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注
此年仍建丑,冬至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己卯。此年有闰,盖闰十二月。
正月,鲁桓公与宋庄公、蔡桓公、卫惠公在曹国会面,谋划再次伐郑。四月,四国君主正式会师伐郑。
《春秋》: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左传》:十六年春正月,会于曹,谋伐郑也。
《春秋》: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左传》:夏,伐郑。
《杨注》:正月曹之会为盟会。所以会者,据传,为谋伐郑,则此伐郑之会为会师。
七月,鲁桓公伐郑结束回到国内,举行了祭告宗庙、大宴臣下的礼仪。
《春秋》: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左传》:秋七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也。
冬季,鲁国在向地筑城,没有妨碍农时。鲁隐公二年莒人入向,此时向已成为鲁邑。
《春秋》:冬,城向。
《左传》:冬,城向,书,时也。
当初,卫宣公和父亲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了伋子。卫宣公把伋子托给右公子职抚养,伋子成人后,卫宣公又为他在齐国娶妻,但是卫宣公发现儿媳很美,于是就自己娶了她,生了公子寿和公子朔,把寿嘱托给弟弟左公子泄。后来夷姜失宠后上吊自尽了。
宣姜和公子朔诬陷伋子。卫宣公派伋子出使到齐国,指使人在莘地等着袭死他。公子寿把这件事告诉伋子,让他逃走。
伋子不同意说:「丢掉父亲的命令,哪里还用得着儿子!如果世界上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就可以逃到那里去了。」
最终公子寿用酒把伋子灌醉。公子寿在车上插着太子的旗帜走在前面,杀手袭杀了公子寿。
伋子酒醒后赶到,说:「他们要杀的是我。他有什么罪?请杀死我吧!」坏人又杀了伋子。
左、右两公子因此怨恨惠公。十一月,左公子泄、右公子职立太子伋的同母弟公子黔牟为国君。卫惠公逃亡到齐国。
《春秋》: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左传》: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见杨注1
,属诸右公子见杨注2
。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夷姜缢。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见杨注3
。寿子告之,使行。不可,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有无父之国则可也。」及行,饮以酒,寿子载其旌以先,盗杀之。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又杀之。二公子故怨惠公。 十一月,左公子泄、右公子职立公子黔牟见杨注4
。惠公奔齐。
《杨注》1:上淫曰烝。宣公为庄公子,桓公弟。夷姜之夷或是国名,说见杨树达先生积微居金文说睘卣跋。隐元年纪人伐夷,亦姜姓,疑即此国。夷姜或是庄公妾,为宣公庶母。宣公与夷姜通奸,必在庄公或桓公时,故传文以初字别之。宣公既立,乃立夷姜为夫人。故卫世家云:“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宋人洪迈容斋五笔误认宣公与夷姜之通奸在宣公既立之后,因而怀疑此事,不可信。“急”,卫世家、诗邶风新台及二子乘舟序、新序节士篇、汉书古今人表等皆作“伋”。急、伋同从及声,同音通假。
《杨注》2:卫世家云“以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则所谓属之者,使傅之也。此与隐公三年传“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僖公十七年传“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大子”,其意则一,其嘱托之方法则有不同,史记具言之。右公子名职,见下。何谓右公子,则不得其详。杜注谓“左右媵之子,因以为号”,孔疏谓“此左右公子,盖宣公之兄弟也”,皆不知何据。
《杨注》3:莘,卫地,为卫、齐两国边界,其地狭隘,故诗邶风二子乘舟毛传云“公令伋之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莘当在今山东省莘县北八里。卫世家云:“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及闻其恶,大怒,乃使太子伋于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甚详赡。
《杨注》4:公羊传庄公三年何休注云:“卫朔背叛出奔,天子新立卫公子留。”徐彦疏云:“世本及史记并有其事。”则公子黔牟亦名留,且为周庄王所支持。
《史记》:左右公子不平朔之立也,惠公四年,左右公子怨惠公之谗杀前太子伋而代立,乃作乱,攻惠公,立太子伋之弟黔牟为君,惠公饹齐。
乙酉,曲沃尚一军,异于晋。
《今本》:「元年乙酉,曲沃尚一军,异于晋。」
王国维引《水经·河水注》引《纪年》:「晋武公元年,尚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