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一百四十七·边防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七边防

等,谨案:杜佑作边防典,具列四裔诸国,极之万里之遥,重洋之隔,皆得以边防统之者,诚以地虽辽逺,而绥柔驾驭之道,不可不明,所谓来则御之,去则备之,兢兢以持盈,知足为要谅哉?其言之已。自唐以降,各部分并不常,背服不一,强弱异形,通阻异势,诸史所载,事迹颇繁,若唐之突厥、吐蕃,宋之西夏,明之倭人,兵事相寻,动辄数十百年,所闗于边防者,固非浅鲜。我

圣朝抚御环、瀛版图,式廓皇上,徳威逺布,绥定遐方,若杜氏所列之挹娄、靺鞨诸部,今为黒龙江、宁古塔地、杜氏所列之乌桓、鲜卑诸部,今为内扎萨克地,杜氏所列之。卭都筰都、冉駹诸部,今为金川境内地,杜氏所列之车师、龟兹、于阗诸部,今为天山南北路地,非可复以边防,目之而当明以前,则固自为风气,非疆宇所能及也。兹谨就史册,《志乘》所载国俗土风,依四正四隅方位,类次于篇,至于诸国之名有互见于诸史者,有前史所载而后史即无闻者,故杜氏《通典》以国为纲,就一国之中,其纪事按照,时代接叙,不另提纲,今亦依杜氏之例,仍以国为纲焉。

第一边防东。 正东朝鲜日濊人 本 耽罗邪古 新罗波邪 长多尼嘉婆罗冯 施兰 东南鸡笼山猫琉球沙三屿呐吕宋 合 里 瑶 哔嘽居古麻剌朗洛 佛郎机 文郎马神和兰 第二边防南。 正南盘瓠种赤,西原蛮黒,南诏面濮 口濮 僰濮。 文骠缅域安南童南掌满暹罗占 宾 龙 刺加 彭亨阿鲁 丹眉流𤓰哇重迦罗佛日罗夏治投碟里婆丁机宜佛苏吉丹 柔 真腊 和 利 三 齐苏禄室勃泥逝层檀蔑巴喇西分 利佛 名 单单 瞻博注辇 修罗马八儿诸国西南沦州蛮郎两㸑,弥东谢外䍧牱、吐兖州, 夜 昆 松 诸蛮 蕃斯朶甘寳长河西鱼通寜逺 藏大 法王 大乘法王 董卜韩胡阐乌大慈法王 化王天赞善王徳䕶教王八阐教王地辅教王西 阿难功 国 尼 刺国 涌塔国麻叶瓮百陀洹那南毗澹巴 花 孤儿 苏门答剌㴾覧邦柯黎伐 南 利枝兰小葛兰山大葛 锡兰第三边防西 正西沙州。阿赤斤䝉古定 端 察逊 罕东尔安哈马哈密于土鲁番浑火州项栁城食卫喇特兹 阗 吐 党 大 拂菻 龟波斯塔撤玛尔罕兰哈鲁实逹尔玛黙实喇哈雅 什罕 萨 克 特尔 布哈尔珲养夷达沙喇斯爱纳苏察罕什哈喇 巴 克山 达罕 喀 噶尔 温图伊斯帕罕珠尔 呼喇济黙竒尔玛勒尔白松虎儿勒敏日洛 色尔 都 苏 萨哈罗密沼坤城儿阿苏法天方木黙徳讷刺 纳朴 祖 儿 骨都束 榜葛不刺哇溜竹步南阿丹 山 巫里 刺撒勒麻林巴忽鲁谟斯加异 甘 里 急兰丹卒 沙里湾泥葛千里达葛失剌比洋古里班剌泥 白 达 黒 达 西 古里西洋琐里意大里亚 西北伊里巴拉戞凖布沙突厥囬鹘 黠 斯 陀第四边防北 正北鞑靼鬼国 朶顔克泰宁尔福馀契珠巴 乌 古丹附近诸国 铁甸东北渤海铁哈斯罕罗富珠哩定乌舍 骊 博 满达 安室韦

边防东序畧》

等谨按杜氏边防典,东方凡二十国。闽、越自汉以降,已置为郡县,百济、新罗、濊貊递为朝鲜所并,惟朝鲜、日本、琉球诸史,递各有传。他若耽罗、纳贡、于元吕、宋佛郎机等通使于明,皆杜氏所未经胪载。又如髙丽有史有鉴,日本有东鉴,琉球有《中山世鉴》,图足与正史相参稽者,并可蒐葺,以为订证之一助。至于朝鲜诸国,山川土俗,已见杜典者,不复赘录。扶桑、文身诸国,南北史后无闻者不更纂叙,祗期徵信焉。尔洪惟我!

朝发祥东土自。

逺祖定三姓之乱,居俄漠惠之野,俄多里城,国号满洲,是为我。

大清,开基之始,逮

肇祖原皇帝,始居呼阑哈达山下之赫图阿喇地方,缔造兴京,用基王业至。

太祖髙皇帝诞膺

天眷剏树鸿图,遂定都于渖阳,太宗文皇帝营造。

宫阙号曰:

盛京于是全、辽之地悉归抚定。盖东方居生物之位,实符出震之义。自开辟以来,扶舆锺毓,以待首出之。

圣人其详具见。

钦定满洲,源流考兹,不复恭载,谨于序畧之内,识缘起云。

正东

朝鲜自唐迄元,皆曰髙丽,明始复朝鲜之号朝鲜东跨海距新罗,南亦跨海,距百济西北度辽水,与营州接。北靺鞨俗知文字,喜读书,士女服,尚白地産铜银及龙须席,白硾纸狼尾笔。唐髙宗总章初,李绩平髙丽,擒其王髙藏归髙氏,君长遂絶武后。圣厯中,以髙藏子徳武为安东都督,后复稍自立国。宪宗元和末,遣使者献乐工。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遣广评侍郎韩申一、春部少卿朴岩来,其后有王建代主其国,迁都于松岳。明宗长兴三年,权知国事王建遣使者来,乃拜建为元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封髙丽国王,建以平壤为西京。王氏三世终五代,屡来朝贡。宋太祖建隆三年,髙丽国王昭遣广评侍郎李兴佑等来朝贡,锡以制书,昭卒,其子伷袭,于太宗时遣国人金行成入就学,行成,擢进士第,累官至殿中丞,后通判安州。太平兴国七年,伷卒,其弟治袭。雍熙元年,遣使来贡,又遣本国学生崔罕、王彬诣国子监肄业。端拱二年,诏赐监板九经。三年,赐崔罕、王彬等及第,遣归,后受制于契丹朝贡,中絶髙丽,调兵守六城,契丹大举伐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复遣使来贡。神宗熙宁中,屡遣使言欲逺契丹,乞改途由明州诣阙,从之。哲宗元佑四年,遣使持二金塔为两宫夀,苏轼奏却之。七年,复遣使献黄帝针经,请市书甚衆,仍用苏轼奏,弗许,然卒市《册府元龟》以归,至孝宗隆兴后,使命乃絶。辽太祖神册间,髙丽遣使进寳劒,圣宗统和十年,以东京留守萧恒徳伐髙丽。十一年,王治遣朴良柔奉表请罪,因遣使册治为王,治传子诵。二十八年,髙丽西京留守康肇弑其主诵,擅立诵从兄询,辽伐髙丽,肇拒战被执。先是,询上表请朝,至开泰元年,称病不能朝。四年,命耶律世良、萧虚烈伐之。八年,复会兵进讨,询乃降金灭辽,髙丽遣使通好于金,太祖収国,二年来贺伐辽之㨗,且请保州,太祖曰:「尔自取之」。太宗天会四年,髙丽遣使奉表称藩,优诏答之,仍赐保州地,嗣后髙丽使贺正旦及天清节万夀节,史不絶书。元太祖十一年,契丹人禄格等窜据髙丽江东城,元遣兵征之,国人洪大宣诣军降,共讨灭禄格。太宗三年,以髙丽杀使者,命彻尔台征其国,国人洪福源迎降,其主王㬚请和,许之,遂设官分镇所取之地而还。明年,㬚尽杀所置达噜噶齐七十二人以叛,复遣兵征之,㬚遣使上表谢过,自后叛服不常。世祖至元七年,其西京内属,改置东宁路总管府,尽慈悲岭为界,以孟克图为安抚使,率兵戍其西境,其后遣使奉表嵗修职贡。明太祖洪武元年,遣使赐王颛玺书。二年,颛表贺,贡方物,且请封诏,赐金印,诰文封为髙丽国王,颛复遣成惟徳等上表谢,赐以六经、《四书。通鉴》:七年,颛为权相李仁人所弑,而立宠臣辛肫之子禑禑传子昌。二十二年,李成桂废之,复立王氏裔定昌国院君瑶。二十五年,瑶出居原州,成桂主国事,更名旦,遣使请改国号,命仍古号曰朝鲜,自是王氏始絶。成祖永乐元年,朝鲜请冕服书籍,许之。宣宗宣徳八年,朝鲜请遣子弟入学,不许。神宗万厯二十年,为日本闗白平秀吉所侵掠,朝鲜王李昖奔平壤城,已复走义州,八道几尽没,遣使求援,中国乃以宋应昌为经畧,李如松为提督,分布诸将攻战,终莫能胜。至二十六年,平秀吉死,诸倭撤兵去,而其国始安。

濊居,朝鲜之东,户二万,俗常用四月节祭天昼夜饮酒歌舞。辽太祖天显元年,濊貊来贡。圣宗开泰三年,以其地为开州镇国军。

耽罗。

耽罗,髙丽属国也。元世祖既臣服髙丽,以耽罗为吕宋日本冲要,乃遣将平之,即其地立耽罗国招讨司,后改为军民安抚司,其贡赋嵗进毛施布百匹,后髙丽以为言,遂复𨽻髙丽。

新罗。

新罗国,其王姓金氏,所居曰金城官,有宰相、侍中、司农卿、太府令,其俗元日相庆拜,日月,神男子褐袴,妇长襦见人跪以手踞地为恭市,皆妇女贸贩。唐髙宗上元中,分取百济地,遂抵髙丽南境。元宗开元中,其王金兴光数入朝,献果下马、朝霞、紬、鱼、牙紬、海豹皮,又遣子弟入太学。兴光卒,元宗命邢璹吊祭,曰新罗号君子国,知诗书,以卿敦儒,故持节往,宜衍经谊,使知大国之盛。自是嵗朝献,会昌后不复至。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其王金朴英遣使者来朝贡。四年,权知国事金溥遣使来,晋以后不复至。辽太祖九年,新罗遣使贡方物。天赞四年,复来贡。圣宗统和中,设朝天馆于大定府以待之长人。

长人国在新罗之东,长身狰狞,不火,食噬禽兽,或搏人以食其国。连山数十里,有峡,固以铁阖,号闗门,新罗常屯弩士数千守之。

日本

日本,古倭国,唐髙宗咸亨初改名日本地环海,惟东北限大山,有五畿、七道、三岛,其城池附山,城筑四座,毎城周三四里,岩石髙耸,限以大河内大楼阁九层妆黄金,下隔小房百馀间,夜则东西游,卧令人不知其处,气候温暖,草木冬青,土地膏腴,水多陆少,俗以捕鱼为业,元宗、开元、天寳间,相继来朝,肃宗上元中,新罗梗海道,乃繇明州、越州朝贡。徳宗建中元年,使者真人兴,能献方物,真人,盖因官而氏者也。兴能善书,其纸似茧而泽,人莫识贞,元末,遣使者朝其所携学子及浮屠等,愿留肄业,閲二十馀年,使者来,请肄业者还国,诏可。宋太宗雍熙元年,日本国僧奝然与其徒浮海而至,献铜器十馀事,并本国职员考、年代纪各一卷,奝然善𨽻书,而不通华言,问其风土,但书以对云:「国中有五经及佛经白居易集,并得自中国,土宜五榖而少麦,交易用钱,文曰乾文大寳。畜有水牛驴羊,多犀象,産丝蚕及织绢,乐有国中、髙丽二部,东岙州出黄金西别岛,出白银以为贡赋,国王以王为姓,传袭至今六十四世,文武僚吏皆世官,太宗閲其书,抚之甚厚,赐紫衣,馆于太平兴国寺。二年,随台州宁海商人船归其国,是后连贡方物而来者皆僧也。元世祖至元八年,命少中大夫、秘书监赵良弼使日本,日本始遣弥四郎入朝,帝宴劳遣之,后以致书不报,命范文虎等帅舟师十万征之,至五龙山,遭暴风,军尽没后,屡招不至,终元世不相通。明太祖洪武四年,日本国王良怀遣使奉表称臣,贡方物,后复遣王子来入国学,帝善待之,特授观察使。永乐元年,贡使至,上王源道义表及贡物。四年,封其国中山为夀安镇国之山,御制碑文,立其上。五年、六年,频入贡,嗣后虽屡遣使入贡,然海寇亦不絶。穆宗隆庆后,倭酋闗白平秀吉者,益治兵征服旁近诸小国,遣其帅清正等率舟师逼釡山,屡次入犯,及其国内乱乃止。

邪古! 波邪 多尼

邪古波邪多尼三小国,在日本之东海屿中,北距新罗,西北距百济,西南直越,州産丝絮。

婆罗。

婆罗,又名文菜,东洋尽处也。其地负山面海。崇释教,禁食豕肉,有礼。拜寺,毎祭用牺。唐髙宗时,婆罗国入贡。明成祖永乐三年,遣使者赍玺书彩币抚谕其王。四年,其国东、西二王并遣使奉表朝贡。神宗万厯时为婆罗国王者,乃闽人也。或言郑和使婆罗,有闽人从之,留居焉。其后人竟据有其国。王有金印一篆,文作兽形。民间嫁娶,必请此印印背,上以为荣。后佛郎机举兵来击,王率国人走山谷中,放药水流出,毒杀佛郎机人,因得返国。冯嘉、施兰。

冯嘉施兰,东洋小国。明成祖永乐四年八月,其酋嘉马银等来朝,贡方物,赐钞币有差。六年、八年复来朝,贡东南。

鸡笼山

鸡笼山在彭湖屿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畨去泉山甚迩,地多大山,泽丛篁深菁夹以溪流,溪流入海水淡,故其外名淡水洋。无君长,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无徭赋,以子女多者为䧺,听其号令,虽居海中,畏海不善操舟,罕与隣国往来,俗尚勇暇,即习走,日可数百里,足皮厚数分,履荆棘如平地,所産竹,大至数拱,长十丈,以竹构屋,覆之以茅,聚族而居。明成祖永乐中,郑和徧至东西洋,靡不献琛,恐后,独此畨逺避不至。世宗嘉靖末,鸡笼山人遭倭焚掠,避居山后,嗣有红毛畨至此,因事耕凿,设闤闠称台湾焉。明末,给事中何楷陈靖海之策,大率以台湾为奸民之窟,欲逐去红毛,时不能用。

琉球宋史作「流求」,《元史》作瑠求。琉球在东南海中,与漳、泉、兴、福四州界相值,舟行数日可至,每嵗稲再熟,花常开燕,以七月来,不巢人屋,鹰以白露,日至物産硫磺、胡椒等物,其王毎视朝,羣臣搓手膜拜,移时方起其俗,凡有宴会、肴馔,各盘贮而不相共,饮酒则止以一杯相传。宋孝宗淳熙时,其王舜天依日本书制字母四十七名,依鲁花畧,仿切音三十六字母意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海船副万户杨祥请以六千军往降之,给金符賫诏以行,出海洋,遽掠一山,军小挫,未至,琉球引还。成宗元贞三年,福建省平章政事髙兴上言琉球可图状,遣省都镇抚张浩等袭之,擒生口百三十馀人,抗命如故,其国至元末分为三: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其王皆以尚为姓,而中山最强。明太祖洪武五年,命行人杨载诏谕之,中山王察度遂遣使入贡,赐赉有加,许陪臣子弟入国学肄业,于是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帕尼芝亦相继臣服。成祖,永乐中,琉球中山、山南、山北三王屡入贡,子弟俱入国学肄业,其嗣王立,俱遣使册封之。十三年以后,山北王不复遣使。宣宗宣徳四年后,山南王亦不复至,云为中山王所并,中山王屡世,朝贡不絶。

三屿。

三屿近琉球。元世祖至元三十年,欲选人招诱之。平章政事巴延等言:「此国之民不及二百户,去年军船入琉球,过其国国,人饷以粮,馆我将校无他志也,乞不遣使」。帝从之。

吕宋

吕宋居东南海中,在台湾、鳯山沙马﨑之东南,俗少争讼,出入佩刀自卫。国有机易,山産金银,明太祖洪武五年,遣使入贡。成祖永乐三年遣官赍诏抚谕其国。八年复来贡。自后久不至。神宗万厯四年,官军追海寇至其国,国人助讨有功,复朝贡。时佛郎机强,与吕宋互市,久之,筑室其地,竟乘其无备,袭杀其王而据其国,名仍吕宋,实佛郎机也。

合猫里

合猫里,海中小国,近吕宋,又名猫里务。其国多山,山外大海,饶鱼鱻,人知耕稼。商船往来,渐成富壤。华人入其国不敢欺。凌市法最平。明成祖永乐三年遣使朝,贡沙瑶。 呐哔嘽。

沙瑶,与呐、哔嘽连壤呐哔嘽,在海畔,沙瑶稍纡入山隈,皆与吕宋近。男女蓄髪垂髻,以板为城,竖木覆茅为室。崇释教,多建礼拜寺,物産甚薄。后佛郎机据,吕宋多侵夺,邻近惟二国号令不能及。

古麻剌朗。

古麻剌朗,东南海中小国。明成祖永乐十五年,遣中官张谦賫敕抚谕,赐之䋐绵紵丝纱。其王干刺义亦奔敦率妻子陪臣随谦来朝,贡方物,礼之如苏禄国。赐以印诏、冠带、金钱、文绮。明年还至福建,遘疾卒。赐諡康靖。命其子苾刺嗣为王,赐钞币,率衆归。

文郎马神

文郎马神处东南海中,以木为城,其半倚山,民多縳木水上,筑室以居。男女用五色布纒头,腹背多袒。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磁器。其俗恶淫,奸者论死。隣境有买哇柔者,性凶狠,商人畏之,夜必严更,以待所産有孔雀、鹦鹉、沙金、降香、藤席等物。

美洛居。

美洛居,俗讹为米六合,居东海中,颇称饶富。酋出,威仪甚备,所部合掌伏道旁,男子削髪女椎结。地有香山,雨后香堕,沿流满地,居民拾取不竭,其酋委积充栋,以待商船之售。明神宗、万厯时,红毛番与佛郎机交争,美洛居地,每嵗构兵,人不堪命。华人流寓者说二国令各罢兵,分国中万老髙山为界,山以北属红毛番,南属佛郎机,始稍休息,而美洛居竟为两国所分佛郎机。

佛郎机近美洛居,又称干系腊国,时恃强陵轹诸国,无所不往,所産多犀象珠贝,衣服华洁,贵者冠贱者笠。初奉佛教,复奉天主教,俗不立契约,有事指天为誓,不相负。明武宗正徳十三年,佛郎机请封诏拒之。世宗嘉靖二年,佛郎机入寇,官军击走之。先是,其别将都卢以巨礟利兵,横行海上,官军击擒之,获二舟,得其礟,即名为佛郎机,副使汪鋐进之朝,用以守墩台,城堡火礟之有,佛郎机自此始。

和兰

和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所恃惟巨舟大礟,舟长三十丈,广六丈,厚二尺馀,树五桅桅,下置二丈巨铁礟,发之可洞裂石城,震十里,世所称红夷礟,即其制其柁。后置照海镜,大径数尺,能照数百里,其人悉奉天主教。所産有金银、琥珀、玛瑙、玻璃诸物,其国甚富。明神宗万厯二十九年,和兰驾大舰薄香山,旋引去。三十二年,驾舰抵澎湖。熹宗天启四年,巡抚南居,益发兵攻破和兰、澎湖之警以息。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四十七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