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陈国葬陈灵公,因为连续动乱,陈灵公被弑杀后二十一月才得以下葬。
《春秋》:春,葬陈灵公。
《杨注》:贼讨国复,二十一月然后得葬。
楚庄王率军围郑。围城十七日,郑国人占卜以求和,不吉利;占卜在太庙号哭和出车于街巷,吉利。于是城里的人在太庙大哭,守城的将士在城上大哭。楚庄王退兵。郑国人修筑城墙,楚国又进军,再次包围郑国,经三个月,攻克了郑国。
《春秋》:楚子围郑。
《左传》:春,楚子围郑,旬有七日,郑人卜行成,不吉;卜临于大宫,且巷出车,吉。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楚子退师。郑人脩城。进复围之,三月,克之。
楚军从皇门进入,到达大路上。郑襄公脱去衣服,牵着羊迎接楚庄王,说:“我不能承奉天意,不能事奉君王,使君王带着怒气来到敝邑,这是我的罪过,岂敢不唯命是听?要把我俘虏到江南,放到海边,也听君王吩咐;要灭亡郑国,把郑地赐给诸侯,让郑国人作为奴隶,也听君王吩咐。如果承君王顾念从前的友好,向周厉王、宣王、郑桓公、武公求福,而不灭绝我国,让我国重新事奉君王,等同于楚国的诸县,这是君王的恩惠,我的心愿,但又不是我所敢于指望的了。谨坦露心里的话,请君王考虑。”
左右随从对楚庄王说:“不能允许他,得到了国家没有赦免的。”
楚庄王说:“他的国君能够屈居他人之下,必然能够取信和使用他的百姓,恐怕还是很有希望的吧!”
于是楚军退兵三十里而允许郑国讲和。潘尪音汪
入郑国结盟,子良到楚国作为人质。
《左传》:入自皇门,至于逵路。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其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若惠顾前好,徼福于厉、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君之惠也,孤之愿之,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实图之。」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庸可几乎?」退三十里而许之平。潘尪入盟,子良出质。
六月乙卯,荀林父率军与楚庄王战于邲,晋师败绩。
《春秋》: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
《左传》:夏,六月,晋师救郑。荀林父将中军……
十二月戊寅,楚庄王灭掉宋国的附庸国萧国。
《春秋》: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
《杜注》:萧,宋附庸国。十二月无戊寅。戊寅,十一月九日。
晋、宋或为华椒
、卫、曹各派大夫在清丘会盟。
《春秋》: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杜注》:清丘,卫地,今在濮阳县东南。
宋军伐陈,卫国背弃清丘之盟,出兵救陈。
《春秋》:宋师伐陈,卫人救陈。
《杜注》:背清丘之盟。
《春秋》:
《春秋》: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