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注
冬至在去年闰十二月二十日壬申,仍建丑。
正月,军队屯驻在郎地,等待陈、蔡的军队一起伐郕,但最终陈、蔡爽约。
正月十三,在太庙给军队分发武器。
《春秋》: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甲午,治兵。
《左传》:八年春,治兵于庙,礼也。
夏天,鲁军和齐军包围郕国。郕国向齐军投降。庆父请求进攻齐军。庄公说:「不行,我实在缺乏德行,齐军有什么罪?罪是由我引起的。《夏书》说:『皋陶勉力培育德行,德行具备,别人就会降服。』我们姑且致力于修养德行,以等待时机吧!」
秋天,鲁庄公率军返回曲阜。世人因此而赞美鲁庄公。
《春秋》: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秋,师还。
《左传》: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秋,师还。君子是以善鲁庄公。
《杨注》:仲庆父,据鲁世家为庄公之弟。杜预以为庄公庶兄,恐不可信。请伐齐师者,与鲁同伐郕,而齐独受郕降也。
七月,齐襄公本应按照约定派人替换戍守葵丘的连称、管至父,然而却没有兑现,二人因此怀恨在心,阴谋作乱,于是找上了夷仲年之子公孙无知。
齐僖公仍在时,公孙无知深得齐僖公的喜爱,衣服礼仪等种种待遇都和太子一样,齐襄公即位后就废除了公孙无知的这些特权,因此也一直怀恨,与连、管二人一拍即合。
连称有堂妹是齐襄公的妾,但不受宠,于是公孙无知安排她作眼线报告齐襄公的情况,并许诺说:「事情一旦成功,我就立你为夫人。」
十一月初七,齐襄公在姑棼游玩,在贝丘打猎。看到一头大野猪,随从说:「这是公子彭生啊!」
齐襄公大怒,说:「彭生敢来见我!」就用箭射它。野猪像人一样站起身啼叫。齐襄公受到惊吓从车上摔了下来,伤了脚,丢了鞋。
回去以后,责令侍人费去找鞋,费找不着,齐襄公就鞭打他,打得皮开血出。费走出去的时候,恰逢在宫门口遇到前来行刺的公孙无知与连、管几人,叛军绑了侍人费。
侍人费说:「我哪里会抵抗你们啊!」解开衣服让他们看自己的背后。
叛贼相信了。侍人费表示愿意和他们一起行动,请求先进宫去。见到齐襄公之后就报告了叛军杀进宫来的事情,并让齐襄公赶紧藏起来,然后出宫同其他宦官和叛贼格斗,死在了宫门里,侍人石纷如死在台阶下。
于是叛军进入宫中,在床上杀了假扮齐襄公的侍人孟阳,但发现说:「这不是国君,样子不像。」一眼看到齐襄公的脚露出在门下边,就把他也杀死了,之后拥立无知为国君。
《春秋》: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杨注》姑棼:姑棼即薄姑,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北十五里。
《杨注》贝丘:今博兴县南有贝中聚,当即其地。齐世家作「沛丘」,而管子大匡篇与论衡订鬼篇仍作「贝丘」。
《杨注》徒人费:诛,责也。诛屦,责其觅屦也。徒人,「徒」当为「侍」字之误。侍人即寺人。汉书古今人表作「寺人费」,是其明证。遍考书传,无徒人之官。说详王引之述闻。齐世家作「主屦者茀」。茀、费通假。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
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二人因之以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捷,吾以女为夫人。」
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
齐国大乱,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在管仲、召忽的拥护下出奔鲁国。
在此之前,认为齐襄公政令无常的鲍叔牙就认为:「国君役使臣民的态度轻慢,叛乱将要发生了。」并带着与齐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小白离开,经由谭国到达莒国,但是在谭、莒都没有得到礼遇,这为后来齐国伐谭埋下伏笔。
《左传》: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
《杨注》:荀子宥坐篇:「孔子曰:『昔晋公子重耳霸心生于曹,越王句践霸心生于会稽,齐桓公小白霸心生于莒。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谓重耳观胁,句践臣吴也。则小白亦为莒所不礼可知。考十年传,谭以不礼,而齐桓灭之,据管子小问篇,莒虽不灭,亦以无礼见伐矣,左传未载耳。说详章炳麟左传读。
《左传·庄公十年》: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