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前627年

周襄王二十六年

鲁僖公三十三年

春季,秦国军队经过成周王城的北门,战车上除御者以外,车左、车右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随即跳上车去的有三百辆战车的将士。王孙满年纪还小,看到了,对周襄王说:“秦国军队不庄重又没有礼貌,一定失败。不庄重就缺少计谋,无礼貌就不严肃。进入险地而满不在乎,又不能出主意,能够不打败仗吗?”

出处

《晋语·王孙满观秦师》、《左传》

秦军到达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准备到成周做买卖,碰到秦军,先送秦军四张熟牛皮作引礼,再送十二头牛犒劳军队,说:“寡君听说您准备行军经过敝邑,谨来犒赏您的随从。敝邑贫乏,为了您的随从在这里停留,住下就预备一天的供应,离开就准备一夜的保卫。”

弦高同时又派传车紧急地向郑国报告。郑穆公派人去探看杞子等人的馆舍,发现他们已经装束完毕、磨利武器、喂饱马匹了。于是派皇武子辞谢他们,说:“大夫们久住在这里,敝邑的干肉、粮食、牲口都竭尽了。为了大夫们将要离开,郑国的有原圃,就如同秦国的有具圃,大夫们自己猎取麋鹿,使敝邑得有闲空,怎么样?”

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杨孙逃到宋国。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存有希望了。攻打郑国不能取胜,包围它又没有后援,我还是回去吧。”

灭亡了滑国就回去。

出处

《左传》:……

齐国的国归父到鲁国聘问,从郊外迎接一直到赠礼送行,礼节周到,仪容又好。臧孙辰对僖公说:“国子执政,齐国还是有礼的,君王去朝见吧!下臣听说:对有礼之邦顺服,这是国家的保障。”

出处

《左传》: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於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臣闻之,服於有礼,社稷之卫也。」

晋国的先轸说:“秦君违背蹇叔的话,由于贪婪而劳动百姓,这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会。给予的不能丢失,敌人不能放走。放走敌人,就会发生祸患;违背天意,就不吉利。一定要进攻秦国军队。”

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进攻它的军队,心目中还有死去的国君吗?”

先轸说:“我们有丧事秦国不悲伤,反而攻打我们的同姓国家,他们就是无礼,还讲什么恩惠?我听说:‘一天放走敌人,这是几代的祸患。’为子孙后代打算,这可以有话对死去的国君说了吧!”

于是晋襄公发布起兵的命令,并动员姜戎的军队。晋襄公把丧服染成黑色,梁弘驾御战车,莱驹作为车右。

四月十三日,晋军和姜戎在殽山大败秦军,并且俘虏了三个指挥官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去。

四月十四日,晋襄公捆绑了秦国的俘虏,派莱驹用戈去杀他们,俘虏大声喊叫,莱驹失手把戈掉在地上,狼瞫拿起戈砍了俘虏的头,抓起莱驹追上了晋襄公的战车,晋襄公就让他作为车右。

四月二十五,晋襄公穿着黑色的丧服来安葬晋文公。晋国从此开始使用黑色丧服。

文嬴请求把秦国的三位将军释放回国,说:“他们挑拨我们两国国君,寡君如果抓到他们,吃他们的肉还不能满足,何必劳君王去讨伐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受诛杀,以使寡君快意,怎么样?”

晋襄公答应了。先轸上朝,问起秦国的囚犯,晋襄公说:“母亲代他们提出请求,我就放走他们了。”

先轸生气地说:“武人花力气在战场上逮住他们,女人说几句谎话就把他们在国内放了,毁弃了战果而长了敌人的志气,晋国快要灭亡了!”

先轸不顾襄公在面前就在地上吐唾沫。

晋襄公派阳处父追赶放走的三个人,追到黄河边上,他们已经上船了。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用晋襄公的名义赠送给他们。孟明叩头说:“承蒙君王的恩惠,不用被囚之臣来祭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诛戮,寡君如果杀了我们,死了以后名声不朽,如果依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了我们,三年之后将要拜谢君王恩赐。”

听说三将回国,秦大夫对秦穆公说:“这次大败,都是孟明的罪过,一定要杀了他。”

秦穆公说:“这是我的罪过。周芮良夫的诗说:‘大风迅猛把一切摧毁,贪婪的人把善良败坏。听到不相干的就喜欢插嘴,听到《诗》、《书》就打瞌睡,不能任用有才能的人,反而使我和道义相背。’这是由于贪婪的缘故,说的就是我啊。我由于贪婪而使孟明受祸,孟明有什么罪?”

于是秦穆公准备重新让孟明执政。

三将回到国都的那天,秦穆公穿着素服住在郊外,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号哭,说:“我没有听蹇叔的话,使你们几位受到侮辱,这是我的罪过。不撤回孟明的驻军,这也是我的过错,你们三位有什么罪?而且我不能用一次的过错来掩盖大德。”

出处

《左传》:……
《左传·文公二年》:战于殽也,晋梁弘御戎,莱驹为右。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囚呼,莱驹失戈,狼瞫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遂以为右。
《左传·文公元年》:秦大夫及左右皆言於秦伯曰:「是败也,孟明之罪也,必杀之。」秦伯曰:「是孤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是贪故也,孤之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复使为政。

因为晋国有丧事,狄人再次趁机入侵齐国。

出处

《左传》:「狄侵齐」,因晋丧也。

僖公进攻邾国,占取了訾娄,以报复升陉这一战役。邾国没有设防,秋季,襄仲再一次攻打邾国。

出处

《左传》:公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邾人不设备。秋,襄仲复伐邾。
《杜注》:鲁亦因晋丧以陵小国。

狄军攻打晋国,到达箕地。晋襄公率军迎战,先轸罢免了狼瞫公戎右的职位,而让狐鞫居代替他。狼瞫大怒,他的朋友说:“为什么不去死?”

狼瞫说:“我没有找到死的地方。”

他的朋友说:“我跟你一起发难杀死先轸。”

狼瞫说:“《周志》有这样的话:‘勇敢如果杀害在上的人,死后不能进入明堂。’死而不合于道义,这不是勇敢。为国家所用叫做勇敢,我用勇敢得到了车右,没有勇敢而被废黜,也是合适的。如果说上面的人不了解我,废黜得得当,就是了解我了。您姑且等着吧!”

八月二十二日,晋襄公在箕地打败狄军。郤缺俘虏了白狄子。先轸说:“一个普通人在国君面前放肆而没有受惩罚,哪里敢不自己惩罚自己?”先轸脱下头盔冲入狄军中,死在战阵上。狄人送回他的脑袋,面色像活着一样。

当初,胥臣出使,经过冀国,看到郤缺在锄田除草,他妻子给他送饭,很恭敬,彼此像待客人一样。

胥臣和郤缺一起回到国都,对文公说:“恭敬,是德行的集中表现。能够恭敬,就必定有德行。德行用来治理百姓,请君王任用他。臣听说:‘出门好像会见宾客,承担事情好像参加祭祀,这是仁爱的准则。’”

晋文公说:“他的父亲郤芮有罪,可以用他吗?”

臼季回答:“舜惩办罪人,流放了鲧,他举拔人材却起用鲧的儿子禹。管敬仲是桓公的敌人,任命他为相而得到成功。《康诰》说:‘父亲不慈爱,儿子不诚敬,哥哥不友爱,弟弟不恭敬,这是与别人无关的。’《诗》说:‘采蔓菁,采萝卜,不要把它下部当废料。’您挑用他的好的地方就可以了。”

于是晋文公让冀缺担任下军大夫。从箕地回来,晋襄公用诸侯大臣中的最高级别命令先且居率领中军,用次等级别命令把先茅的县赏给胥臣,说:“推举郤缺,是你的功劳。”用三等级别命令郤缺做卿,再给他冀地,但是没有军职。

出处

《左传》: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
《左传·文公二年》:箕之役,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狼瞫怒。其友曰:「盍死之?」瞫曰:「吾未获死所。」其友曰:「吾与女为难。」瞫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吾以勇求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谓上不我知,黜而宜,乃知我矣。子姑待之。」

冬十月,僖公到齐国朝见,同时对狄人进攻这件事表示慰问。

回国后的十二月十一,鲁僖公死在路寝里,是因为贪图安逸的缘故。

出处

《春秋》:冬,十月,公如齐。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 《左传》:冬,公如齐,朝,且吊有狄师也。反,薨于小寝,即安也。
《春秋》: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晋国、陈国、郑国进攻许国,惩罚它倾向楚国。

楚国令尹子上攻打陈国、蔡国。陈国、蔡国和楚国讲和,又进攻郑国,准备把公子瑕送回去做国君。在桔秩之门攻城,公子瑕的战车翻倒在周氏的池塘中,外边的仆人髠抓住了他献给郑穆公。文公夫人为他殡敛而安葬在郐城下。

晋国的阳处父入侵蔡国,楚国的子上前去救援,和晋军夹着泜水对峙。阳处父担心,派人对子上说:“我听说:‘文的不能触犯顺理的人,武的不能躲避仇敌之辈。’您如果想打,那么我就后退三十里,您渡河再摆开阵势,早打晚打听您的。不这样,让我缓口气,军士劳累,费钱财,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就驾上马车等着他。

子上想要渡河,大孙伯说:“不行。晋国人不讲信用,如果乘我们渡过一半而迫击我们,那时战败而后悔,哪里还来得及?不如让他们缓口气。”于是就后退三十里。

阳子宣布说:“楚国军队逃走了。”就回国去了。楚国军队也就回国。

当初,楚成王打算立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斗勃的意见。斗勃说:“君王的年纪还不算大,而且内宠又多,立了商臣再加以废黜,就会有祸乱。楚国立太子,常常选择年轻的。而且商臣这个人,眼睛像胡蜂,声音像豺狼,是一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为太子。”

楚成王没有听从。还是立了商臣为太子,商臣后来听说了这个事,于是怨恨斗勃。

如今斗勃无功而返,商臣于是诬告斗勃说:“子上接受了晋国的贿赂而躲避他们,这是楚国的耻辱。罪没有比这再大的了。”

楚成王杀死了斗勃。

出处

《左传》:晋、陈、郑伐许,讨其贰於楚也……
《左传·文公元年》: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大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楚国之举,恒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弗听。

鲁国安葬僖公,没有及时制作神主牌位,这是不合于礼的。凡国君死去,安葬后十多天停止了不定时的号哭,就把死者的神主附祭于祖庙,附祭就要制作神主牌位,单独向新死者的神主祭祀,烝祭、尝祭、禘祭就在祖庙中连同其他祖先一起祭祀。

出处

《左传》:葬僖公,缓,作主,非礼也。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於主,烝、尝、禘於庙。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