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前721年平五十年

左传注

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戊辰冬至,实建丑,有闰月。

周平王五十年

鲁隐公二年

春季,鲁隐公在潜地与戎人会见,再一次加强惠公时期的友好关系,戎人请求结盟,隐公婉言拒绝了。

出处

《左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杨注》:山东省曹县西北有戎城。 《杨注》:潜为鲁地,当在今济宁市西南。

莒子在向国娶了妻子,向姜在莒国不安心而回到向国。五月,莒子领兵进入向国,带着向姜回国。

出处

《春秋》:夏五月,莒人入向。
《左传》: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杨注》:莒,国名。郑语「曹姓邹、莒」,以莒为曹姓,恐另一莒。……当为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省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杨注》:向,国名,姜姓。据太平寰宇记,莒县南七十里有向城,当即此向。

司空无骇带兵进入极国,费庈父灭亡了极国。无骇是公子展的孙子,公孙夷伯的儿子,无骇死后鲁隐公赐展氏。

出处

《左传》: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杨注》:极,鲁国附庸,当在今山东省金乡县南而稍东三十五里。

戎人请求与鲁国结盟。七月初九,鲁国为了再次加强和戎人的友好关系,与戎人在唐地结盟。

出处

《春秋》: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左传》: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杜注》:高平方与县北有武唐亭。八月无庚辰,庚辰,七月九日也。
《杨注》:唐,据顾栋高大师表,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四十里。春秋时,以唐为地名者有五处,此是鲁国之唐。据读史方与纪要,今山东省鱼台县旧治(今治已移驻谷亭)东北十二里有武唐亭,当即此地。

九月,纪国的裂繻来为纪国国君迎娶鲁国的公主,裂繻字子帛,纪国大夫。十月,伯姬嫁到纪国。妹妹叔姬作为陪嫁,应该一起到出嫁,或许是因为年龄还小,因此没有同行,五年后才到纪国。

出处

《春秋》: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春秋·隐公七年》:王三月,叔姬归于纪。

冬季,为了调解鲁国和莒国间的不矛盾,纪裂繻和莒子在莒国的密地会盟。

出处

《左传》: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杜注》:密,莒邑。城阳淳于县东北有密乡。
《杨注》:纪子帛,杜预以为即纪裂繻,子帛为其字。杜预又据左传「鲁故也」之文,以为其与莒子盟,为调节鲁与莒间之不睦,故比之鲁大夫,列其名于莒君之上。陆淳《春秋集传纂例》一引赵匡据《竹书记年》,亦证成其说。而《水经注淮水篇》云「游水又东北迳纪鄣城南,故纪子帛之国」,则郦道元以帛为纪子之名。考《春秋经》,于纪国之君,皆称纪侯,无称纪子者。且裂繻字子帛,名字实相应,则杜预之说是也。说本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密,莒地,据《清一统志》,今山东省昌邑县东而稍南十五里有密乡,当是此密。

十二月十五日,鲁惠公的第二位夫人、原本应该是鲁隐公夫人的仲子去世了。惠公有正室夫人孟子,与惠公同庙,仲子不能入惠公庙同享祭祀,隐公为仲子单独修筑庙宇,虽然不符合礼仪,却是为了成全父亲的意思。历时两年多,于隐公五年九月落成。

出处

《春秋·隐公二年》: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左传·隐公五年》唐颖达疏:诸侯不再娶,於法无二適。孟子入惠公之庙,仲子无享祭之所。盖隐公成父之志,为别立宫。

郑国人进攻卫国,讨伐公孙滑的叛乱。次年州吁篡位后,为了树立威信,首选郑国作为进攻对象。

出处

《左传》: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