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前620年襄三十三年

周襄王三十二年

晋灵公元年

鲁文公七年

齐昭公十三年

宋成公十七年

卫成公十五年

郑穆公八年

曹共公三十三年

鲁文公趁晋国无主,攻伐邾国。

三月十七日,攻取须句,让邾文公的儿子占据,这是不合于礼仪的。

出处

《春秋》:春,公伐邾。
《左传》:间晋难也。
《杜注》:公因霸国有难而侵小。
《春秋》:三月,甲戌,取须句。
《左传》:寘文公子焉,非礼也。

四月,宋成公卒。

这时候公子成做右师,公孙友做左师,乐豫做司马,鳞矔做司徒,公子荡做司城,华御事做司寇。

宋昭公准备杀死公子们。乐豫说:“不行。公族,是公室的枝叶,如果去掉它,那么树干树根就没有遮盖了。葛藟还能遮蔽它的躯干和根子,所以君子以它作为比喻,何况是国君呢?这就是俗话所说‘树阴遮蔽,偏偏使用斧子’,一定不可以。君王要考虑一下,如果用德行去亲近他们,那就都是左右辅弼的臣子,谁敢有二心?怎么要杀他们呢?”

宋昭公不听。穆公、襄公的族人率领国内的人们攻打昭公,在宫里杀了公孙固和公孙郑。

六卿和公室讲和,乐豫放弃了司马的官职来让给公子卬。昭公即位后安葬了被杀的人。

出处

《春秋》:四月,宋公王臣卒。
《左传》:夏四月,宋成公卒。于是公子成为右师,公孙友左师,乐豫为司马,鳞矔为司徒,公子荡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 《左传》: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

秦康公送公子雍到晋国,说:“晋文公回国的时候没有卫士,所以有吕、郤发动的祸难。”于是就多给他步兵卫士。

穆嬴每天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啼哭,说:“先君有什么罪?他的合法继承人有什么罪?丢开嫡子不立,反而到外边去求国君,你们准备怎样安置这个孩子?”

出了朝廷,就抱着孩子到赵氏家去,向赵盾叩头,说:“先君捧着这个孩子嘱托给您,说:‘这个孩子如果成材,我就是受了您的赐予;如果不成材,我就要怨您。’现在国君虽然去世,话音还在耳边,现在反而丢掉它,怎么办?”

赵盾和大夫们都怕穆嬴,而且害怕威逼,就背弃了先蔑而立太子夷皋为君,是为晋灵公。并且发兵抵御秦国军队。

上军将箕郑留守。赵盾将中军,先克佐中军;荀林父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佐下军。步招为赵盾驾御战车,戎津作为车右。

到达堇阴。赵盾说:“我们如果接受秦国送公子雍回来,他们就是客人;不接受,他们就是敌人。已经不接受了,而又慢慢地出兵,秦国将会动别的念头。争取主动而有夺取敌人的决心,这是作战的好谋略。驱逐敌人好像追赶逃亡者,这是作战的好战术。”

于是就训练士兵,磨砺武器,把马喂饱,让部队吃饱,隐蔽行动,夜里出兵。四月初一日,在令狐打败秦军,一直追到刳首。初二日,先蔑逃亡到秦国,士会跟着他。

先蔑出使秦国前,荀林父曾劝他,如今果然逃亡,荀林父就把他的妻子儿女和财货全部送到秦国,说:“这是为了同寮的缘故。”

士会在秦国三年,没有和先蔑见面。随行的人说:“能和别人一起逃亡到这个国家,而不能在这里见面,那有什么用处?”

士会说:“我和他罪过相同,并不是认为他有道义才跟他来的,见面干什么?”一直到回国,没有见过面。

堇阴有大夫蒯得的田地,趁着这次出兵,中军佐先克侵夺了蒯得在堇阴的田地。

出处

《春秋》: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晋先蔑奔秦。
《左传》: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 《晋世家》:灵公元年四月,……赵盾与诸大夫皆患缪嬴,且畏诛,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为灵公。
《左传·文公八年》:先克夺蒯得田于堇阴。故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作乱。

查看

狄人侵袭鲁国西部边境,鲁文公派使者向晋国求助。

赵盾因狐射姑的事情去责问酆舒。酆舒问狐射姑说:“赵衰、赵盾哪一个贤明?”贾季回答说:“赵衰,是冬天的太阳;赵盾,是夏天的太阳。”

::: details 出处 《春秋》:狄侵我西鄙。
《左传》: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赵宣子使因贾季问酆舒,且让之。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八月,由于晋国新君初立,在晋国元帅赵盾的主持下,齐昭公、宋昭公、卫成公、郑穆公、许昭公、曹共公在扈地会盟。鲁文公迟到未能如期参与会盟,此举激怒了晋国,导致次年晋国讨伐鲁国。

出处

《左传》:秋八月,齐侯、宋公、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晋赵盾盟于扈,晋侯立故也。公后至,故不书所会。凡会诸侯,不书所会,后也。后至,不书其国,辟不敏也。

鲁国的公孙敖在莒国娶妻,名叫戴己,生了文伯;她的妹妹声己一起陪嫁,生了惠叔。戴己死后,穆伯又到莒国行聘,莒国人由于声己还在而拒绝了,于是公孙敖说是为公子遂行聘。

冬季,徐国攻打莒国,莒国人前来请求结盟,公孙敖又到莒国参加盟会,同时为公子遂迎接莒女。到达鄢陵,登上城见到莒女,很美丽,就自己娶了她。公子遂大怒,请求攻打公孙敖,鲁文公准备答应。叔仲惠伯劝谏说:「下臣听说:『战争起于内部叫做乱,起于外部叫做寇。寇尚且伤人,乱就是自己打自己了。』现在臣下作乱而国君不加禁止,如果因此而引起外部敌人的进攻,怎么办?」文公就阻止公子遂的计划。惠伯给他们调解:让公子遂放弃莒女不娶,公孙敖把莒女送回莒国,兄弟和好。公子遂和公孙敖听从了。

出处

《左传》:穆伯娶于莒,曰戴己,生文伯,其娣声己生惠叔。戴己卒,又聘于莒,莒人以声己辞,则为襄仲聘焉。 《左传》:冬,徐伐莒。莒人来请盟。穆伯如莒莅盟,且为仲逆。及鄢陵。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仲请攻之,公将许之。叔仲惠伯谏曰:「臣闻之,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寇犹及人,乱自及也。今臣作乱而君不禁,以启寇仇,若之何?」公止之,惠伯成之。使仲舍之,公孙敖反之,复为兄弟如初。从之。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