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类说卷三十 宋 曾慥 编新序
两头蛇。
孙叔敖儿时出游归而泣,母问其故,对曰:「见两头蛇者必死」,予向者见之,因而忧泣。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母曰:「有阴徳者,必有阳报,汝今不死也」。
虞丘子贤相
楚庄王罢朝而晏,樊姬问其故,王曰:「与贤相虞丘子语,不知日之晏也」。樊姬笑曰:「虞丘为相数十年,未尝进一贤,知而不进,是不忠也。不知,是不智也,安得为贤?」虞丘子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王卒,以霸史鱼尸谏。
史鳅,字子鱼。病且死,谓子曰:「吾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生不能正君,死不当成礼,置尸北堂足矣」。鳅死,灵公往吊䘮,其子具言。公曰:「夫子生而进,贤退不肖,死以尸谏,可谓忠矣」。乃召蘧伯玉为卿。退,弥子瑕徙,䘮正堂成礼,而后返卫以治。
君仁者,臣直。
魏文侯问士大夫曰:「寡人何如君也?」皆曰:「仁君也」。翟璜曰:「君伐中山,不封弟而封子,以此知君,非仁君也」。文侯怒,逐璜,出任座曰:「君仁君也」。曰:「子何以言之?」曰:「其君仁者,其臣直璜之言直,是以知君仁君也」。文侯曰:「善」。拜璜为上卿。
腹下毳背上毛。
晋平公浮西河,叹曰:「安得贤士共此乐者?」舟人固桑曰:「剑产于越珠产江,汉玉产昆山三寳皆无足而至,君茍好士,贤士至矣!」公曰:「吾食客三千,朝食不足,暮收市租,暮食不足,朝收市租,尚何不好士乎?」固桑曰:「鸿鹄、髙飞,所恃者六翮耳,腹下之毳,背上之毛增之。一把飞,不为髙下,不知君之食客六翮耶?将腹背之?毳毛耶?」
天下有五墨、墨。
晋平公谓师旷曰:「甚矣子之墨墨也!」对曰:「天下有五墨墨,臣不得与焉。群臣行赂,以采名百姓,侵寃无所诉,一也。忠臣不用,用臣不忠,下才处髙,不肖临贤,二也。奸臣欺诈,府库空虚,三也。国贫民怨,上下不和,四也。至道不明,法令不行,五也。国有五墨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臣之墨墨、小墨墨耳,何害乎国家哉?中行氏先亡。
赵文子问叔向曰:「晋六军孰先亡?」对曰:「中行氏为政,以苛为察,以欺为诚,以刻为忠。以计多为善,以聚敛为良。其鞟革,大则大矣,裂之道也。当先亡景公,不以人祠」。
齐景公时,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公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以人祠乃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雨。
「国有妖」。
武王胜殷,得二虏,问曰:「而国有妖乎」一?虏曰:「昼出星而夏雨雪,此吾国之妖也」。一虏曰:「吾国子不听父弟,不听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
反裘负刍。
魏文侯出逰,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问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里尽而毛无所恃耶?国是」。
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敖曰:「国之有是,众非之所恶也,臣恐王之不能定也」。王曰:「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国骄士民哉!」
疑狱
梁有疑狱,群臣率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召陶。朱公问之,公曰:「臣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何也?」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予,梁国大恱。由是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吞蛭。
楚惠王食寒𦵔而得蛭,因吞之,腹有疾不能食,令尹问疾,王曰:「食𦵔得蛭念谴而行其诛,则庖宰食监法,皆当死心,又不忍恐蛭之见也」。因吞之,令尹曰:「君有仁徳,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是夕,惠王之后蛭出久病,心腹之疾皆愈。
无忘在莒。
桓公与管仲、鲍叔、寗戚饮,鲍叔曰:「祝吾君,无忘在莒也。管仲无忘束縳而从鲁也。《寗子无忘饭牛车下也」。公曰:「寡人与二大夫皆无忘夫子之言,齐之社稷,必不废矣」。
善善恶恶。
齐桓公出游,见亡国故郭氏之墟,问野人曰:「郭氏曷为墟?」曰:「善善而恶恶」。公曰:「善善恶恶人之善行也,为墟,何也?」野人曰:「善善不能行,恶恶不能去,是以为墟也」。公归,以语管仲,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于是公招野人而赏之。
好学,受规谏。
叶公诸梁问乐王鲋曰:「晋大夫赵文子为人何若?」对曰:「好学而受䂓谏。好学,智也。受䂓谏,仁也。江出汶山,其源出瓮口,至楚国,其广十里,无他故,其下流多也。人而好学受谏,宜哉其立也!」
楚庄冝霸
晋人伐楚,三舍不止,大夫曰:请撃之。庄王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孤之身而晋伐楚,是寡人之过也,如何其辱诸大夫也!大夫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臣之身而晋伐楚,是臣之罪也,请击之」。庄王俯泣而起,拜诸大夫。晋人闻之曰:君臣争以过为在巳,且君下其臣犹如此,所谓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未可攻也。乃夜还师,孔子闻之曰:楚庄王霸其有方矣!下士以一言而敌还,以安社稷,其霸不亦冝乎?诗曰:柔逺能迩,以定我王。此之谓也。
郄虎受赏。
晋文公将伐邺,赵衰,言所以胜邺,文公用之而胜邺。将赏赵衰,赵衰曰:「君将赏其末乎?赏其本乎?赏其末,则骑乘者存,赏其本则臣闻之。㕁虎公召郄虎曰:「衰,言所以胜」。邺遂胜。将赏之,曰:「葢闻之子,子当赏㕁」。虎对曰:「言之易,行之难,臣言之者也」。公曰:「子无辞」。㕁虎不敢固辞,乃受赏。
国家大患。
晋平公问叔向曰:「国家之患孰为大?」曰:「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公下令曰:「欲进善言」。有谒者不通者死,宋昭反国。
宋昭公出亡,叹曰:「吾知所以亡矣!」朝臣千人发政举吏,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至此」。故宋昭亡而能悟,葢得反国云。
宋玉见襄王。
宋玉因其友见楚襄王,襄王待之无以异。玉让其友友曰:「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妇人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子之事,王未耳,何怨于我!」玉曰:「若齐有狡?兔曰:东郭。㕙一旦走五百里,有良狗曰韩卢,亦走五百里,使之遥见而指属,则虽韩、卢不及众兔之尘,若蹑迹而纵绁,则虽东郭,亦不能离。今子之属臣也,蹑迹而纵,绁与遥见而指属,与其友曰:仆人有过,鸡有五徳。
田铙事鲁哀公而不见察,铙曰:「君不见鸡乎?头戴冠,文也,足传距武也。敌在前,敢闘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有此五者,君爚而食之,以其所从来近也。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逺也,请鸿鹄逺矣!」公曰:「止吾书子之言」。铙曰:「有士不用,何书其言?」遂去之吴。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髙好龙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弃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者也。
楚丘先生
年七十,被裘带索,见孟尝君君曰:「先生老矣」。楚丘曰:「噫!将使我追车而赴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抟豹虎乎?吾已死矣,何暇老哉!将使我出正词而当诸侯乎?决嫌疑而定,犹豫乎?吾始壮矣,何老之有!」闾丘卬,见宣王。
齐有闾丘卬,年十八,见宣王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王曰:「子年尚稚,未可也」。卬曰:「颛顼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槖,七岁为圣人师」。王曰:「未有咫角骖驹,能服重致逺者也。士亦华髪堕颠,乃可用尔」。卬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骅骝騄骥,天下骏马也。试于灶间,未必能过。狸鼬也,黄鹄白鹤,一举千里,试于堂庑,未能过燕服翼也」。宣王曰:「善哉,与俱归」。
灵公凿池。
卫灵公凿池《宛春》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隩隅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敝不补履,决不苴君则不寒,民诚寒」。公曰:「善」。令罢役。
饮酒五日五夜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优莫曰:「纣七日,今君五日」。襄子曰:「然则吾亡乎?」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鳬雁食秕」。
邹穆公令食鳬雁以秕,勿以粟。仓无秕,求易于民。二石粟得一石秕,吏请以粟食之,公曰:百姓饱牛而耕,曝背而耘,岂为鸟兽哉?粟米,人之上食。尔知小计,不知大惠鸟食邹之秕,不害邹之粟粟。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邹民闻之,皆知私积,与公家为一体也。不受鱼。
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鱼。得禄终身食鱼」。
白公胜纳剑。
白公胜将弑楚惠王,惠王出亡,令尹司马皆死,㧞剑属之,屈庐曰:「子与我将舎子,子不与,我必杀」。子庐曰:「子杀叔父而求福于庐也,可乎?知命之士见利不动,临死不恐。为人臣者,时生则生,时死则死,上知天命,下知臣道其有可劫乎?」
袁旌不食盗。
东方有士曰袁旌,目饥于道。狐父之盗丘人也,见之,下壶飡以与之。袁旌因三餔而能视,曰:「子谁也?」曰:「盗也」。袁曰:「嘻,汝乃盗也,而为何食?我以吾不食也」。两手据地,呕之不出,喀喀然伏地而死。
泽及朽骨。
周文王作灵台握地,得死人一骨,王曰:「更𦵏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寡人固为主,又安求主?」遂更𦵏之。天下皆曰:「文王贤矣,泽及朽骨,况于人乎!」
学可以安国保民」。
鲁哀公问子夏曰:「必学而后可以安国保民乎?」子夏曰:「黄帝学乎?太真,颛顼学乎?绿圗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尹寿舜学乎务成跗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威子伯,文王学乎铰时子,斯武王学乎?郭叔周公学乎太公,仲尼学乎耼,此十一。圣人未遭此师,则功业不着,名号不传。夫不学不明古道,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
折冲
晏子不出樽爼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可谓折冲矣,丑妇无盐。
齐有妇人极丑,号曰无盐女,行年三十无所容,诣宣王,愿僃后宫。王方置酒渐台,左右大笑曰:「此天下强颜女子也!」夫王曰:「夫人不容乡里布衣,欲千万乘之,主亦有竒能乎?」对曰:「窃尝喜隠」。王曰:「隠固寡,人所愿见」。王取隠书读之,又不能得。明旦问之,又不以隠对,但举手拊肘曰:「殆哉,殆哉!大王内聚奸臣,众人不附,尊所好而忽所恃,此一殆也。渐台五重,万民罢极,此二殆也。贤者伏匿于山林,谄䛕强据于左右,此三殆也。酒浆流湎,以夜续朝,此四殆也」。宣王叹曰:「痛乎!无盐君之言!寡人之殆几不全!」于是停渐台,罢女乐,退谄䛕,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招进直言,延及侧陋,择吉日而立太子,进慈母显,隠女拜无盐君为王后,而国大安者,丑女之力也。
梦恶
诸侯梦恶则修徳大夫梦恶则修官,士梦恶则修身,如是而祸不至矣。
《说苑》
三惧
明主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三不祥。
齐景公问晏子曰:「今日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有贤。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室也,曷为不祥也?」
不见妖孽,祷山川。
楚庄王曰:「天不见妖,地不出孽」。则祷于山川,曰:「天其亡,予此能求过于天,必不逆矣」。
成汤六事
汤时,大旱六年,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曰:「政不节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营耶?女谒盛耶?」言未己而天雨。
子贡,未知为人下。
子贡问:「孔子赐为人下焉,未知所以为人下之道也。子曰:「为人下者,其犹土乎!种则五谷生焉,掘之则甘泉出焉,草木植焉,禽兽育焉,生人立焉,死人入焉,多其功而不言。为人下者,其犹土乎!」
少事长贱,事贵。
孙卿曰: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天下之通义也。有人贵而不能为人,上贱而羞为人下,此奸人之心也。身不离奸心行,不离奸道,然而求见誉于众,不亦难乎?」
为亲负米。
子路曰:「负重涉逺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事二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能复得也」。
年七十,欲学。
晋平公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公曰:「安有为臣而戏君乎?」曰:「盲臣安敢戏君臣!」闻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入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愚公之谷
齐桓公出猎,逐鹿,入山谷中,问老公曰「何?」谷曰:「愚公之谷,以臣名之」。曰:「视公仪状,非愚人也」。对曰:「臣固畜游牛生子而大卖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曰:「公诚愚矣,何为而与之?」桓公归,以告管仲,管仲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云耳。请退而修政」。
上溢下漏。
文王问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将亡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文」。王曰:「善」。是月,发仓府以赈贫民,治国之道曰「爱民」。
武王问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曰:「爱民而已,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民失其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重刑罚,则杀之也。重赋敛,则夺之也。多徭役,则苦之也。有此者,适以扰之,则怒之也。更法:
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故令出而乱,乱则更法」。
闭心
公仪休相鲁,鲁君死,左右请闭门,休曰:「止池渊,吾不税蒙山,吾不赋,可以令君。不死,吾已闭心矣,何闭于门!」
子路治、蒲。
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也」。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摄勇,公以正可以容众,㢘以洁可以亲上。治天下如运诸掌。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三畆之园,不能芸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杨朱曰:「君不见夫羊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使尧牵一羊,舜荷杖随之,则变之始也」。
郑人涉水。
景差相郑,郑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胫,寒景差过之,下陪乘而载之。叔向曰:「景子为人,国相,岂不困哉?吾闻良吏三月而沟渠修,十月而泽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况人乎!」
妇人而丈夫饰。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曰:「君徒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求买马肉也。公胡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旋月而国莫之服。
爱兼屋上乌。
武王克殷,问太公:「将奈其士众何?」太公曰:「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储胥,咸㓺刘厥。敌死靡有馀,何如?」王曰:「不可」。召公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治之何如?」王曰:「不可」。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
斗者,终身之祸。
孙卿曰: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君者也,行须㬰之怒,而闗终身之祸,是忘其身也!家室离散,亲戚被戮,是忘其亲也。犯刑法之大禁,是忘其君也。凡斗者皆以己为是,而以他人为非,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彼小人也,以君子而与小人相贼害,岂不过甚多哉!
子路持剑。
孔子曰:「安用此乎?」子路曰:「善者固以善之,不善者用以自卫」。子曰:君子以忠为质,以仁为卫。感不善以忠,化冦暴以仁,何必持劔乎?」
为室美。
襄子为室美,智伯曰:「室美矣」。士茁曰:「臣亦有惧也。髙山峻源,不生草木。松栢之地,其下不肥。今土木胜,人臣惧不安人也」。室成三年而智氏亡。
年老而自养。
桓公平陵见人家有年老而自养者,公问其故,曰:「有子九人,家贫,无以妻之,使佣而未返也」。公取外御者五人妻之。管仲曰:「公之施惠亦小矣,待所见而施惠焉,则齐国有妻者少矣」。公曰:「若何?」管仲曰:「令国人,夫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
钓道二
宓子贱为单父宰阳,昼曰:「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投纶以饵迎而吸之者,阳鱎鱼也,薄而不美,若亡若存。若食若不食者,鲂鱼也。博而厚味。子贱曰:「善!」未至,单父冠葢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阳鱎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诣耆老尊贤者,与之共治之。
分地
晋文侯问政于舅犯,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三逐五去。
杨四见赵简子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子絶食而叹,左右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简子曰:美女者,丑之仇也。盛徳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矣。
茅焦谏秦皇
秦始皇太后不谨,迁于萯阳宫,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齐客茅焦上谏,帝曰:「君不见阙下积死人耶?」焦曰:「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二十七人,臣欲满其数耳」。始皇立焦为仲父爵之上卿,迎太后归咸阳平公,罢台。
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拭舟以逆之,左右各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平公曰:「吴其亡矣,奚以敬舟?奚以敬民?」叔向曰:「君为驰底之台,上可以发乎兵,下可以陈钟鼓。诸侯闻君者,亦曰:奚以敬台,奚以敬民?所敬各异也」。于是平公乃罢台臣,咲其旷也。
赵简子举兵攻齐,有敢谏者死,甲士,公庐大笑,赵简子曰:「子何笑?曰:臣有宿笑,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遂返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于是罢师。
谔谔而昌。
武王谔谔而昌纣,嘿嘿而亡君,无谔谔之臣,父无谔谔之子,兄无谔谔之弟,夫无谔谔之妻,士无谔谔之友,其亡可待。
敧器
孔子观周庙敧器,问守庙曰:何器?」曰:「座右之器」。子曰:取水试之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乌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持满有道乎?」孔子曰:「挹而损之,髙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敛,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辨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是谓损而不及。能行此道,唯至徳者及之」。
五寒
国有五寒,而冰冻不与焉:一曰政外,二曰女厉,三曰泄谋,四曰不敬卿士而国家败,五曰不能治内而务外。
《春秋》有忽然亡者。
石雠曰:「《春秋》有忽而足以亡者,国君不可不慎者也。妃妾不一足以亡,公族不亲足以亡,大臣不任足以亡国,爵不用足以亡亲,佞近谗足以亡举,百事不时足以亡,吏民不节足以亡刑。法不中足以亡,内失众心外嫚,大国足以亡」。
水可以亡人之国。
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中行氏,又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满三板,智伯行水,魏宣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之国也」。宣子肘康子康、子履,宣子之足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身死国亡,为天下大笑。
酒入舌出
齐桓公具酒,管仲后至,饮半,弃酒。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礼可乎?」对曰:「臣闻酒入舌,出酒入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哭有三失。
孔子闻哭者,甚悲见之。丘,吾子也。孔子曰:「子何哭之悲也!」曰:「吾有三失:少好学,问周徧天下还,后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而不遂,二失也。厚交友而后絶,三失也。树欲静乎风不止,子欲养乎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自刎而死。鄂君绣被。
襄成君衣翠衣,带玉剑,履缟舄,立于逰水之上,楚大夫庄幸者,愿把君之手,君忿而不言。辛曰:「鄂君子晢泛舟新波之中,乘青翰张翠,葢会钟鼓之音,榜枻越人拥楫而歌曰:今夕何夕兮搴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鄂君乃揄修袂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君何逾于鄂,君臣何独不若榜枻之人愿把手而不可哉?事不两隆。
意不并锐,事不两隆,盛于彼者必衰于此,长于左者必短于右,喜夜卧者,必不早起也。
「民有五死」。
圣人能去其三,不能除其二饥,渴死者可去也,冻寒死者可去也,罹五兵死者可去也,寿命死者,不可去也,痈疽死者,不可去也,饥渴死者,中不充也,冻寒死者,外胜中也。罹五兵死者,徳不中也。寿命死者,岁数终也。痈疽死者,血气岎也。
终身之忧。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顺道而道,循理而言,喜不加易,怒不加难。
萍实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食之,唯霸者能获。齐有飞乌一足,下止殿前,孔子曰:「此名商羊」。天将大雨,果然。
忘其妻,忘其身。
鲁哀公曰:「予闻忘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乎?」孔子曰:「此非忘也,甚者忘其身」。
鼓琴声悲
应侯与贾于子坐,闻其鼓琴之声,应侯曰:「琴何悲也?」对曰:「张急调下,故使之悲耳。急张者,良材也。调下者,官卑也。取良材而卑官之,能无悲乎!」
介子推、相、荆。
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幷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况荆乎!」
天下之士至。
周公下白屋之士百七十人,而天下之士皆至。晏子与同衣食百人,而天下之士亦至。仲尼修道行、理文章,而天下之士亦至。
孔子叹
曰:「铜鞮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进贤为贤。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子?」曰:「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进贤为贤。吾闻鲍叔之进管仲子皮之进子产,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
逐髙缭。
晏子逐髙缭,左右谏曰:「缭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楚王遗弓: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之,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五耻
君子有五耻:朝不坐,燕不议,君子耻之。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馀,民不足,君子耻之。君子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乱君之禄。
好称人恶。
好称人恶,人亦称其恶。好憎人者,亦为人所憎,惠王听谗。
所射子见秦惠王,王说之,唐姑谗之,复见惠王懐怒以待之,非其说异也,所听者荧也,故以征为羽,非弦之罪也。以甘为苦,非味之过也。
商日益,赐日损。
孔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已者,处也」。赐好说不如己者。
事君所以为亲」。
齐宣王谓田过曰:「儒者䘮亲三年,君与父孰重过?」曰:「父」。重王怒曰:「何为去亲而事君?过」曰:「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非君之谷禄无以养吾亲,非君之爵位无以尊显。吾亲受之,君致之亲,凡事君所以为亲也」。宣王黙然。
鲁侯走齐。
鲁哀侯弃国而走齐,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早?」对曰:「臣始为太子,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踈而不近也,犹秋蓬恶于根本而英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㧞之矣!
老子问常摐。
常摐有疾,老子问曰:「先生疾甚,无遗敎以诏弟子乎?」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不忘故耶?」摐曰:「嘻。是巳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敬老耶?」摐曰:「嘻!」是巳,张口曰:「吾舌存乎?」曰:「然」。「吾齿存乎?」曰:「亡。舌存以柔齿,亡以刚」。摐曰:「是巳天下之事巳尽矣」。
治国尊贤贱不肖
子路问:「孔子治国何如?子曰:「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贤者知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而雠之中,行氏虽欲不亡得乎?臣请浮君。
魏文侯觞大夫于曲阳叹曰:「吾独无豫让以为臣」。蹇重举酒曰:「臣请浮君,臣闻有名之父母,不知孝子有道之君,不知忠臣豫让之君亦何如哉?」文侯曰:「善」。受而饮之。爵曰:「无管仲、鲍叔以为臣,故有豫让之功也,向隅不乐。
圣人之于天下,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者一人,向隅独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食马,得酒。
秦缪公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共食其肉。公曰:「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须饮之酒,杀马者,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缪公卒以难解。孔子犹江海。
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对曰:「赐不能识也。譬渴者之饮江海,如是而已,孔子犹江海也,何足以识之」。
类说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