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前669年惠八年

杨注

冬至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辛丑,此年建丑。

周惠王八年

鲁庄公二十五年

齐桓公十七年

晋献公八年

卫惠公三十一年

蔡穆公六年

郑文公四年

曹僖公二年

陈宣公二十四年

杞惠公四年

宋桓公十三年

秦宣公七年

楚成王三年

许穆公二十九年

二月,郑国为齐国出兵侵略蔡国,楚国出兵救蔡,陈国与楚国议和,于是得罪了齐国。

出处

《左传·文公十七年》: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文公二年六月壬申,朝于齐。四年二月壬戌,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春季,陈国的女叔来鲁国聘问,陈鲁两国开始交好。

出处

《春秋》: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
《左传》: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

五月十二,卫惠公卒。

出处

《春秋》: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

六月初一日,发生了日食。击鼓,用牺牲祭祀土地神庙,这是不合于常礼的。只有夏历四月初一,阴气没有发作,如果发生日食,才用玉帛祭祀土地之神,在朝廷之上击鼓。

出处

《春秋》: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左传》: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鼓于朝。
《杨注》:以今法推算,相当纪元前六六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之日环食。
《杨注》:正月,正阳之月也,即夏正之四月,周正之六月。

鲁庄公的长女,杞成公夫人伯姬回到杞国。

出处

《春秋》:伯姬归于杞。
《陈杞世家》索隐:且成公又见春秋经传,故左传庄二十五年云杞成公娶鲁女,有婚姻之好。至僖二十二年卒,始赴而书,左传云成公也,未同盟,故不书名。是杞有成公,必当如谯周所说。
《杨注》:伯姬,鲁庄公之长女,据杞世家索隐,盖为杞成公之夫人。

秋季,有大水,击鼓,用牺牲祭祀土地神庙和城门门神,也不合于常礼。

凡是天灾,祭祀时只能用玉帛而不用牺牲。不是日食、月蚀,不击鼓。

出处

《春秋》: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左传》: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亦非常也。凡天灾,有币无牲。非日月之眚,不鼓。

晋国的士蒍经过两年的筹划,除去了公子中有谋略的人,又杀尽了游氏家族,于是在聚邑今山西省绛县东南十里之车箱城筑城而让桓庄两族的公子们去住。冬季,晋献公包围了聚城,诛杀了他们。

少部分公子幸免,出逃到虢国。

出处

《左传》:晋士蒍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乃城聚而处之。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
《杨注》:城聚在今年,城绛在明年,其时亦不同,而太史公合而一之,不合传意。
《史记·晋世家》:九年,晋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晋,弗克。

冬天,鲁庄公的四弟公子友出使陈国。或是作为女叔来聘问的回礼。

出处

《春秋》:冬,公子友如陈。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