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前661年鲁闵元年

杨注

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癸未冬至,此年建丑。

周惠王十六年

鲁闵公元年

齐桓公二十五年

晋献公十六年

因去年年底狄人伐邢,管仲对齐桓公说:「戎狄好像豺狼,是不会满足的;中原各国互相亲近,是不能抛弃的。安逸等于毒药,是不能怀恋的。《诗》说:『难道不想着回去,怕的是这个竹简上的文字。』竹简上的文字,就是同仇敌忾而忧患与共的意思,所以请按照简书而救援邢国。」

于是齐国派军救邢。

出处

《春秋》: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
《左传》: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救邢。

秋八月,鲁闵公与齐桓公在落姑会面,希望齐桓公帮助鲁国迎回出奔于陈的叔父季友。

齐桓公同意了,派人到陈国召回季友,鲁闵公到郎邑等待季友回国。

出处

《春秋》: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
《左传》: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请复季友也。齐侯许之,使召诸陈,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来归」,嘉之也。 《杨注》:「落姑」,公羊、穀梁作「洛姑」,落、洛字通。落姑,齐地。顾栋高谓在今山东省平阴县境,沈钦韩则谓落姑即薄姑,在今博兴县东北十五里,未知孰是。

冬天,齐国仲孙湫到鲁国慰问国难。

回到齐国之后,仲孙湫向齐桓公汇报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齐桓公问:「那应该怎么除去庆父呢。」

仲孙湫回答说:「祸难不止,将会自取灭亡,您就等着吧。」

齐桓公又问:「那可以趁机攻取鲁国吗?」

仲孙湫回答说:「不行。鲁国还能遵行周礼。周礼,是立国的根本。下臣听说,国家要灭亡,如同大树,躯干必然先行仆倒,然后枝叶随着落下。鲁国不抛弃周礼,是不能动它的。您应当从事于安定鲁国的祸难并且亲近它。亲近有礼仪的国家,依靠稳定坚固的国家,离间内部涣散的国家,灭亡昏暗动乱的国家,这是称霸称王的方法。」

出处

《春秋》:冬,齐仲孙来。
《左传》: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 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乱,霸王之器也。」

晋国晋献公进行了扩军,由晋武公时的一军扩为上下两军,晋献公亲自将上军,并由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灭耿,灭霍,灭魏。

论功行赏,以耿赐赵夙,以魏赐毕万。都成为大夫。

出处

《今本竹书纪年》: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灭耿,以赐大夫赵夙;灭魏,以赐大夫毕万。
《左传》: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士蒍说:「太子恐怕不能继承君位了,把他封到外地,又给他卿的地位,先让他达到顶点,又哪里能够立为国君?与其等到灾祸,不如早点逃走。做吴太伯,不也可以吗?这样还可以保有好名声。而且俗话说:『心里如果没有毛病,又何必担心没有家?』上天如果保佑您,您就不要在晋国了吧!」

卜偃说:「毕万的后代必定昌大。万,是满数;魏,是巍巍高大的名称。开始赏赐就这样,上天已经启示了。天子统治的称为『兆民』,诸侯统治的称为『万民』。现在名称的高大跟着满数,他就必然会得到群众。」

当初,毕万占卜在晋国做官的吉凶,得到《屯》卦变成《比》卦。

辛廖预测说:「吉利。《屯》坚固,《比》进入,还有比这更大的吉利吗?所以他必定蕃衍昌盛。《震》卦变成了土,车跟随着马,两脚踏在这里,哥哥抚育他,母亲保护他,群众归附他,这六条不变,集合而能坚固,安定而有威武,这是公侯的封象。公侯的子孙,必定能回复到他开始的地位。」

出处

《左传》:士蒍曰:「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且谚曰:『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天若祚大子,其无晋乎。」

《左传》: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 初,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兄长之,母覆之,众归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 :::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