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曹学佺 撰。
○画苑记第四
画评》云:蜀沙门元霭幼来京师,相国寺落发受大具足,戒通古相法,遂能写真。太宗闻之,召入传写。时上幸后苑,赏春方还,乌巾插花,天姿和畅,霭一挥而成,略无凝滞,上优赐之,由是有声。尝画本寺西经藏院后,大悲菩萨。章圣即位,诏霭写先帝侧坐御容,恩赐甚厚。
钱希白《洞微志》云:僧元霭蜀人,多在禁中供奉,一日,在御书院中写粉本,中官皆来观霭,公毎画染颜色,毕怀中别出一小石研磨取色,葢覆肉色之,上良久,逐如真,此众工所以不及,其日用石讫,为一小黄门怀去,霭公喧索之,反为凌谇,置石奔去,因遍询姓名,无肯言者,乃画其颜貌诣李都,知神福诉之,李诘曰:「小的至多,不知姓名,谁当其责?」霭于怀中探出面子言:「此可以验之」。李一见大笑曰:「此杨怀吉也,何仓卒间图写精肖如是」。因召杨责让,使伏罪而退,按画家称三霭,谓李霭之元霭、王霭也。
《画评》云:孙知微,字太古,彭山人,一云眉阳人,通《论语》老氏学,尤善杂画。师沙门令宗,凡牧伯,所至必与之相款,高谈剧辩,皆出人意表。蜀中寺观,多有其笔画,释老则往山墅,独处不茹荤,经时方成。晩居青城白侯坝之赵村,爱其水竹深茂,以助逸兴。
李廌云:知微,华阳真人,有尊行,寓意于画隐者也,笔墨神妙,度越众人,乖厓公镇蜀,雅闻其名,欲一见之,终不可致,闻孙在僧舍饮,亟损车骑,却鸣驺往诣之,即投笔遁去,及乖厓还朝,道出剑闗,逢一村童持知微书,负一箧迎道左书曰:「公所喜者画也。今以二图为献,问知微所在,则曰:适一山人以书授我,信去已逺矣!」张公益叹其高余外、曽祖正,惠马公知节守成都,迎致知微府中,相与欢甚,得画最多,马公解所服金带赠之,即系于苎袍上,人见其标韵萧散,白衣金带,皆以为孙思邈、李太白也。马公在前朝贵人中,最名识画,一时公卿家藏,往往听其审定,葢久与知微处得辨之要故也。
古寺名笔,寿宁院佛殿内四壁画炽盛。光九曜孙知微作柱上小像,知微自写其真也。
又云:寿宁院东楼上画惠逺送陆道士、李翱见药山及护法神一躯,皆知微笔。《侯溥院记》曰:「寿宁院,孙知微之笔,鬼神恐其暴形日星,恐其运行林木,恐其发生涛浪,恐其奔鸣瘠者为僧,偻者为道,趋翔者为衣冠之士。
遂宁客馆镇张衍知县,家有孙太古十一曜图厉归真百牛图》,铭心绝品。
范至能云「承天院祖堂,惠达国师像,孙知微笔近年为院僧粉,去别写新像,尚馀二侍者在。
孙太古于新繁法要院壁上画罗汉梅挚诗云:「绝艺知君少,谁怜,太古踪,佳名吾党出逸格彼苍钟山狖遥,偷果田衣半剥茸。乡人当保此此画,世无重出成都文类」。
铭心绝品,眉山寳学。程纯老唐家有唐人画功臣像,李营邱山水大轴二图,崔白翎,毛双鹤八图,孙太古湖滩水石图。又双流县赵修仲家,有太古列宿像图。
董逌跋孙知微《山水图》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然则污池潢潦,渟蓄涓溜,果可胜观,而寄心赏耶?孙生为此图,甚哉其壮观者也。初为平漫横洑,汪洋渟,㶏依山占石,鱼龙出没。至于旁抉泰山,前直冲,猋卒风,暴雨横发,水势波落而垄起。想其盘礴解衣,虽雷霆之震无所,骇其视听,放乎天机者也。岂区区吮笔涂墨,求索形似者,同年而语哉!
又跋知微画涅盘,佛异哉!观其法象尊重严威虽亡,而若神明常存者,诸大弟子法眷要属,悲哀苦恼而无甚戚。迦叶傍睨,若无见者,皆以图像得之。信后人笔意不能到也。
《栾城遗言》:马公知节子元立朝敢言,以将家子得读书之助,作诗,葢其馀事,蚤知成都,抑强扶弱,为蜀人所喜,酷嗜图画,成都多古画壁,毎至其下,或终日不转足,蜀有高士孙知微,以画得名,然实非画师也,公欲见之而不可得,知微与寿宁院僧善,一日,于其阁上画惠逺送陆道士药山,见李习之二壁,僧密以告公,公径往从之,知微不得已,掷笔而下,不复终画,公不以为忤,礼之益厚,知微亦愧其意,作《蜀江出山图》,俟其罢去,追至剑门赠之。
张忠定公两治蜀,自蜀召归,尝留画一轴遗僧,希白曰:「后十年开」。及期,闻讣开视,乃公像也。衣布褐,大绦巾裹,自为赞曰:「乖则违俗,厓不利物,乖厓之名,聊以表德」。嘉佑四年,蜀人为建祠于马务街。按《续古今记》,蜀人既闻公讣,罢市恸哭,迎公画像,祀于天庆观之仙游阁,建大斋会,事之如生,岁岁不绝。僧希白,华阳罗氏子,通儒学,善草隶。住持寿宁院也。
《成都思贤阁图》:太守真四十有一,宋景文在第三十八,位经史阁图、范文正公像,葢公仲子纯仁。漕蜀时,邦人请绘者,诸生岁时过学宫致谒焉。
成都转运司爽西楼有赵清献及文与可二公画像,武侯祠壁间嵌一小碑,上镌绘像衣冠,甚古乃宋制置使丁黼也。 按:嘉熈初,元兵趋成都,黼迎战于石笋街而死,蜀人思之,故镌其像。
画评云:尹质字化元,成都人。性长厚,与人交,有终始。工写貌及佛像,尤精于真人药王,凡伎艺倡优一识画之,无分毫异处,独步庆、厯之间,公卿戚里,竞求传貌。景佑中,宣献、宋公薨,延质追写质嗜酒无羁束,但草成仪像,逾时不往。宋氏复延沙门,怀志以质草様示之,俾为标准。质闻之曰:「模传尚可设色,非吾敢许」。果如其言。
成都载酒亭画像凡十有七人,汉给事黄门杨雄为主。其徒宋谏议大夫田锡、叅知政事苏易简、直昭文馆陈充、直史馆朱台符、侍御史张及、集贤校理王湜、职方员外张逵、虞部员外李畋、翰林学士彭乘、翰林学士孙拚、屯田员外陈希亮、户部员外梅挚、殿中侍御史何郯、度支员外郭辅、屯田员外张中庸、直集贤院李询作记者为范、蜀公镇也出文类。
舆地纪胜小溪县司马温公像,在天章祠中。公父池尝宰是邑,既画像祀之,后又増入温公小溪,今并遂宁县。《画评》云:勾龙爽,蜀人,神宗时为图画院祗候,善作中古人物,其状质野,观者有返朴之思焉。
《画品》云:普陁观音像勾龙爽作具天人,种种殊相,寳珠璎络,铢衣绀髻,使人瞻之,敬心自起,笔气清润,意通幻妙。所居普陁伽山,在海岸孤绝处,烟峦蒙密,佳气蔼然。予尝与德麟雨后望襄阳、鳯林诸山,气象略相似,颇恨是中无此大士也。
铭心绝品成都郭勉中、敦一承议,家有勾龙爽,画宋钧《去兽图》。
《名画录》云:郭若虚所载,往往遗略,如蜀之童祥、许中正人物,仙佛,邱仁庆花卉,王延嗣鬼神,皆名笔也,是熈寜以前人物。
范成大记如意轮院壁画花竹、六鹤六堵,童祥笔半已不存。
又云:中寺前庑西壁画汉孝明帝、蔡愔、秦景、王尊及摩腾竺法兰之像,童仁益笔,妙格中品。
《画继》云:王诜字晋卿,尚英宗女蜀国公主,为利州防御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黜逺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寳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东坡为之记。赠诗云:「锦囊犀轴堆象床,叉竿连幅翻云光,手披横素风飞扬,卷舒终日未用忙。游意淡泊心清凉」,属目俊丽神激昂」。其所画山水学,李成皴法,以金碌为之,似古观音寳陁,山状小景,亦墨作平逺,皆李成法也。故东坡谓晋卿得破墨三昧,有烟江迭嶂,图房相宿,因图及山阴陈迹雪溪乘兴、四明狂客、西塞风雨四图,及著色山水等画传世。
苏子瞻所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倪石皴亦竒怪,如其胸中蟠郁也。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或问何不逐节分曰:「竹何尝逐节生耶?」文与可尝言:「吾墨竹一泒在徐州」。先生亦曰:「吾为墨竹,尽得与可之法。然先生运思清拔,其英风劲气逼人观者,应接不暇,恐非与可所能拘制也」。又尝谓王定国曰:「予近画得寒林,已入神品。虽然,先生平日胸臆宏放如此。而兰陵胡世将家收所画蟹,琐屑毛介,曲屈芒缕,无不备具,是亦得从心不逾矩之道也。米元章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酒酣,贴观音纸,于壁起作,两行枯树,怪石,赠之山谷枯木。《道士赋》有云:「恢诡谲怪滑,稽于秋毫之颖,尤以酒为神,故其觞次滴沥,醉馀频呷,取诸造物之炉锤,尽用文章之斧斤」。又《竹石诗》云:「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先生自题郭祥正壁亦云:「枯肠得酒牙,角出肺肝槎。丫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写向君家雪色壁」。乃知先生平日之画,非乘酣以发真兴,则不为也。邓椿画继》。
苏氏祠有碑刻李龙眠,画东坡、水坻、小像、山谷颖濵,各为之赞,出眉志。
陆放翁《东坡像》赞:我游钧天,帝之所都。是老先生,玉色敷腴。顾我而叹,闵世垢浊。笑谓侍仙,畀以灵药。稽首径归,万里天风。碧山巉然,月堕江空。
《纪胜载》,遂宁县治内有元佑阁,画元佑人物其上。
蒲永升,成都人。东坡常书其画,后云: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自黄居宷兄弟、李怀衮之流,皆不及也。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升辄嘻笑舍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常为馀临寿宁院水二十四幅,毎夏日挂之高堂,素壁阴风,袭人毛发为立。近日董戚之流,皆以水名,然皆死水,未可与永升同年语也。名画记。
李德柔,驾部员外郎宗固孙也。宗固,景佑中守汉州,有道士尹可元善画,以修炼遗火罪当死,君缓其狱,会赦获免,可元自誓死,必为李氏子以报。后二十年,宗固子妇梦可元入其室而生德柔,因名之曰蜀孙。幼而善画,长读《庄》、《老》,喜之,遂为道士,赐号妙应。其写真妙绝一时,东坡赠之诗云:「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腰间六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千年鼻祖守闗门,一念还为李耳孙,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馀习至今存」。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出文忠集。
苏长公云:眉山人石康伯,字幼安,家藏书画数百轴,取其毫末杂碎者,以策编之,名《石氏画苑》,文与可与之游如兄弟,故得其画为多。而馀亦善古木丛竹,因以遗之,使置于苑中。元丰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记遗苏子由常言所贵于画者为其似也。似犹可贵,况其真者吾行都邑四望,所见人物,皆吾画笥也,所不见者独鬼神耳。当赖画而识,然人亦何用见鬼出石氏《画苑记》。
苏过,字叔党,坡公之季子也。元佑中,公知杭州。叔党年十九,与计偕。七年,公为兵部尚书,任承务郎,后公谪英州,贬儋州,移廉、永二州。叔党皆侍行,叔父栾城公毎称其孝。平生禁锢,馀二十年,晩除中山倅而卒。善作怪石丛筱,咄咄逼而翁东坡有观过所作木石竹老坡能为竹写,真小坡解与竹传神」之句,晁以道志其墓,亦云书画之胜,克肖先人。又时出新意作山水逺水多纹,依岩屋木,多于人迹绝处,并以焦、墨为之,则出竒耳。
眉山道士罗胜先,自号云和山长,善山水,有古意。然布置景物,多越嶲夜郎所见,葢其人善地里,遍厯诸山所,以曲尽形势,又多作雨馀,螮蝀可观。
李时泽,遂宁人。初为僧,名圆悟。住成都金地院。时李隲显夫之京,视其子丧,拉与同行。自是熟游中原,多观古壁,见武洞清,所画罗汉,豁然晓解,得其笔法。兵乱归蜀,即以画名住昭觉寺。时大殿既成,为画十六罗汉及文殊普贤、药师菩萨等像,见存。
郭道卿,字仲常,游卿,字季能。熈之诸孙皆为郡守。善画马,其笔法真季孟也。今成都正法保福两院有壁传窠植湖滩,与渡水、齕草带、雅病马三堵遂宁官。圃中亦有松鹿石竹,见存右,三则画继。
铭心云:绵州李廉夫德隅,知郡家有郭熈横山图,又有徽宗皇帝著《色横山图》。
李蕃,字符翰,成都人,才元之曽孙也。李氏世以书鸣,蕃得其家学,转而为画,种种能之寳相院门,天王二壁,实出其手,全体圣寿寺,范琼様,但蕃不自布色,以俗工代,反晦其所长耳。后十年,又用青城山长生观门、龙虎君、様、翻、天王二躯于青莲院门壁,且自傅彩遂胜于前云。于氏不记名,河东人,寓阆州,工佛道像,兼画鬼神。
杨杰,阆州人,长于鬼神,毎下笔,必先画手足,四支然后用三两笔,成就全体。
刘仲先,成都人,善山水,昭觉方丈,僧堂内外皆其笔,时年七十矣,今存。
杨宠成都人。善画花,卉可亚费道宁
杨祁,彭州崇宁人。善画竹翎毛。有百禽帐,又画笼鸡如生昭觉寺。超然堂旧有倦,翼知还等壁,今不复存。
老侯,泸州合江人。善画猿鹿驰名,两蜀兼长花果,颇有生意。
董从诲,成都人。世袭儒,风心游绘。事作佛道人物,随意皆精。福感寺有其画壁。
李怀衮,成都人。善山水毛翎。其所居及寝处皆置土笔,或中夜得意急,起画于地,或被上迟,明摸写之,则优于平日。所为已上九,则出画继。
成都天庆观、五岳真君殿内粉堵图,五岳帝君、四渎公衮冕,山川总领、神仙部属,环周复宇,若趋而暨,皆锦江逸士李怀衮笔,彭乘本观记。
刘泾,字巨济,简州人。熈宁六年进士。王安石荐为经学检讨,厯太学博士,为诸生所服。终职方郎中。米元章之书,画友也,善作林石槎竹,笔墨狂逸,体制拔俗,予家旧藏其幅纸所作竹叶,几逼锺、郭。今成都大智院法堂壁间有松竹窠植二丛,惜其岁久,磨灭殆尽矣,画继
刘巨济所居东溪图序》云:「自为图画,讵希摩诘之,辋川亦爱吾庐,聊慕渊明之三,径出《蜀志》补」。
刘松老,字荣祖。书学米元章、画师苏子瞻、成都李才元。家有四轴山水,其上印文是巨济。震子名松,老者八字,殆好竒者出画评。
成都佛掌骨记,实刘荣祖笔,特借米老名耳。予见此本在张恭州弥明家,后归一豪族,价三十万,非真物也。出画继。
《画品》云:文同,字与可,永泰县人也,为湖州守,善画竹,东坡有文湖州竹,诀:「云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竹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夫既心识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临卭志》:《蒲江白鹤观》有文与可作怪木竹石真迹,号曰墨林。《剑南诗稿》又言:「成都嘉佑院壁有文湖州所作墨竹,巴州西龛山流觞亭上,有文与可墨竹,皇佑中,画于临卭者四,蜀无别本,故镌于此」。又云:「州西二里古墨岩,西龛上有文同画,疏篁怪木,可拓出本志。
文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以请者,足相蹑于其门,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韈」。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东坡为徐州,得与可寄书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泒在彭城,可往求之,韈材当萃于子矣。附诗有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东坡荅书竹长万尺,当用绢二伯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因以所画篔簹谷偃竹遗坡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篔簹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东坡作篔簹,谷竹诗曰: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曽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畆在胸中,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晩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元丰二年,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夕,坡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熈宁中,文与可游天彭馆于倅舍之徐公园,杯酒谈笑中,忽放笔绘岷山焦夫子像于学之壁,不数笔而成。元丰中,郡守徙其壁于西湖之凝翠亭。 按焦夫子即志所称貌寝,且怪长目,广鼻海口,蚪髯瘿累,累络项下者也。
古寺名笔云:「成都楞严院壁枯木一堵为文与可笔。
铭心绝品成都王稑茂先大夫家有文湖州杂画鸟兽草木横披图。吕给事陶元钧家有《文湖州六幅槎竹图》,吕元钧文《湖州竹记》曰:「与可之于墨竹枯木,世之好事者皆知贵之。东坡尝谓画得其理,固不妄也。顷睹此两物于纪师方丈,乃西川僧舍胜事之一。
杨天惠徙文湖州木石画壁,记乡丈人石室。文公饮于郫之西,禅精舍,夜艾气酣,跋烛作此枯木,怪石于方丈之壁,颇为拙目轻题,乃告王主簿。舜选并其壁,徙置公堂中央为栏楯,周护之,固以扄鐍,遇气节不凡者,乃发视之,画于皇佑之癸巳,徙以大观之庚寅。
文氏,湖州第三女,张昌嗣之母也。居郫湖州,始作黄楼障,欲寄东坡,未行而湖州谢世遂为文氏奁具。文氏死,复归湖州。孙因而二家成讼,文氏尝手临此图,放于屋壁,暮年尽以手诀传其子焉。
昌嗣字起之,毎作竹,必乘醉大呼,然后落笔,但不可求,或强之,必诟骂而走,然有愧宅相者,于攅三聚五太拘拘耳。
程堂,字公明,眉人。举进士,为驾部郎中。喜画竹宗文,与可出湖州之门者,独公明入室也。又画鳯尾竹,其梢极重,作回旋之势,而枝叶不失向背。尝登峨眉,见菩萨竹,有结花于节外之枝者,茸密如裘。即写于中峰干明寺,僧壁俨然。又画象耳山苦竹、紫竹、风竹、雨竹,好事者以刻之。石又在成都笮桥观音院画竹,其后题云无姓无名,迫夜来院,僧跟问苦相猜,携灯笑指屏间,竹记得当年手自栽顷见,其作紫芥紫茄二轴,夺真也。三则俱出画继。
广汉刘允文绘,事有名于时,在成都楞严院之毗卢殿,画六祖像,文与可在旁,观其下笔,为之记,云:「彩饰殊绝,铺置有序。叩闻传付,密义相属。一花五叶,先后交映」。信画评之,善品,而法苑之胜缘也。
《与可丹渊集》曰:「蜀自唐二帝西幸,当时随驾以画待诏者皆竒工,故成都诸郡寺宇所存诸佛、菩萨、罗汉等像之处,虽天下能仁,号为古迹多者,无如此地所有矣。后厯二伪至国初,其渊源未甚逺,故称绘事之精者,犹班班可见,近世所习浅陋,寂然不闻其人,此亡它葢茍于所利而不自重其所为之技尔!独天彭、张氏能嗣守道人之学,用笔设色,气韵标致,未尝辄自奔放,惟一谨于良法,不为世俗之心所怵,诚可尚也。予寓彭累月,居甚闲暇,日与承天僧敏行游,凡出于张氏之手者,观赏殆徧,信乎他人之不能相与较其先后矣。敏行乃其俗裔也,俊慧通博,亦善于此闻,予嘉叹其父祖之所为磨石,请予道所以然,熈宁六年中秋日记。
黄斌老,潼川永泰人,文湖州之妻侄也。登科,倅戎州,适山谷贬戎,遂与定交,且通谱焉。善画竹山谷,有咏其横竹》诗。又谢斌老送墨竹十二韵,有云:「吾子学湖州,师逸功已倍,预知更入神后出」。遂无对。
黄彝,字子舟,斌老之弟,其名字初非,彝与子舟也。山谷以其尚气,故取二器以规之。举八行终朝郎郡倅山谷用赠斌老韵》,谢子舟为作风雨竹两篇。前篇云:「岁寒十三本,与可可追配」。后篇云:「森削一山竹牝牡,十三軰谁言湖州没,笔力今尚在。与可毎言吾所作,不及子舟也。二则出《画继。
黄山谷道臻《师画墨竹序》云:「墨竹出于近世,不知其所师承。吴道子作画超其师,杨惠之运笔作弮,已极形似,故世之精识博物之士,多藏呉生墨本。至俗子乃衒丹青耳意,墨竹之师,近出于此。往时天章阁待制燕肃始作生竹,超然免于流俗。近世集贤校理文同,遂能极其变态。其笔墨之运,疑鬼神也。韩退之论,张长史喜草书,不治它枝,所过于世,存亡得丧,亡聊不平。有动于心,必发于书。所观于物,千变万化,可喜可愕,必寓于书,故其书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与可之于竹,殆犹长史之于书也。嘉州石洞,讲师道臻,刻意尚行,欲自振于溷浊之波,故以墨竹自名。然臻过与可之门而不入其室,何也?夫吴生之超,其师得之于心也,故无不妙。长史之不治它技,用志不分也,故能入于神。夫心能不牵于外物,则其天守全。万物森然,出于一镜,岂待含墨吮笔,盘礴而后为之哉!故馀谓臻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臻问心之妙而馀不能言。有师范道人出于成都,六祖臻,可持此往问之。
黄庭坚《题七才子画》云:此眉山老书生作七才子,入闗图人物,亦各有意态,馀以为赵子云之苖裔,摹写物象渐密,而放浪闲逺,则不逮也。或谓七人者皆诗人,此笔乃少邱壑耶?山谷曰:一邱一壑,自须其人胸次有之,但笔间那可得?
王显道,汉州人,本饼师。其后学道专心画龙格,制雄壮。今成都三井观三寳院有画壁存出画继。
黎州卒有陶道人者,绍圣间入师子山采薪,得道与王画龙同时,王毎画龙必阙之,否则随雷雨飞去,陶毎见王,辄以杖击之,曰:「汝龙妖也!」后俱不知所终,出黎州志。
宋刘谊墓近年为盗所发,其中四壁皆刻人物花卉之状。石志略》云:谊,长宁人,举进士,授将仕郎。见人饥则食之,见人寒则衣之。崇宁元年,六举进士刘谅文也。墓在县龙透铺前百馀步,出本志。
张希颜,汉州人,初名适。大观初,累进所画花卉,得旨粗似可采,特补将仕郎、画学谕。希颜始师赵昌,后到京师,稍变,从院体,得蜀州推官以归,不胜士大夫之求,多令任源代作。源亦汉州人,少隶军籍,从希颜久,尽得其法,出画继。
王道亨者,郫人也。七岁能画,用笔命意,人不能及。大观间,肇置画学,自博士而下如太学法,听天下画工补试肄业考选。道亨首入学,试官出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题。道亨乃画苏武牧羊海上,被毡枕节而卧,双蝶飞扬于上,形容沙漠,风雪景象,种种竒绝。又作林木扶踈,上有子,规月正当午,树影在地,亭榭楼台,隐隐可辨,曲尽一联之。景因置魁选。翌日进呈,徽宗竒之,命为《画学录》,出《舆地纪胜》。
刘诠,字真孺,成都人,察院浚卿之族。性好画,所居对圣寿寺寺,多唐、蜀名迹,真孺终日谛玩,至忘饮食,久而自能所画。山水多以布文印科叶者,仿唐旧制,葢得于壁间也。尤精佛像,描墨成染,与李道明无异,清劲则过之。
李皓,字云叟,唐臣孙也,避乱入蜀,居成都,毎作山水,取前軰成様,合而为一,故擅美观,时人称之。
赵子澄,字处度,宋诸王子,廉介修洁,流落巴峡四十年,藉添差禄以自给,善草隶能诗,不知其能画也。绍兴末,官秭乡士子重其风度,毎载酒,从之游,一日,乘醉入小肆,见素壁可爱,拈案上秃笔作溅瀑一泒,势欲动屋。
李石,字知几,资州人。少负才名,既登第,以赵逵、庄叔左史荐,任太学博士,直情径行,不附权贵,遂不容于朝,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至于闽越之士,不逺万里而来,刻石题诸生名几千人,蜀学之盛,古今鲜俪也。其倅成都,醉吟之馀,时作小笔,风调逺俗,葢其人品既高,虽游戏间而心画形矣。
周纯,字忘机,华阳人。后依解潜久留荆、楚,故亦称楚人。少为浮屠,弱冠游京师,以诗画为佛事,翕然知名,士大夫与之游者。王宷辅道最亲,后坐其累,编管惠州,值邻郡建神霄宫本路,宪请赦能画人周纯来作绘事从之,于是凭借得以自如。其汖师思训,衣冠师恺之佛像,师伯时又能作花鸟、松竹、牛马之属,变态多端,一一清绝。凡画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罢,谓先以土笔扑取,形似数次修改,故曰「九朽」,继以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罢罢者毕事也,独忘机不假乎此。落笔便成,而气韵生动。毎谓人曰:「书画同一闗捩善书者,又岂先朽而后书耶?」葢卓识也。初,宷未败时,朝士大尹盛章谓忘机曰:「予能为我作梅图,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之意乎?」荅曰:「此王临川诗,须公自有此句,我始为之」。盛恨甚。未几宷败,而盛犹为京尹,故忘机被祸,独酷已上五,则俱出画继。
《古今记》云:「成都超悟院堂头树石四壁白马院《潇湘图》,皆近时周忘机笔。
王逸民,永康导江人。初为僧,名绍祖。诗画俱仿周忘机,而气韵悬绝也。政和间,改僧名为德士。逸民曰:「我生不背佛而从外道」。取祠部牒焚之,乃冠巾还,俗出画继。
《铭心绝品》云:成都白马院有近时王逸民拟任才仲桃源图》。
绍兴间,北山刻云:郡之惠因寺藏殿壁,阴有水墨,画文殊诣维摩,问疾一堵,意全相妙。合经所说,恐浸漫灭,故刻石于此,出昌州碑目》。
仁寿飞泉山超觉寺中有尔朱仙石影二,其一全写其一半,写寺为淳熈十年建」,此物必其时也。宏治中,掘地得其半,影出本志。
王利用,字宾王,潼川人。举进士,终夔。宪善书,为光尧皇帝所爱画,则山水长于人,物但精谨而已,不及其书也。邓椿云:
成都府官《给娵鱼图》陈于宴厅。或谓《尔雅》诸书无此名,不知何本。余按郝隆有「娵隅跃清池」之句,葢西南蛮呼鱼为娵隅,方言不叙耳。图大小为鱼数十形,此固不一种理,不可以一鱼名之也。董逌跋。
释道宏,峨眉人,姓杨氏,受业于云顶山。相貌枯悴,善画山水僧佛,晩年似有所遇,遂复冠巾,改号龙岩。隐者族甚富。宏只寄迹旅店,中一空榻,虽被幞之属,亦无所有。为人画土神,其家必富画,猫则无鼠,往往言人心,事辄符合。又凡如厕,必出郭五里外,乡人毎随而窥之,见其就溷,无复便利,但立而独语,再四乃出,此皆异事。后竟坐化店中,年八十馀,今成都正法院法堂有所画高僧是。智平者,成都清凉院僧也,善画观音,南商毛大节得其像以归。过海风浪大作,开展祈恳,忽现光如大月轮。良久之间,舟行数千里。侯溥载之观音仪中,今水陆院普贤阁所画像是其作,其徒虚己为添水石见存已上,二则画继。
《范成大记》:「中寺后门向上小壁,画观音,百部院回廊,画护戒神,俱僧知评笔」。
祖鍳者,成都僧也。住不动,尊院画师智平,今大慈超悟院佛殿有十观音是其笔,又于卭州鳯凰山画观音,一日忽现,五方圆相直阁计,敏功为作瑞像,记见存。
虚己者,成都栢林院僧善山水,有图轴传世。今白马院僧慧琳多蓄其笔,士大夫入兹相对,爇香煮茗,终日萧然,不知身在嚣尘中也。有雪障及山水二图见存。
僧觉心,字虚静,本嘉州夹江农,家甚富。少好游猎,一旦纵鹰犬,弃妻子,出家游中原,作《从犊图诗》,孔南明崔德符爱之,招来临汝,连住叶县、东禅及州之天宁、香山三大刹。兵乱还蜀,邵泽民、刘中逺两侍郎复善之,请住毗卢凡十八年。初作草虫,南僧称为心草虫。后有宣和,一待诏,因事逃匿香山,心得其山水诀,一日千里陈涧。上称之曰:「虚静师所造者道也。放乎诗游戏乎?画如烟云,水月出没太虚,所谓风行水上,自成文理者耶?」陈去非亦称其诗无一点僧气。
智源,字子丰,遂宁人,传法牛头山。工杂画,尤长于人物山水。椿尝见其看云图画,一高僧抱膝坐石上,昂首伫目,萧然有出尘之姿,使人敬仰,不暇论风格,其周忘机之亚欤!
智永者,成都四天王院僧。工小景,尤长传摸,宛然乱真。初,宇文季蒙龙图喜其谈禅,欲请住院,永辞曰:「亲在,未能也」。于是售已所长,专以为养,不免徇豪富廛肆所好,今流布于世者,非其本趣也。尝作《潇湘夜雨图》,上邵西山邵,即题云:「尝拟扁舟湘水西,篷窗剪烛数归期,偶因胜士挥毫处,却忆当年夜雨时」。既疑之,问永曰:「前軰曽有此诗否?」永因诵义山《问归篇》,西山矍然,亟取诗改云:「曽拟扁舟湘水夜,雨窻听雨数归期,归来偶对高人画,却忆当年夜雨时」,已上四则画继。
铭心云:蜀僧智永房,有范琼正坐佛图。
惠崇《卧雪图》真休者,汉嘉僧山谷所与游清闲居士王朴之子也。善摸,拓人物如真出画继。
《闻见志》曰:蜀虽僻逺,而画手独多于四方李方叔德隅富画,而蜀笔居其半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