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注
冬至在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壬辰,建丑,有闰。
二月二十八,鲁国焚烧咸丘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
,驱使野兽外逃,便于围猎。
《春秋》: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杨注》:公羊、谷梁解咸丘为邾地。焚咸丘为焚邑,乃火攻之法,恐非。
夏正三月,谷伯绥谷或为赢姓,故城在今湖北省谷城县西北
、邓侯吾离邓为曼姓国,故城在今河南省邓县,或谓在襄樊市北邓城
先后到达鲁国,各自朝见了鲁桓公。
《春秋·桓公七年》: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传》:七年春,谷伯、邓侯来朝。
鲁隐公十一年时,周天子以盟、向等十二邑交换郑田,但盟、向不愿划入郑国。这年夏天,盟、向试图与郑国讲和,没有成功。秋天,郑、齐、卫联军攻打盟、向。周桓王不能救,只得把盟、向的百姓迁往郏。
《左传》: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
《杨注》:郏音夹,以郏山得名(郏山即北邙山),即郟鄏,又曰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
冬季,晋国曲沃武公诱杀小子侯。
《左传·桓公七年》: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
陈厉公生下了公子完,公子完年幼的时候,有一个成周的太史带着《周易》去见陈厉公,陈厉公让他占筮,占得的《观》卦变成《否》卦。周太史说:「这就叫做『出聘观光,利于作上宾于君王』。这个人恐怕要代替陈而享有国家了吧!但不在这里,而在别国,不在这个人身上,而在他的子孙。光,是从另外地方照耀而来的。《坤》是土,《巽》是风,《乾》是天。风起于天而行于土上,这就是山。有了山上的物产,又有天光照射,这就居于地土上,所以说‘出聘观光,利于作上宾于君王’,庭中陈列的礼物上百件,另外进奉束帛玉璧,天上地下美好的东西都具备了,所以说‘利于作上宾于君王’。还有等着观看,所以说他的昌盛在于后代吧!风行走最后落在土地上,所以说他的昌盛在于别国吧!如果在别国,必定是姜姓之国。姜是太岳的后代。山岳高大可以与天相配。但事物不可能两者一样大,陈国衰亡,这个氏族就要昌盛吧!」
等到陈国第一次灭亡,田桓子田无宇
才在齐国有强大的势力,后来楚国再次灭亡陈国,田成子田恒
取得了齐国政权。
《史记·陈杞世家》: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