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类说卷十九 宋 曾慥 《编异闻录》
经幢中灯。
杨正于昭应寺读书,每见一红裳,女子诵诗曰:「金殿不胜秋月,斜石楼冷谁是相顾人,搴帏吊孤影」。问其姓,曰:「妾逺祖名,无忌姓」。宋十代在汉,因显扬释教,封长明公。开元中,明皇为杨妃,创建经幢,封妾西宁夫人,因赐珊瑚寳帐居之,自此㢲生蛾郎,不复强暴矣,验之,乃经幢中灯也。
妾换马
酒徒鲍生,多蓄声妓,外弟韦生好乘骏马,㳺行四方,各求所好,一日相遇于山寺,两易所好,乃以女妓善四弦者,换紫叱拨,忽有二人造席,衣冠甚古,遂与共饮,二客曰:「适闻以妾换马,可作题共聮赋否?」乃折庭下芭蕉书之一,云:「彼佳人兮,如琼之英,彼良马兮负骏之名,将有求于逐日,岂得吝于倾城。香暖深闺,未厌夭桃之色。风清广陌,曾聆喷玉之声。一曰步反庭砌,立当轩墀,望新恩惧,非吾偶也。恋旧主,疑借人乘之,香散緑,鬃意已忘于鬒发,汗流红颊,爱无异于凝脂」,赋文不多载,二客自称江淹、谢庄。
《白衣叟吟》
会昌中,许孝㢘路由甘棠馆逢白衣叟,乘马髙吟曰:「春草萋萋春水緑,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人」,犹唱《开元太平曲》。许异之追入林,不见《寰瀛图》。
陈季乡者,江南人。举进士,至长安十年不归。一日,于青龙寺访僧,不值,憩于大阁,有终南山翁,亦俟僧同坐,乆之,壁间有寰瀛图,季乡寻江南路,叹曰:「得自此归,不悔无成!」翁曰:「此易耳!」起折阶前竹叶置渭水中,曰:「注目于此,则如愿季乡熟视」。见渭水波涛汹涌,一舟甚大,恍然登舟,其去极速行。次禅窟寺,题曰「霜钟,鸣夕北,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此时辍棹悲且吟,独向莲华一峰立,明日次潼闗,又作诗云:「已作羞,归计,犹胜羞不归」。旬馀至家,妻迎见甚喜,信宿曰:「试期已逼,不可乆留」。乃复登舟,作诗别妻曰:「酒至添愁饮」。诗成,拭泪吟,飘然而去,家人惊愕,谓为鬼物,倏忽复至渭水趋清龙寺,寺僧尚未归,山翁犹拥褐而坐,季乡曰:「岂非梦耶?」翁曰:「他日自知之」。经月,家人来访,具述所以题诗皆验。
观鱼紫石潭。
徐立之夜读书,见人物如粟粒数百,皆具甲胄,拥一赤帻,紫衣者行案上,传呼曰「蚍蜉王欲观鱼于紫石潭,顾左右索渔,具数十齐入砚中,获小鱼数千,立之大骇,以书卷蒙之,执烛以爇,无所见。
《骇闻录》
改勲臣贬词。
唐宪宗有勲臣,任事既乆,家有丑行,中书进贬,词云:「鸟兽之行,已闻忘于人伦,豺狼之贪,益见彰于物论」。上曰:「彼有公财,屡经将用,秽行阴私,真伪难分,犹恐卿士私憾,厚诬御笔,改云不修家行,遽闻鄙于士流,深负国恩,岂尚荣于簪组」。
唐待制清识。
唐肃待制,先与丁晋公同举进士,为益友。后居水柜,街宅相近,丁将有弼谐之命,唐迁居避之。或问其故,曰:「谓之入」。即大拜,数与往还,事涉依附,经旬不见,情必猜疑,故避之。后晋公南迁,唐曰:「丁之才术,李赞皇之流,动多而静,少任知而鲜仁可以佐三事,不可冡百官」。
皮日休言释典
唐皮日休笃信释典,以平等报应,自然为佛果。值广明之乱,伪授翰林学士被害,处之恬然,子不为父知。
段文昌镇成都,子承式好猎,丞相患之。承式以所获雉兔分送幕僚,各致书援引故事甚悉,幕僚多不晓其义,以示丞相,方知其子博学。
鲜于判状。
伪蜀鲜于操知华阳县,有妇人姓唐,夫亡,诣县自陈乞为夫守坟。操判状曰:「夫妇虽亲,男女贵别,生而执礼,昼无居寝之文。死则避嫌夜禁出声之哭,倚庐独处,宁无强暴之虞。同穴偕归,方表始终之操。实宜禁止,用息浇浮。孟主转操一官,赏其知礼,半年为盗」。
张乖崖治蜀,有盗擒获,公诘之,盗曰:「某常以半年为盗,三月至八月夜,短多蚊蚋,人必少睡,故不敢为盗。九月至二月夜长,天寒,多畏寒懒起,乃可为盗。公曰:「春夏作何?业盗?曰:小小营贩往州县,熟访人家事,力人口出入门户之处,故十数年不败露」。公曰:「盗亦有道,诚然哉?」
为政之法。
任中正代张公治蜀,讯以为政之法,公曰:「如已见解,髙于法,则舍法而用已,如己见解,不髙于法,则当守法勿徇,已见盖律。设大法,由人酌䡖,重而用之,知县生日」。
开寳中,有神泉县令姓张,外矜㢘洁,内极贪黩,一日,榜县门云:「某月某日知县之生」。日告示诸县人,不得献送,有曹吏曰:「宰君明言生日,欲我辈知也」。众曰:「然」。至日,各持缣献之,曰:「续寿衣」。宰一无所拒,复告之曰:「后月某日,县君生日更莫将来」。王维以鹭鹚诗讽之曰:「飞来疑似鹤,下处却寻鱼」。
林逋赐帛
林逋处士隠居西湖,朝廷命守臣王济休访逋,闻之,投一启,其文皆俪偶声律之流,乃以文学保荐,诏下,赐帛而已。济曰:「山泽之士,文须稽古,不有王侯文学之士,则修词立诚,俟时致用,今林逋失之,棋子役心」。
丁晋公好释老,又酷嗜奕棋,中堂退食,对局以夜继日。一日,问李畋虚心之法,对曰:「请侍中弼谐之,外勿于棋子役心虚已半矣」。公曰:「如子之言,何止于棋!凡有所着,则不虚矣」。
下官口,上官鼻。
石中立叅政滑稽,有上官佖郎中,劝以慎口对曰:「下官口干上官鼻何事?」一日,改授礼部郎中。时相勉之曰:「主上以公清通详练,故授此职,宜减削谈谐」。对曰:「某授语云,特授礼部郎中,馀如故。以此不敢减削,听马蹄声」。
术士王生瞽而善听声,丁晋公守金陵,王生潜听其马蹄声曰:「叅政月中,必召拜相」。果如其言。后真宗晏驾,公充山陵使,王生来京师,俾听马蹄声曰:「有西行之兆」。诸子责曰:「尔知相公充山陵使,故有是说」。或宻问之,曰:「蹄西去而无回声」。果罢相,分司西京,继贬崖州。
《黄鹤楼诗》
唐崔颢《题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厯厯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家山何处在?烟波江上使人愁,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与之较胜负,乃作《登凤凰台》诗作感懐》诗。
欧阳彬,王蜀时为翰林学士,唐明宗时入洛,责令归蜀,孟氏开国,复为翰林,作诗云:「昔年追感泪横流,今日寻思是漫愁,容易得来容易失,等闲成了等闲休皇图本为儿孙置,白刄畨成骨肉雠。梁、汉、后唐三世主,九泉,相见大悠悠」。
题金刚诗。
蜀主季年,臣僚多尚权势,蒋贻恭题金刚以讽曰:「扬眉努目恶精神捏合将来却似真附彼时流借权势,不知身自是泥人」。
十张牛皮、气球。
张乖崖云:「治蜀如用十张牛皮缝作一大气球,如有踢得起,须用㨰得转,即是能做。故两治蜀民至今有去思。
廷试二论。
唐熊执易通九经》,当时设科取士,题目甚多。执易俱中等甲。章武皇帝诏就殿试,以二论一简易而知险阻,一五运相承是非,限三千字成简易,前论书三千字,五运相承论于卷首,题云:「此非臣末学所知,五运相承,出于迁史,非经典明文。又唐方承土运,故不对。朝廷赏其才,授西川节推。居武元衡幕下,执《易》于《九经》,着《化统》五百卷。
经体字
伪蜀句中正有文学,善笔势。蜀平赴阙,修唘谒宰相皆经体字。阍吏不识,笑曰:「今日句中正,又来参相公也」。盖以句为章句字,参为曾参字。
图画经书事迹,指示解说。
李畋自八九岁大父,曰:「此措大儿也」。每教读书,必令画工图经中事迹,一一指示,解说其义。畋因此酷好绘画,公卿皆为画有赞。
看他终一局白却少年头」。唐明宗太子从荣好为诗,不慎之徒相与唱和如观棋,云:「看他终一局,白却少年头。从荣果谋不轨,事败,凡预唱和言涉嫌疑者皆就诛。故往还笺简中,宜直书其事,不得云彼事如何之类。
耘田鼔诗
蜀僧可朋作耘田鼔诗云:「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鼔鼔兮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天公降之以雨,桑麻熟,仓廪富,不饥不寒」上下一鼓。
《见闻录》
武臣不亲吏事。
太祖平蜀,孟主入御,上曰:「卿在蜀,有人跋扈否?」对曰:「虽有不忠之夫,无因可动」。太祖曰:「何也?」曰:「武臣统兵之外,不亲吏事,其藩镇全用大儒」。
武臣不主钱糓。
太祖平江南,后主入朝,上曰:「卿在故国,以何术理金糓?」后主曰:「州郡置官,通掌郡事,武臣不亲钱糓文案,打破银河」。
太祖性雄武,有内臣石豹烈专辖黄河。一旦,河决豹烈具奏,太祖批其表曰:「打破银河,失却金要,汝斩头何用!」内外大惧。
不受枉法之物。
勾龙瓒为许州主簿,民因诉田畴,瓒尽公治之,民感其平允,献金爵搔头后,武徳司具事闻上,太祖召问:「民物可取乎?」瓉曰:「臣不受枉法之物」。太祖曰:「于律可乎?」宣付黄门直决二十,却令赴任。
置县尉。
五代之季,武臣擅州县之权,遂罢逐县尉,遣小将卒长主之,颇为乡社之患。太祖欲复旧制,御讲武殿唱名,铨选有乐尉者东立,不则西立。选人多不欲,往往西立,太祖曰:「如此迂儒」。令杖驱出,自后为者众,乃复旧制。
避入相。
韩熈载,青本社人,五代之乱,渡江投先主,累官中书侍郎,多置女仆,昼夜歌舞,客至杂坐,熙载谒僧徳明曰:「吾为此行,正欲避国家入相之命」。僧曰:「何故避之?」曰:「中原常虎视于此,一旦真主出,弃甲不暇,吾不能为千古笑端」。
铁汉
李尊懿,仕伪蜀,谈论妍媚,有妇人女子之态。蜀平,太祖见曰:「有此态耶?」以毡头箭射之,正中其腹,尊懿岿然不动,太祖曰:「外柔内劲」。授供奉官,握兵江淮,多获强盗,人号铁汉」。
不修霸业。
江南李氏纳款之后,伪命词臣,多在近宻,太宗幸翰苑阅群书,后主为金吾上将军,在环卫之列,徐铉、汤悦之徒侍坐,太宗见江南臣在上,而故主居下,谓侍臣曰:「不能修霸业,但嘲风咏月,今日宜矣!」契丹怒石晋。
驻辇毂乆之,诛张彦泽,怒其不忠也,责少主为其无信也,夏渐逼,欲归塞北,臣下留之,亦怒,欲诛晋臣,冯道曰:「夏则处北京,秋则住南京」。辽主大喜,遂北辕矣。
蜂窠蚁穴。
开寳八年,王师围金陵,朝廷殿试桥梁渡长江,赋习水战》诗,江南亦试,王徳,惟亲赋谈笑却秦诗,太祖笑曰:「江南畜文臣武将,殆同飞走,岂不知中原有真主耶?」赵普曰:「蜂窠蚁穴,不足挂圣虑」。
读金刚经》
太祖晚年,自西洛驻跸白马寺而生信心,洎回京阙,写《金刚经》读之,赵普奏事见之,上曰:「不欲泄于甲胄之士,或有见者,止谓朕读兵书可也」。
帝王之甲
丁庆充禁旅,太宗克幽蓟,庆至幕,被甲而见。上曰:「日晚何不解甲?」庆曰:「帝王之甲,不可辄去」。上喜之,遂擢用。
廖,黯子。
江南李氏凡人欲见先画像,观其妍丑,廖克顺面青江南,谓之廖黯,子由是恶之,不使入见,柳条结絮,鹅双生。
李先主以国用不足,税民间鹅卵出双子者,柳花为絮者,伶戏词曰:「唯愿普天多瑞庆」,柳条结絮鹅双生养生之术」。
太祖召华山陈搏,问养生之术,抟曰「得便宜处莫再去」。上大喜。
御笔诰词
杨亿为谗臣谤毁,请告归许州,责授袐书监,分司西京,御笔添诰词句云:「斥众议之不容,在朕心之独断二背」。
梁景不善书,每起草,必用蜀笺,赵安仁善书,起草必用旧纸,人号「二背」。
李卫公后身
有僧谒丁,晋公曰:「公乃李卫公后身,他日位极,人臣出门,不知所之」。
莲出灰盆。
《温州民女生亡骨灰器中生青莲一朵知觉禅师颂曰:「性心之门,千圣同沦神归净土莲出,灰盆文粹。
姚铉责居连州,尝写所着《文粹》一百卷,好事者于县楼贮之。官属多遣吏写录,吏写为苦,以盐水噀之,冀其速壊,后纵火焚楼。
贾赞善,歙知州。
苏寿,易简长子也,知泗州,公用不足,往来憾之,寿为诗曰:「戴笠披蓑军十万,饥嗔饱,喜客三千」。后移越州,与通判贾赞善不叶,移歙州,有诗曰:「却因贾赞善,来作歙知州」。
《荔枝诗》
田从易寄荔枝,与盛叅政诗云:「樱桃真小子,龙眼是凡姿」。橄榄为下辈,枇杷作客儿」。盛问其说云:樱桃味酸,小子也。龙眼无文凡姿也。橄榄初涩甚下辈也。枇杷核大肉,小作客儿也」。
助军钱。
梓州民姓陈家巨万,而鄙吝孜孜,不娶妻不茹荤,亲戚劝之。乃娶妻茹荤,梦神人叱曰:「安得使助军钱!」后卒钱入官以助军焉。
四世界
润州有风狂,道人多谈四世界中事,人目为四世界。《三朝圣政录》
乘快指挥误失。
太祖一日罢朝,俯首不言者乆之,内侍王继恩问其故,上曰:早来前殿乘快指挥一使,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寳装溺器。
太祖平伪蜀,阅孟昶宫中物,有寳装溺器,遽命碎之,曰:「以此奉身,不亡何待?」
大内辟诸门。
太祖修大内既成,令洞辟诸门,无有壅蔽,曰:「此如我心,小有邪曲,人皆见之」。
「内患外忧」。
太宗曰:「国无内患,虽云必有外忧,不过邉事,可预为之防,惟奸邪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用心,于此贬赵逢事。
太宗亲征泽、潞,至太行山,中书舍人赵逢惧于陟险,妄止登山,今又托疾,不当草制,为臣之礼,乃敢如此」。贬房州司户。
避逺不之任。
孟峦据窦州录事叅军,避逺不之任,遂诣阙自陈,太祖怒,杖二十,流海岛。
郭贽知天雄。
真宗以工部侍郎郭贽知天雄军,贽自陈恶泣下,不肯去。上召辅臣问之,对曰:「近例亦有已受命而复留者」。上曰:「朕初嗣位,命贽知州判而不行,则何以使人?」卒遣之,群臣畏服。
吝惜名器。
太祖命曹彬伐江南,曰:「与朕下取江南,回归与卿使相」。及平江南,吝惜名器,不与赐钱五十万而已,乃曰:「更与朕取太原,即与卿使相」。
急事请见。
太祖一日,后苑挟弓弹雀,有臣僚叩殿,称有急事请见,上亟出见之,及所闻奏,乃常事耳。太祖曰:「此事何急?」对曰:「亦急于弹雀」。上怒,以越斧柄,撞其口,两齿坠焉,徐伏地,取落齿,置懐中,上怒甚,曰:「汝将此齿,去讼我也!」对曰:「臣岂敢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上怒解,赐金帛,慰劳而去。
田锡直谏
田锡讦直好谏,太宗或不能容,锡奏曰:「陛下日往月来,养成圣性,太宗知其言忠,终不怒。尝曰:如此谏官,亦甚难得。朝廷有阙政,方在思虑。锡奏疏已至不顾身,为国家事,是谁肯如此?朕每览其章,必特与语以奬激之。
伶人不可为刺史。
太祖时,教坊使得仁以年老乞出外官,且引后唐庄宗事求领一郡。太祖曰:「用伶人为刺史,此乱世之事,岂可效耶!」宰相拟上州司马,太祖曰:「此辈只宜于乐部中迁转上佐官亦不可䡖授」。乃除太常寺乐令、昭宣景徳殿使名。
内官王继恩平蜀回,朝论将以枢宻使配之,太祖曰:「此辈不可居权要之地,可别择名举之」。于是立昭宣、景徳殿使名。
问民间疾苦
太宗㳺金明池,令村田老妇数十軰升殿布席而坐,因问民间疾苦,妇人直尽说田家所苦民里所患,上采纳,皆赐金退。
不见假山,惟见血山兖王宫。翊善姚坦王作假山,极其巧。坦曰:「不见假山,惟见血山」。王惊问之,曰:「皆生民膏血所成」。时太宗为诸王宫,亦作假山。初成,闻坦语,即日毁之刍说。
常山布衣窦谕进《刍说》五篇,真宗命置舍人院,召试,赐《三礼》出身。张去华献《元论》二万馀言,真宗命写以缣素为十八轴,列置龙图阁。
皇嗣,未立。
潍州北海簿徐奭以言事召见,真宗曰:「皇嗣未立,如何?」奭曰:「国家以火徳王天下,火生土生土,为子土主信。今陛下信犹未修,所以未得皇子」。上曰:「朕未尝失信。卿何云?此曰:陛下所修者小,信帝王之信发一号,施一令信,则万民服焉,不信则天下惑焉。今陛下朝令夕改,信未立也」。
资荫子弟。
太祖曰:「资荫子弟,但能在家弹琵琶弄,丝竹,岂能治民?」于是未许亲民。
记殿庭卒姓名。
太宗曰:「大凡居职,不可不勤,朕每见殿庭兵卒剰扫一片地,剰汲一瓶水,必记姓名」。
黄金难得之货:
太宗问杜镐:「西汉赐予,悉用黄金,近代为难得之货,何也?」对曰:「当由是时,佛事未兴,金价甚贱也」。宰相署敕。
干徳二年,范质、王溥俱罢相,命赵普、登庸制下,无宰相署敕,学士窦仪曰:「今皇弟开封尹、同平章,即宰相之任,可以署敕」。太祖喜曰:「仪之言是也。帝王家儿,不要文章」。
太祖问王宫,侍讲曰:「秦王学业何如?」曰:「近日所作文词甚好」。上曰:「帝王家儿不必要会文章,但令通晓经义、古今治乱,他日免为舞文弄法吏欺罔耳。说《泰卦》。
真宗诏大理评事冯元说:「周易泰卦元敷述卦体,以谓地天为泰,言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然后交泰,犹君下接于臣,则臣上承于君,然后君臣道通。若天以髙亢居上,则地无由得交于天,天地不交,何由得泰?君以尊大自恃,臣无由得接于君,君臣不接,何由得泰以慈俭为寳?
太宗崇尚节俭,退朝服,华阳巾布褐,细修内服惟絁。尝取金银器皿、竒巧者悉毁之。主藏吏曰:「制作精妙,留以供御」。上曰:「汝以竒巧为贵,我以慈俭为寳」,麻履布裳。
太祖躬履节俭,常服浣濯之衣,寝殿设青布縁苇帘,尝出麻履布裳赐左右,曰:「我旧所服者也」。赐杜镐酒。
杜镐直龙图阁,真宗命中使赐上尊,镐不善饮饮之动,宿疾㡬至不救,上亲至阁下临问,手调药饵,呼其子侍疾镐苏,见至尊欲起,上慰抚令卧,上深自刻责,以为已赐酒致疾,其待臣下如此。
祀汾阴。
真宗祀汾阴,见民操舟而渔,执耒而耕者,曰:「百姓作业乐乎?使郡县吏人不侵扰之,即日用而不竭矣,近代法宻。
太祖因读书,叹曰:「尧、舜之世,四凶之罪,止从放窜,何近代刑法之宻耶!」
莱公手引赭袍。
寇准以员外郎奏事,直言触犯,太宗怒而起,准遂以手引赭袍请上复御坐,亲决其事,乃退。上嘉纳之,太宗曰:「朕得寇准,如唐太宗得魏郑公」。
乞斩朱能」。
朱能收得天书,真宗迎拜入内,知河阳孙奭上疏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人尽言书,是朱能伪造。唯陛下不知得来,唯自于朱能崇信,秪闻于陛下,乞斩能以断天下之惑」。上以其讦直,不加罪。后能果败,乞斩丁谓。
真宗造玉清昭应宫,张咏上疏言:「竭天下之财,伤生民之命,皆贼臣丁谓诳惑陛下,乞斩谓于国门,以谢天下」。斩咏置丁氏之门以谢谓。
长主子求,刺史。
秦国长公主为子六宅使,世隆求近州刺史。太宗曰:「太守之任,系朝廷公议」。不许。
天子儿犯中丞。
许王为中丞,弹奏,太宗劾之。许王奏曰:「臣为天子儿,今犯中丞,被推鞫」。上曰:「朝廷之制,孰敢违之?朕有过,臣下尚一纠摘,汝为开封尹,岂可不举?」卒罚之。魏廷式乞对。
太宗时,益州路漕臣魏廷式入朝,上曰:「有事当白中书」。廷式曰:「臣三千七百里乘驿而至,有机事上闻,取断宸衷,臣非为宰相而来也」。上即召对,实封札子。
真宗诏京朝官、内殿崇班以上,得言其民间利病并诸路转运使经厯之处,实封札子于阁门上进春明退朝录》。
文选悟养生。
任惠恭晚年康强,或问养生之术,公曰:「读《文选》有所悟耳。所谓石韫玉以山,辉水含珠而川媚是也」。压角。
舍人院、知制诰上事,必设紫褥于庭,北面拜㕔,阁长立褥之东,谓之「压角。
南宫舍人瑞锦窠。
唐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百日须知制诰,又谓员外郎为瑞锦窠㕔,前有大石、诸州送到废印,皆于石上碎之,又图绘祥瑞,皆员外郎所掌,令狐楚诗曰:「移石㡬回敲,废印开箱何处,送新图宫人斜!」
唐内人墓,谓之宫人斜四仲,遣使祭之上元灯。
上元燃灯,或云以汉祠太一,自昏至昼。故事,梁简文帝有列灯,陈后主有《光壁殿遥咏山灯》诗。唐明皇先天中,东都设灯,文宗开成中,以灯迎太后,则是唐以前岁不常设。
元夜御门。
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干元,门中元下元。东华门而上元,㳺观独盛。
《小孤山诗》
陈简夫作《小孤山诗》曰:「山称孤独字,庙塑女郎形。过客谁知误,行人但乞灵」。
草检。
凡公文中书,谓之草枢宻院谓之底,三司谓之检秘府。有《梁朝宣底》三卷,即正明中崇政院书也。过马㕔。
北都使宅,旧有过马㕔。按韩渥诗曰:「外使进鹰初得试,中官过马不教嘶」。注云:上乘马,中官驭以进,谓之过马。唐藩镇僭上以名㕔。
重戴
国朝两省并省郎并出入重戴,国初两制亦然。王内翰知滁州,谢表云:「头有重戴,身被朝章」是也。自祥符间两制并彻去,非故事也。
梦葛将军。
仁宗梦至大泽中迷失道,左右侍卫皆不见,忽自天际有幢幡、车骑乘云而下,一人以乘奉帝,自称曰葛将军,送帝还,乃令寻其名称道藏中,云「天门有三人守卫,一名葛将军,掌旌诏,图其像,令宫观供事之大赦,曲赦徳音。
国朝之制,凡霈宥有三:曰大赦,曰曲赦,曰徳音、徳音非可名,制书乃臣下奉行制书之名耳,天子自谓徳音,非也。
聒帐。
后唐庄宗湛欲以郑声与胡部合奏,谓之聒帐。自昏达旦,不止与俳优结十弟兄。每与近臣议事,必传语伶人,叙相见迟晚之由。
黄纸书敕。
唐日:厯上元三年闰三月,敕云:「制敕施行,既为永式,皆用白纸,多有蠧食,自今尚书省颁下诸州及县,并用黄纸书之」。
取幽州图。
太祖一日召赵中,令取幽州图示之,中令曰:「此必曹翰所为」。帝问:何以知之?」曰:「今将帅才谋无出于翰,翰往必得幽州,既得之,后将遣何人为代?」帝黙然朝殿。
本朝文徳殿曰:「外朝凡不厘务,朝臣日赴,是谓常朝,垂拱殿曰内殿。宰臣以下并武班日赴,是谓百官起居,每五日,文武朝官并赴内朝,谓之百官大起居,是为三等,盖天子坐朝,莫先于正衙,于礼,群臣无一日不朝者,故正衙虽不坐,常叅官犹立班,候放朝,乃退,二府诣宫谢。
王冀公,天圣初再为相,请诣景灵宫奉真殿谢,真宗乃以五百千建道场,自后二府初拜诣宫谒谢,遂为例。
《初学记》
唐徐坚撰。《初学记》中山刘子仪爱其书,曰「非止初学,可为终身记》」。
幕府燕闲录》。
来和天尊
杨砺未第时,梦人引升一殿,有少年南面而坐,引者曰:「此来和天尊也」。后真宗为襄王,砺除记室,见帝一如梦中所见。
孙供奉。
唐昭宗播迁,随驾技艺人止有弄猴者,猴颇驯,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名孙供奉,罗隠下第诗云:「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朱梁篡位取猴令殿下起居,猴望陛见。全忠遥趋殿陬,跳跃奋撃,全忠遽令杀之,唐臣愧此猴多矣!
上帝扇题杜诗。
盛文肃梦见帝殿上扇,题诗曰:「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意谓天人诗。及寤,乃记是杜诗。
万病丸。
律有不应,为法家易为附丽,谓之「万病丸」。御史台补试一吏令断案引法,乃云「不应为从重问之,对曰:「中丞要重,则上下添杂端。要䡖,则旁邉注不应为从重并见上
。
始皇驱山铎。
海上渔人得一铎击之,声如霹雳,问博识者,云始皇驱山铎也。
槐,生室,中。
吕蒙正方应举僦舍达隆观,发解入洛,鏁室而去,自冬涉春,方回,启户视之,床前槐枝丛生髙二三尺,蒙正是年登科十年,合抱作相。
宰相权日䡖。
冯道曰:「吾三入相,每不及前以擢任亲,故知之。初入能用至丞郎,再入能用,至遗补三入,不过州县,是宰辅之权日䡖也」。
嫁金蚕。
南方人畜金蚕金蚕金色,食以蜀锦,取其遗粪,置饮食中以毒人。人死,蚕善能致他财,使人暴富而遣之。极难水火,兵刄所不能害必多。以金银置蚕其中,投之路隅,人或收之,蚕随以往,谓之嫁金蚕协金石。
有人得青石,大如●,背有鼻穿铁,索数丈,循环无相接处。一日,海贾见,以数十千易之,云:「此协金石,垂之海中。经夕引出,上必有金」。
龙听讲经。
有僧讲经山寺,常有一叟来听,问其姓氏,曰:「某乃山下潭中龙也,幸岁旱,得闲来,此听法」。僧曰:「公能救旱乎?」曰:「上帝封江湖有水,不得輙用」。僧曰:「此砚中水可用乎?」乃就砚吸水径去,是夕,雷雨大作,逮晓视之,雨悉黒水。
讹字
《唐韵》䖍部有「欢」字,经部有「蟫」字,「欢」字本以干干
为音讹作干音䖍
,遂入䖍部《尔。雅蟫白鱼,本以「覃」谈
为音,讹作蕈音寻
遂入经部」。各部中韵,似此甚多。吕申公诗。
张邓公致仕居京师,吕申公奏请率二府贺之,公即席赋诗,有「人间此会应无比,何必东山访谢安」之句。
献魏公诗
韩魏公初罢相,出镇长安,或献诗云:「是非莫问门,前客得失须慿塞上翁引取碧油红斾去邺王台畔醉春风」。公以为然,请守相州。
《吉凶影响录》
元长史。
韦丹未第时,洛阳桥见渔者得一,鼋甚大,丹异之,买投于河,后有元长史名浚之,来谒谢,即是鼋也。唐武后狱。
黄靖国死,见㝠中数狱,吏指一所云:「此唐武后狱,后恶至大方,以大瓮贮虿蝎螫之,酷吏奸臣皆有狱」。
类说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