彩帛,选亲从卒推引而上。 诏河北、京东转运使及使还京朝官未见者,许入见陪位。
庚戌,昼漏未上五刻,上服通天冠、绛纱袍,乗金辂,备法驾,至山门,改服鞾袍,乗歩辇以登,卤簿、仗卫列于山下,黄麾仗卫士、亲从卒,自山址盘道至太平顶,凡两歩一人,彩绣相间,供奉马止于中路御帐。亚献寜王元偓、终献舒王元偁、卤簿使陈尧叟从登,有黄云覆辇,上道经险峻,必降辇歩进,有司议益扶卫,皆却之,导从者或至疲顿,而上辞气益壮,至御幄,召近臣观玉女泉及唐髙宗、明皇二碑,前一夕,山上大风裂帟幕,迟明未巳,及上至,天气温和,纎罗不动,奉祀官㸃馔,习仪于圜台,祥光瑞云,交相辉映。是夕,山下罢警场。
辛亥,享昊天上帝于圜台,以太祖、太宗配,命羣官享五方帝诸神于封祀坛,仪卫使奉天书于上帝之左,上服衮冕奠献,侍从导卫悉减去拂翟,止于壝门,笼烛前导,亦撤之,摄中书侍郎周起读玉册、玉牒文,上饮福,摄中书令王旦跪称曰:「天赐皇帝太一神䇿,周而复始,永绥兆人」。三献毕,封金玉匮,王旦奉玉匮,置于石䃭,太尉冯拯奉玉匮以降,将作监领徒封䃭,上复登台閲视讫,还御幄,司天监奏庆云绕坛,月有黄辉气,宰臣率从官称贺,山上下传呼万嵗,振动山谷,上即日还奉髙宫,百官奉迎于谷口,日有冠戴,黄气纷郁。
壬子,禅祭皇地祗于社首山,如封祀之仪,上至山下,服鞾袍,歩出大次,侍臣言:「山路峻滑,请乗歩辇」。上曰:「接神在迩,敢不徒行」。五使等复固请,终不许。前夕隂晦,风势劲猛,不能燃烛,及行事,风顿止,天宇澄霁,烛焰凝然,封䃭讫,紫气䝉坛,黄气如帛,绕天书匣,悉纵四方所献珍,禽竒兽于山下,法驾还奉髙宫,日重轮,五色云见,皷吹振作,观者塞路,欢呼动天地,诏以奉髙宫为㑹真宫,増葺殿屋,务从严洁,九天司命上卿加号保生天尊,青帝加号广生帝君,天齐王加号仁圣,各遣使致告司命加号,以王中正之言故也,事见二年二月辛卯
癸丑,有司设仗卫宫悬于朝觐坛下,坛在奉髙宫之南,方九丈六尺,髙九尺,四出陛,其南两陛,上服衮冕,御坛上之夀昌殿受朝贺,中书门下、文武百官、皇亲、诸军校、四方朝贺使、贡举人、蕃客、父老、僧道皆在列。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赦之。内外诸军将士,比南郊例,特与加给。文武官并进秩。赐致仕官,本品全俸一季,京朝官衣绯緑,十五年者改赐服色,兖、郓州免来年夏秋税及屋税,仍免二年支移。税赋工役,所过州县,免来年夏屋税十之五。河北、京东州军,供应东封者,免十之四,两京、河北免十之三,诸路免十之二,屋税并永免折科,徳清、通利军例外,更给复一年,令开封府及车驾所过州军,考送服勤词学经明行修举人,其怀材抱器沦于下位,及髙年不仕徳行可称者,所在以闻。三班使臣经五年者,与考课。两浙钱氏、泉州陈氏近亲、伪蜀孟氏、江南李氏、湖南马氏、荆南髙氏、广南、河东刘氏子孙未食禄者,听叙用。赐天下酺三日。改乾封县为奉符县。泰山下七里内禁樵采,大宴穆清殿,又宴近臣及泰山父老于殿门,赐父老时服茶帛,始议肆赦,上谓宰相曰:「此赦与常时不同,但常赦所不能行者,卿等并録出条目共议之,务令实惠及民也」。上斋于行宫,晁逈进所草赦书故事,召对学士,天子著帽,而学士止系鞵逈,以方行大礼,乃秉笏请对,上入改服见之。
甲寅,车驾发奉符县,次太平驿,是日始复常膳,赐从官辟寒丸、紫花茸袍,上劳王旦等以久食蔬,旦等皆再拜。签署枢宻院事马知节独言:「蔬食惟陛下一人耳,臣等在道,未甞不私食肉」。上顾旦等曰:「知节言是否?」又再拜曰:「诚如知节之言」。知节为人,质直类此」。此据司马光记闻。
诏以十一月朔旦幸曲阜县谒文宣王。
乙卯,次回銮驿。京东西、河北、陜西、淮南、江南等转运司并言,自有诏封禅以来,诸州进奉使、蛮夷入贡及公私往来,昼夜相继,乡邑肃静,物价至贱。是时京师至泰山,道路骈拥,絶无攘窃。
丙辰,次兖州,以州为大都督府,特赐酺三日。 诏选人籖符并破官物,书写给付旧例纳官钱,特免之。㑹要十月事,籖符当考。
十一月戊午朔,上服鞾袍,诣文宣王庙酌献,庙内外设黄麾仗,孔氏家属陪列,有司定仪止肃揖,上特再拜,又幸叔梁纥堂,命刑部尚书温仲舒等分奠七十二人,先儒暨叔梁纥顔氏上制赞,刻石庙中,复幸孔林,以树木拥道,降舆乗马至文宣王墓奠拜,诏加谥曰元圣文宣王,祝文进署,仍修葺祠宇,给近便十户奉茔墓,又诏留亲奠祭器,翌日,又遣吏部尚书张齐贤等,以太牢致祭,赐其家钱三十万、帛三百疋,以四十六世孙、同学究出身圣佑为奉礼郎,近属授官及赐出身者六人,又追封叔梁纥为鲁国公,顔氏为鲁国太夫人,伯鱼母亓官氏为郓国太夫人。先是,诏有司检讨汉唐褒崇宣圣故事,初欲追諡为帝,或言:「宣父周之陪臣,周止称王,不当加帝号,故第増美名《春秋演孔圗曰:「孔子母梦感黒帝而生,故曰元圣」。荘子曰「恬澹,元圣素王之道」。遂取以为称。又追諡齐太公曰昭烈武成王,令青州立庙,周文公曰文宪王,曲阜县立庙。 以右正言、知制诰朱巽权知兖州。江休复杂志云:朱巽草制云:某官夙负官材,真宗令出典藩」。当考。
王钦若等言曲阜县民东野冝七世同居,乾封县民窦益六世同居。诏并旌其门闾,仍赐束帛。
己未,上御回銮驿覃庆楼观酺,凡三日。庚申,赐辅臣、亲王、百官宴于延夀寺,凡二日,有金龟集游童衣袂,大如榆荚,丁谓得之以献,上亟命中使赍示羣臣。
辛酉,上作庆东封礼成诗,从臣皆和。 内侍史崇贵言,准诏馆伴、诸蕃进奉使咸以亲逢大庆,得预陪列,求赐紫袍、象笏,归耀国族。从之。
壬戌,发兖州,次中都县。王钦若、赵安仁还奉符县,诏令食升岳省视圜封。
癸亥,次郓州。上覩城中巷陌廹隘,询之云:「徙城之始,衢路显敞,其后守吏増市廊以收课」。即诏毁之。甲子,宴百官于行宫。
乙丑,御升中延福楼宴从臣,又宴父老于楼下。诏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刺史因东封为诸州驻泊部署、钤辖者,并赐袭衣、金帯、器币。旧制,蕃侯在外,遇大礼无赉及之例,今特赐焉。
丙寅,次夀张县。
丁卯,次范县。赐曲阜县元圣文宣王庙九经、三史,令兖州选儒生讲说。又赐太宗御制、御书,又以经史赐兖州。赐兖、郓知州羊酒、缗钱,令宴诸僚属。 行宫司言:「有扈驾捧日卒彭攀,于社首庙前逢一叟,衣冠甚伟,曰:升山之路,异于往时,动至感应,皆圣徳所致也。从臣皆昔陪唐帝祀岳者,唯八人,非然,四存而四亡矣」。言讫西南行,不知所往。
戊辰,次濮州。
己巳,宴从臣于告成均庆楼,父老于楼下。 诏:「縁祀官物合辇还者,俟来春于清河、广济河水运至京师,其铺卒悉放归营,仍给赐。甘州回鹘可汗伊噜格勒、巴乌公主及其宰相,各遣使来贡」。贺东封也。
庚午,次永定驿。遣翰林学士李宗谔祭澶州河渎庙。辛未,次澶州,幸河渎庙酌奠,以顿邱县令兼充庙令。以兖州父老吕良摄本州助教,良首请东封故也。壬申,宴从臣父老于驻跸延禧殿。行宫在河南,其地廹隘,故于宫南当衢结彩为殿,因赐名焉。 王钦若、赵安仁自兖州来见。 总噶尔族大首领温布等遣使入贡。癸酉,𤼵澶州,次韦城县,宴从臣、父老于行宫。甲戌,次长垣县,宴从臣、父老于行宫。
乙亥,次陈桥驿,后苑兵匠凌训献七寳,减轻逍遥辇式,上曰:「前诏乗舆服御,悉从俭约训,輙敢违诏,可特免罪,毁其式」。
丙子,发陈桥驿,次含芳园,时近辅、淮甸、京东、河朔之民,自泰山迎候车驾奔走,以望天顔者,道路不絶。 诏増天书仗卫六百人,其后遂以一千六百人为定。 制加号河渎曰显圣灵源公,遣右諌议大夫薛映往河中府,比部员外郎丁顾言往澶州祭告,又命映祭谢汾隂后土。 诏天书仪卫使副、扶侍使、都监、夹侍等,自今著令,凡遇大礼,即与五使并命,从丁谓之请也。丁丑,车驾至自泰山,扶侍使丁谓奉天书归大内,上御乾元楼,召近臣观卫士甲马还营,赐百官休假三日,中书枢宻院一日上之。廵祭也,往还四十七日,未甞遇雨雪,严冬之候,景气恬和,祥应纷委,咸以为精诚昭格,天意助顺之致也。
壬午,契丹使左武卫上将军萧永、启圣节度使耶律留寜、副使左骁卫大将军董继澄、卫尉少卿杨又元来贺承天节。 诏以正月三日天书降日为天庆节,休假五日,京师于上清宫建道场七日,宰相迭宿罢日,文武官、内职皆集,赐㑹锡庆院,是夕,京师张灯,五日内无得用刑,仍禁屠宰,诸州建道场三日,羣臣亦赐㑹,丁谓请以天书降后,祥瑞编次撰赞,绘画于昭应宫,诏谓与龙圗阁待制戚纶、陈彭年同编次,其赞令、中书、门下、枢宻、两制、尚书丞郎、给谏、待制、馆阁官分撰。
癸未,上谓王旦等曰:「近览边奏,皆言今嵗物价甚贱,刍藁三钱,易两围,麦粟斛百馀钱,此民间储蓄之时,嵗有丰约,固亦常理,古之善教,不若备预也。况北戎愿保欢好,颇见其情,但固守封疆,足以安吾生聚,或言敌多狡诈,急当为寇,此非逺识也」。旦曰:「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嵗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昨陛下登封告成,天地助顺,盖人事和而天象应也」。 诏并代州别赐酺三日,时承受使臣言前设酺宴不丰,军校皆不预㑹也。
甲申,命宰相王旦摄太尉,奉上太祖、太宗諡册,知枢宻院事王钦若、参知政事冯拯摄中书令,读册文,礼毕,亲享六室。先是,诏有司参详百官拜表进名仪式,且言:「庆成、乔岳归美祖宗,虽系孝思,实为古礼,比之初上,庙号理有不同。按唐朝修八陵及迁懿、献二祖,礼毕并皆称贺,欲望其日,许百官诣閤门拜表贺」。从之。乙酉,大宴含光殿,劳旋也。
丙戌,诏:「自今祭告天地、社稷、宗庙、岳渎,其后土亦致祭,著于令」。
十二月丁亥朔,封皇第八妹万夀长公主为隋国长公主,出降右龙武将军、驸马都尉李遵朂。遵朂,继昌子也,初止名朂,上益以遵字,而升为崇矩子焉。 遣中使分往縁边诸路,赐部署、钤辖等羊酒,令宴官吏将校。 诏:泰山路以廨舎仓驿为行宫,并依旧,其奉安天书位,谨䕶之」。 诏东封所过诸州,本城军校邀车驾诉年深未迁者,特与改转。 令内外诸军勿得科率部下,盛为军装。初,兴元府、宁朔戍将课军中服锦绣,以壮戎容,士伍廪给不充其费,因相与亡命为盗,上知之,故有是诫。庚寅,知枢宻院事王钦若等言:「皇帝受册尊号,百辟就列称庆,臣等与诸司使副于殿上侍立,欲俟上寳册毕,太尉归位,臣等于殿上率侍立,羣臣致词称贺」。从之。辛卯,御朝元殿,受册尊号。
壬辰,谒启圣院太宗神御殿。 命丁谓、李宗谔、戚纶、陈彭年等编修封禅记,从彭年之请也。
乙未,契丹使萧永等辞归国。故事,契丹使辞,当赐宴,不视事,上以累属休假,虑机务有壅,遣中使谕中书、枢宻院,许先奏事。 诏泸州南井煎盐竈户,自今遇正、至、寒食,各给假三日,所收日额仍除之。 有司言祭不欲数,请罢太庙腊享,其皇后庙及元徳皇太后庙如故。从之。丁酉,内出泰山封祀上尊酒及玉女、白龙、王母池水新醴泉赐辅臣。 诏东京留守司及在京掌事内臣不该赐物者,特给之。 补延州小胡族朗阿为侍禁,赐名忠顺。是族在州之西,北连庆州蕃境,钤辖司言王师每出,藉其乡导,故奬之。
己亥,朝拜普安禅院元徳皇太后圣容。庚子,以囘鹘伊噜格勒为特进、忠顺保徳可汗,王其母为贤明巴乌公主,进奉使悉授官赐袍笏。伊噜格勒常言本道捍御赵徳明,乞朝廷发兵,署孔目官一名至本道诏,谕以徳明顺命,且虑官吏至彼骚扰,第遣使偕往。辛丑,工部尚书、平章事王旦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楚王元佐为太傅、左卫上将军,依前养疾。宁王元偓为护国、镇国节度使,舒王元偁为平江镇江节度使,并兼侍中。广平郡王元俨为昭武、安徳节度使,进封荣王。 是日,上谓王旦等曰:「先帝每命宰臣、亲王降制,则不御崇徳殿视朝,应有故事。其㫖以命宰相、亲贤,示帝王不专耶?」此据㑹要,当考。
癸卯,知枢宻院事王钦若、参知政事冯拯、知枢宻院事陈尧叟、参知政事赵安仁、签署枢宻院事马知节,并进官一等,太子太师、莱国公吕䝉正进封徐国公,羣臣并以次覃恩。
甲辰,以宣政使、恩州团练使李神福为宣庆使、领昭州防御使。先是,诸司使极于宣政,上特建使额以奬神福焉。 诏提㸃刑狱朝臣使臣,不限品秩及诸班、诸军都虞候,并与一子恩。 诏应天下宫观陵庙有名在地志功及生民者,并加崇饰。 又诏江淮,𤼵运转运司,部内各留三年之储,以备水旱。先是,江淮米悉运送京师,至是,司天监言扬楚之分,当水旱为沴,防患故也。丁未,诏四渎祝文自今并进署。旧制常祀,学士院惟五岳进署,四渎则否,故有是诏。 先是,上谓王旦等曰:「皇亲在环卫者甚衆,冝第其久次者,俾领郡」。于是左监门卫大将军徳雍等八人,各授刺史,右领军卫将军允升等五人各迁秩,徳雍等在班十八年,允升等在班七年。徳雍,廷美第四子也。
己酉,诏太常寺别制天书乐章,俟亲飨圜丘日,以奉禋祀。又诏取天书降及议封禅以来祥瑞尤异者,别撰乐曲,以备朝㑹宴飨。于是太常寺请郊祀酌献天书用《瑞安曲,天书升降用灵文曲,又上朝飨用醴泉、神芝、庆云、灵鹤、瑞木五曲,请下两制撰词,从之。 复州防御使、驸马都尉柴宗庆遇恩,自康州移复州,不告谢,为有司所举,以违制论,当赎铜三十斤。有诏末减,罚两月俸。 辰州大洞狤獠大都头魏进武及洞主首领覃架圗等以方物来贡。 西凉府斯多特遣使来贡马。庚戌,置京新城外八厢,上以都门之外,居民颇多,旧例惟赤县尉主其事,至是特置厢吏,命京府统之。辛亥,命户部尚书㓂凖知天雄军、兼驻泊都部署,契丹使甞过大名,谓凖曰:「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书?」凖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鎻钥,非凖不可尔」。壬子,契丹使左武卫上将军萧知可、兴国节度使萧留寜、副使崇禄卿成永、少府监徐备来贺明年正旦。入内髙品王承勋等言:访闻贺正使一即国母之弟,一即国母之亲,皆其所委信,望比常使量増恩例」。上以礼数有定,不许。承勋,文夀子也。
甲寅,以南衙为锡庆院。先是,酺宴则集于尚书省或都亭驿,诞节斋㑹,则就相国寺,上以佛舎中烹餁嬉笑,有亏恭洁,乃令内臣度馆于显敞者易之。南衙,即太宗尹京时府邸,秦王、许王继居焉,厥后虚其正位,故以为院,诏縁邉并连接溪洞州军,其间通判职位髙于知州者,并勘㑹移易。
诏进奏院不得非时供报朝廷事,冝令进奏官五人为保,犯者科违制之罪。此据㑹要,不得其月。
是嵗,天下户七百九十万八千五百五十五,口一千七百八十万三千四百一。 契丹主追尊按巴坚庙曰太祖,徳光曰太宗,璟曰世宗鄂约
,明曰穆宗舒噜
贤曰景宗。明记。
又赠东丹人皇倍为护国皇帝,自在太子阮为恭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