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曹学佺 撰。
○诗话记第一
《吕览》云:「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始作,为南音文心。雕龙南音,始于候人」。此三言诗之始也。
《诗大雅、韩奕》之篇曰:「奕奕梁山,惟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首,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此四言之始也。
扬子云《蜀都赋》:「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诸葛孔明书》:「去妇不顾门,委韭不入园」。《华阳国志》称:「姜士游感物,寤灵禽坚,精动殊俗。此皆有似于《诗》者五言之始也。若夫习习神风动,澍雨润乎苖,我后恤时务,我民以优饶,混混浊沼,鱼习习激,清流温温,乱国民业,业仰前修,以备讽刺,何愧风雅?
禹玉牒词:「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寳生,司马相如琴,歌鳯兮鳯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此七言之始也。
古逸诗:绥山謡》,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华阳国志》:「三秦亡范三侯,我虽牧,犊当得蜀」。此风謡之始也。
卓文君,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巴东女儿子,歌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我欲上蜀、蜀,水难蹋蹀珂,头腰环环。此闺情之始也。
《汉书》:王襄为益州刺史,命王褒作中和乐职,选好事者,依鹿鸣习而歌之。时汜乡侯何武为童子,选在歌中,西南夷传:益州刺史朱辅,宣示汉德,威怀逺夷。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盘木等百馀国,皆举踵称臣。白狼王唐菆,作诗三章,歌颂,汉德,辅使译而献之。《华阳国志》:巴渝人助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及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英雄记》:曹公破袁谭,马上舞《三巴》,此乐府歌舞之始也。
宋玉之《高唐神女,司马相如之上林子》,虚扬子云之蜀都,此赋之始也。
《西京杂记》: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闗,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其友人盛览,字长通,牂柯名士,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摠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览,乃作合组歌列,锦赋而退,终身不复敢言作赋之心矣。
又云:《相如赋》时皆称典而丽,虽诗人之作,不能加也。扬子云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又云:人问扬子云作赋之法,子云曰:熟读千首赋,则可入矣」。
惟寂惟莫,自投于阁,爰清爰静,无作符命,此讥子云作也。宋孙明复曰:「《太玄》一书,乃明天人始终之理,君臣上下之分,葢疾莽而作也。王介甫诸家以年数考之,谓子云与莽不相及,上符命投阁,恐系谷子云事。凿凿有据,是何世人,忍于污蔑贤者如此。近日李本宁移书示予,谓其在川西,以此段书之墨池上,乃与当时意见不合,后竟入弹章。噫!不但贤者被诬,即代辨诬之人亦被祸矣,可一慨叹!
桓谭《新语》:雄作《甘泉赋》,梦膓出收而纳之,卒。秦宓蜀隐士,后为益州别驾,有逺游诗。如虎则豹之兄,鹰则鹞之弟,大都荒唐谬悠之说,犹对吴使天口天首之故智也。然其博学多闻,自有不可掩者。及与王商论立《祠堂书》,尤为典确,予仿而行之,并祠严李扬、马文表子敕于支机石。
刘巴,零陵人。仕蜀为尚书令,蜀策命,皆其笔也。建武二年,出镇荆州,卒葬于岳阳之郭西,时人为之语曰:「生居三湘头,死葬三湘尾」。以巴墓在,遂号岳阳为「巴陵」。云出《古今诗话》。
左思别传》云:「思作《三都赋》,疾中犹改」。《蜀都赋》云:「金马电发于高冈,碧山振翼而云披。鬼弹飞丸以礌礉,火井腾光而赫曦」。今本无鬼丸句」。《水经注》:「泸水傍瘴,气特恶气,中有物不见其形,其作有声,中木则折,中人则害,名曰鬼弹」。
又曰:左思造、张载问岷、蜀事,交接亦疏。皇甫谧、西州高士挚仲治宿儒,知名非思伦匹。刘渊林、卫伯舆并蚤终,皆未尝为思序注。凡诸注解悉思,自为欲重其文,故假借名姓也。
王逸少与周益州书,司马相如、扬子云有后否。《西京杂记》载卓文君为相,如作诔。梁刘孝威诗「君平子云閴不嗣,江汉英灵信已衰」。或亦俱寥寥也。 宋有逃禅子扬补之,则自称子云后云。
晋惠帝时,蜀中謡,江桥头闗下市成都北门十八子、十八子李也。其后李雄据蜀僭号。按汉武元鼎二年,立太城、九门、少城九门,故有「十八之称。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蜀道行》,今不歌,乐府解题》曰《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与蜀国弦颇同。按蜀国弦梁简文作起句,虽言铜梁之险,后乃专叙锦城娱乐,如豫章行吴趋曲之类。
巫山高本起于汉乐府,吴韦昭、宋何承天相沿此题,但叙其山水之险阻,而张侈其国家之功伐也。齐王融、刘绘始以阳台云雨》入咏梁武帝,沈约之倡和,则竟为朝云曲矣。已后作者无虑数百家,皆指朝云。
王融《巫山高烟华乍卷》,舒行芳时继续今本行芳作「猿鸟猿鸟」字,逺不及行芳也。《升庵诗话》: 按《诗纪》「烟华」作「烟霞,行芳」作「衡芳」。
豆子山打瓦鼔、阳平山撒白雨,此绵州巴歌也。巴歌」二字才见此后刘禹锡之《竹枝词》、李绅之《巴女词》,皆其变体。若常璩《巴志》所引《川崕》、《惟平》、《维月》、《孟春》等篇,则古诗者流,非通俗之唱矣。
杜宇化子《鹃蜀本纪》、《华阳国志》俱引之。其作诗实起于鲍照《行路难》,云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有两扬雄、两李膺、两王褒、汉扬雄,成都人,乃作《太玄经》,者字从手。汉王褒,资中人作《贤臣颂》者。晋李膺,涪城人,作《益州记》者已上,皆土著也。汉李膺为益州太守,《寰宇记》云:城西三里有李膺宅,后周王褒同庾信从益州,赵王出镇之。蜀褒诗有「奉和赵王途中,五韵峡路沙如月山,峰石似眉锦城遥可望,回鞍念此时」之句。隋扬雄持节入蜀,迎梁主萧岿者,字从木」,已上,皆宦游也。
庾信诗《奉和赵王》、《泛江喜雨》、《送军赉酒》等篇,不一而足,想赵王自是作者,惜不传耳!杜少陵寓蜀久,毎以自况,见诸篇什者,曰清新,庾开府,曰庾信哀虽好曰: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词赋动江闗」。 按庾信哀虽好子美,在潼川作是时同汉中王游泛,故以赵王喻汉中也。江闗系夔府,庾信奉和泛江云春江下,白帝画舸向黄牛,即此地。
郦道元《水经注》曰:峨山县东北有武阳龙尾山,并仙者羽化之所,于其处得遗咏。虽神栖白云,属想芳流,藉念泉乡,遗咏在兹。览其馀诵,依然息逺,匪直邈想遐踪,爱其文咏可念。故端牍抽札,以诠其咏。略曰:登武阳观,乐数峨岭,千蕤洋湖,口命非螭驾白驹,临天水心。踟蹰千载,后不如此。段本注遗失得古逸诗。中道书所载平,葢观稠稉治,皆武阳境。
公孙述改「益州」为「庸部。本《牧誓》「庸,蜀羌髳之文也。晋傅玄乐府曰:「惟庸,蜀僭号,天一隅云」。《蜀梼杌》。孟㫤遍栽芙蓉于锦城,顾左右曰:「此真锦城也。庸蜀蓉城两有出处,今简牍。中有称蓉蜀者非」。
梁简文滟滪歌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金沙浮转多,桂浦忌经过」。郑樵云:「天下水之险者,惟蜀之瞿塘,百粤之桂浦」。此歌言「行瞿塘者,准滟滪。行桂浦」者,准「金沙也。杨用修以为「商估刺水行舟歌,非简文之作。俗本改「桂浦」作「桂楫」,尤非。按「滟滪」一作「淫预」,一作,「犹」豫载各不同。
《北史》常景淹滞门下,积岁不至显官。以蜀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子云皆有高才而无重位,乃作四君赞》以托意。按宋鲍照仕亦不达,有作《蜀四贤咏》,但照合四贤为一篇,景则人自为咏也。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诗,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江津,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泊处空馀,鸟离亭已散人,林寒正下叶钓,晩欲收纶,如何相背逺江汉与城闉?旧志未及收之,或以江津二字泛泛,未必为蜀之江津也,然此诗语意,明系蜀中而江汉正蜀地耳。
蜀僧作诗,起于隋智炫,游三学山一首。智炫,成都人。三学山金堂地也。炫自两京,归隐于此。
唐太宗《咏秋日诗》有云:「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考《唐史》,太宗葢尝遥领益州,神想所瞩也。
王、杨、卢、骆初唐称四杰,无不入蜀中者。《唐诗纪事》称「高宗时,王勃以檄鸡文斥出沛王府。既废客剑南,与卢照邻。邵大震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旅眺诗》,照邻为新都尉,大震同时人也。 子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未下注脚不知也。《丹铅馀录》云:大江自湔堰至犍为,有五津,曰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出华阳国志王勃诗:风烟望五津,卢照邻文,予自江阳言归五津,皆指此。然首句亦出《华阳国志》,而用修未之引也。成都本治赤里街,张若徙置少城内,广营,府舍修整,里闠市,张列肆,得与咸阳同制。此即城阙,辅三秦之义。
杨炯有入《三峡诗》及梓州官僚磨厓赞》。
卢照邻咏怀蜀中古迹,如文翁讲堂相如琴台》,皆是其奉使还京,宴别绵池》诸作,不但一尉而已。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长篇》,大似临卭卓女之怨,照邻岂能忘情于蜀者耶?
宾王入蜀,亦以使事至畴昔篇》中曽及之,其曰:「地角天涯眇难测者,成都有此二石也。《游宦纪闻云:今之逺官及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葢俗谭也。顷在成都,闻有天涯海角石,暇时访古及阅志图,乃知天涯石在中兴寺。耆老传云:人坐其上,则脚肿不能行,至今人不敢践履」。又有天涯石庙,在大东门,对昭觉寺石高六七尺,今市入汤家园地角。石庙在罗城内西北角,高三尺馀。王均之乱,为守城者所坏,今不复存矣。
《宾王送郑安阳诗》:彭山折阪外,井络少城隈,九折阪在卭崃,今百丈驿,是与彭山同属上,川南相望不逺,故云遗锦,非前邑鸣琴,即旧台遗锦,用后汉绵竹令阎宪事,琴台用相如事,海客乘查度,仙童驭竹回,一用君,平事,一用葛陂事,《寰宇记》葛陂在温双之境龙池寺,是古人用事,或显或晦,不同如此。
《陈子昂别传》云:「幽人王适见其感遇诗曰:是必为海内文宗矣」。按适《蜀中旅怀诗》有「时须问影,无事则书空弃置如天外,平生似梦中别离同夜月,愁思隔秋风,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葢因入蜀而见子昂也。
《独异记》载,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昻突出,谓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众惊问,荅曰:「予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卢藏用《悼陈子昂诗》云:「暮川罕停波,朝云无留色。故人琴与诗,可存不可识。识心尚可亲,琴书非故人。鸣皋初梦赵,蜀国已悲陈」。按此,则亦咏其碎琴事也。
殷璠《诗品,国初词体,尚沿徐、庾侈靡之风。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
苏頲将赴益州,题小园壁,岁穷惟益老,春至「却辞家可惜,东园树,无人也。作花。宋璟、郑惟忠俱有诗送之,亦绝句也。小许公有《长乐花赋》,即蜀之旌节花》。
王右军誓墓之后,犹云奉使闗蜀,无不从命,与周益州书,可想见也。唐初尚此风味,若徐安贞、苏许公、刘希夷、贾至、张燕公、张曲江、王摩诘,无不以册使招谕,至者孟襄阳,则从左相幕中。
张九龄送宋休逺之蜀任,诗色丽成,都俗膏腴,蜀水濵如何从?宦子坚白共缁磷」,王维送崔兴宗,亦云:「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处归?」宋子京知益州,朝议以成都喜遨游,子京性复奢侈,恐无纪极,今殊不然。
王维《送李梓州》诗:「万壑树叅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杨用修诗:「林振秀作山中一丈雨」。《潼川志》作「山中一半雨千山响,杜鹃」作「春」声响」,《杜鹃方舆胜览》作「乡」音响。杜鹃不知何所适,从汉女输橦布。李周翰曰:汉女,蜀之美女也。《汉书》曰:秦置黔中郡,汉兴,令大人输布一疋,小口二丈。是谓賨布,即今橦花布也。
《十六国春秋》云:宕渠,古賨国姓芈。骆宾王诗迢迢芈路望。芝田本此。
孟浩然,途中晴,诗已失,武陵雨,犹逢蜀阪,泥天开斜景遍,山出晓云低,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今宵有明月乡思逺,凄凄此曲,尽蜀中之境,非亲到者不知。
除夜有懐迢逓三巴路,羇危万里身,或收作孟,浩然非此崔涂作也。涂葢赴举入蜀云。
诗史云:韩襄客者,汉安女子,为歌诗,知名江汉间,孟浩然赠诗曰:「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襄客《闺怨诗》曰:「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先公熈宁中迓金使成,尧锡见遗衣服,刺此联于裹肚上,其下复刺丁香连理,男女设誓之状,葢金人重此句为佳制云。按此与梅圣俞《春雪诗》同。汉安,今内江县后周名。
裴迪,初与王维、崔兴宗同居终南。天寳后,王缙为蜀州刺史,迪依之,与杜甫友善,寓新津昭觉寺,有唱和。
天寳末,玄宗甞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祗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时上春秋已高,问是谁诗,或对曰:「李峤因凄然泣下,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明年幸蜀,登白卫岭,览眺乆之,又歌是词,复言李峤真才子,不胜感叹,时高力士在侧,亦挥涕乆之,出《本事诗》。
雨淋铃明皇自西蜀返,乐人张野狐所制出《教坊记》。
明皇幸蜀,刘长卿亦常侍从,故有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诗》。时肃宗权制灵武也。阆中、左绵皆得称巴西长卿之亲,故有入蜀而未至成都者耳。诗云:「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
田澄成《都旅次》云:地富鱼为米山芳桂。是樵俗云,鱼米之地本此。澄,天寳上元间人。杜工部赠田舍人云:「扬雄更有河东赋,惟待吹嘘送上天,盖澄以舍人奉使入蜀也。出《纪事》。
武担平仄」二音常璩云:毗桥有一折石,五丁力士担土担也,上平而下仄矣。苏頲诗「武担独苍」然。予诗分司武》、《担》《南》,皆用仄音。
李白本末,传记所载不同。唐史称白兴圣皇帝九世孙,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既长,隐岷山。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天寳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南部新书云:李白,山东人,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人隐徂徕山,号竹溪六逸。天寳初游会稽,因吴筠隐剡中,俗称蜀人,非也。今任城令厅有白之祠尚存」。按唐范传正志白墓曰:「白凉武昭王九世孙,昭王,陇西人,隋末,子孙以罪徙碎叶。神龙时,白父客自西域逃居绵之巴西而白生焉。唐魏颗、李阳冰序其文。刘全白撰墓碣,皆曰广汉人,故论白者,或曰陇西,或曰山东,或曰蜀阳冰云白。既出翰林,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山东。李白亦云:以张垍谗,逐游海、岱间。子美所谓汝与东山李白好」,盖白自号也。蜀道难,或曰作于天寳初,或曰作于天寳末,此为房、杜危之也。陆畅去白未逺,作蜀道易以美韦皋传之当时,而蜀道难之。词曰: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其意必有所属。房、杜之说葢近之矣。白之父客于巴西,故以客呼之东蜀。杨天惠彰明逸事云:「元符二年春正月,天惠补令于此,窃从学士大夫求问逸事,闻唐李白本邑人,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径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太白亟以诗谢云:素面倚帘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令惊异,不问。稍亲招引侍研席。一日,赋山火诗,思轧不属,太白从傍缀其下句,令诗云:野火烧山去,人归火不归。太白继云焰随红,日出烟逐暮云飞。令惭止。顷之,从令观涨,有女子溺死江上,令复苦吟,太白辄应声继之,令诗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傍珠太。白继云:绿鬂随波散红颜,逐浪无因何逢伍?相应是怨秋胡令。滋不悦,太白恐弃去,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徵君。蕤亦节士,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著书号长短经。太白从学岁馀去游成都,赋春感诗云:茫茫南与北,道直事难谐。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益州刺史苏頲见竒之。时太白齿方少,英气溢发,诸为诗文甚多,微类宫中行乐词体,今邑所藏百篇,大抵皆格律也。虽颇体弱,然短羽䙰,褷已有雏鳯态,淳化中,县令杨逐为之,引谓为少作是也。遂,江南人。自名能诗,累谪为令云。始,太白与杜甫相遇梁、宋间,结交欢甚,久乃去,客居鲁徂徕山。甫从严武、成都,太白益流落不能归。故甫诗又云,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然学者多疑太白为山东人,又以匡山为匡庐,皆非也。今大匡山犹有读书台,而清廉乡故居遗地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有唐梓州刺史碑,失其名。及绵州刺史高柷记太白子曰:伯禽女曰平阳,皆去蜀后生有妹月圆,前嫁邑子,留不去,以故葬邑下墓。今在陇西院旁二百步外,或传院乃其所舍云。
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版,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曰「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丞相竦然。出《侯鲭录》。李白与人谭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时号「李白粲。花」之论出《云仙杂记》。
李白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惟《留恨别赋》出琼屑。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出鼠璞。
范传正作李太白墓志云:「白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及其谪退,乃叹曰:千钧之弩,一发不中,则当摧撞折牙而求息,机安能效碌碌者苏而复上哉?用是脱屣轩冕,释羁缰锁,因肆性情大放于宇宙间,意欲耗壮心而遣馀年,此数语足以尽白之为人矣。刘全白有李翰林墓碣记》云:「太白,广汉人,性倜傥,知纵横术,善赋诗,才调逸迈,往往兴会属词,恐古之善诗者亦不逮。裴敬。有《李白墓碑》曰:白为诗格高旨逺,若在天上物外。任华《送李白之曹南序曰:彼碌碌者,徒见三河之游,倦百镒之金尽,乃议子于得失。亏成之间,曽不知才全者无亏成志,全者无得失进,与退于道德乎何有。以上诸文附见李白集,古本有之,今不传矣。全白指太白为广汉人,葢唐世彰明县属广汉郡,故独举郡为称耳。出诗话。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竒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已,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故杜子美赠诗及焉。曲曰:「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西山欲衔半边日。金壶丁丁漏水尽,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或言是乌夜啼二篇,未知孰是,故两录之。《乌夜啼》曰:「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向人问故夫。欲说辽西泪如雨,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葢讥其拘束也。元宗问之,召入翰林,以其才藻绝人,器识兼茂,便以上位处之,故未命以官。尝因宫人行乐,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可独以声伎为娱?倘时得逸才,词人咏出之,可以夸耀于后。遂命召白时宁王邀白饮酒,已醉,既至,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白顿首曰:「宁王赐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薄技」。上曰:可。即遣二内臣掖扶,命研墨濡笔以授之,又令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取笔抒思,晷不停缀,十篇立就,更无加点笔,迹遒、利鳯、跋龙拿,律度对属,无不精绝,常出入宫中,恩礼殊厚,竟以踈纵乞归。上亦以非廊庙器,优诏罢遣之。后以不羁,流落江外。又以永王招礼,累谪于夜郎。及放还,卒于宣城杜甫所赠二十韵,备叙其事,出本事诗。
高唐神女,事宋苏子瞻,以为瑶姬天帝之女,乃助禹治水而成功者,本《山海经》。然李太白《感兴诗》曰:「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则是已咏言之矣。
李白《青山横北郭》一首,题云《送友人作,不知其为何人与何地也。诗林振秀题下加新津作三字。《资县志》载此首连见《说蠺丛路》一首,俱作《送范金卿还资州》作「金卿」,即范崇凯《献花萼楼赋》者,《县志复收白《赠崇凯古风》一首,或亦有所本也。
《太白渡、金门诗》: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送人之罗浮诗尔,去之罗浮馀,还憩峨眉又淮南卧病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云:「国门遥天外乡,路逺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皆寓怀乡之意。赵蕤,梓州人,字云卿,精于数学,与白齐名。苏頲荐西蜀人才疏》云:「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出《丹铅馀录》」。
成都、闾邱均在唐初,与杜审言齐名。杜子美赠其孙闾邱师诗》云:「鳯藏丹穴暮,龙去白水浑」。葢称均之文也。按《成都文类》:均铜,梁人,武后朝为太常博士,与杜审言同年。均善书,即所云「世传闾邱笔峻极,逾昆仑者雪岭,多其碑碣,甫时尚存。僧在成都,与甫通家来往。《旧唐书》,均成都人,以文章著称。景龙中,以安乐公主荐,拜官太常博士。及公主被诛,均坐贬循州司仓,卒。
严武年二十二,为给事黄门郎,明年,拥旄西蜀,杜甫乘醉言:「不谓严挺之乃有此子也!」武恚,目久之曰:「杜审言孙子,拟捋虎须」。合坐皆笑,以弥缝之房。太尉管微有所误,忧怖成疾。李太白作《蜀道难》,为房,杜危之也。武字季鹰,永泰初卒,母哭之曰:「而今而后,吾知免为官婢矣」。出诗话》。
子美七言绝近百锦城,妓女独唱。其《赠花卿》一首,所谓「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也。盖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讽之,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
杜石笋行雨多,往往得瑟瑟。按《华阳记》,开明氏造七寳楼,以珍珠结成帘,汉武帝时,蜀郡火烧数千家楼亦以烬,今人往往于砂土上获真珠。又赵清献蜀都故事:石笋在衙西门外,二株双蹲,云真珠楼基也。昔有胡人于此立寺为大秦寺,其门楼十间,皆以真珠翠碧贯之为帘后,摧毁坠地,至今基脚,在毎有大雨,其前后人多拾得珍珠、瑟瑟、金翠异物,今谓石笋,非为楼设,而楼之建适当石笋附近耳。葢大秦国多璆琳,琅玕明珠、金璧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则寺疑此国人所建也。杜田尝引酉阳杂爼,谓蜀少城饰以金璧珠翠,桓温怒其太侈焚之,事为证,出能改斋?
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于它时。予客蜀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
杜少陵在成都,有两草堂,一在万里桥之西,一在浣花,皆见于诗中。万里桥故迹湮没不可见,或云房季可园是也。已上二则出《老学庵笔记》。
杜子美《愁坐诗》曰: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十月,山寒重孤城,水气昏葭萌氐种迥左担,犬羊存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葭萌。左担皆地名,葭萌人知之,左担人罕知也。注者或改作武,担又改作立担。皆可笑。按《太平御览》引李尤《蜀记》云:蜀山自绵谷葭萌,道径险窄,北来担负者不容易肩,谓之左担道」。又李公允《益州记》云:阴平县有左担道,其路至险。自北来者,担在左肩,不得度右肩。常璩《南中志》云:「自僰道至朱提有水,步道水道,有黑水及羊官,水至险难行步道度,三津亦艰阻,故行者謡曰犹溪。赤木盘蛇九曲盘羊乌栊气与天通。庲降贾子左担七里,又有牛叩头,马搏颊阪,其险如此。据三书,是左担有三绵谷,一也。阴平,二也。朱提三也,义则一而已。朱提,今之乌撒、云、贵往来之西路也。
蜀西南多雨,名曰漏天。杜子美诗鼔角漏天东,又径欲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是也。自秋分后遇壬谓之「入沾吴」,下曰「入液」。宋黄仁杰《夔州苦雨》诗:「汃月不虚为朽月,今年赖得是丰年」。「汃」音读为「怕平声」。东方朔传谐语云:「令壶龃,老栢,涂涂与汃」同。注云:「文加切」。其下解云:「涂者,渐洳径也」。亦雨湿泥泞之义。《尔雅》十二月为毕涂月汃月」之谚,虽俗其音义,字形亦遐而尚矣。已上二则出《升庵诗话》。
子美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云:「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今其驿名曰云根驿,有笔亦名云根笔。蜀江三峡中水波圆折者,名曰盘盘音漩。杜诗盘涡鹭、浴底心性、张蠙黄牛峡诗盘,涡逆入嵌崆,地断壁高,分缭绕天。
唐常征君隐居开州,永泰元年秋,杜少陵自忠州至云安,征君来访之。杜有《别征君诗》云:「儿扶犹策杖,卧病一秋强。白发少新洗,寒衣寛摠长」。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忘,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后。又寄之诗有云:「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故知征君开人也。
覃山人,大厯中居夔。杜少陵题其《隐居诗》,有「北山移文谁勒铭」,及「怅望秋天虚翠屏」之句,则知山人亦出仕矣。史失其名已上,二则出《本夔志》。
杜甫《出瞿塘峡诗》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注不解五云之义。尝观王勃《益州夫子庙碑》云:「帝车南指遁,七曜于中阶,华葢西临,藏五云于太甲。酉阳杂爼,谓燕公读碑,自帝车至太甲四句,悉不解。访之一公,一公言北斗建午,七曜在南方,有是之祥则无位,圣人当出。华葢以下卒不可悉。愚谓老杜读书破万卷,自有所据,或入蜀见此碑而用其语也。《晋天文志》,华葢杠旁六星曰六甲,分阴阳而配节候太甲,恐是六甲一星之名,然未有考证。以一行之邃于星厯,张燕公、段柯古之殚见洽闻,而犹未知焉。姑阙疑以俟博识出《困学纪闻。
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诗》:「雨抛金锁甲,苔卧緑沉枪,竹坡周少隐诗话》云「甲抛于雨,为金所锁,枪卧于苔为绿所沉,有将军不好武」之意。此瞽者之言也。薛氏《补遗》云:「绿沉,精铁也」。引《隋书》文帝赐张渊绿沉之甲」,赵德麟《侯鲭录》「绿沉为竹,引陆龟蒙诗一架三百竿,绿沉森杳冥」。虽少有据,然亦非也。予考之绿沉,乃画工设色之名。《邺中记》云:石虎造象牙,桃枝扇,或绿沉色,或木兰色,或紫绀色,或欝金色」。王羲之《笔经》云:有人以绿沉漆管见遗。《南史》梁武帝西园食绿沉瓜,是绿沉即西瓜皮色也。梁简文诗吴戈夏服箭粪马绿沉弓。虞世南诗绿沉明月弦。刘劭《赵都赋弩有黄间绿,沉若如薛。与赵之说,铁与竹岂可为弓弦耶?杨巨源诗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沉枪」,与杜少陵之句同,皆谓以绿沉色为漆饰枪柄耳。
杜子美《何将军山庄》诗:「熏风啜茗时,今本作《春风,非此诗十首,皆一时作。其曰「千章夏木清红绽雨肥梅」,皆夏景可证,俱诗话补遗。
射洪陆使君庙,以杜子美诗为籖,亦验予在蜀,以淳熈戊戌春被召,临行,遣僧则华往求籖,得遣兴诗曰:「昔者龎德公未曽入州府襄阳耆旧间处,世节独苦,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罔,罟林茂鸟自归,水深鱼知,聚举家隐鹿门刘表焉得取?」予读之惕然,顾迫贫从仕,又十有二年,负神之教多矣,出老学庵。
杜工部有《滕王亭诗》,王建诗有拓得滕王蛱蝶图,皆称滕王湛,然非元婴也。王勃序滕王阁,则元婴耳。出醍醐,杜少陵,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即裴秀才迪也。寺在新津昭觉山楼,与雪峰相对。是时王缙为蜀州守,三人葢朝夕于斯云。
《诗话》云:有疾疟者,子美曰:「吾诗可以疗之」。病者曰:云何?」曰:「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诵之疟,犹是也」。杜曰:「更诵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丈夫。其人从之果愈。
杜少陵冬日怀李白诗》「裋褐风霜入惟宋,元本仍作「裋」,今本皆作「短」。裋音竖,字见《列子》。
《合璧事类》载杜工部诗云:「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此诗旧集不载,又「寒食少天气,春风多柳花」。又「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则今之全集遗逸多矣。俱《升庵诗话》。
杜诗云:「江莲揺白羽,天棘梦青丝」。下句殊不可晓。说者曰:天棘,柳也。或曰天门,冬也,梦当作弄,既无考据,意亦短浅。谭浚明尝为馀言,此出佛书,终南长老入定梦天帝,赐以青棘之香,葢言江莲之香,如所梦天棘之香耳。此诗为僧齐已赋,故引此事。余甚喜其说,然终未知果出何经。近阅叶石林《过庭录》,亦言此句出佛书,则浚明之言宜可信出寉林《玉露》。
杜子美《玄都坛歌》云:「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说者多不晓王母,或以为瑶池之金母也。中官陈彦和言:「顷在宣和间,掌禽苑,四方所贡珍禽,不可殚举。蜀中贡一种鸟,状如燕色,绀翠尾甚多,而长飞则尾开,袅袅如两旗,名曰王母,则子美所言,乃此禽也。葢遐方异种,人罕识者。子规夜啼山竹裂,言其声清越如竹裂也。此《墨庄漫录》所载《馀阅峨山记》云:汉窦谊放浪不羁,月夜闻子规啼曰:竹裂,吾可归峨眉」。是夕竹裂,天明遁去,武帝三征之不起。老杜引此「竹裂与旗翻字,对始不偏重」。焦氏笔乘杜子美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言其无假借也,而语意不露,味之愈佳。扬子云家无儋石之储,其作《法言》,蜀人有赍钱十万,愿载其名,子云却之,故以自况也。《潜居录》言雄以卖文自赡,文不虚美,人多恶之。及卒,其怨家取法,言益之曰:周公以来,未有汉公之懿也,勤劳则过于阿衡云云。缮写多行于世。
苏东坡泊舟夔峡,闻有人吟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之句,曰:「予杜子美也。世人多误解予诗,谓先主伐吴不利,以此为恨,非也。葢武侯之志在于中原,欲结东吴为外援,伐之转失策耳」。武侯曰:「若法孝直在,可免此行」。
杜甫子宗武以诗示阮,兵曹兵曹荅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宗武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阮闻之,曰:「误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杜家矣」。出《云仙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