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前704年桓十六年

左传注

去年闰十二月初一丁酉冬至,今年实建丑。

周桓王十六年

鲁桓公八年

晋侯缗元年

曲沃武公十二年

楚武王三十七年

夏正十二月十四日,鲁国举行了冬季祭祀。

出处

《春秋》:八年春正月己卯,烝。

周桓王派遣家父家为氏,可能是家氏族长的统称,历代有多个被称为家父的人到鲁国聘问。

出处

《春秋》:天王使家父来聘。

春天,曲沃武公攻入了翼城。

出处

《左传》:八年春,灭翼。

两年前楚武王试图入侵随国,因为季梁辅佐随侯而没有成功。这两年随国少师愈发受到宠信。斗伯比就对楚武王说:「可以了,敌国内部有了裂痕,不可以失掉机会。」

夏季,楚武王在沈鹿今湖北省钟祥县东六十里会合诸侯的军队。黄、随两国不参加会见。楚武王派薳章去责备黄国,然后亲自讨伐随国,军队驻扎在汉水、淮水之间。

季梁建议向楚人投降,说:「如果楚人不肯再迎战,可以激怒我军而使敌军懈怠。」

少师却对随侯说:「必须速战,不这样,就会错失战胜楚军的机会。」

于是随侯亲自率军抵御楚军。望见楚国的军队时,季梁说:「楚人以左为尊,国君一定在左军之中,不要和楚王正面作战,姑且攻击他的右军。右军没有好指挥官,必然失败。他们的偏军一败,大众就离散了。」

少师说:「不与楚王正面作战,这就表示我们和他不能对等。」

随侯于是没有听从季梁的话,以少师为车右,与楚军在速杞今湖北省应山县治西交战,大败。随侯逃走,斗丹俘获了随侯的战车和少师。

秋季,随国要同楚国讲和。楚武王本打算拒绝。斗伯比说:「上天已经铲除他们讨厌的少师了,随国不再能轻易战胜。」

于是订立了盟约而回国。

出处

《左传》:随少师有宠。楚斗伯比曰:「可矣。仇有衅,不可失也。」
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
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师谓随侯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随侯御之,望楚师。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少师曰:「不当王,非敌也。」弗从。战于速杞,随师败绩。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
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乃盟而还。

夏正的四月十三,鲁国再次举行祭祀。

秋天,鲁国出兵讨伐邾国。

出处

《春秋》:夏五月丁丑,烝。秋,伐邾。

九月鲁国下了雪,这是很反常的天气。

出处

《春秋》:冬十月,雨雪。

冬天,周桓王派遣虢公林父率军驱逐了翼城的曲沃武公,另立晋哀侯的弟弟缗为晋侯。曲沃武公退回曲沃。

出处

《左传》:冬,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

祭公到鲁国,由鲁桓公主婚,为周桓王迎娶纪国的新王后季姜。

出处

《春秋》: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杨注》:隐元年有祭伯,疑是此人。此称祭公,或此时为天子三公。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