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四十·职官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通典》卷四十职官

秩品一

等谨按新旧唐书》所载唐代职官品秩,与杜佑《通典》互异者甚多,或开成以后有所更定故欤?今悉依《新唐书》增入。其与《旧唐书》舛异,而杜典所未备者,别为诠注,以资考核,且以补杜氏之阙。云唐官品

正一品

太师。 太傅。 太保。 太尉杜典未载。按:唐制以太尉为三公,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六月癸未,以长孙无忌为太尉,高宗宏道元年十二月庚午,以韩王元嘉为太尉,以后如宋王成器、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及李懐光、李晟皆拜太尉,盖优礼勲臣之崇秩也,而杜典遗之,或因有其官而不常置,故欤? 司徒。 司空。 王爵,从一品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开府仪同三司文散散按:杜典载开府仪同三司于东宫三师之前,考 阶之官,虽朝参禄奉而无职事间,或为勲戚宰辅之加衔,非国家有职掌大臣可比。今俱改列于正官之后。 骠骑大将军武散嗣王 郡王爵 国公爵

正二品

尚书令杜典及《旧唐书》皆未载,唐代拜是官者,唯武德三年太宗曽为之。代宗广德二年十二月乙丑,拜郭子仪为尚书令,辛未,以子仪固让,即罢之 侍中、杜典及旧唐书皆作「正三品」。中书令。杜典及旧唐书皆作「正三品」。 左右龙武军。 左右神策军等大将军杜典未载。《旧唐书》载在正三品内。 特进文散 辅国大将军武散 开国郡公爵。 上柱国勲,从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 太子少师。 太子少𫝊 太子少保。 西都东都北都牧。 大都督 大都䕶。 左右卫。 左右骁卫 左右武卫。 左右威卫。 左右领军卫。 左右金吾卫。 左右监门卫各上将军左右卫以下杜典及《旧唐书》未载。 光禄大夫文散 镇军大将军武散 开国县公爵。 柱国勲

正三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 门下侍郎杜典及旧唐书》皆作正四品 中书侍郎杜典及旧唐书》皆作正四品 御史大夫《杜典及《旧唐书》皆作「从三品」 太常卿 左右卫。 左右骁卫左、右武卫。 左右威卫。 左右领军卫。 左右金吾卫。 左右监门卫。 左右千牛卫各大将军 左、右羽林军大将军 左右龙武军。 左右神武军、左右神䇿军各统军龙武军以下,杜典及《旧唐书》皆未载。 太子詹事太子賔客 中都督。 上都䕶。 金紫光禄大夫文散 冠军大将军武散 懐化大将军。 懐化将军杜典》及《旧唐书》未载。 上䕶军勲。

从三品

秘书监 光禄 卫尉。 宗正 太仆。 大理。 鸿胪 司农 太府卿。 左、右散骑常侍。 国子祭酒殿中监。 少府监。 将作大匠 诸卫羽林千牛将军 左右龙武、神武神䇿各军将军杜典及《旧唐书》皆未载下都督。 上州刺史。 大都督府长史。 大都䕶府副都䕶。 亲王𫝊 银青光禄大夫文散 开国侯爵 云麾将军武散 归徳大将军。 归德将军 䕶军勲:

正四品

尚书左丞 尚书吏部侍郎 太常少卿 太子左庶子。 太子少詹事 太子左右卫。 左右司御左右清道。 左右监门率府率府率 中州刺史军器监 上都䕶府副都䕶。 上府折冲都尉。 正议大夫文散 开国伯爵。 忠武将军武散 上轻车都尉勲

以前上阶

尚书右丞 尚书诸司侍郎 御史中丞。杜典》及《旧唐书》皆作正五品。 谏议大夫杜典及旧唐书皆作正五品」 太子右庶子、太子左、右谕德。 左右千牛卫。 左右监门卫中郎将 亲卫、勲卫、翊卫、羽林中郎将 下州刺史: 通议大夫文散 壮武将军武散 懐化中郎将杜典及《旧唐书》未载。从四品。

秘书少监。 八寺少卿。 殿中少监。 太子家令,太子亲勲翊卫中郎将。 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内率 监门副率。 太子率更令。 太子仆内侍 上都䕶府亲王府长史。 太中大夫文散 宣威将军武散、轻车都尉勲。

以前上阶

国子司业。 少府少监。 将作少匠。 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 上州别驾。 大都督大都䕶府亲王府司马 中府折冲都尉。 中大夫文散 明威将军、武散归德中郎将,杜典》及《旧唐书》未载。正五品。

国子博士。 给事中 中书舎人。 太子中允。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都水使者 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 亲勲翊卫羽林郎将 中都督上都䕶府长史。 亲王府●议叅军。 亲王府典军。 中散大夫文散 定逺将军武散 开国子爵上骑都尉勲

以前上阶

太子中舎人。 尚食尚药奉御 太子亲勲翊卫郎将 中都督上都䕶府司马 中州别驾。 下府折冲都尉。 朝议大夫文散 宁逺将军武散 懐化郎将杜《典》及《旧唐书》未载

从五品

尚书左右诸司郎中 秘书丞。 著作郎 太子洗马。 殿中丞。 尚衣、尚舎、尚乘、尚辇奉御。 献陵昭陵乾陵恭陵定陵桥陵等令 亲王府副典军。 下都督府上州长史。 下州别驾。 朝请大夫文散 游骑将军武散 开国男爵。 骑都尉勲以前上阶:

大理正。 太常丞 太史丞。 太子内坊局令。杜典及旧唐书皆作「典内」,元宗开元二十七年,改典内曰「令」。 上牧监。 下都督府上州司马。 驸马都尉 奉车都尉。 亲王友。 宫苑总监。 上府果毅都尉。 朝散大夫文散 游撃将军武散 归德郎将杜典及《旧唐书》未载。正六品。

太学博士。 太子詹事丞 太子司议郎 太子舎人。 中州长史。 亲勲翊卫校卫。 太子典膳、药藏郎。 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 镇军兵满二万人以上司马。 亲王府椽属。 武库中尚署令。 诸卫左右司阶 中府果毅都尉 朝议郎文散 昭武校尉武散 骁骑校勲。

以前上阶

千牛偹身 备身左右。 太子文学。 下州长史中州司马 中牧监。 上牧副监。 上镇将。 承议郎文散 昭武副尉武散 懐化司阶杜典及《旧唐书》未载。从六品。

起居郎 起居舎人 尚书诸司员外郎 八寺丞,大理司直。 国子助教。 城门郎 符寳郎 通事舎人。 秘书郎。 著作佐郎。 侍御医。 诸卫羽林长史 两京市署令 下州司马。 左、右监门校尉。 亲勲翊卫旅帅。 亲王府文学。 亲王府主簿记室录事参军 诸州上县令 诸帅府左右司阶 镇军兵不满二万人司马。 奉议郎文散 振武校尉武散杜典作「旅威校尉」,《旧唐书》亦作「振威」。 飞骑尉勲以前上阶。

侍御史 少府将作。 国子监丞。 太公庙令。 太子内直,典设宫门郎。 司农寺。诸园苑监。 王府校尉。 下牧监。 宫苑总监副监。 牙市监。 中牧副监。 下府果毅都尉。 通直郎文散 振威副尉武散杜典作「旅威」,《旧唐书》亦作「振威」。 归徳司阶杜典及《旧唐书》未载。正七品。

四门博士。 詹事司直。 左右千牛卫长史。 尚食尚药直长。 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率府长史 军器监丞 太子千牛。 诸州中县令 亲勲翊卫队正 京兆河南太原府司录参军 大都督大都䕶府录事参军 中镇将 亲王府诸曹参军 亲卫朝请郎文散 致果校尉武散 云骑尉勲以前上阶。

尚衣尚舎尚乘尚辇直长。 太子通事舎人。 亲勲翊卫副队正。杜典作正七品上阶。 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䕶诸曹府参军 中都督上都䕶府录事参军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 诸卫左右中候。 上府别将长史。 上镇副。 下镇将。 下牧副监。 宣徳郎文散 致果副尉武散 懐化司候。杜《典》及《旧唐书》未载。从七品。

殿中侍御史。 左右补阙 太常博士。 太学助教门下省録事 尚书都事。 中书省主书。 九寺主簿 太子詹事主簿 左、右监门直长。 太子左右内率监门率府长史 太子侍医。 太子三寺丞都水监丞 诸州中下县令 亲王府东西閤祭酒 京县丞。 下都督府上州录事参军 中都督上都䕶府诸曹参军 中府别将长史。 中镇副勲卫。 太子亲卫。 朝散郎文散 翊麾校尉武散 武骑尉勲

以前上阶

太史局丞。 御史台。 少府将作。 国子主簿。 上署令。郊射、乘黄 太乐典廐 鼔吹,典客。 太医上林 太官太仓 左藏、平凖常平右尚。 左尚典牧 诸州下县令 太庙诸陵署丞 司农寺。诸园苑副监。 太子左右监门直长。 宫苑总监丞。 下都督府诸曹参军 太子内坊丞。 亲王国令。 公主家令。 上州诸府参军。 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 下镇副。 诸屯监。 诸率府左、右中候。 镇军兵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 诸折冲府校尉。 宣议郎文散 翊麾副尉武散 归德中候。杜典及《旧唐书》未载

正八品

协律郎 诸卫羽林录事参军 中署令鈎盾织右藏。 染冶掌 中州录事参军。 翊卫。 太子勲卫 太医署医博士 太子典膳药藏丞。 军器监主簿 武库署丞。 两京市署丞 上牧监丞。 亲王府执仗执乘亲事 镇军兵不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给事郎文散 宣节校尉武散以前上阶。

监察御史杜典及旧唐书》皆作正八品上阶 下署令大卜珍馐 廪牺良醖官掌醢校守官校武器校车府官司仪渠、崇元坊䆃 、左 中 右 甄 河 弩甲坊 备身 诸卫羽林诸曹参军 中州诸司参军 亲王府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䕶府参军 尚药藏局司医。 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 太子内直宫门局丞。 太公庙丞。 诸宫农圃监。 牙市监丞 司竹副监。 司农寺诸园苑监丞 灵䑓郎 上戌主。 诸卫左右司戈。 徴事郎文散 宣节副尉武散 懐化司戈杜典及《旧唐书》未载。从八品。

左、右拾遗。 太医、署针博士 四门助教。 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 下州録事参军 诸州上县丞中牧监丞 京县主簿 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内率府録事参军 中都督上都䕶府参军。 太子翊卫。 亲王府行参军。 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府博士。 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 保章正。 诸折冲府旅帅 承奉郎文散 御侮校尉武散以前上阶

大理评事 律学博士。 太医署丞 太子左右春坊録事。 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 太子备身。 下州诸司参军。 太子诸署令 都水监主簿。 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 上署丞、上都督府上州参军。 中都督下都督府上州博士 诸州中县丞 亲王府典籖。 京县尉 亲王国大农 公主家丞。 亲王府队正 诸屯监丞、上闗令 上府兵曹。 上镇仓曹兵曹参军 挈壶正。 中戌主 上戌副。 诸率府左、右司戈。 承务郎文散 御侮副尉武散 归徳司戈杜典》及《旧唐书》未载。正九品。

校书郎 太祝 太子左右内率监门率府録事参军 太子内坊典直。 中署丞 典客署。掌客。 亲勲翊卫府羽林兵曹参军 岳凟令。 诸津令。 下牧监丞。 诸州中、下县丞 中州博士。 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主簿 武库署监事。 儒林郎文散 仁勇校尉武散

以前上阶

正字。 太子校书。 尚食局食医。 尚药局医佐、尚辇局掌辇。 尚乘局奉乘。 司库。 司廪: 太史局司辰。 典廐署。主乘。 太子左右内率监门府率府诸曹参军 太子三寺主簿。 詹事府録事 太子亲勲翊衞府兵曹参军。 诸州下县丞 诸州上县主簿 中州参军。 下州博士。 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 上牧监主簿 诸宫农圃监丞。 中闗令。 中府兵曹。 亲王国尉。 上闗丞。 诸衞左右执㦸。 中镇兵曹参军。 下戌主。 诸折冲队正登仕郎文散 仁勇副尉武散 怀化执㦸长上。杜典及旧唐书未载。

从九品

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 奉礼郎 律学助教。 太子正字。 𢎞文馆校书。 太史局司厯太医署医助教。 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録事 都督都䕶府上州録事市令 宫苑总监主簿。 诸州中下县主簿 中牧监主簿 诸州上县中县尉 下府兵曹监漕。 文林郎文散 陪戎校尉武散

以前上阶

国子监亲王府録事。 太子左右春坊主事。 崇文馆校书: 书学博士 算学博士。 门下典仪 太医署按摩呪禁博士。 太卜署博士。 太医署医正、大医、署针助教 大卜署卜正。 太史局监候,亲王、国丞。 太子典仓署园丞。 太子廐牧署典丞、太子诸署丞。 诸监作诸监计事官。 太官署监膳。 大乐鼔吹署乐正 亲王府队副。 大理寺狱丞 下州参军。 中州下。州医博士。 诸州中下县尉 京县録事 下牧监主簿 下闗令。 中闗丞,诸卫羽林长上。 公主邑寺録事 诸津丞。 下镇兵曹参军 诸折冲府队副: 诸率府左右执㦸将仕郎文散 陪戎副尉武散 归徳执㦸长上。杜典及旧唐书未载。

右内外文武官员数及视流内流外品,已详载杜典。按唐太宗省内外官,定制七百三十员曰:吾以此待天下贤才足矣。然是时已有员外置,其后又有特置同正员,至于检校、兼守、判知之类,皆非本制,又有置使之名,或因事而置,事已而罢,或遂置而不废。其名类繁多,史已莫能徧载。中世以后,盗起兵兴,又有军功之官,统计内外官万二千五百七十六人,官旣冗而职益不振,甚至藩镇得自辟僚属,府罢则又废之,由其时不能慎守祖制,而狥一切苟且之政也。又考翰林之名,起于唐代,开元以前,名曰翰林,供奉以后改为学士,别置学士院,専掌内命。宪宗时,又特置学士承㫖,而通典未载其官,史亦未序其品秩,或以他官兼摄,且无所𨽻属,载籍莫考,故不入卷中。

等谨按内侍官秩明代,旣恭奉谕㫖删汰,兹自唐以下,槩不具録,以符体例,其厯代职守参用宦䜿者,则不当以人废官,如金之宣徽院所𨽻尚食等局,元之仪鸾局、长信寺、中尚章佩等监,仍按品分载,以存一代之官制,若宋之通侍、正侍、中侍、中亮、中卫、拱卫诸大夫之称,徽宗增置为武臣,横班散阶,而又以易内侍内客省等使之号,殊为紊乱。今悉按史志载入武阶,注明横班,以志区别云。

钦定续通典卷四十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