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前678年

杨注

去年十二月十九日甲寅冬至,此年建丑。

周釐王四年

齐桓公八年

晋侯缗二十七年/晋武公三十八年

卫惠公二十二年

郑厉公二十三年

陈宣公十五年

宋桓公四年

楚文王十二年

周僖王派虢公命令曲沃伯建立一军,正式成为晋国国君。

出处

《左传》: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

但已经重归统一的晋国仍不参与齐桓公主持的会盟。

出处

《今本竹书纪年》:晋犹不与齐桓公之盟。
《疏证》: 原注《左传》注:「晋侯缗是年灭。」案杜注无是语,疏约言之。

夏天,齐、宋、卫伐郑,报复郑袭宋的行为。

出处

《春秋》: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
《左传》:十六年夏,诸侯伐郑,宋故也。

郑厉公复位已过两年,才通告楚国,楚文王大怒,秋天出兵伐郑,到栎邑而止。

出处

《春秋》:秋,荆伐郑。
《左传》:郑伯自栎入,缓告于楚。秋,楚伐郑,及栎,为不礼故也。

郑厉公说:「不能让共叔在郑国绝嗣。」,于是召回了流亡在卫国的公父定叔,让他在十月返回新郑,说:「这是好月份,十是个满数!」

出处

《左传》:郑伯治与于雍纠之乱者。九月,杀公子阏,刖强鉏。公父定叔出奔卫。三年而复之,曰:「不可使共叔无后于郑。」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君子谓:「强鉏不能卫其足。」
《杜注》:案隐十一年,郑有公孙阏,距此三十五年,不容复有公子阏。若非「阏」字误,则「子」当为「孙」。

十二月,因为郑国求和,齐桓公、鲁庄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郑厉公、许穆公、滑伯、滕子在幽地结盟。

出处

《春秋》: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
《左传》:冬,同盟于幽,郑成也。

同在冬十二月,邾子克卒。

出处

《春秋》:邾子克卒。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