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四十四职官
秩品五明
明官品
正一品
宗人府。宗人令。 左右宗正。 左,右宗人。 太师太傅。 太保。 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左右都督按明之武职,唯五府都督,位尊而任重,在内则掌各卫之军政,在外则充将军、总兵。洪武、永乐时,㕘将、游击、把总亦率以都督充之。故总兵、副总兵、㕘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无品级,无定员。独镇一方,无所统辖。中叶而后,五府皆为恩荫。寄禄之官,官无定额而命职亦不若洪武时之郑重矣。
特进荣禄大夫文散、武散、勲官并同
。 特进、光禄大夫 左右柱国勲文武同子:按自元以前,各朝封爵皆有王、公、侯、伯 男,列于一品至四,五品不等,至明则异姓。爵唯公、侯、伯三等,且皆不列于秩品之内。而驸马都尉则位在伯上,衍圣公则又秩居二品,袍带、诰命、朝班居一品」。
。
从一品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都督同知。 荣禄大夫文散、武散、勲官并同
光禄大夫 柱国勲文武同
正二品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吏部戸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衍圣公 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都督佥事。 留守司正留守。 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 龙虎山正一真人。 资善大夫文散
资政大夫 资徳大夫 骠骑将军武散
金吾将军。 龙虎将军。 正治上卿文勲
上䕶军武勲文,按明制,武散官正从一品与 散官同,其武勲亦与文勲官同。考元以前,各代勲皆为武职,分为文武,唯明制也。
从二品。
承宣左右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 都指挥同知:中奉大夫文散
通奉大夫 正奉大夫 镇国将军武散
定国将军 奉国将军 正治卿文勲
䕶军武勲
正三品。
太子宾客按太子宾客,唯洪武元年文原吉,范显祖常任之,以其时帝亲征太子监国故也,自后无是官矣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 通政使司通政使。 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应天府府尹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 留守司副留守。 都指挥佥事,嘉议大夫文散
通议大夫 正议大夫 昭勇将军武散
昭毅将军 昭武将军 资治尹文勲
上轻车都尉武勲
从三品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 行太仆寺卿。 苑马寺卿承宣布政司。左、右㕘政。 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 京卫指挥同知。 留守司指挥同知。 宣慰使司宣慰使 亚中大夫文散
中大夫 大中大夫怀逺将军武散
定逺将军 安逺将军。 资治少尹文勲
轻车都尉武勲
正四品。
左右佥都御史。 左右通政。 誊黄右通政。 大理寺左、右少卿 詹事府少詹事。 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 鸿胪寺卿 顺天府府丞。 应天府府丞。 行太仆寺少卿。 苑马寺少卿。 按察使、副使各府知府。 京卫指挥佥事。 宣慰司同知。 中顺大夫文散
中宪大夫 中议大夫 明威将军武散
宣威将军 广威将军 赞治尹文勲
上骑都尉武勲
臣
等谨按明初设宦官十二监、太监,秩正四品,见明㑹典,迨至中叶,凡镇守、出征、督饷、坐营等事,悉委任之,于是赐以印记,体同元辅,爵以公侯,荫及弟侄,名器滥而祖制紊,威福专而国事坏,迹其覆辙,甚于汉唐。考中官给事、宫闱,本非班聫,有职掌命官,可比今内侍省设官分职,仍按歴代史志纂入,以见宠任宦䜿者,必致国是日非,而内官秩品恭承。
圣训指示,削去明代诸衔,俾知阍寺微贱,不得与朝士齿臣
等仰体。
圣意自唐已下,各朝概从删省,庶体例归于画一,且以昭万世之炯戒云。
从四品
国子监祭酒 布政使左右㕘议。 都转运、盐使司同知。 宣抚司宣抚使。 宣慰司副使 朝列大夫文散
朝议大夫 朝请大夫 宣武将军武散
显武将军 信武将军 赞治少尹文勲
骑都尉武勲
正五品。
中极殿大学士。 建极殿大学士。 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吏部戸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郎中 宗人府经歴。 通政司左右㕘议。 大理寺左、右寺丞。 詹事府通事舍人 左、右春坊大学士。 左、右春坊庶子翰林院学士 光禄寺少卿。 尚宝司卿 钦天监监正。 太医院院使。 上林苑监左、右监正 顺天府治中。 应天府治中。 按察使佥事 各府同知。 王府左、右长史。 王府仪卫司仪卫正 千戸所正千戸。 宣慰司佥事。 宣抚司同知。 奉议大夫文散
奉政大夫 武徳将军武散
武节将军 修正庶尹文勲
骁骑尉武勲
从五品。
吏部戸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员外郎 詹事府左右谕徳。 司经局洗马。 翰林院侍读学士 侍讲学士。 鸿胪寺左、右少卿 尚宝司少卿。 都转运盐副使 盐课提举司提举辽东煎盐提举司,秩正七品
市舶提举司提举。 各州知州。 五军都督府经歴,京卫镇抚司镇抚。 王府仪卫副。 千戸所副千户。 宣抚司副使。 安抚司安抚使。 招讨司招讨使。 奉训大夫文散
奉直大夫 武略将军武散
武毅将军 协正庶尹文勲
飞骑尉武勲
正六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主事 都察院经歴大理寺左、右寺正。 詹事府丞 左右中允 翰林院侍读侍讲 国子监司业。 太常寺寺丞 太仆寺寺丞。 行太仆寺寺丞。 尚宝司司丞 钦天监监副。 五官正。 太医院院判。 上林苑监左、右监副。 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司指挥司指挥。 顺天府通判。 宛平、大兴二县知县。 应天府通判上元、江宁二县知县。 僧録司。左右善世。 道録司左右正 神乐观提㸃 王府审、理正。 行太仆寺丞。 苑马寺寺丞。 各府通判。 王府典仗。 都指挥司。经厯。 留守司经厯。 百户所百户 宣抚司佥事。 安抚司同知。 招讨司副招讨。 长官司长官。 承直郎文散
承徳郎 昭信校尉武散
承信校尉 云骑尉武勲
从六品。
大理寺寺副。 詹事府左右赞善。 左、右司直郎翰林院修撰。 光禄寺寺丞 署正。 鸿胪寺左右寺丞 顺天府推官。 应天府推官。 僧録司。左、右阐教。 道録司左右演法 布政使经歴。 理问都转运盐判官。 盐课提举司同提举辽东同。提举,秩正八品。
市舶提举司副,提举。 各州同知。 千户所镇抚安抚司副使 承务郎文散
儒林郎 宣徳郎吏材干出身
忠显校尉武散
忠武校尉。 武骑尉武勲
正七品。
工部营缮所所正。 监察御史 都察院都事 通政司经歴 大理寺评事 翰林院编修。 太常寺典簿 博士。 吏、户、礼、兵、刑、工六科都给事中。 行人司司正。 上林苑监左、右监丞 各典署 五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 宛平、大兴二县县丞。 上元、江宁二县县丞。 按察使经歴。 各府推官 各县知县。 王府审理副。 留守司都事。 副断事。 都指挥司都事。 副断事。 安抚司佥事。 承事郎文散
文林郎 宣议郎吏材干出身。
从七品。
詹事府主簿 翰林院检讨。 太常寺各祠祭署奉祀 光禄寺典簿。 署丞。 太仆寺主簿 六科,左、右给事中。 给事中。 各中书舎人。 行人司。左、右司副。 钦天监五官灵台郎。 顺天府经歴 应天府经。歴 布政司都事。 副理问。 行太仆寺主簿苑马寺主簿。 都转运盐司经厯。 盐课提举司副提举辽东副提举,秩正九品
各州判官 五军都督府都事 京卫指挥司。经歴 宣慰司经歴。 长官司、副长官。 从仕郎文散
徴仕郎正八品
户部照磨 宝钞提举司提举。 刑部照磨。 工部营缮所所副 广积通积芦沟桥,通州、白河各抽分竹木局大使。 副使。 大通闗,提举司提举。 都察院照磨。 通政司知事。 翰林院五经博士 国子监监丞。 太常寺协律郎。 行人司。行人: 钦天监主簿。 五官保章正 太医院御医。 上林苑监各署丞 宛平、大兴二县主簿 上元、江宁二县主簿僧録司左右讲经 道録司。左右至灵 龙虎山法官。 赞教。 掌书。 诸山灵官。 王府典膳正奉祠正 典宝正 纪善 良医正。 工正。 郡王府典膳。 按察使知事 各府经歴 各县县丞京卫指挥司知事。 宣慰司都事。 迪功郎文散
修职郎
从八品
詹事府左、右清纪郎 翰林院典籍 国子监五经博士。 助教。 典簿 太常寺各祠祭署祀丞。 光禄寺録事 监事。 鸿胪寺主簿 钦天监。五官挈壶正。 顺天府知事。 应天府知事。 僧録司。左右觉义。 道録司左右元义。 知观。 布政司照磨、都转运盐司知事 宣抚司经歴。 迪功佐郎文散
修职佐郎
正九品
户部检校 宝钞司。副提举。 钞纸坊大使。 宝钞广恵库大使。 广积库大使。 赃罚库大使。 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库大使 外承运库大使。 承运库大使。 行用库大使。 兵部㑹同馆大使。 刑部检校。 工部营缮所所丞 文思院大使。 皮作局大使。 鞍辔局大使。 宝源局大使。 顔料局大使。 军器局大使。 织染所杂造局大使。 都察院检校。 司狱司司狱。 詹事府録事 司经局校书翰林院侍书 国子监学正。 太常寺赞礼郎,太仆寺常盈库大使。 鸿胪寺司仪、司宾二署署丞,钦天监五官监候。 五官司歴。 上林苑监録事典簿 教坊司奉銮。 王府典簿。 典乐 典仪正 布政司检校。 按察使照磨。 苑马寺。各牧监监正。 茶马司大使。 各府知事 各县主簿 宣抚司知事。 将仕郎文散
登仕郎,从九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司务㕔司务 户部宝钞广恵库副使。 广积库副使。 赃罚库副使、甲字等库副使。 广盈库大使。 外承运库副使承运库副使 御马仓大使。 军储仓大使。 兵部㑹同馆副使 刑部司狱、司司狱 工部、文思院副使。 皮作局副使。 鞍辔局副使。 宝源局副使、军器局副使。 节慎库大使 织染所杂造局副使,柴炭司大使。 都察院。司务㕔司务。 司狱、司司狱。 大理寺。司务㕔司务。 詹事府左、右司谏 司经局正字。 翰林院待诏 国子监学録。 典籍衍圣公属教授 太常寺司乐 牺牲所吏目 光禄寺司牲司大使 鸿胪寺鸣赞。 序班 钦天监五官司晨。 漏刻博士。 太医院吏目。 顺天府儒学教授 照磨。 司狱。 都税司大使。 宣课司大使。 税课司大使。 武学京卫武学教授 教坊司左右韶舞 左右司乐。 王府伴读。 教授、郡王府教授 镇国将军教授 布政司司狱、司司狱。 库大使。 仓大使。 杂造局、军器局、宝源局、织染局各大使。 按察使检校。 司狱、司司狱。 苑马寺。各牧监监副。 録事 各苑圉长。 盐课提举司吏目市舶提举司吏目。 茶马司副使。 各府照磨 各州吏目。 各府教授。 巡检。 副巡检。 税课司大使。 各府仓大使。 各府织染杂造局大使 各府、医、学、正科 各府阴阳学正术: 各府僧纲司都纲各府道纪司都纪 司狱、司司狱。 京卫指挥司。吏目: 宣抚司照磨。 安抚司吏目: 招讨司吏目将仕佐郎文散
登仕佐郎
未入流。按唐以后,各代设官,皆制为九品,品有正,今从共十八。品品之外,有未入流,自明始也。详叙之,以垂一朝典制。
兵部大通闗大使、副使。 工部柴炭司副使 詹事府通事舍人。 翰林院孔目。 国子监掌馔 衍圣公属学録、学司。 光禄寺银库大使。 五城兵马指挥司。吏目。 武学京卫武学训导 布政司各局副使 都转运盐司库大使副使 各场盐课司大使、副使 各盐仓大使、副使。 各批騐所大使、副使、盐课提举司吏目。 库大使、副使 盐仓大使副使各场各井盐课司大使副使 各府检校。 各府司狱司司狱 各县典史。 各府训𨗳。 各州学正训𨗳。 各县教谕训𨗳。 驿丞。 府仓副使。 各州、县仓大使、副使 各州县库大使 各州县织染杂造局大使、副使 河泊所官 批騐所大使、副使、逓运所大使副使。 铁冶所大使副使 州医学典科。 县、医、学训科 州阴阳学典术。 县阴阳学训术 州僧正司僧正。 县僧㑹司僧㑹。 州道正司道正。 县道㑹司道㑹 留守司。吏目。 长官司吏目。 蛮夷长官司长官、副长官
右、内、外官,共二万四千六百员,内官一千九百七十四员,外官二万二千七百九员。按明制,总督、提督、巡抚、经畧、总理、赞理、巡视、抚治,皆以都御史充之,其品即视其所带之衔。督粮道、督□道,分守道,皆以布政使㕘政,㕘议充之。提督学道、清军、道驿、传道、分巡道,皆以按察司副使、佥事充之。其品亦即视其所带之衔,故秩品中不特载其官。至于初设后革,及因事而置事已即罢者,亦不备録。南京各部院寺监秩品畧同,并从删汰,以省繁冗云。
钦定续通典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