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前802年宣二十六年

周宣王二十六年

晋穆侯十年

晋穆侯讨伐千亩之戎,取得了成功,在这一年,夫人姜氏生下了次子,穆侯为儿子取名为成师。

晋国大夫师服说:「奇怪呀,君主替儿子取名,那取名要裁断于最佳行为方式,最佳行为方式出自于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行为规范体现于政事,政事用于端正民众。因此政事成就而民众听从,改变就会产生混乱。美好的夫妻叫做配偶,怨恨的夫妻叫做仇,这是古人命名的方法。如今君主给太子命名叫做仇,弟弟命名叫做成师,这是预兆混乱,兄长恐怕要被替代了。」

出处

《史记·晋世家》: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名曰成师。
《杨注·桓公二年》: 千亩之地有二,千亩战役亦有二。一为周地,战役在周宣王之三十九年,《国语周语》所谓「宣王即位,不籍千亩。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者是也。一为晋地,当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北九十里。杜注以千亩在今之介休县,恐不确。战役在周宣王之二十六年,《晋世家》所谓「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名日成师」者是也。此役前于周宣王之役十三年,且晋战而胜,与周宣王之战而败者不同,故不可不辩。参齐昭南注疏考证。
《左传·桓公二年》:初,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大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