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的郤缺对赵盾说:“过去卫国不顺服,所以占取它的土地,现在已经顺服,可以还给它了。背叛了不加讨伐,用什么显示声威?顺服了不加抚慰,用什么表示关怀?不显示声威和不表示关怀,用什么显示德行?没有德行,如何主持盟会?您作为正卿,主持诸侯之事而不致力于德行,打算怎么办?《夏书》说:‘把喜事告诉他,用威严督察他,用《九歌》勉励他,不要让他学坏。’有关九功的德行都可以歌唱,叫做《九歌》。六府、三事,叫做九功。水、火、金、木、土、谷,叫做六府;端正德行、利于使用、富裕民生,叫做三事。合于道义而推行这些,叫做德、礼。没有礼就不快乐,这是叛变之所由来。像您的德行,没有可以歌唱的,有谁肯来归服?何不使归服的人歌颂您呢?”
赵盾听了这番话很高兴。
春季,晋灵公派遣解扬把匡地、戚地的土田归还给卫国,而且公婿池的封地也还给卫国,从申地到虎牢边境。
《左传·文公七年》:晋郤缺言于赵宣子曰……宣子说之。
《左传》:八年,春,晋侯使解扬归匡、戚之田于卫。
因为去年赵盾在令狐之役坑了秦国,于是秦国伐晋,攻取武城。
《左传》:夏,秦人伐晋,取武城,以报令狐之役。
秋八月戊申,周襄王崩,子顷王壬臣立。
《今本》:三十三年,王陟。
《周本纪》:三十二年,襄王崩,子顷王壬臣立。
《春秋》: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这年冬天,因为去年扈之盟中鲁文公未如期参会,晋国发兵讨伐鲁国。
十月壬午,鲁国公子遂会晋元帅赵盾,在衡雍结盟。
乙酉日,公子遂又在暴地与伊洛之戎结盟。
同时,鲁文公派遣正卿公孙敖去为周襄王奔丧,然而丙戌日,公孙敖直接前往莒国与莒女相聚,这也就等于自动放弃了正卿的地位。
《春秋》: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乙酉,公子遂会洛戎盟于暴。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丙戌,奔莒。 《左传》:晋人以扈之盟来讨。冬,襄仲会晋赵孟,盟于衡雍,报扈之盟也,遂会伊洛之戎。书曰「公子遂」,珍之也。穆伯如周吊丧,不至,以币奔莒,从己氏焉。
自去年宋国动乱后,司城公子荡逐渐体力不支,终于病故,理应由公子荡的儿子公孙寿继任司城,然而公孙寿却推辞了,并推荐自己的儿子荡意诸继任。他的理由是:“国君无道,我的官位离国君近,或许会被波及,但如果直接弃官,整个宗族就没有依靠了。我的儿子就是我的替身,即便儿子死了,有我在,可以保证宗族不灭。”
于是荡意诸继任司城。
《左传·文公十六年》:初,司城荡卒,公孙寿辞司城,请使意诸为之。既而告人曰:“君无道,吾官近,惧及焉。弃官,则族无所庇。子,身之贰也,姑纾死焉。虽亡子,犹不亡族。”
《杜注·文公十六年》:寿,荡之子。
宋襄夫人是周襄王的姐姐,宋昭公对她不加礼遇。
宋襄夫人依靠戴氏的族人杀了襄公的孙子孔叔、公孙钟离和大司马公子卬,都是宋昭公的党羽。司马手里拿着符节死去。
司城荡意诸逃亡鲁国,把符节还给府人然后出去。鲁文公按照他原来的官职接待他,而且都恢复了他们原来的官职。
《春秋》:宋人杀其大夫司马,宋司城来奔。
《左传》:宋襄夫人,襄王之姊也,昭公不礼焉。夫人因戴氏之族,以杀襄公之孙孔叔、公孙钟离及大司马公子卬,皆昭公之党也。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公以其官逆之,皆复之,亦书以官,皆贵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