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五十

钦定四库全书

类说卷五十       宋 曽慥 编佛书杂说。

如来。

如者来之体,来者如之,用湛然常自如者,谓之如应物,而来者谓之来,来者金,声如者,玉振之也」。三教:

儒者之阳阴,老氏之有无,释家之色空言其致则一也。

舜佛。

舜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佛由定慧,行非行定慧也」。八卦:

正北方,坎其本性也,佛也,阴静而有阳,动乎其间,葢阳生于阴也,至于艮则终万物,始万物者也,惟文殊可,即此义也。文殊者智也,万物莫不由乎智而相终始也,至震则万物发生而出,故曰帝出乎震,以体言之为神,以用言之为帝,惟普贤可即此义,齐乎㢲,则亊当齐戒,用事之时,必洗心防患,故以㢲为齐。离者,万物盛大,如佛法,用徧法界而有光明,故曰相见乎离,至坤则将收敛也如佛渐入湼盘之际,故曰致役乎坤,兊者正西,物皆收成,则多悦矣。故曰说言乎?兊至干,则阴阳相薄之地,故曰战乎干,至坎则脱一有为之时,故曰劳乎坎方归至静,如入湼盘」者也。此言万物皆循天地阴阳自然之理,儒者之道至此,极矣色空。

释氏之色空,即老氏之有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庄子》所谓「有无无有」者是也。在我之谓形,在彼之谓色,如释氏所谓「六根六尘」是也。

无漏法门。

佛者,人弗为恶也,仙者,如山之不动也,人弗为恶,通乎昼夜之道,而即所谓圆觉也,退藏于宻释氏,所谓无漏法门也。

观音如来。

异口,同善言也。真实不虚比,其观自在者也,谛听比佛之观世音也。菩萨者,博施济众者也。般若者,类庄生之齐物,如来菩萨,犹尧、舜、禹、稷也。

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禅家所谓苍天苍天,身口清净。

心无罣碍,故无有恐怖,此全于天者能之,所以逺离颠倒心,不念是非,口不言利害,此其所以身口清净也。手擎三千大千世界,荘生所谓狭宇宙者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内外俱尽者也。心处六情,如鸟投网,因物有迁者也。

荘老

前际不来,后际不断,荘生所谓无古今也,无量无邉,此所以处乎不深之度,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而曾不知其极也,无上㣲妙,此老子所谓㣲妙𤣥通,深不可识也。本性空寂,此常无欲以观其妙也,心善渊,此所谓如清泠水者也,净无瑕秽,此所谓涤除𤣥覧无疵者也。

大慈。

人以大觉为归世之迷,人尘劳妄,想而不悟,虽生而䘮,其所以生矣。此达者之所哀,佛氏之所以有大悲之号也。

种诸善根。

皋陶布种万民之德,而黎民归之,犹释氏所谓种诸善根。

老子不能言仁义。

老子能言道德不能言仁义,葢人亦有能逺而不能近、能高而不能下者,老子岂不知仁义之为益于世,我欲盛言大道之羙,故提起仁义耳!

变化

变者,天道也,化者,地道而已。能变化者,惟圣人乎、吕望。

吕望未足为圣人,止为大贤耳魍魉」。

神不明谓之魍,精不明谓之魉,贞一致一三昩。

道家云:贞一儒者云致一」。释氏云:三昩,其义通也,言一即有二,遂至于三言三,即昩在其间,反复存之而已。

孟子善立言:

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此似近乎?释氏又曰:「今乐犹古乐,此似近乎?老荘不见孟子善立言也」。释氏深言之,儒浅言之,深亦见其浅浅,亦见其深。孟子言「至此而止者,为天下后世虑也。

孔子《杂说》:

名讳

太史公名谈,故史记无「谈」字,季布」传改「赵谈」作「赵」同。范晔父名㤗,故后汉无㤗字。郭㤗、郑㤗皆作大字。李翱父名楚,金故为文,皆以今为兹。韩愈为李贺作讳,辩持言在不称征之说,故愈父仲卿未尝讳焉。曹志,植之子奏议云:干植不强,不讳「植」字。三国志犹不讳其君名,云「功以权成」,是斥孙权之名也。

文君北蛮。

文王可以为文君,张衡赋文「君为我端着」是也,北狄可以为北蛮。史记匈奴传猃狁、荤粥居下北蛮是也。二典可以为谟。马融戛击鸣球,载于虞谟是也。尧典可以为唐书吴陆抗传靖言庸违,唐书攸戒是也。韶亦可为禹乐,史记禹兴九韶之乐是也,三王亦得称帝,史记、夏纪,帝纣是也。献俘不独人也,物亦为俘书,俘厥寳玉是也。俘取也,丐不止,自乞也与?人自可称丐。唐川王云,尽取善缯丐诸宫人是也。胗不止脉也,视物亦可为胗。王乔诏上方胗视是也,饷不止于饮食也。魏文纪注以诗赋饷孙权,徐孝穆有答饷镜诗是也。城邑亦可曰币,赵世家「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是也。

射策

汉射策与对策不同。按萧望之《传射》,谓为难问,疑义书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不使彰献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对者显问以政事经义,观其所对文,词定高下。晋潘京为州所辟,因谒见问策,探得「不孝」字,刺史曰:「辟士为不孝耶?」答曰:「今为忠臣,不得为孝,此亦射策遗法耳」。

印绶。

汉时印绶,非若今之金紫银绯,长使服之也。葢居是官则佩是印绶,罢则解之,故三公上印绶也。后汉张奂云:「吾前后十要银艾,银即银印,艾即緑绶,十要者,一官一佩之耳,印不甚大」。淮南王曰「方寸之印,丈二之组」是也。晋妇人亦有印绶,虞谭母赐金章紫绶是也。

作史。

晋张辅云:「司马迁叙三千年亊,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亊,乃八十万言,自昔史氏所书两氏一亊,则曰语在某人传,晋书载王隐諌祖纳奕棋一段,几二百字,两传俱出,此为文烦矣。

才智

天下无穷者,才智也。陈平尝出六竒燕居,深念恐祸,及已,陆贾教之交驩,太尉又为书吕氏数事,平从之,卒诛诸吕,则贾之智谋又在平之右矣。方刘晏治财谷一人而已。顺宗时,李㢲莅职一年,较其所入,如晏最多之年,明年过之,又明年增一百八十万缗,而程异之计较又精于㢲。就财榖之才观之,是刘晏不如李巽、李巽,又不如异之。

退之有声乐,服金石。韩退之晚年有声乐而服金石药。张籍《祭文》曰:「乃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既而公疾浸,加孺人侍汤药白乐天思旧诗云:「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㣲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退之尝讥人,不解文字饮,而自败于女妓乎?作《李博士墓铭》,戒人服金石药,而自饵硫黄乎?

相反

羊祜凿墓,陶侃决措二人正相反。王戎好聚,尝手执牙筹,王衍口不言钱,谓阿堵物,二人正相反。坦之作《废庄论》,阮籍作《达庄论》,亦相反废。《庄》、《论》诋讥子休,而多窃其言。操戈入室,文章之最病。

褚大

或疑褚先生为褚大,非也。按儒林传,褚大,董仲舒弟子也。平凖书:褚大为武帝使,而褚先生者,哀、成间人也。《武纪》《注》。禇先生,名少孙,为汉博士。

文字忌讳。

曹植七启言食味云:搴芳莲之巢,龟、张恊七命,云丹穴之雏二者,似非庖厨物也。大抵作文字,须识忌讳,兵家胜负。

兵家胜负多出,偶然无定算也。谢𤣥以八万人当苻坚百万之众,其势宜不敌也。若坚阻肥水而陈,必保万全,惟麾军却退,众乱不能立,故败。世谓谢𤣥能走苻坚者此耳。桓温伐蜀,败于管桥,众惧,欲退,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李寿大溃,乃以国降。世谓桓平蜀者此耳。

缙绅脞说

王母侍女。

王母见汉武左右侍女四人,帝问其名,氏曰:「董䨇成、许飞琼凌婉华叚安香」。

骑上杯。

海东有姓刘人,善作酒,盛暑可寄,千里谓之骑上《杯梦妻寄诗》。

蘓检登第,梦妻寄诗曰:「楚水平如镜周回,白鸟飞金陵几多,地一去不知归」。

梦青衣,妇人索眼。

僧乘杲梦一使者押青衣妇人,问杲索眼,声气颇厉,使人将出刀先断杲右手杲曰:「愿以左手易之」。使人问左右何意,杲曰:「近方受戒,留右手搭袈裟,使人曰:更不用㫁手」。师一言搭袈裟已,还嗔叱妇人令去,又曰:「此妇鱼也,师前身为王家儿六七岁,家人买得此鱼,尚鲜活」。师以手剜取其眼,故今来《索雨中望蓬莱诗》。

君房梦出郊,望巨浸,中楼台参差,忽有二青衣棹舟至,大呼曰:「张秀才赋雨中望蓬莱山》诗、《君房赋》曰:「重帘埀宻雨,孤梦隔秋宫,红炉九华暗香,消芳思融,仙忻望不及,鹤信遣谁通?但云许玉斧,寜知张巨公」。二童曰:「凡世人争合道神仙名字」。俄巨兽哮吼,波上风涛大作,恐惧而觉。

妇人在镜中。

江南鲁思郾女,一日将妆,忽见一妇人在镜中被发徒跣,抱一婴儿,自是日日见之,思郾自问其故,曰:我往歳建昌县録事,娶我为侧室,逾年生此子,君女为正妻,后録事出旁县君女,并此子投我井中,以石填之,诈其夫云:逃去我家讼于有司,适会君女卒,今虽后身,固当偿命也!」其女遂卒。

阎罗王

唐严安之为京兆尹,以强明称,民吏畏之。一日见一神鞬櫜,致礼甚恭,曰:「五道将军拜谒,今奉天符迎公为阎罗王,替韩王安之」。是夜卒。明皇闻之,追封为平等王。

玲珑,奈老何。

商玲珑馀杭歌妓白公守郡日,与歌曰:「罢胡琴掩瑶瑟玲珑,再拜当歌立莫为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前鸣白日,催人酉后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时,元㣲之在越州厚币邀至月馀,使尽歌所唱之曲,作诗《送行兼寄乐天》曰:「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词多是寄君诗,却向江边整回棹,月落潮平是去时」。

三仙

武夷山中,秋日,吕真人锺离先生武夷君,三座空中呼曰:若男女命皆坐。命鼓师捶引鼓,管师鲍公希吹横笛,板师何凤儿抚节,板弦师,董娇娘弹坎。侯谢英妃抚长离觱篥也,吕阿香戞圆腹琵琶也。须㬰,命行酒,令歌人唱人间,好曲,词曰:「天上人间兮会合疏稀,日落西山兮夕鸟归飞,百年一饷兮志与愿,违天宫咫尺兮恨不相随」。

浑家聫》句。

滕廷俊,洛阳道中,投宿庄家,主人偶出,廷俊叹曰:「为客多苦!」辛日暮无主人,忽有老父衰鬂敝衣出,曰:「适闻郎诗,虽曹云客子,常畏人,不能过也」。仆忝浑家扫门之客,姓麻名和第,大偕至西堂隅,见萃堂复阁中,有樽酒盘杓,同坐良久,又一客出,曰:「和且邪?」谓麻大曰:「适与君聨句未成,麻乃书题目云:「同在浑家平原馆」。聨句一首,麻大诗曰:自与浑家邻馨,香遂满身,无心好,清净,有用去灰尘」,且邪曰:「仆是七言,韵又不同,乃吟曰:「冬朝毎去依烟火,春至还归养子孙」,曾向苻王笔,端坐,迩来求食浑家门,廷俊犹不悟,作诗曰:「田文称好客,凡有几多人?如有冯欢在,今希厕下宾」。二人相顾笑曰:「何得相讥曰:使君在浑家门一日当厌足矣」。于是飡肴馔,引满数十,巡主人归呼廷俊,二人俱不见身,坐厕屋下,旁有大苍蝇秃扫帚而已。廷俊有热疾,自此顿愈。

南岳地仙

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曰:如何令生?愿纳为妻,画工曰:「予神画也!此名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则以百家彩灰酒灌之,遂活,颜如其言,果下障言笑,饮食如常,逾年生一子,其友曰:「此妖也!予有神剑,可斩之」。其夕,真真泣曰:妾南岳地仙也!为人畵形,君又见呼,既不夺君志,今忽疑妾,不可更住,携其子却上软障,呕出前饮,百彩灰酒睹其上,惟添一儿子,皆是畵焉」。

緑裙红袖。

建隆初,有人泊舟巴硖,夜闻人咏曰:「秋径填,黄叶,悬崖露草根,猿声一叫㫁,客泪数重㾗通宵,凡吟百过。又有梁伯升者,肄业废宅中,梦一女子绿裙红袖,呼曰:「梁君听妾幽恨之句,诗曰:「卜得上硖日,秋来,风浪多,江陵一夜雨,肠㫁木兰歌」。

楚小波

进士谢朏寓居寳应,晚至县桥,忽见女郎自舟中出,曰:「某楚小波也,可见访舟中」。怀中出诗曰:「画桥直下是兰舟,抢月冲烟任意游,金玉满堂无用处,早随年少去来休」,妾貎君才两不常,君今休更苦思量儿家,自有清溪水饮着方知气,味长,胐至友人家夜深,复见小波倚桥柱,戏之曰:「尾生何来晚耶?」朏作頋揖状平歩水中而不知觉,其仆下水救拽上岸,若醉人矣。月馀方醒,友人曰:「此倡鬼也!」夺诗焚之桐叶上诗。

蜀侯继图《倚大悲寺》楼风飘大桐叶上,有诗曰:「拭翠敛双蛾,为欝心中事。捻管下庭除,画成相思字。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向秋叶上,愿逐秋风起,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意,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后数年,继图卜任氏为婚,乃云是妾所书叶也。

孟氏为少年所私。

维扬、万眞者,大商也,在外贸易。其妻孟氏春时独游园亭,吟曰:「可惜春时节,依前独自游,无端数行泪,长抵对花流」。忽有少年逾垣,诱曰:「浮生如寄,年少几何?繁花正开,而黄叶又坠,人间之恨,何啻干端,岂如偷顷刻之欢也!」孟氏作诗曰:「谁家少年,郎心中暗自欺不道,终不可可」。即恐郎知」。少年报之曰:「神女配张硕文,君遇长卿,逢时两相得聊,足慰多情」。由是私之挈归。已舍逾年,夫自外至,孟氏忧泣,少年曰:「吾固知其来」。言讫,腾身而去。顷之方没,竟不知何怪在母胎二十二月。

供奉官郭坦自云:母胎馀年,不育其家,以为妖异,多服药堕之,皆不动。有善针人曰:「三针必效,凡百馀针,竟亦不动。父母知其不可奈何,信命而已。至二十二月,生子母俱安长,亦少病,惟胸臆间有黑㸃数十处,乃当日针㾗也,人生岂偶然可生可毙,北岳赐石雁。

杨裕,河朔人,一日出郊,有使人自北驰骑来,问:「子非杨裕乎?北岳赐汝物,可跪受之」。使者怀中探一物,若帛裹者,裕归,焚香启之,得石雁一,雄一,雌左翅,掩右者,雄也。右翅掩左者,雌也。后生一男一女,男为周朝宣徽使,女为汉高祖妃。

庐山红莲

雍熈中,君房寓泊庐山开先寺,望黄石岩瀑水中一大红叶,泛泛而下,令僧行急取,乃红莲一叶,长三尺,阔一尺三寸,尝观庐山记,说沛水出双剑峰,顶有池,阔数百尺,其深莫测,又有清源池生莲花,大如车轮,今可信矣。君房因分此叶遗好事者,磨汤饮之,其莲香经宿不散。

月中,桂子。

白乐天题灵隐》诗云:「在郡三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桂子下醉,为海棠开」。又云:「山寺月中寻桂子郡城楼上看潮头,祥符中君房为钱塘令,宿月轮山寺僧报云:桂子下塔,遽出登塔,望之纷纷如烟雾,转旋成穏,散坠,塔上如牵牛子,黄白相间,咀之,无味蒲麦。

有道士过济州村,坊曰:「泽中多蒲蒲,中有麦可食」。居人曰:「未尝知此」。道士曰:「采熟蒲毎作栲栳,入小麦二斗磨之,即俱为麫矣!」村人依教试之,正与麦麫无异,但轻而不坚。明年,济、郓人多食救民之饥,他年即不可食。

独孤妻梦玩月。

贞元中,进士独孤遐叔家长安,游蜀二年乃归,去城数里,天暝止于佛寺,因吟旧诗曰:「近家心,转切不敢问来人」。夜分有十馀人,持酒具乐器至庭下,遐叔意谓贵族乃潜伏伺之中,有女郎侧身不乐,察之乃其妻也,一少年举杯,曰:愿闻金玉之声。其妻悲愁,若无所诉,歌曰:今夕何夕,存耶没耶?良人去兮天之涯,园林伤心兮三见花。一人曰:良人非逺,何天涯乎?遐叔惊愤,取大砖飞击,悄然一无所有,速驾而归。青衣报娘子,梦惊魇方悟,遐叔至寝,妻曰:向梦与姑妺,玩月出金光门向一野寺,为凶暴者胁与杂坐饮酒,其说与遐叔所见一同。

八戒

江南徐铉《保成八戒》:一曰知富贵之矫傲,故屈已而自卑。二曰知名利之败身,故随时而任运。三曰知嗜欲之促寿,故观德而不为。四曰知思虑之消意,故畅道而守一。五曰知语烦之伤气,故终日而忘言。六曰知喜怒之伤神,故省已而自理。七曰知戏乐之虚伪,故存神而自怡。八曰知酒食之害人,故量味而节俭。

类说卷五十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