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前613年鲁文十四

周顷王六年

鲁文公十四年

晋灵公八年

齐昭公二十年

卫成公二十二年

蔡庄侯三十三年

郑穆公十五年

曹文公五年

宋昭公七年

陈灵公平国元年

楚庄王旅元年

许昭公九年

春天,顷王崩,子匡王班立。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

出处

《左传》:十四年春,顷王崩。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故不赴。
《周本纪》:顷王六年,崩,子匡王班立。

由于去年邾文公死的时候,鲁文公派去吊丧的使者礼仪不周到。邾国兴师问罪,攻打鲁国南部边境,叔仲彭生(叔仲惠伯)领兵攻打邾国。

出处

《春秋》:邾人伐我南鄙,叔彭生帅师伐邾。
《左传》:邾文公之卒也,公使吊焉,不敬。邾人来讨,伐我南鄙,故惠伯伐邾。

五月,陈灵公途径郑国,前往晋国朝见。

出处

《左传·文公十七年》:(郑穆公)十五年五月,陈侯从我国前去朝见贵国君主。

子叔姬嫁给齐昭公为夫人,生了儿子舍。叔姬不受宠爱,舍没有威信。

齐桓公之子公子商人却多次在国内施舍财物,养着许多门客,把家产都用光了,又向掌管公室财物的官员借贷而继续施舍。

夏季,五月二十三,齐昭公潘去世,太子舍即国君位。

出处

《春秋》: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
《左传》:子叔姬齐昭公,生舍。叔姬无宠,舍无威。公子商人骤施于国,而多聚士,尽其家,贷于公,有司以继之。夏五月,昭公卒,舍即位。

六月,由于以前跟随楚国的国家都顺服了,在晋国元帅赵盾的主持下,宋昭公、鲁文公、陈灵公、卫成公、郑穆公、许昭公、曹文公相会,二十七日,在新城订立盟约,同时谋划攻打邾国,送邾文公之子捷菑回国继位。

秋,鲁文公回到率鲁国。

晋国的赵盾率领诸侯联军的八百辆战车,把捷菑送回邾国。

邾国人辞谢说:“齐女生的貜且年长。”

赵盾说:“说话合于情理而不听从,不吉祥。”

于是就回去了。

出处

《春秋》: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
《左传》:六月,同盟于新城,从于楚者服,且谋邾也。
《春秋》:秋七月……公至自会。晋人纳捷菑于邾。弗克纳。
《左传》: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捷菑于邾。邾人辞曰:「齐出玃且长。」宣子曰:「辞顺而弗从,不祥。」乃还。

七月某一天夜里,齐公子商人杀死国君舍而让位给哥哥公子元。公子元说:“你谋求这个君位已经很久了。我能够事奉你,你不能积下许多怨恨,要是这样,你会让我免于被杀吗?你去做国君吧!”

于是公子商人继位为君,是为齐懿公。

出处

《春秋》: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
《左传》:秋七月乙卯夜,齐商人弑舍而让元。元曰:「尔求之久矣。我能事尔,尔不可使多蓄憾。将免我乎?尔为之!」……齐人定懿公,使来告难,故书以九月。
《齐太公世家》:十九年五月,昭公卒,子舍立为齐君。……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与众十月即墓上弑齐君舍,而商人自立,是为懿公。

秋七月,彗星入北斗。周内史叔服预言说,七年内,宋、齐、晋都将死于内乱。宋昭公在两年后被大臣弑杀;齐君舍在三个月后被叔叔商人弑杀,商人即齐懿公又在四年后被大臣弑杀;晋灵公在六年后被赵穿杀害

出处

《今本》:六年,彗星入北斗。
《左传》:有星孛入于北斗,周内史叔服曰:「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

周公阅打算和王孙苏在晋国争讼,周顷王违背了对王孙苏的诺言,而让尹氏和聃启在晋国替周公阅争讼。赵盾调停了王室之间的纠纷而使各人恢复了原来的职位。

出处

《左传》:周公将与王孙苏讼于晋,王叛王孙苏,而使尹氏与聃启讼周公于晋。赵宣子平王室而复之。

楚庄王即位,大司马斗克(字子仪)为师,王子燮为傅。

成嘉(字子孔)、潘崇准备袭击舒族的那些部落或国家,派公子燮和斗克留守而进攻舒蓼。这两个人发动叛乱,加筑郢都城墙,又派贼人去刺死成嘉,没有成功而返回郢城。八月,两个人挟持了楚庄王离开郢都,准备去商密,庐戢梨和叔麇设计引诱他们;于是就杀死了斗克和公子燮。

当初,斗克囚禁在秦国,秦国在殽地战败,派他回国求和。媾和以后,斗克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公子燮要求做令尹也没有得到手,所以两人就发动叛乱。

出处

《左传》: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二子作乱,城郢而使贼杀子孔,不克而还。八月,二子以楚子出,将如商密。庐戢梨及叔麋诱之,遂杀斗克及公子燮。 初,斗克囚于秦,秦有殽之败,而使归求成,成而不得志。公子燮求令尹而不得。故二子作乱。
《国语·蔡声子论楚材晋用》:昔庄王方弱,申公子仪父为师,王子燮为傅,使师崇、子孔帅师以伐舒。燮及仪父施二帅而分其室。师还至,则以王如庐,庐戢黎杀二子而复王。
《韦昭注》:仪父,申公斗班之子,大司马斗克也。

鲁国公孙敖跟随己氏的时候,鲁国人立了榖做继承人。穆伯在莒国生了两个儿子,要求回国。文伯代替他申请。襄仲不让穆伯上朝参与政事。

公孙敖听从命令,回来以后也不外出,过了三年又将全家再次搬到莒国去。

孟孙榖病重,请求说:“穀的儿子年纪太小,请立难吧。”

大家同意了。孟孙榖去世,立了孟孙难。穆伯让孟孙难给大家送重礼再次要求回国,孟孙难代他请求,得到允许。

公孙敖将要回鲁国,然而九月甲申日,公孙敖卒于齐国。向鲁国报丧,请求归葬于鲁,没有得到允许。

出处

《春秋》: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
《左传》:穆伯之从己氏也,鲁人立文伯。穆伯生二子于莒而求复,文伯以为请。襄仲使无朝。听命,复而不出,二年而尽室以复适莒。文伯疾而请曰:「谷之子弱,请立难也。」许之。文伯卒,立惠叔。穆伯请重赂以求复,惠叔以为请,许之。将来,九月卒于齐,告丧,请葬,弗许。

宋国的高哀担任萧地的守将,让他做卿,他认为宋公不义而离去,于是就逃亡到鲁国来。

出处

《左传》:宋高哀为萧封人,以为卿,不义宋公而出,遂来奔。

襄仲派人报告周顷王,请用周天子的尊荣在齐国求取子叔姬,说:“杀了她的儿子,哪里还用得着他的母亲?请求接纳她而惩办她。”

冬季,单伯到齐国请求送回子叔姬,齐国人逮捕了他,同时又逮捕了子叔姬。

出处

《左传》:襄仲使告于王,请以王宠求昭姬于齐。曰:「杀其子,焉用其母?请受而罪之。」 冬,单伯如齐,请子叔姬,齐人执之。又执子叔姬。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