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十七
户口志
国家积徳累仁,休养生息,户口之繁庶,葢不待太人之占,而庆室家之溱溱矣!
万年之景祚,三万里之版籍,生齿日増,赋额仍旧,皇恩浩荡,又亘古所未有焉,至于户口之数,湖北较赢,湖南较绌,葢曩者云霓望殷而来苏处后。
干羽化格,而《绎》《骚》在前。从此沐浴,于深仁厚泽之中。林林总总,其可量乎?
歴代户口。
秦以前无考。
汉
《前汉书地理志》:元始二年,南阳郡户三十五万九千一百一十六,口一百九十四万二千五十一。 南郡户十二万五千五百七十九,口七十一万八千五百四十。 江夏郡户五万六千八百四十四,口二十一万九千二百一十八。 桂阳郡户二万八千一百一十九,口十五万六千四百八十八。 武陵郡户三万四千一百七十七,口十八万五千七百五十八。 零陵郡户二万一千九十二,口十三万九千三百七十八。《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三十七城。永和五年,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 南郡十七城,户十六万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万七千六百四。 江夏郡十四城户五万八千四百三十四,口二十六万五千四百六十四。 零陵郡十三城,户二十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四,口一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 桂阳郡十一城户十三万五千二十九,口五十万一千四百三。 武陵郡十二城户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万九百一十三。 长沙郡十三城户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口百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
晋
《晋书地理志》,江夏郡统县七,户二万四千」。 南郡统县十二,戸五万五千。 襄阳郡统县八户二万二千七百。 宜都郡统县三,户八千七百。 南平郡统县四,户七千。 武陵郡统县十,户二万四千。 天门郡统县五,户三千一百。 长沙郡统县十户三万三千。衡阳郡,统县九,户二万一千。 湘东郡统县七,戸一万九千五百。 零陵郡统县十一户二万五千一百。 邵陵郡统县六,戸一万二千。 桂阳郡统县六,户一万一千三百。 武昌郡统县七,户一万四千八百。隋
《隋书》《地理志》,南郡统县十,户五万八千八百三十六。夷陵郡统县三,户五千一百七十九。 巴东郡统县十四户 万一千三百七十。 竟陵郡统县八户五万三千三百八十五。 沔阳郡统县五,户四万一千七百一十四。 沅陵郡统县五,户四千一百四十。武陵郡统县二,户三千四百一十六。 襄阳郡统县十一户九万九千五百七十七。 房陵郡统县四,户七千一百六。 安陆郡统县八,户六万八千四十二。永安郡,统县四户二万八千三百九十八。 蕲春郡统县五,戸三万四千六百九十。 江夏郡统县四,户一万三千七百七十一。 澧阳郡统县六户八千九百六。巴陵郡统县五户六千九百三十四。 长沙郡统县四户一万四千二百七十五。 衡山郡统县四,户五千六十八。 桂阳郡统县三,戸四千三百六十六。零陵郡统县五,户六千八百四十五。
唐
《唐书地理志》:天寳元年,江陵府江陵郡户三万三百九十二,口十四万八千一百四十九。 峡州夷陵郡,户八千九十八,口四万五千六百六。 归州巴东郡,户四千六百四十五,口二万三千四百一十七。 澧州澧阳郡,户万九千六百二十,口九万三千三百四十九。朗州武陵郡,户九千三百六,口四万三千七百六十。襄州襄阳郡,户四万七千七百八十,口二十五万二千一。 均州武当郡,户九千六百九十八,口五万八百九。 房州房陵郡,户万四千四百二十二,口七万一千七百八。 复州竟陵郡,户八千二百一十,口四万四千八百八十五。 郢州富水郡户万二千四十六,口五万七千三百七十五。 蕲州蕲春郡户二万六千八百九,口十八万六千八百四十九。 安州安陆郡户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一,口十七万一千二百二。 黄州齐安郡户万五千五百一十二,口九万六千三百六十八。 鄂州江夏郡户万九千一百九十,口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三。 岳州巴陵郡,户万一千七百四十,口五万二百九十八。 潭州长沙郡户三万二千二百七十二,口十九万二千六百五十七。 衡州衡阳郡,户三万三千六百八十八,口一十九万九千二百二十八。 永州零陵郡户二万七千四百九十四,口十七万六千一百六十八。 道州、江华郡户二万二千五百五十一,口十三万九千六十三。 郴州桂阳郡户三万三千一百七十五。口阙。 邵州邵阳郡户万七千七十三,口七万一千六百四十四。 辰州泸溪郡户四千二百四十一,口二万八千五百五十四宋。
《宋史地理志》:太祖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府三,县一十七,户一十四万二千三百。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监一,县六十六,户九万七千三百八十八。 崇宁中。北路江陵府江陵郡户八万五千八百一,口二十二万三千二百八十四。 鄂州江夏郡户九万六千七百六十九,口一十四万七百六十七。 徳安府安陆郡,户五万九千一百八十六,口一十四万三千八百九十二。 常徳府武陵郡,户五万八千二百九十七,口一十三万八百六十五。 澧州澧阳郡,户八万一千六百七十三,口二十三万六千九百二十一。 峡州夷陵郡,户四万九百八十,口一十一万六千四百。岳州巴陵郡,户九万七千七百九十一,口一十二万八千四百五十。 归州:巴东郡户二万一千五十八,口五万二千一百四十七。 辰州泸溪郡,户一万七百三十,口二万三千三百五十。 沅州潭阳郡,户九千六百五十九,口一万九千一百五十七。 靖州户一万八千六百九十二。口阙。 南路潭州长沙郡户四十三万九千九百八十八,口九十六万二千八百五十三。 衡州衡阳郡,户一十六万八千九十五,口二十万八千二百五十三。 道州江华郡户四万一千五百三十五,口八万六千五百六十三。 永州零陵郡户八万九千三百八十七,口二十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二。 郴州桂阳郡户三万九千三百九十二,口一十三万八千五百九十九。 寳庆府邵阳郡。户九万八千八百六十一,口二十一万八千一百六十。全州户三万四千六百六十三,口一十万六千四百三十二。 桂阳军户四万四百七十六,口一十一万五千九百。 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郡户八万七千三百七,口一十九万二千六百五。 随州汉东郡,户三万八百四,口六万七千二十一。 房州房陵郡,户三万三千一百五十一,口四万七千九百四十一。均州武当郡户四万七千二百八十一,口七万八千七百二十七。 淮南西路蕲州蕲春郡,户一十一万四千九十七,口一十九万三千一百一十六。 黄州齐安郡,户八万六千九百五十三,口一十三万五千九百一十六。 江南西路兴国军户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二,口一十万五千三百五十六。
元
《元史地理志》,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辖武昌路户一十一万四千六百三十二,口六十一万七千一百一十八。 岳州路户一十三万七千五百八,口七十八万七千七百四十三。 常徳路。户二十万六千四百二十五,口一百二万六千四十二。 澧州路戸一十万九千九百八十九,口一百一十一万一千五百四十三。 辰州路戸八万三千二百二十三,口一十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五。 沅州路戸四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口七万九千五百四十五。兴国路戸五万九百五十二,口四十万七千六百一十六。 汉阳府戸一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口四万八百六十六。 归州,戸七千四百九十二,口一万九百六十四。 靖州路戸二万六千五百九十四,口六万五千九百五十五。 天临路戸六十万三千五百一,口一百八万一千一十。 衡州路戸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三,口二十万七千五百二十三。 永州路戸五万五千六百六十六,口一十万五千八百六十四。 道州路戸七万八千一十八,口一十万九百八十九。 郴州路戸六万一千二百五十九,口九万五千一百一十九。 全州路戸四万一千六百四十五,口二十四万五百一十九。 寳庆路戸七万二千三百九,口一十二万六千一百。 武冈路戸七万七千二百七,口三十五万六千八百六十三。 桂阳路户六万五千五十七,口一十万二千二百四。 茶陵州戸三万六千六百四十二,口一十七万七千二百二。 耒阳州,戸二万五千三百一十一,口一十一万一十。常宁州,戸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一,口六万九千四百二。 又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辖襄阳路戸口阙。 蕲州路三万九千一百九十,口二十四万九千三百二十一。 黄州路戸一万四千八百七十八,口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九。 中兴路户一十七万六百八十二,口五十九万九千一百二十四。 峡州路戸三万七千二百九十一,口九万三千九百四十七。 安陆府,户一万四千六百六十五,口三万三千五百五十四。 沔阳府戸一万七千七百六十六,口三万九百五十五。 荆门州戸二万九千四百七十一,口一十六万五千四百三十五。 徳安府,戸一万九百二十三,口三万六千二百一十八。
明。
《续文献通考》:洪武初,湖广戸七十七万五千八百五十一,口四百七十万二千六百六十,丁一百四十三万九千九百六十一。 成化八年,戸五十一万七千一十三,口四百一十七万三千三百八十五。 𢎞治十五年,戸五十万四千八百七十,口三百七十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 正徳七年,戸七十七万五千八百五十一,口四百七十万二千六百六十。 嘉靖四十一年,戸五十三万八千七百三十九,口四百四十六万四千八百五十一。 万厯六年,戸五十四万一千三百一十,口四百三十九万八千七百八十五,丁一百三万三千五百六十一。 武昌府戸四万二千八百六,口五十万八千六百五十七,丁一十二万九千七百三十。 汉阳府戸六千一百六十四,口三万二千九百一十七,丁六千八百八十八。 黄州府戸七万六千五十九,口八十七万一千二百七十五,丁九万六千一十。 安陆府,戸三万七千九百一十七,口二十五万八千一百六十七,丁六万三千九百六十一。徳安府戸一万二千七百三十五,口二十万一千九百八十七,丁五万三千六百七十四。 荆州府戸五万五千一十四,口三十万七千二百四十四,丁六万三千四百七十六。 襄阳府戸二万三千四百五十一,口一十九万四千一十四,丁五万三千一百七十五。 郧阳府戸一万一千六十三,口一十万七千四百六十九,丁一万九千一百六十五。 长沙府,户六万六千六十五,口四十二万七千一百六十四,丁一十四万八千二十二。 衡州府戸五万一千九百六十一,口三十五万八千九百一十六,丁八万六千八百六十六。 永州府戸二万三千八百八十一,口一十四万一千六百三十二,丁五万四千九百九十。 寳庆府戸二万六百三十八,口二十二万一千二百七,丁五万三三八百八十三。 岳州府戸四万六千二百一十七,口二十八万三千七百八十八,丁六万五千九百一十三。 常徳府戸二万一千一百四十五,口一十四万四千五百四十丁三万八千三百九十三。 辰州府户二万三百三十二,口一十五万六千七百二十四,丁三万五千七百七十六。 郴州戸一万五千八百六十六,口九万四千三百九十,丁四万三千三百六十。 靖州戸九千九百七十六,口八万八千六百九十,丁一万九千七百一十九。
《皇清》。
湖北戸口。
原额民赋,更名戸口并节,届审编额外,新増及恩施县,原报屯丁三十二名,共人丁五十五万三千二百九十六丁六分八厘九毫二丝六忽,额征丁银一十五万六千四百一十七两四钱八分一厘九毫一丝四忽六微三尘三纎四𣺌三漠六茫四沙二灰,内除康熙四年豁免运夫并无征人丁一十万二百五十三丁一分九厘六毫三丝八忽九微豁,除丁银三万五千三百四十七两四钱八分五厘六毫八丝七忽、八微二尘三纎三𣺌六漠一茫四灰八漂。
实在人丁四十五万三千四十三丁二分九厘二毫八丝七忽,一微实征丁银一十二万一千六十九两九钱九分六厘二毫二丝六忽,八微一尘七漠五茫三,沙七灰二漂。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题请随粮带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编审。
盛世滋生,増益人丁二万一千六百五十丁。钦奉恩诏,永不加赋。
武昌府:
原额戸口并节,届审编额外新増人丁一十四万四千一百九丁九分四厘四毫二丝,额征丁银二万八千六百四十一两四钱八分三厘七毫六丝九忽五微四尘八纎九漠,三茫内除,康熙四年豁免运夫人丁一千二百五十二丁豁,除丁银二百四十七两二钱九分五厘六毫六丝七忽、三微九尘一、纎一𣺌八漠。
实在人丁一十四万二千八百五十七丁九分四厘四毫二丝,实征丁银二万八千二百九十四两一钱八分八厘一毫二忽。一微五尘六纎九𣺌,一漠三茫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题请随粮带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编审滋生増益人丁五千九十六丁,钦奉恩诏,永不加赋。
汉阳府:
原额除拨归渔田,随丁外民赋更名戸口并节,届审编额外,新増及黄陂、孝感二县归并共人丁。三万九千九丁额征并新加共银八千六百一十七两三钱七分一厘三毫四丝四忽七微四尘六纎五𣺌。五漠内,除康熙四年豁免运夫人丁八百八十五丁豁,除丁银二百一十九两九钱八分七厘八毫六尘八纎一𣺌。
实在人丁三万八千一百二十四丁实征丁银八千三百九十七两三钱八分三厘五毫四丝四忽,六微七尘,八纎四𣺌五漠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题请随粮带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编审滋生増益人丁二千二百七十五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黄州府:
原额戸口并节,届审编额外,新増除黄陂拨归汉阳管辖外,共人丁八万三千一百二十五丁额征并新加共银二万六千二百九十四两四钱六分二厘一毫五丝一忽九微六尘七纎四𣺌,内除康熙四年豁免运夫人丁一千五百六十五丁豁,除丁银四百九十九两九钱六分一厘一毫一丝六微三尘一纎。
实在人丁八万一千五百六十丁,实征丁银二万五千七百九十四两五钱一厘四丝一忽,三微三尘六纎四渺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题请随粮带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编审滋生増益人丁五千八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安陆府。
原额戸口并节届审编外,新増共人丁七万二千二百九十二丁,额征丁银二万三千二百五十五两六钱七分三毫四丝五忽五微四尘三纎九𣺌五漠三茫内,除康熙四年豁免运夫并无征人丁二千九百三十九丁二分三厘七毫四丝豁,除丁银一千六百六两六钱二分六厘七丝四忽二尘九纎一𣺌三漠三茫八沙二灰、八漂。
实在人丁六万九千三百五十二丁七分六厘二毫六丝,实征丁银二万一千六百四十九两四分四厘二毫七丝一忽,五微一尘四纎八𣺌,二漠一沙七灰二,漂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题请随粮带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编审滋生増益人丁二千二十七丁,钦奉恩诏,永不加赋。
徳安府:
原额戸口并节届编审额外,新増除孝感县拨归汉阳府管辖外,共人丁五万三千五百一十五丁额征并新加共银一万二千九百八十五两九钱七分七厘六毫七丝八忽三尘四纎七𣺌一漠九茫内除,康熙四年豁免运夫人丁一百二十四丁豁,除丁银五十三两八钱一分五毫三忽七微七尘一纎九𣺌九茫。
实在人丁五万二千九百九十一丁实征银一万二千九百三十二两一钱六分七厘一毫七丝四忽二微六尘二纎八𣺌,一漠三茫。遵奉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题请随粮带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编审滋生増益人丁二千三百七十四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荆州府:
原额戸口并节,届审编额外新増除归州新改直𨽻,辖长兴、巴恩四县外,共人丁五万五千七百八十七丁一分三厘额征并新,加共丁银二万一千八两五钱七分八厘八毫四丝四忽六尘一纎三𣺌一茫四沙二灰,内除康熙四年豁免运夫并无征人丁二万七十二丁四分二厘四毫二忽四丝六微,豁除丁银八千八十五两四分二厘二毫六丝三忽、二微三尘四纎五𣺌、五漠七茫五沙二灰。
实在人丁三万五千七百一十四丁七分五毫七丝五忽四微实征丁银一万二千九百二十三两五钱三分六厘五毫八丝八微二尘六纎七𣺌,四漠三茫九沙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题请随粮带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编审滋生増益人丁二千一百七十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襄阳府:
原额民赋,更名戸口,并节,届审编新増共人丁六万一千九丁二分二毫,额征并新加,共丁银二万一千一百四十三两三钱八分八厘一毫三丝三忽,三微三尘六纎二漠内,除康熙四年豁免运夫并无征人丁三万四千八百七十二丁五分四厘五毫五丝豁,除丁银一万二千三百九两八钱五分五厘三毫九丝六忽、四微五尘八纎一漠、九茫七沙。
实在人丁二万六千一百三十六丁六分五厘六毫五丝实征丁银八千八百三十三两五钱三分二厘七毫三丝六忽,八微七尘八纎三沙。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题请随粮带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编审滋生増益人丁二千二百四十三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郧阳府:
原额民赋,更名戸口共二万九千二百七十四丁六分一厘八毫四丝三忽,额徵丁银九千六百二十七两三分八厘四毫八丝五忽。内除康熙四年豁免运夫并无征,人丁二万三千八百九十丁七分六厘三毫,豁除丁银七千八百一十一两三钱五分二毫七丝二忽,九微一尘六纎三𣺌三漠五茫。
实在人丁五千四百三丁八分五厘五毫四丝三忽,实征丁银一千八百一十五两六钱八分八厘二毫一丝二忽,八尘三纎七𣺌六漠五茫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题请随粮带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编审滋生増益人丁二百七十八丁,钦奉恩诏,永不加赋。
直●归州。
原额戸口并恩施,县原报屯丁一万五千五百五十四丁五分额征丁银四千八百四十三两五钱一分一厘一毫六丝二忽,三微九尘五纎四𣺌内,除豁免无征人丁一万四千六百五十二丁二分六厘六毫二丝四忽三微豁,除丁银四千五百一十三两五钱五分六厘五毫九丝九忽三微二尘三纎一𣺌三漠。
实在人丁九百二丁二分七厘三毫七丝五忽七微,实征丁银三百一十九两九钱五分四厘五毫六丝三忽七尘二纎二𣺌七漠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又于雍正七年题请随粮带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编审滋生増益人丁一百七十九丁,钦奉恩诏,永不加赋。
湖南戸口。
原额除靖属天柱县归并黔省管辖外,共民屯更名户口,并节届审编及新增随畆丈出,以及黔省归并共人丁五十一万九千七百六十六丁四分五毫一忽二微七纎八渺一漠六茫内,除沅州开发黔省玉屛县管辖人丁三十二丁四分九厘七毫三丝五忽,又除通道县老㓜不成丁八百四十五丁,又除苖丁并开除丁三千七百九十丁,又除清审、豁免西山故夫随畆失额,并冲溃新旧迯亡,以及随畆减,则共人丁一十四万六千九百二十五丁一分九厘八毫一丝一忽,五微四纎六𣺌一漠八茫二沙。
实在人丁三十六万八千一百七十三,丁七分九毫五丝四忽七微三纎一𣺌九漠七茫八沙丁银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业经题请随粮带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编审増益民屯,更名滋生共人丁七千三百五十五丁内,除沅州开拨玉屛县管辖人丁五分三厘五毫四丝六忽。
实在滋生人。丁七千三百五十四丁四分六厘四毫五丝四忽。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长沙府:
原额民屯,更名户口,并前届审増宁乡县随亩丈出,共人丁一十一万七千一百九丁二分二厘一毫七忽二尘九纎五𣺌一漠六茫内,除西山故夫,并随亩失额,新旧迯亡以及随亩减,则共人丁四万一千九百三十丁一分七厘八毫四丝九忽、三微三尘九纎六𣺌一漠八茫二沙实,在人丁七万五千一百七十九丁四厘二毫五丝七忽六微八尘、九纎八𣺌、九漠七茫八沙丁银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业经题请随粮带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编审増益民屯滋生,共人丁一千七百一十一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衡州府:
原额、民屯、戸口,并前届审増共人丁六万一千六百八丁二分七毫四丝四忽,一微七尘、八纎三𣺌内,除西山故夫并新旧迯亡人丁二万二千九百五十二丁。
实在人丁三万八千六百五十六丁二分七毫四丝四忽,一微七尘八纎三𣺌,丁银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业经题请随粮带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编审増益民屯滋生人丁二千一十八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永州府:
原额、民屯、戸口,并前届审増共人丁五万九千六百六十八丁内,除清审豁免并西山故夫、迯亡人丁七千一百四十四丁。
实在人丁五万二千五百二十四。丁丁银遵奉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业经。
题请随粮带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编审増益民屯滋生人丁五百三十四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寳庆府。
原额、民屯、戸口,并前届审増及黔省归倂,共人丁五万四千一百三十二丁,丁银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业经题请随粮带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编审増益民屯滋生人丁二百五十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岳州府:
原额民赋,更名共人丁二万六千六百三十一丁,内除新旧迯亡人丁一万六千九百三十九丁四分二厘四毫。
实在人丁九千六百九十一丁五分七厘六毫,丁银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业经题请随粮带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编审増益民赋滋生人丁八百六十九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常德府:
原额民屯更名戸口,并前届审増,共人丁四万九千九百二十六丁,内除西山故夫并冲溃新旧迯亡人丁一万四千一百七十二丁。
实在人丁三万五千七百五十四。丁丁银遵奉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业经。
题请随粮带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编审増益民赋滋生人丁三百四十五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辰州府:
原额、民屯、戸口,并前届审増及黔省归并,共人丁三万九千四百三十六丁四分七厘六毫五丝,内除沅州开拨黔省玉屛县管辖人丁三十二丁四分九厘七毫三丝五忽,又除西山故夫并新旧迯亡人丁二万五千七百二十八丁五分九厘五毫六丝二忽、一微六尘五纎。
实在人丁一万三千六百七十五丁三分八厘三毫五丝二忽八微三尘五纎丁银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业经题请随粮带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编审増益民屯滋生人丁四百二十九丁内,除沅州开拨玉屏县管辖人丁五分三厘五毫四丝六忽,实在滋生人丁四百二十八丁四分六厘四毫五丝四忽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新设永绥协户口。
五里新旧三十一寨,五百七十户,男妇二千六百六十五名口:
上六里新旧二十一寨,五百九十五户,男妇二千六百四十九。名口:
下六里新旧二十七寨,六百二十三户,男妇二千六百五十六名口:
上七里新旧一十七寨,三百二十四户,男妇一千三百五十三。名口:
下七里新旧二十五寨,四百八十三户,男妇一千三百七十九名口:
八里新旧一十二寨,三百六十三户,男妇一千九百七十三。名口:
九里新旧五十八寨,九百四十一户,男妇五千七百一十九。名口:
十里新旧三十七寨,八百七十户,男妇三千九百三十二名口:
以上各里,共四千七百六十九户,男妇共二万二千三百二十六名口。
永顺府:
阖府共滋生人丁三万一百八十八。丁新并安福所屯丁二百八十一、丁二,共人丁三万一千四百六十九。丁直𨽻澧州。
原额民赋,户口共人丁二万六千七百九十七丁,内除新旧逃亡人丁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九丁,实在人丁一万二千九百二十八丁丁银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业经题请随粮带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编审増益民赋滋生人丁六百八十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直●,郴州。
原额民赋、戸口,并前届审増,共人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二,丁五分内,除原迯亡人丁四千一百七丁。
实在人丁三万三百五十五丁,五分丁银遵奉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为常额业经。
题请随粮带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编审増益民赋滋生人丁五百一十九丁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直●靖州
原额、民屯、戸口,并前届审增除,天柱县归并黔省外,共人丁一万八千五百二十一丁,内除通道县老㓜不成丁八百四十五丁,又除苖丁并开除人丁三千七百九十丁,又除豁免西山故夫人丁八十三丁。
实在汉丁一万三千八百三丁州县丁银,原系随粮带派。
湖广通志巻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