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类说卷十二 宋 曾慥 编纪异录
唐高祖梦
唐高祖将举义师,夜梦身死,坠床,为群蛆所食。智满禅师曰:「公得天下矣,身死是毙也。坠床是下也。陛下,至尊之相也」。群蛆所食,亿兆趋附也。又梦甲马无数,飞满空中,曰:「是公身中之神」。言讫,甲马飞入。帝身觉而召,太宗曰:「吾事济矣」。
歴差一日。
𤣥宗诏一行禅师,铸浑仪及制《大衍歴》。先是汉武时,洛下闳云:「此歴后千年差一日,有圣人出而正之」。至是果千年。
大宛进汗血六马
天寳中,大宛进汗血马六匹,一曰红叱拨,二曰紫叱拨,三曰青叱拨,四曰黄叱拨,五曰丁香叱拨,六曰桃花叱拨。上乃改名红玉辇平山辇凌云辇、飞香辇、百花辇,命图于瑶光殿。
金合子当归。
明皇在大明宫,一行曰:「陛下当有万里之行,复遗上金合子,有急即开」。及禄山犯阙,上启之,有当归一块」。上乃幸蜀。
文武官别给食。
宣宗宴罢,见百官与卫士拜舞,遗下果实食物,上怪之,咸曰:「归献父母及遗小儿女」。上敕大官:「今后大宴,文武官给食两分,与父母别,给果子与儿女所食馀者,聴以手帕裹归,遂为故事。
鳯栖梨
陜州山中有棠树,贞观初有鳯栖止,结实肥美,因号鳯栖梨。
金玉,二象。
李德裕好饵雄朱,有道士自云李终南住罗浮山,曰:相公久服丹砂丸大善,但促寿耳」。懐中出小玉象子,如拳,许曰:「可求勾漏莹者,致象鼻下,象服其砂,复吐出,方可饵,此乃太阳之精,凝结已三万年,今以奉借忠孝是念,无致其咎」。又出一金象,曰:「此是雌者,与玉为偶赞,皇一一验之无差。服之颜面愈少髪,鬂如漆,乃求姝异凡数百人,其后南还于鬼门关,逢道士,怒索二象,曰:「不志吾言,固当如此」。公僶俯不与,至鳄鱼潭,风雨晦㝠,玉象自船飞去,光焰烛天,金象从而入水,公至朱崖,饮恨而卒,乃知象者,南方火兽,勾漏者朱崖之寳罗,浮者海濵之山,李终南者,赞皇不返也,颜鲁公尸解。
颜真卿问罪,李希烈内外知公不还,亲族饯于长乐坡,公醉,跳跃前楹曰:吾早遇道士,云陶八八授刀圭碧霞丹,至今不衰!又曰:「七十有厄即吉,他日带我于罗浮山,得非今日之厄乎?」公至大梁,希烈命缢杀之,葬于城南。希烈败,家人启柩,见状貌如生,遍身金色,爪甲,出手背须长数尺,归葬,偃师北山,后有商人至罗浮山,有二道士树下,围棋一,曰:「何人至此?」对曰:「小客洛阳人」。道士笑曰:「幸寄一书达吾家」。遣童子取纸笔作书,至北山,颜家子孙得书大惊曰:「先太师亲翰也!发冢开棺,已空矣,径往罗浮求之,竟无踪迹」。又曰:「先太师书法,蚕头马尾之势,是真得仙也!」朱衣吏跃出。
元稹在私第独坐,有朱衣吏入曰:「相公今日登庸」。言讫,趋出,命左右追之,咸曰:「无人入朝」。果有制命。数月,又见朱衣吏云罢相,迟明报出中书。
驼蛤字令。
进士顾非熊、令狐相国,楚闻其辨捷,乃改一字,令曰:「水里取一鼍岸上取一驼,将这驼来䭾这鼍」,是为驼䭾鼍非熊曰:「屋头取一鸽水中取一蛤,将这鸽来合这蛤,是为鸽合蛤」。公大竒之。
郑畋拜相。
郑畋为学士,忽闻跸声,亟出迎拜。帝已升玉堂,取案上叠纸书云「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畋拜谢,帝笑曰:「朕戏耳」畋曰:「唐叔剪桐,周公以天子亡戏言,况陛下宸翰,马可为戏」帝乃不得已,遂相之。畋自承旨贬梧州,僖宗立,召常侍拜相,与此说异。
麻生郑合。
郑珏、李愚同为学士,郑合中有一麻生,李曰:「承旨入相矣,余愿当制,得尽荒虚。时亢旱甚久,麻独茂盛霜降,成实即白麻也」。是夜,制出、郑果、登庸三九相公。
郑畋,年十九,赴举,凡十九年登第。又十九年入相,时号「三九相公」。
白沙相公
李愚所居暴雨,一庭俱为白沙,及薨时,第中白沙黒,时号白沙相公。
更没心情忆老君。
诗人史君实见一女真还俗,赠诗曰:脱却霞裾着绣裙,仙凡从此路岐分蛾眉再画当时月,蝉鬓重梳旧日云玉貌,缓将鸾镜照锦衾。兼把麝香熏屏帏,乍得萧郎爱,更没,心情忆老君」。
口似没梁斗。
高骈镇成都,命酒佐薛涛改一字令曰:「须得一字象形」,又须逐韵」公曰:「口有似没梁斗」。涛曰:「川有似三条椽」。公曰:奈何?一条曲?」涛曰:「相公为西川节度使,尚使一没梁斗,至于穷佐酒有三条椽,内一条曲,又何足怪?」
红绫饼馅。
僖宗食饼馅美,进士有闻喜宴,上各赐红绫饼馅一枚,徐寅诗曰:「莫欺缺落残牙齿,曽吃红绫饼馅来,打球一棒为猛入。
庄宗召孟知祥镇成都,先是,蜀人打球一棒便入湖子者,为猛入语讹为「孟入」,得䕃一筹,后孟氏尽得两蜀,至子昶一筹者,果一子也。
小儿剃光首。
广顺末,京师讹言㝠间要数万丫髻小儿,由是人家小儿有髻子者皆剃之。识者曰:「小儿剃光首者,新君之兆」。未几,世宗嗣位。
杀狐林。
契丹主怒,晋少帝不取我命,擅登皇极,自将南下,执少帝并母后大臣而归,至邺西愁死冈,得疾,至栾城,杀狐林而死。冈者,本陈思王,不为文帝所容,于此悲吟,号思冈讹为愁死,杀狐林村人林内杀死一狐,因以名之。
姮娥甚陋
沈嵩与罗隠从事浙西幕下,公主出见,众称姝丽,便是姮娥。嵩曰:「嫦娥甚陋,安可及!」公主惊曰:「书记识姮娥否?」曰:「嵩两度到月,宫折桂何为不识?嵩欲惊隠,故有是言」。
懐厚朴之才。
卢端为《庄宗馆记》会医官陈𤣥补太原府医学博士,端草制云:「既懐厚朴之材,宜称从容之职,游老比丘院」。
杨凝式,滑稽精舎,老尼即王令公家乳母。公至,苦不为礼,乃书壁云:「暇日游老比丘院,延待有厚」。尼甚感之。后悟老比丘之言,立圬镘之。
《太行山诗》
《龚林有卷投和凝登太行山》诗云:「但得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朝霞诗
赵林朝霞诗云:「不因红日照,长作白云飞然,太阳一照不久之像」。后及第,升朝,赐绯而卒。
召主收赎。
孟昶末年收官质库大署库前,云奉敕限一月召主收赎,未久王师西征,人始悟召者赵也。赎者,蜀也。孟昶,宋之臣也。
传衣传钵得心印。
范质,即和凝门生。先是,门生座主榜上名次第同者,谓之「衣钵和」之名,次第间。范又承之,和为相,封鲁公,终太傅。范亦封鲁公,终太傅,实为传衣钵而得心印也。
筵上诈作羊肉。
歙倅忘其姓名,主公习射,命庖人、宰猪倅,乞自往击之,曰:「恨伊非一日矣!」众客问之曰:「尀耐伊爱于使君筵上诈作羊肉,主公自此厚礼之。
《天汉一聨
王舆有诗名,尝有一聨云:「天汉尚不正,河源争得清崔𦙍」相国闻之,大不悦,竟流落而死。
守庚申诗。
道士程紫霄有朝士夜会终南太一观,拉师同守庚申,师作诗曰:「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良与道相宜。玉皇已自知行止,任汝三」彭说是非。
禁松明断月明。
昭宗教坊安辔新从事岐帅李茂贞时军费不充,仍𣙜油官沽,或曰:「近日官油全卖不得,盖谓诸门放入松明,侵夺官利,宜速禁止」。茂贞即令掲榜安辔,新曰:「此是大好,若是和月明断,却着更好」。茂贞大笑,遂寝前榜。
好安凋瘵。
韦昌为西川管记时,王建取众,供费尤多。有县令旁縁箕敛,为部吏所讼。庄为建草牒词云:「正当凋瘵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琵琶腿觱篥头」。
左街僧録惠、江、威仪程紫霄俱捷,每相嘲诮。江素充肥,会暑袒露霄,忽见之曰:「僧録琵琶腿」。江曰:「先生觱篥头」。又见骆驼数头霄,见一大者,曰:「此必头陀也」。江曰:「此辈滋息,亦有先后,此则是先生者,非头陀也。三不开。
马允孙入相亲旧,未尝延接,时号「三不开」。相公」,入朝印,不开见客之时,口不开归,宅门不开,故谓「三不开」也。
《定命録》
梦娶妇。
崔元综任益州㕘军,欲娶妇,忽梦人云:「此家女非君之妇,君妇今日始生」。乃梦中相随至东京履信坊道北屋下,见一妇人生女,云:「此君妇也」。崔寤殊不信之。俄而所议女暴亡,后官至四品,年五十八乃婚。韦涉妹年始十九,乃履信坊居住,寻勘歳月正所梦之日生也。
《唐馀録》
陆氏一庄荒。
崔群知举,临期,妻劝群求田,群曰:「吾有美庄三十所榜,所放三十人是也」。妻曰:「君非陆贽门生乎?君掌文约,其子简札不许入,试如君以为良田,则陆氏一庄荒矣」。群无词以荅。
《稽神録》
洞中道士对棋。
婺源公山二洞,有穴如井。咸通末,有郑道士以绳缒下百馀丈,旁有光,往视之,路穷阻水,隔岸有光,岸有花木二道,士对棋,使一童子刺船而至,问欲渡否,答曰:「当还」。童子回舟而去,郑复缒而出。明日,井中有石笋塞其口,自是无入者。
五百钱正欹瓮。
建安山中有村人小舟往来,采薪为业,山下忽有数钱流下,寻至山半树下,有大瓮,钱满其中,而瓮少欹,故钱流出,于是扶正以石盖之,取五百馀钱归,率家人往,将尽取之而亡其瓮,徘徊数日,去夜,梦人曰:「钱有主,不可取也。向为瓮欹,以五百雇尔正之,耳波中妇人。
谢仲宣泛舟西北,见一妇人出,没波中,腰已下化,鱼人竟不知人。化鱼,鱼化人也。
袁州仰山神。
袁州村中有老父,性谨厚。一日,紫衣少年,车从甚众,向其求食,曰:「我仰山神也」。老父再拜曰:「仰山日享,祭祀,何求食乎?」神曰:「凡人祀我,从我求福。我有力不致者,或非其人。不当与福者,我皆不食。以君长者,故求君食食」。已而去,俄顷不见。
亡妻责后妻。
建安有人妻死再娶,虐前妻之子,夫不能制,忽见亡妻入门责后妻曰:「人谁无死,谁无子母之情?汝乃何故虐我所生子?如是诉于地下,与我十日敕汝悔,过再不改,必杀汝夫!」妻再拜为具酒食,满十日将去,责戒甚切,举家送入栢林中,乃不见。
邓公场采银。
饶州邓公场采银之所,山有涧水出山底,天佑末,银夫十馀人傍涧凿穴,才入数步,空阔明朗,山顶有穴如天窗日光,下照楼阁,回绕生石,皆白银也,采银者复出,持斧而入,将取之,俄而山摧,入者尽压死,顷之,流血自涧出,数日不絶,自是无敢入者,救猫溺死。
建昌有人畜一,猫甚俊徤,猫死不忍弃,犹置坐侧,数日腐臭,携弃秦淮中,猫忽活,因自救之,遂溺死。猫登岸,金吾吏缚之,猫啮索而去。
烹鸡去腥
合肥人刘最好食鸡,每刖双足,置木柜中,膏血沥尽,乃烹之,谓之去腥。后最病疡生鬂,旣愈复生,小鸡足于疮瘢中,毎巾栉必伤,血流被面,痛楚积歳而卒。婢食黄精。
临川有士人虐其婢,婢不能堪,迯入山中粮,尽苦饥水,邉见野草,枝叶可爱,拔取连根食之,甚甘美,自是不饥身,更轻徤,意有所之,辄飘然而去。数年,其家人伐薪见之,以告其主,主捕之不可,得一日,遇在絶壁下,以网围之,俄腾山顶上其主,必欲致之,或曰:「此婢非有仙骨,疑得灵药饵之耳!」试以盛馔,置其往来之路,婢果来食,食讫,不复能去,遂擒获之,具述其故,问其所食草形,乃黄精也,复使求之,不复得矣,婢数年亦死。
李白旧宅酒榼。
沧洲李巡官居洛阳空宅,其子夜读书,有皂衣肥短人被酒,排闼而入,其子惧,走皂衣人怒曰:「李白尚与我为友,汝何为者耶?」其子疑其神仙,再拜延坐皂衣,曰:「吾有酒与汝饮」。乃以席帽盛酒而至,饮至数杯。其父从戸外窥见,以为魅,怪以砖掷之,皂衣走,视其帽酒,榼盖也。明日,粪壤中得榼一只,故老云李翰林旧宅也。
老猿,窃妇人。
晋州含山有妖鬼,好窃妇人,尝有士人行至含山,夜失其妻,旦而寻求入深山一大石,有五六妇人共坐,问曰:「君何至此?」具言其故,妇人曰:「贤夫人昨夜至此,在石室中,吾等皆经过,为所窃也。将军窃人至此,与行容彭之术,每日一试,取素练周纒其身,及手足作法运,气练皆断裂,每试辄増一疋,明日当五疋,君明旦至此伺之,吾等当以六疋急纒其身,候君至,即共杀之,可乎?其人如期而往,见一人貌甚可畏,众妇人已纒至六疋,乃直前格之,遂杀之,乃一老猿也,因获其妻,众妇皆得出,其怪乃絶。
妇人改葬。
晋安令潘袭遣手力赍牒下乡,夜至,草舎求宿,惟一妇人,云明将移居,无暇迎客,手力以道路多虎,苦求之,妇人召入门,席地而寝,妇人结草,束箱箧之类,黎明手力辞去,数里失所,赍牒,复往求之,宿处乃一坟,方见其家人改葬,及开棺席下得一书,即所失之牒也。
凶宅掘银一窖。
寿州大将赵璘,本州有凶宅,人莫敢居,璘往居之,独据中堂,夜有物推床曰:「我等在此已久,为君所压,甚不快,君可速去鬼」。乃相与移其床于庭下,璘亦安寝。明日,于堂上置床处,掘得银一窖宅,遂安扬州,掠剩鬼。
广陵寺僧珉楚与贾客章棋亲熟,章死数月,楚忽遇于市,曰:「吾以小罪配为扬州,掠剩鬼,凡市人买贩利息皆有常数,过之,得掠人间,如吾辈甚多」。因指路人男女曰:「某人某人皆是也」。又见一妇人卖花章曰:「此亦鬼也,所卖花亦鬼用,人间无用也」。章买花赠楚曰:「凡见此花而笑者,皆鬼也」。楚归,路人见花颇有笑者,掷花沟中,溅水有声,复视其花,乃死人手也,楚亦无恙。
持簿阅死者。
王师征越,败于临安,裨将刘宣伤重,卧于死人中。至夜,有官吏数人持簿遍阅死者至,宣乃扶起曰:「此汉非是」。引出数步置道左,明日贼退,乃得归。蚯蚓覆,误死人脐中。
江西村中霆震,一老妇为雷火烧臂,既而空中曰:「误矣!」即坠一瓶瓶中,有药如膏,曰:「以此傅之」。即瘥,如其言,傅果愈。又有村人震死,空中呼曰:「误矣!可取蚯蚓烂捣覆脐中!」如言覆之,遂苏。
汗衫自牛口出。
太和中,茅山有村儿牧牛洗所着汗衫,曝于草,上失之,疑为邻儿所窃,其父怒曰:「生儿为盗,将安用之!」即投水中,邻儿匍匐出手,呼天称寃者数四,父复欲投之,俄而雷雨暴至,震死,其牛汗衫乃自牛口出兔鬼。
杨迈好畋猎,放鹰于野,见草中一兔,搏之无所有,如是者三,即芟草求之,得兔骨一具,兔之鬼也,紫㣲宫题壁。
建业市有卜者忽于紫㣲宫题壁云:「昨日朝天过紫㣲,玉坛风冷杏花稀,碧桃疑我传消息,何事人间定不归」。自是絶迹人皆言其上界。
有金何不供母?
浦城有人死于路。家有金一斤,其妻匿之不闻,于其姑忽夜扣门,号泣而归。因坐母膝,言语如平生,但手足冷如冰耳。责其妻曰:「我死有金尔,何不供老母而藏耶?」于是哭辞母而去,送其妻还父家。迨晓,忽不见妻死,鬻首饰。
池阳人胡澄妻卒,官给棺以葬,平生服饰悉附棺中。数年后,见列肆卖首饰者,乃妻葬物,云:「一妇人寄此约,某日来取」。澄如期复往,果见其妻,取直而去。澄蹑其后,至郊外,及之,妻曰:「我昔葬时官给凶器,虽免暴骨,至今为所司督责,其直计无所出,卖此偿之」。言讫不见。
㢘颇寳剑。
寿春屠者,尝有人,自称㢘颇,曰:「可于屋东掘地,取吾寳剑,当令汝」。富如其言,果得之,年馀遂富。后泄其事,于是失剑。
《异人録》。
弃食沟中。
钱处士尝见一人曰:「尔天罚将及,可急告谢钱,曰我未有过」。良久曰:「昨日饮食,不如意弃食沟中。人曰:「正是此尔,可亟取所弃食之」。乃以水沃去其秽。俄雷电大震,人曰「急」。并秽食之如言,而雷电果息北大先生。
耿先生妻有姿色,明道术,拘制鬼魅,保大中。上召入宫,尝被碧霞帔,手如鸟爪,自称北大先生,能以雪为银,取雪实之,削为银铤,投炽炭中及冷烂然为铤银。先生后有孕,一日,谓上曰:「此夕当产中夜风雷」。明旦,腹已消,曰:「昨夜生子,已为神物」。持去,后以疾终落叶为鱼。
潘扆泊舟秦淮,有老父求同载,扆许之。时大雪老父髻中,取小葫芦倾之,极饮不尽,能掬水银手中,挼即成银。尝见池中落叶,漉置于地,随叶大小皆为鱼,令二妾试哭。
唐末,沈汾侍御退,居乐道,家有二妾,一日谓曰:「我死,尔能哭乎?」妾曰:「安得不祥之言?」固问之,对曰:「茍如是,安得不哭」。汾曰:「汝试哭,吾欲观之」。妾初不从,汾执而强之,妾不得已,拥袂而哭,哭毕,汾已卒矣,四时持花。
于大居洪州西山,四时常持花,有少年,好道拜曰:「愿从先生逐之」。上山渡水不暂置,问少年,曰:「渇否!」懐中出茶,掬水下之,须臾困睡,及觉,失之矣。丰城,橘美。
陈允升入龙虎山,天佑中人,见于麻姑山,计去家七十年矣,颜貌如初。刺史迎置郡中,夜坐尝曰:「丰城橘美,颇思之」。允升少选,携数百枚至。
渔父馈鱼
吴太祖为庐州都延,尝至河滨,有渔父馈鱼,曰:「如公子孙鳞次而霸」。
上帝取《易》、《总》
上元中,台州道士王逺知善易,知人死生祸福,作《易》总十五卷,一日雷雨,云雾中,一老人叱逺知曰:「所泄者书何在?上帝命吾与六丁雷电追取,惶惧据地,旁有六人青衣,已奉书立矣,老人责曰:上方禁文,自有飞天保卫金科,秘藏𤣥都,汝是何者?辄藏一帙逺知?」对曰:青丘元老传授老人曰:上帝敕下汝仙品已及授度,期展四年。二纪多也,逺知光宅中告殂后,有人过海,为风飘荡,忽见叶舟自天末来,乃逺知也,且曰:君涉险,何至如此,此洋海之东十万里也,借子迅风,一夕可到登州,既去,舟如飞羽,但觉风飘而过,明日,果至登州。
梦曹子建求文集序,韩仲卿梦一乌帻少年曰:「我曹子建也,有文章在建都秀士家,公当今名重一时,肯为我序之乎?」仲卿诺之。既寤,得子,建集分为十卷序之。
罗浮梅花。
隋开皇中,赵师雄至罗浮,一日天寒,日暮,于松陵间酒肆旁舍,见美人淡妆,素服出迎,时已昏黒,残雪未消,月色㣲明,师雄与语,言极清丽,芳香袭人,因与之扣酒家门共饮,少顷,一緑,衣童来,笑歌戏舞,师雄醉寝,但觉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太白跨赤虬。
元和初,有人海上见李太白与一道士在高山上,笑语久之,道士于碧霞中跨赤虬而去,太白耸身徤步追及,共乘之而东去。
梦吞丹篆。
韩退之少时,梦人与丹篆一卷,令强吞之,傍一人抚掌而笑,觉后胸中如物噎,经数日方无恙,犹记其上一两字笔势,非人间书也。后见孟郊,乃梦中旁笑者六,马滚尘图。
宁王善画马花萼楼壁上有六马滚尘,图明皇最眷玉面花骢风,鬃雾鬛,纎悉皆备,后壁上惟有五马,其一失去,信知神妙,特与变化俱也。
明皇游月宫
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游都客中,秋夜同游,月中过一大门,在玉光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守门兵卫甚严,三人皆止其下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跃身起烟雾中,下视玉城嵳峨下,若万里琉璃之田,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其间,寻步向前,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素娥十馀人,皓衣乘白鸾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乐音嘈杂清丽,上皇归,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舞曲》。
飞精寳镜。
长安任仲宣家有寳镜,谓之飞精,识者云「三代物」后有八字,乃近籀篆,云「水银阴精,百炼成镜」。后仲宣南牧,洞庭风浪,泊舟梦一道士赤衣乘龙持镜而去,且云:「此镜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梦觉亟视箧中,已失所在。
萤火为怪
居晦尝夜坐退之,与余三人谈鬼神变化,时风雪寒甚,窗外忽有流萤,须臾千万不可胜,数往来,离合变作,大声而去,虽退之刚直,亦为之动,颜居晦与余匍匐掩目而已。俗说白昼无谈人,谈人则害生,昏夜无说鬼,说鬼则怪,至余三人,后皆不利。
五通鬼。
桞州旧有鬼名五通鬼,余始不信之。一日,因发箧易衣衣,尽为灰烬。余乃为文醮诉于帝龙城,遂絶妖怪,集贤院书。
有唐惟开元文籍最备,集贤院所藏至七万卷,当时学士张说等四十七人,分司典籍,靡有缺文,兵火以来,两都灰烬无存,惜哉!
双头牡丹。
高宗宴群臣,赏双头、牡丹赋诗,惟上官昭容,一聨絶丽,所谓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
醽醁,翠涛
魏左相能治酒,其名有醽醁翠涛,尝以大金罂内贮,盛十年味不败。太宗尝赐诗云:「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兰生即汉武帝百味旨酒玉薤,炀帝酒名此酒本学酿于西域,胡人岂非得大宛之法?司马迁所谓富人藏万石、葡卜酒数十歳不败者乎?
文种无絶。
裴令公尝训其子:吾辈但可文种无絶,其间有成功能致身为万乘之相,则天也」。
李林甫震死。
惠州一娼女,震死于市,衢胁下有朱字云:「李林甫以毒虐弄权上,帝命震死,此女子偃月公后身耶?」元和元年六月也。
刘仲卿隐仙洞》。
金山双溪北有仙洞,中有三十二宫,凡三十六里。石刻上以松炬照之云。刘严字仲卿,汉射声校尉,当恭、显之际,直谏被贬,隠迹于此,莫知所终,道士萧至所记也。俗传仲卿每至中元日,来至洞中,州人祈福斩蛟。
赵昱从道士李珏隠青城山。隋炀帝知其贤,起为嘉州太守。时犍为潭中有老蛟为害,昱莅政五月,没舟船七百艘,昱大怒,率甲士千人、男子万人,夹江鼓噪,声振天地。昱持刀没水。有顷,江水尽赤石崖,崩吼如雷。昱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隋末大乱,隠去不知所终。后嘉陵水涨,蜀人见昱青雾中,骑白马,从数猎者于波面而过。太宗赐封神勇大将军,血食灌江口。上皇幸蜀,加封赤城王。昱斩蛟,时年二十六。花师。
宋单父,字仲儒。能种艺术。牡丹变易千种,上皇召至骊山植花,万本色様各不同,内人呼为「花师」。
类说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