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三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类说卷三十六      宋 曾慥 编战国策

九鼎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周患之,颜率曰:「大王无忧」。率至齐,曰:「秦兴兵求鼎、周,君臣画计,不若归之大国」。齐王大悦,发师救周,将求鼎,周又患之,率至齐曰:「周頼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愿献九鼎,不识何途之从?」王曰:「寄径于梁」。率曰:「鼎入梁,必不出」。王曰:「寄径于楚」。率曰:「入楚必不出。昔周伐殷,得九鼎鼎,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器械称此。今总有人,何途之从!」齐王乃止。

西周下水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苏子见西周。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当东周也。今其民皆得种麦,君不见徳。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东周必复种稻而复夺之,东周之民,可令受命于君矣。西州遂下水,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

宋君夺民,时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葢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春秋》记臣弑君,皆大臣见誉者也。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

祭地为祟

赵取周之祭地,周患之。郑朝曰:「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郑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

张罗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谓周君曰:「君之国小尽,君之重宝珠玉以事诸侯,不可不察也。譬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不得矣。张于多鸟处,则骇鸟也,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多得鸟矣。今君将施于大人,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徒费财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乆且为大人,故能得欲焉反间?

昌佗亡西周之东周,尽输西周之情,西周大怒,冯睢曰:「臣能杀之,君予金三十斤」。冯睢使人操金,与书间遗昌佗曰:「事可成,勉成之,不可成,亟亡,事乆且泄,自令身死」。东周立,杀昌佗。

由基善射。

苏厉谓周君曰:白起巧用兵,今攻梁,梁破则周危,君不若止之。谓起曰:楚有养由,基善射,去桞叶百歩百,发百中,有一人过曰:射百中而不已。少焉,气力倦,弓拨弦,拘一发不中前,功尽矣。以公功多,今又攻梁,一功不得前,功尽灭,不若称疾不出也」。

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于惠王前,错欲伐蜀,仪曰:「伐韩以临二周,挟天子以令天下,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而王不争去,王业逺矣!」错曰:「欲富国务,广其地,欲强兵,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徳,蜀西辟国,秦攻之,如使豺狼逐群羊,一举而名实两附。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王曰:「善」。遂伐蜀。

忠孝

孝已爱其亲,天下欲以为子,子胥忠其君,天下欲以为臣。卖仆妾售于闾巷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

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鬬,卞庄子将刺之,管与曰:「虎者戻虫,人者甘饵。今鬬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而刺之,是一举而两虎兼也」。

张仪仇

惠王死,公孙欲穷张仪。李雠曰:「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皆仪之仇也。公用之,则诸侯见张仪之无秦矣!」

病在耳前目》下。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曰:「君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将使耳不聪目,不明楚使多徤」。

秦王谓甘茂曰:「楚使者多徤于寡人争词数穷,奈何?」茂曰:「王勿患也,其徤来使,则王勿听其事,软弱者来使,则必听之,然则徤者不用矣」。

魏丑夫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后将死,葬以为殉,魏子患之,庸芮曰:「以死者为有知乎?」曰:「无知也」。曰:「明知死者无知矣,何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乆矣,太后救过不暇,何暇私魏丑夫乎?」后乃止。

四宝

周有砥石,宋有结,緑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天下之名器。

交疏言深。

吕尚遇《文王身》为渔父者,交疏也,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徳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擅国之谓王。

《范雎》曰:齐有田单,不闻有王。秦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不闻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谓王。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诗》曰:「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秦王乃废太后,逐穰侯,出髙陵,走泾阳。

䑕璞。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䑕未腊者朴,周人懐朴过,郑贾曰:「欲买朴乎?」出视之曰:「䑕也!」因谢不取东门吴。

「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吴曰:「吾尝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与无同也」。

至盛不及道理。

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至葵丘之会,有骄矜之色,畔者九国,吴王夫差无敌于天下,轻诸侯凌齐、晋,遂杀身亡国,夏育、太史启,叱呼骇三军,而身死于庸夫!此皆乘至盛不及道理也。

行百里半九十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里,此言末路之难悍人。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王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曰:「悍,人也,适遇明君故也。向遇桀、纣,必杀之矣」。秦王因不罪。

战胜于朝廷。

齐邹忌修八尺馀,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复问其妾,妾曰:「徐何能及也?」及问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熟视徐公,自知不如逺,甚曰:「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有求于我也」。入朝见威王,曰:臣不如徐公,美臣妻,私臣臣妾,畏臣臣客,有求于臣,皆以臣美于徐公。今齐地千里,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王,其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諌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者受下赏,初进諌,若市数月之后,时时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所谓战胜于朝廷。

七珥

齐王夫人死,有妾七孺子,皆近薛公,欲知王所欲立,乃献七珥,美其一。明日,视美珥所在,劝王立为夫人,象床直千金。

孟尝君至楚,献象床,郢之登徒,直使送之,不欲行,见公孙戍曰:「象床之直千金,伤之若发,虽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宝剑,愿献之戍」。入见孟,尝曰:「小国皆说君之义,始到楚,受象床未至之国,何以待君?」君曰:「诺」。戍趍而去,君召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足之髙,志之扬也?」戍曰:「登徒许宝剑,君曰急受」。因书门板曰:「有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疾入见之。

一日,见七士。

淳于髠一日,见七士于宣王。王曰:「不亦众乎?」髠曰:「鸟同翼者,聚居兽同,足者俱行。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睾黍梁父之阴,则㕁车而载耳。物各有畴髠,贤者之畴也。王求士于髠,若挹水于河,取火于燧,岂特七士也!」

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髠曰:「韩卢天下之疾,犬东郭㕙,海内之狡,兔卢逐㕙,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乏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擅其功。今齐、魏相持,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无恙。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问曰:「岁亦无恙,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曰:「岂先贱而后尊贵乎?」威曰:「茍无岁,何有民?茍无民,何有君,齐有处士,锺离子无恙乎?其人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助王养民,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其人哀鳏寡,恤孤独,助王息民,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乎?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胡为至今不朝也?二士不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于陵,仲子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率民而出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田骈不宦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髙谊,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锺,徒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矣!」田子辞倚门望。

王孙贾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望暮出不还,吾倚闾望。汝今事王,王出,汝不知处,向何归?」贾入市,曰:「淖齿乱齐国,杀闵王,欲与我诛者袒右」。市人从者四百人,遂诛淖齿田单解衣。

有老人渉灾而寒,田单解裘衣之。襄王曰:「田单,将以取吾国乎?」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曰:「王不如。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忧民之寒也」。单衣之寡人忧劳百姓,单亦忧之。闾里相语曰:「田单之爱人,乃王之教泽也」。

食玉炊桂。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王,辞行。王曰:「曾不少留」。对曰:「楚国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曰:「闻命矣南郑。

张仪之楚贫而欲归南,郑曰:「臣北见晋君王,无求于晋乎?」

系蹄得虎。

魏介谓建信君曰:「人有置系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虎非不爱其蹯也,然不以环寸之蹯害七尺之躯者,权也。今有国非直七尺躯也,而君之身于王,非环寸之蹯也,愿熟图之」。

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虽雨,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始强。

老妾事主妇

张仪之,魏魏王将迎之,张丑諌曰:「王闻老妾事其主妇乎?年长色衰,重嫁而已。今臣之事王,若老妾之事其主妇」。乃不纳张仪。

市有虎。

龎䓗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有虎,信乎?」王曰:「疑之矣」。「三人言有虎,信乎?」王曰:「信之矣」。䓗曰:「市无虎,明矣,而三人言成虎,今邯郸去大梁逺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辞行,䜛言果至。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梁王觞于范台。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鲁君曰:「昔帝令仪狄作酒。禹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调五味以进。公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推而逺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左江右湖,其乐亡死。王曰:后世有以髙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梁王称善白圭。

白圭谓新城君曰:「夜行者能无为奸?不能禁狗吠已也。故臣能无议君于王,不能禁人议,臣于君也。信陵君。

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事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曰:「何也?」对曰:「人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徳,不可忘也,吾有徳于人,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徳也。今赵王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忘之也」。无忌曰:「谨受教」。

公仲不见颜率。

颜率见公仲,公仲不见,率曰:「公必以率为伤也,故不见率也」。公仲好内率曰:「好!」士公仲啬于财,率曰:「散施」。公仲无行,率曰:「好义,自今率且正言之而已矣」。公仲遽起见之。

轻阳侯之波

毕长谓公叔曰:「乘舟舟漏而弗塞,则舟沉矣。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则舟覆矣。今公自以辨于薛公而轻秦,是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

叱犬

齐大夫诸子有犬,猛不可,叱叱之必噬。人客有请叱之者,疾视而随叱之,犬遂无噬人之心。伯乐顾马。

苏代为燕说,齐先说淳于髠曰:「人有卖骏马者,三旦立市,人莫知往,见伯乐而顾之,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君,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伯乐乎?」髠入言之,齐王大悦。苏子。

鹬蚌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臣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啄。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见死」鹬,两不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百金赎胥靡。

魏嗣君时,胥靡有罪,贤臣迯之,卫魏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卫邑,群臣曰:「以百乘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君曰:「治无小乱,无大教喻于民,三百之城,足以为治。民无廉耻,虽有十左氏,将何以用之?」新妇失言。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谓仆曰:「附骖无笞,服附系也。两旁曰「骖」,辕中曰「服系,其骖则中两服,马不劳苦也」。车至门,复教送母,减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言皆要言,然不免笑者,早晚之时失也。羊羮,亡国,壶飡得士。

中山君享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羮不徧。子期怒,走楚说楚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后。君顾曰:「奚为者?」曰:「臣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飡饵臣父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君叹曰:与不期众少,期于当厄怨,不期深,浅期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羮亡国。以一壶飡得士二人。

鸟不为鸟,鹊不为鹊。

史疾为韩使楚。楚王曰:「客何方所?」循曰:「治则圉㓂之言」。曰:「何贵?」曰:「贵止」。王曰:「止。亦可为国乎?」曰:「可」。王曰:「楚多盗,止可以圉盗乎?」曰:「可」。曰:「以止圉盗,奈何?」顷之,有鹊止屋曰:「楚人谓此鸟何?」王曰:「谓之鹊乎?」曰:「不可曰止。今王之国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其任官置吏,必曰廉洁胜任。今盗贼公行而弗能禁止,鸟不为鸟,鹊不为鹊也」。

窃疾

墨子见楚王有人舎,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舎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舎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是也?王曰:「必有窃疾矣,似之而非」。

物多相类,而非幽芳之㓜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皆似之而非者也。地形

秦韩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蠧,乃腹心之病。

百人舆瓢。

应侯谓昭王:「指大于臂,臂大于股,若有此,则病必甚矣。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而疾走,百人诚舆,瓢瓢必裂。今秦国华阳用之,穰侯用之,太后用之,不称瓢为噐,则已称瓢为噐,国必裂矣!

父令。

父之于子,令必有行者。有必不行者,曰去爱妻,卖爱妾。此令必行者也。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操权。

三人成虎,十夫操权。众口所侈,无翼而飞,《风俗通》。

无恙。

恙,毒虫也,喜伤人,古人草居露宿,故相劳问,必曰「无恙。

琴操

凡琴曲和乐而作者谓之畅,因忧而作者谓之操,今通呼曰操,非也。

歌曲

古琴歌曲有五,如《鹿鸣》、《驺虞》之类。操有十二,如《将归拘幽、履霜、别鹤》之类。引有、如烈女、湘妃、霹灵思归走马之类又有。  二十一章,如《阳春弄连、珠弄》之类。

伯偕兄弟相类。

张伯偕仲偕兄弟形貎相类,仲偕妻新妆竟忽见伯,偕问曰:「今日妆餙好否?」曰:「我,伯偕也」。妻下趍。须臾,又见伯偕,犹以为仲偕告。云向大错误伯偕曰:「我故伯也」。

东家食西家宿。

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不能决,问女所欲,云东家食,而西家宿虾蟆。

俗云:「虾蟆一跳八尺,每跳丈六,从春至夏,裸袒相逐,无他所作,掉尾肃肃,或云夏马。

马疋

俗说马比君子与人相疋,或说马夜目,明照前四丈。或说度马纵横,适得一疋。或说马死,卖直一疋帛。城门失火。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或说朱门失火,因汲取也。中水空,竭鱼死。

甘泽謡

花月之妖

武三思家素娥有殊色,狄梁公请出之,忽失所在。于壁隅间闻兰麝氛馥,附耳而听,则娥语曰:「某乃花月之妖,上帝遣奉公言笑。梁公时之正人,某不敢见。愿公善事之,勿萌他志」。

陶岘三舟

陶岘,彭泽之后。自制三舟,一舟自乘,一舟载客,一舟载酒馔。

懒残

衡岳寺有僧执役,性懒而食残,李泌异之,一日往见,正拨火煨芋啖之,取其半授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圆泽为孕妇子。

李源与僧圆泽为忘形之友,同至三峡,次南浦,见一孕妇,圆泽,曰:「此是某托身之所与」。源遽别。后十二年,杭州相见,是夕果卒。妇生一子,源如期至杭天竺寺,闻牧童菱髻歌竹枝,乃圆泽也,隔溪呼曰:「与君殊途,慎勿相近」。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逺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歌妓红线

唐潞帅薛嵩有歌妓曰:「红线当至徳之后,两河未寜,田承嗣有异志,募武勇三千人,号「外宅男」,嵩忧之,每咄咄,独语红线曰:「易耳!某愿一往观其形势,初夜首途三更,可还出户」,忽不见,未晓,复来取承嗣寝所,金合来,嵩遣使持合贻书曰:「有客从彼来,云自元帅头边得此金合」。承嗣大懊,散外宅男,河北以寜李牟笛。

乐工许云封善笛,自云学于外祖李牟、韦应物,示以古笛,云「天宝中得于李供奉云封。曰:「此非外祖所吹笛」。公问:「何以验之,云:取竹之法,以本年七月望前伐,过期则音实,不及期则音浮,浮者外泽中干,受气不全则其竹夭,此笛其夭者也。遇至音必破」。令试吹云封举笛,六州遍,一叠未尽,笛忽中裂。

《古今注》:

指南车。

越裳氏来贡,忘其归途,周公与指南车至其国,车辖鐡皆消尽。

桃弓苇箭。

秦制辟恶车,悬之于门,桃弓苇箭以禳不祥。《豹车:

周公作豹尾车,象大夫有豹变之志,古军正建之。今唯乘舆得建。

金吾。

车辐,棒也,汉执金吾,亦棒也,以铜为之,金涂两末,谓之金吾。御史大夫、司𨽻校尉亦得执焉。郡守、县长例皆木为之,用以夹车,形如车辐。

华葢

黄帝战蚩尤于涿鹿,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因作华葢。

曲葢

武王伐纣,大风折葢,太公因折之,遂为曲葢蟋蟀。

一名蛬济,南人,谓之懒妇雉尾扇。

起于殷代髙宗,有鸲尾之祥,白笔。

古珥笔之遗象,要剑首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蝇虎。

蝇,狐也,一名蝇豹。

五明扇。

舜广开视听,求贤为辅,故作五明扇蚯蚓。

江东人呼歌女,一曰《鸣砌六剑。

吴大帝有宝剑六:一曰白地,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宝。剑三:一曰百炼,二曰青犊,三曰漏影。

紫塞

秦筑长城,皆紫色,谓之紫塞。南徼土色丹,谓之丹徼,则壅塞夷狄也。徼,绕也,贵免,侵中国也。钩栏。

汉顾成庙,设扶老、钩栏、秃秋。

状似鹤,大者髙八尺,善与人鬬,好食蛇雁。

自河北渡江南,瘦瘠能飞,不畏缯,缴江南沃饶,至还河北,体肥不能髙飞,恐为人所获,尝𠼫芦以防矰缴驴骡。

驴牝马,牡则生骡马牝驴,牡则生脉马、七马。

秦始皇有七马,名曰追风、白兔、蹑景、追电、飞翮、铜爵、长鳬。

鹊燕雀鸲鹆

鹊曰神女,雀曰喜宾,如人家之宾也。燕名天女,一名鸷鸟,鸲鹆一名鸤鸠,又名𤣥鸟。

鸡狗猪羊。

鸡,一名烛夜,又曰翰,音狗曰黄羊,猪曰参军,羊曰髯,主簿。

萤火

一名耀夜,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硕䑕五能。

硕䑕有五能而不成伎,一飞不能过屋,二缘不能穷木,三没不能度谷,四掘不能覆身,五走不能絶人蝙蝠。

一名仙䑕,五百岁色白脑重,袭物则头垂,谓之「倒生鲸鲵」。

鲸鱼,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千丈,五六月就岸生子。七八月导从其子归大海,鼓浪成雷,喷沫成雨,水旋惊避,莫敢当也。雌者曰鲵眼如珠花。

水君

状如人乘马,众鱼导从,一名鱼伯。有人见之人马皆有鳞甲如大鲤,手足耳目,与人不异。视人良久,乃入水。

龟鳖。

龟一名𤣥水。督邮鳖一名河伯从事,又曰河伯使乌贼,一名河伯,度事小吏。

蝶曰鳯子。

蛱蝶亦曰野鹅风蝶,大者曰鳯子车,或黒色,名鬼车、蜻蛉。

或曰,胡蝶,青亭也,小者曰胡梨,一名赤衣使者,又曰赤弁丈人。

尧蓂

尧时殿前有蓂树,自月一至十五,毎日开一叶,十六至月末,日凋一叶。

水花

芙蓉,一名荷花,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沉酿。

乌孙国有青田核果测,其树根大如五六斗,瓠贮水即成酒。刘章得三核,共二十人,饮不竭,号青田壶酒」。汉啬夫。夜宿一津,号沉,酿以水,投中,尽夕大醉,因名沉酿。

踯躅花

羊食之,则踯躅而死,因此得名,走马舡惊㠶马。

孙权制走马舡,如马之驰也,曺真有快马名,惊㠶其疾,若烈风举㠶也。

芍药

古者相离,赠之以芍药、芍药,一名可离故也。相招赠,以无文无文,一名,当归也。欲忘人之忧,赠以丹棘,一名忘忧也。欲蠲人之忿,赠以合欢。合欢,则忘忿也。诽谤木。

尧设诽谤木,则今华表也。以横木交柱头,亦曰交午木」。

生识。

有生无识,草木是也。无生有识,鬼神是也。无生无识,水是也」。

蚊蚋黍民

河内人见人马数千,如黍米游动,往来烧之,蚊蚋也。马皆成大蚁,故呼蚊蚋曰「黍民」,蚁曰「𤣥驹,齐女」。

齐王后忿而死,变为蝉登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号蝉曰齐女。

针神

魏文帝美人薛灵芸少选入宫芸,别父母升车,以玉唾壶承泪,壶皆红色。帝遣文车一乘迎之,望而叹曰:「昔年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因名夜来,妙于针巧,非夜来裁制。帝不服,号针神阛阓。

阛者,市之垣阓者,市之门肆,所以陈货鬻之物,店所以置货鬻之物。

盘髻

长安妇人所梳,或梳随马髻,亦曰堕马髻,又有盘龙髻。

蜀本纪:

杜宇

蜀始王曰蚕丛,次曰伯雍,次曰鱼鳬,又曰蜀王。杜宇自号望帝。

六诏

南蛮六部无统属,天子每下诏各颁一封,谓之「六诏」。又其方言以「诏」为「王」,唐开元末,节度使王昱受赂,乞合为一,封大酋蒙归义为云南王,始独称南诏既盛,乃为邉患。

锦里

锦州在城之南笮桥东,蜀时锦宫又号锦里蚕女」。

塜在绵竹县,塑女子像,被以马皮。俗号为马头娘庙、清平官。

平南诏为词臣者曰清平官,齐职制。

执兽子。

汉侍中掌乘舆物䙝,噐有兽子之属,故呼侍中为执兽子。

郎中令

秦初制郎中令其属有三署:一曰五官中郎将,二曰左中郎将,三曰右中郎将。每署又有郎中、侍郎,西汉因之,惟田蚡少为诸曹郎,乃尚书郎也。其他如冯唐为郎中置长直,不疑颜驷之类,皆三署也。《类说》卷三十六。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