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类说卷三十五      宋 曽慥 编《尔雅》

亚婿。

两婿相,谓为亚婿。注云:「今同门婿为僚婿」是也。牵牛:

去声鼓谓之牵牛。注云:「今荆人呼此星为担鼓」。担即荷也。

太白星

明星谓之启明,太白星也。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

羊枣

羊枣注云:「实小而圆,俗呼为羊屎枣,曽晰嗜羊、枣」是也。

天鸡

音汗天鸡注云:「小虫黑身赤首,又名莎鸡,又名樗鸡鶾,天鸡注云:鶾鸡赤羽。周成王时,蜀人献之喜子。

《蟏蛸注》云:「小蜘蛛长脚者,俗呼喜子苦茶」。

槚苦茶注云:树小似栀子叶,可煮作羮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采为槚。一曰荈,蜀人谓之苦茶、鱼婢。

鱼婢注云:「小鱼似鲋而子黒,俗呼鱼,婢人呼为妾鱼土鸭」。

土鸭,注云:「蛙也在水似青蛙而大腹王蛇」。

蛇之最大者,谓之「王蛇鱼枕」。

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注云:皆以似篆书字为名。

蚊母

蚊母注云:「似鸟而大,口中吐蚊」,因以为名。舂锄。

白鹭,一名舂锄。

《集韵》:

扶留

《吴都赋》云:「菜则东风扶留」。《广州记》云:「菜陆生如兰天使」。

《河图记》曰:「风者,天地之使偑母。

《异物志》云:偑母状如猿,水打则死,得风还活丰隆。

丰隆雷师名。

●般

●般舟名。

●●

●●燕飞貌

鸧鹒

《说文》曰:黄鹂,鸧鹒也,鸣则蚕生,以为候兽君。

说文虎,为山兽之君酪母。

酒滓,谓之酪母。

一流:

银重八两为一流。

蔗饴。

糖一名蔗饴。

徒吹

笙一,名《徒吹。

芦茄

胡人卷芦叶而吹,谓之芦茄螳螂。

螳螂一,名蚚父。

以子加乙为孔氏。

汤姓子氏,成祖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字天乙。至周,以子加乙为孔氏。

枣氏束氏。

枣氏本棘束氏,本疏皆避难而改斯头。

《说文》逐疫用斯头。

僝僽。

僝僽,恶言骂詈也。

褦襶。

褦襶不晓事之名

諵䛕!

諵,䛕怒言也。

构撝。

构撝,不解事之名。

𨧱銊。

𨧱銊,锁钮也。

音若

楉榴、安,石榴也。

寒●

寒●饼,属也。

醵饮

合资而饮,谓之「醵饮枸杞」。

春曰天精,子夏曰枸杞叶,秋曰却老枝,冬曰地骨皮击壤。

《风俗记》云:「击壤尧时有父老,击壤于康,衢缩醴」。

楚人谓缩醴曰「蒭」。

土精

土精如人,手在地中,又名白泽,食之。无疾多力,巧妇鸟。

巧妇鸟,一名工雀,又曰女鸥、藻井。

殿堂藻井刻为荷菱等者,取水物以厌火也。鹭接篱。

郭璞注《尔雅》曰:鹭头翅上皆有丝,江南呼为鹭,接篱斗帐。

斗帐,小帐也,形如覆斗血啖。

宋文帝好食血啖音勘,庖人误削藕皮在中,血化为水。本草藕,皮化血,得自庖人。

雨碧

《纪年》曰:惠成王七年,雨碧于郢。《本草》:

君臣佐使。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一君、二臣、三佐。又曰,一君、三臣、九佐、三使也。

阴阳配合:

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车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

湿药

凡湿药燥大耗,当先增分两得屑,乃称之为主伏龙肝。

对釡底,下黄土也。

一名山姜。

半天河

竹篱,头水也。

春雪

有虫水亦便败,不堪,收之山芋。

薯蓣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薯守田。

半夏一名守田。

菊花

一名《日精,一名《周盈,一名传延年甘草。

一名《国老,大黄曰:将军人参赞。

人参为药,切要与甘草同功而易蛀,惟内噐,中宻封可,经年不壊,髙丽人作人参赞曰:「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椵音贾树相寻,椵叶似桐参,多生,其下仲思枣」。

因仙人仲思食之,得名垣衣。

墙,阴苔也,一名乌韭,又名天韭水、芝丹。

藕实,一名水芝丹。

丝莼

至冬为猪莼,又名龟莼。又云:七八月以前曰丝莼,秋末冬初曰瑰莼。

木笔

辛夷,一名木笔。

桃奴

桃实自干不落者,名桃奴燕。有两种。

燕有两种,胡燕胸,班黒作窠喜长有容一疋绢者,越燕紫胸,俗谓之紫燕」,作窠极浅。

崖蜜

又名石蜜,别有土蜜、木蜜、蛇符。

蛇蜕,一名蛇符。

马通。

马屎,一名马通。

二蔗

蔗有二种,赤者名昆仑蔗,白者名荻蔗、屋松。

一名屋游。

鸡头

作粉食之长年药也。小儿食不能长大,一名鸿头,一名雁喙。

八糓

黄、梁米,一名竹根,黄黍、稷、稻、梁禾、麻、菽、麦,曰八榖,神䕶草。

置户上人至,则有声如叱咄,五木之耳。

楮槐、榆桞,桑五木之耳,可食幷入药艾作馄饨。

艾叶,一名冰台,疗一切鬼气,妙作馄饨,吞三五枚以饭压之良。

使君子。

鄂州郭使君疗小儿,多用此物,医家因号为使君。子佩萱生男。

懐妊妇人,佩萱草则生男络妇。

蜘蛛一名络新妇。

馀甘:

庵摩勒取汁和油,变白不老,其子先苦后甘,故曰馀甘」。

头垢

主淋闭不通,又主噎,亦治,劳复菱实。

仙家蒸作,粉蜜和食之可休粮,水族中此物最不能治病。

胡桃

张骞西域将来,其木春砍皮取汁,沐头至黒秋,取瓤事始。

《尝百草》

《世本》曰:神农尝百草以和药济人也,煮盐。

夙沙氏煮海水为盐。神,农臣也,弃市。

汉中元二年,改磔为弃市疫鬼。

《祀纪》曰:「颛项氏有二子,生而亡者为疫鬼,一居江水中为疟,一居人宫室区隅中,善惊小儿,于是以正岁命方相氏帅𨽻傩,以驱疫鬼。

都水使者。

晋太康五年,置都水使者弓矢。

倕作弓夷则,作矢弓之神。名曲,张箭之神名,续长杀人。百歩之外者,矢也。

童子郎

《续汉书》曰:秦征公卿子为诸生,有志操者録之,号童子郎。

六丁

《春秋成分图》曰黄帝请问太乙长生之道,太乙曰:「斋戒六丁可功成丁,取丁寜戒慎之义。

武帝伤足

稷丘君者,太山下道士。武帝东巡丘君,迎拜曰:「陛下必伤足上数里,左指果㫁」。

神鱼子英祠。

子英者,舒乡人,捕鱼得赤鲤,养之数年,长丈馀,角翼皆具,子英乘之,飞升而去。归来见妻子鱼,复来迎吴中门户作神鱼子英祠。

幞头。

古以皂罗三尺为裹头巾,后周而为四脚靴。

本胡服赵武灵王所作云幕。

女娲作云幕卫侯为虎幄,亦帷帐之类。集贤学士。

开元五年,置丽正修书院,以马懐素、禇元量充使。十三年,置学士十八人,以中书令张说兼集贤殿大学士,说辞》大学士判院事,以徐坚副之。

宏文馆。

武徳初,置修史,馆太宗于宏文馆,聚四部群书,置宏文馆,选虞世南等以本官兼学士,引入殿内,讲论文义,以禇遂良检校。

崇文馆学士

魏明帝选善属文者充之,唐髙祖亦置崇贤馆学士。

贞观中,置属左春坊,并直学士、教授,诸王崇𤣥馆学士。

开元二十九年,于𤣥元皇帝庙,命置生徒,习道经后,以陈希烈兼崇𤣥馆学士、都检校两京宫观着作郎。

后汉有东观着作之名,未有官号。魏帝始置着作郎,佐着作郎。

黄帝将相

《轩辕本纪》云:黄帝举风,后为相,力牧为将使相。

肃宗以节度使郭元振、李光弼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号「使相」。

待漏院。

元和中,置待漏院于朝门科举。

前汉惟射策。隋及唐初亦止试杂文,至神龙初,试《六经》。天宝中甲科举人问策外,更试诗赋,为三场武举。

长安置武举,凡试有五长垛射、马射、马枪、歩射,应对如进士科。

道举

明皇置道举,举生徒,𨽻崇𤣥馆,谓之道举曵白。

天宝初,选六十四人判入等,御史中丞张倚、男奭判入髙等为下第者所诉。明皇于勤政楼下亲试,惟十二人稍优,馀并下第。张奭不措一词,时号「曵,白也少㣲星」。

《经》曰:少㣲四星于太㣲西南北,列第一,为处士中书舎人。

魏置通事郎,掌诰命,晋置中通事舎人,齐改为中书舎人,唐龙翔中,改为西台舎人,光宅中,改为鳯阁舎人,开元中,改为紫㣲舎人,后复为中书舎人门状。

古者未有纸削竹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以纸书,故谓名纸。唐李徳裕为相,贵盛以此礼改具衘,候起居之状,谓之门状。

男子拜。

后周制令:宫人殿廷为男子拜寓直。

晋潘岳为虎贲中郎将,时未有廨舎,岳寄散骑之省而宿故,岳曰:「寓直今百官及翰林学士当本省本院直,故为当直,安可称寓直耶?」

教坊。

开元初,于蓬莱宫侧立教坊,因置使以教习之,黄纸写敕。

贞观中,太宗诏用麻纸写诏,敕髙宗以白纸多虫蛀,尚书省颁下州县,并用黄纸。

鳯诏。

后赵石季龙置戏马观观,上安诏书,用五色纸,●于木鳯之口而颁行之,故罗隐曰:「𤨏闼千重,更无人到,丝纶五色,惟有鳯●」。

悲田院。

开元中,京城乞儿官为置病坊,给廪食,近代改为悲田院,或曰养病院。

泥人祈晴。

天宝中,秋雨两月馀,敕人家门前作泥人,长三尺,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以祈晴。

苾蒭。

僧曰「苾蒭」,本是草名。有五义:一生不背日,二冬夏常青,三体性柔软,四香气逺腾,五引蔓旁布,为佛弟子理亦宜然。其精置者,号为沙门」。汉言息心梵语》云「沙迦瞒那」,中国译云「沙门」。

䕶国三。藏:

代宗诏杭州僧崇惠内赐紫袈裟,号曰「䕶国三藏大徳」。

后秦姚兴谓摩罗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石虎呼佛图澄为天上」。晋书》曰:讲经草堂寺,朝臣及大徳沙门千馀人,遂有大徳之目矣。

大照禅师。

魏太祖以沙门法果成精至,授辅国宜城子,累加中信侯、安城公。卒,赠老寿将军、胡灵公。隋文以沙门彦踪为翻经馆学士。开元中,僧普寂卒,谥曰大照禅师,沙门称释。

晋道安授业于佛图,澄澄姓帛氏,以师莫过于佛,遂以释为姓。中夏沙门称释,自道安始。

鐡蒺藜。

鐡菱角,隋炀帝征辽,置要害中刺人马也。道士赐紫。

中宗时,道士叶静能加金紫。代宗朝,李泌乞逰衡岳,诏给品禄,赠紫道衣。其后道士赐紫,自泌始汗衫。

古者朝仪衮服,中有白纱中单,百官郊享服中有明衣,皆汗衫之状。汉髙祖与项羽战争之际,汗透中单名汗衫。

半除

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除,即今长袖也。唐髙祖减其袖,谓之「半臂」。

履舄。

单底曰履,重底曰舄。永嘉中为鸠头鳯头,履齐。髙祖令,官人紫皮履。梁武帝以丝为之,名解脱履、香缨。

古者妇始见舅姑,持香缨以拜,五色彩为之。隋牛宏上议,以素绢八尺中,擗名曰「帛」,拜以代香缨酒令。

古者酒令》名卷,白波起于东汉,擒白波贼如席卷,故酒席言之,以快人意」。

偏提

元和初,酌酒用樽杓,无何,改用注子。后仇士良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名曰偏提。

骰子赐四绯。

《声谱》云:博陆采名也。陈思王制双陆局置骰子》二,至唐末有塞子之戏,未知谁制」,遂加骰子」至「六骰合作投投掷」之义作骰者,非餙四以朱者,明皇与贵妃采战,将北惟重,四可转败为胜,上掷连呼叱之,骰子宛转而成重四,上大悦,命髙力士赐四绯也。熊,白生。

贞元中,穆寜为刺史,方食,其子列侍,见熊白及鹿修,乃曰:「白肥修瘠,相资为冝」。即以白裹修而进,以,熊白为生而食之。

鱼袋。

三代以韦为算袋,盛算子及小刀、磨石等魏易为龟袋。唐永徽中,四品官并给随身鱼袋,天后改「鱼」为「龟」。唐初,卿大夫没,追取鱼袋,永徽中敕:生「平」在官为用,褒没则取之,情所不忍」。五品以上薨,鱼袋不追,取国忌,奏军乐。

神功元年,破契丹,凯还,内使奏:「将军入城,例有军乐,今国家忌月,请备而不奏」。王方庆奏:「晋穆帝纳后用九月,是康帝忌月,下太常礼官荀纳等议,只有忌日而无忌月,若有忌月,当有忌岁,遂从纳议。况军乐是军容,与常乐不同,于事无嫌」。乃从之。

不讳嫌名。

居官不讳,嫌名书,范晔,㤗之子,为太子詹事,固辞。朝议以礼不讳嫌名,乃居之。唐贾曾授中书舎人,以父名忠,辞不受。议以中书是曹司名,又与曾父名音同字,别礼无嫌,曾乃就职。

墓志

齐太子穆妃将𦵏,议立石志王,俭曰:「石志不出礼经,起颜延之为王」。珍作墓志,以其素族无铭诔故也,遂相祖习魏侍中缪袭埋文父母墓下,将以千载之后,陵谷迁变,欲后人闻知,但记姓名,歴官祖父姻娅而已,若有徳业,则为铭大王,戒墓诏有数百字,然则魏、晋以来有墓志也。汉杜子夏临终作铭,刋石埋坟前,厥后墓志恐因此始。

五色裙。

梁武帝造五色绣裙,加米䋲珍珠为餙。隋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

腰带

古有革带,反插垂头、秦二世,制名「腰带,唐髙祖诏令向下插垂头取顺下之义。

意林

夏条冬冰。

太公《金匮书》云:「夏条可结,冬冰可折,扁鹊兄弟」。

《鹖冠子》云:「扁鹊兄弟三人并医。魏文侯问孰最善?扁鹊曰:长兄神视,故名不出家。仲兄神诊,不失毫毛,故名不出闾臣。针人血脉,投人毒药,故名闻诸侯西笑。

桓谭《新论》云:「关东里语人间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

乞浆,得酒。

袁惟正书云:「岁在申酉,乞浆得酒,岁在辰,巳嫁妻,卖子」。

诏书挂壁。

崔元始正论》云:「州郡讯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迂书」。

余生六龄,父兄教之书又七年,稍闻圣人之道,今二十七年,时有所获书以示人人之论髙者,则曰子之书庸而无竒,众人所同知也。论卑者则曰「子之书迂而难用,于世无益也」。故命其书曰庸书》,亦曰「迂书言戒」。

迂夫曰:「言不可不重也,子不见钟鼓乎?叩之然后鸣,铿然有声,人不以为异也。若不叩而自鸣,人孰不谓之妖邪?可以言不言,犹叩之而不鸣,亦为废钟鼓矣,知非。

或曰:蘧伯玉五十而知四十九非,信乎?曰:古之君子,有垂死而知其未死之前,所为为非者,况五十乎?道如山也,愈登而愈髙如路也,愈行而愈逺,学者亦尽其力而止耳。

天人

力所不及者,人也,故有耕耘敛藏力所不及者,天也,故有水、旱、螟、蝗。

无怪。

有兹事必有兹,理有兹理,必有兹事,世人之怪怪所希见,由明者视之,天下无可怪之事!

事亲。

迂叟事亲,无以逾人,能不欺而已,其事君亦然无益。

言而无益,不若勿言。为而无益,不若勿为」。余久知之,病未能行。

学要

学者所以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为学治心。

小人治迹,君子治心文害。

或谓「迂叟子于道则得其一二矣,惜乎无文以发之。迂」叟曰:「君子有文以明道,小人有文以发身,夫变白为黒,变南为北,非小人有文者孰能之?

道:大

圣人之道如天地、天地之间,靡所不有。众人之道,如山川如陵谷,如鸟兽,如草木如虫沙,各尽其分,不知其外,天地则无不包也,无不徧也。

负恩

受人恩而不忍负者,其为子必孝,其为臣必忠羡厌。

人情若厌其所有,羡其所不可得,未得则羡,已得则厌,厌而求新,则为恶无不至矣。

释老

或问:「释老有取乎?」迂叟曰:「有取释,取其空老,取其无为,自然舍是无取也」。

无为赞。

学黄老者,心如死灰,形如槁木也,迂叟以为不然,作《无为,赞》曰:「治心以正保,躬以静进退有义得失,有命守道在己成功,则天无复何为?莫非自然讳有。

人之情讳,有而不讳,无离娄之明人,谓之瞽不愠矣。桞下惠之清,人谓之污不怍矣。

斥庄。

或曰:「庄子之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迂夫曰:佞人也。尧之所诛,舜之所难,孔子之所患,是青蝇之变白黒者也,子独悦之乎?或曰:「庄子之文,人不能为也」。迂夫曰:「君子之学为道乎?为文乎?文胜而道不至者,君子恶诸」。

辨扬。

或曰:扬子之谄也,以王莽为可以继周公轶,阿衡迂夫曰:得已哉?扬子之为书也,品藻当世,蜀庄子真、仲元靡不及焉,莽宰天下,而自况伊周则与之,况黄虞则不与也,其志将曰:「为伊周而止,斯可矣,不止而至于篡伊周,岂然哉!

无党:

或曰:「吾子摈庄,引扬为党乎?」曰:「无党也」。使庄为扬言,斯与之矣。扬为庄言,斯拒之矣,孰党哉?三欺。

迂夫曰:鞠躬便辟,不足为恭,长号流涕,不足为哀,敝衣粝食,不足为俭,三者欺人可矣,感人则未也,君子感人者,其惟诚乎?欺人者不旋踵,人必知之」。感人者益乆,人益信之。

天人

天之所不能为而能之者,人也。人之所不能为而能之者,天也。稼穑,人也。丰歉,天也。

类说卷三十五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