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注
此年仍建丑,冬至在去年十二月十九日甲戌。
杨注:「许穆公新臣元年」,据姚彦渠春秋会要说,参隐十一年传「许叔」注。
春季,周桓王派大夫家父来鲁国索取车辆,这是不合于礼的。诸侯不进贡车辆、礼服,天子不求取个人财物。
《春秋》: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左传》: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杨注》:家父见桓八年经「天王使家父来聘」注。
三月十一,周桓王崩。
《春秋》:三月乙未,天王崩。
《杨注》:天王,桓王也。平王立五十一年死,太子洩父早死,故立其子林,是为桓王。桓王立二十三年死,子庄王佗立。
郑国自公子突即位后,祭仲专权,郑厉公对他很担心,于是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他。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雍姬知道了,对她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她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于是雍姬就告诉祭仲说:「雍氏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这件事,所以告诉您。」祭仲就杀了雍纠,把尸体摆在周氏的池塘边。郑厉公装载了尸体逃离郑国,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
于是郑厉公逃亡到蔡国。六月二十二日,郑昭公进入郑国。
《春秋》:五月,郑伯突出奔蔡。
《杨注》: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春秋》: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杨注》:世子忽即郑昭公。郑庄公死,世子忽当年即出奔,四年后返国,不得称君,故称世子。详顾炎武杜解补正。世子之称,不必父在,故昭十一年经有蔡世子有,哀二年经有卫世子蒯聩,皆父死而称世子。成公十八年传云「复其位曰复归」,僖二十八年经云「卫元晅自晋复归于卫」,则大夫复其位亦可谓复归。
《左传》:六月乙亥,昭公入。
鲁隐公十一年时,郑齐鲁三国攻入许国,许庄公出奔卫国,郑庄公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治理许国东部,而让郑国公孙获治理许国西部。如今郑国动乱之际,许叔进入许国都城复国,即为许穆公。
当年参与进攻许国的齐鲁两国再次出面,鲁桓公和齐襄公在艾地会见,谋划安定许国。
《春秋》:许叔入于许。
《杨注》:三国入许,许庄公奔卫,郑庄公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事见隐公十一年传。今年许叔自东偏以入于许都。许叔,许穆公新臣,卒于僖四年。
《春秋》:公会齐侯于艾。
《杨注》:「艾」,公羊作「鄗」,穀梁作「蒿」。盖艾与蒿同物,鄗与蒿同音。艾见隐六年经「公会齐侯盟于艾」注。
《左传》:公会齐侯于艾,谋定许也。
邾、牟、葛三国国君到鲁国朝见。
《春秋》:邾人、牟人、葛人来朝。
《杨注》:三国皆其君来朝,以国小,故称人。牟,今山东省莱芜东二十里有牟城,当即其故国。葛,嬴姓国,僖十七年传齐桓公如夫人者六人中有葛嬴可证。据杜注,故城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北十五里,然王夫之稗疏、沈钦韩地名补注皆疑之。王以为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镇,沈以为泰山旁小国。
秋季,郑厉公凭借栎地今河南禹州市
的人杀了檀伯,从而入住栎地。
《春秋》: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
《杨注》:栎为郑之大都,即今河南省禹县,在郑都西南九十里。
《左传》:秋,郑伯因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
《杨注》:昭公十一年传云「五大不在边」,又云「郑京、栎实杀曼伯」,足知栎为郑国之大邑。檀伯,郑守栎大夫。史记作「单伯」。钱大昕史记考异、梁玉绳志疑、洪颐煊读书丛录俱谓「单」、「檀」古多通用。或以栎人杀檀伯为人民起义,恐不然。经、传称人者,皆指国或大夫。
《杨注》:昭公十一年传云:「郑庄公城栎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子元即厉公,则栎本厉公旧邑。
冬季,鲁桓公与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在袲地会见,策划进攻郑国,以便护送厉公回国。可是战争失败了,军队各自回国。
《春秋》: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衰,伐郑。
《杨注》:公羊「宋公」上有「齐侯」二字,说文「袳」字下引春秋传亦云「公会齐侯于袳」,许慎用左氏春秋,则今本或脱「齐侯」二字。袲、袳字同,形稍变,犹裏允作裡。公羊作「侈」。袳、侈音同。据清一统志,袲在今安徽省宿县西。陈立公羊义疏谓郑在宋、陈西,宿县在宋、陈东南,不知何以在此相会而伐郑。此先行会礼,然后伐郑,参宣元年经注。
《左传》:冬,会于衰,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