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二十五

《祀典志》祠庙附

稽古王者,享帝立庙,国之大事系焉。《记》曰:功成作乐,如周之《大武》,及汉武,德文始,五行四时之奏是也。《治定制礼,周之《周官》是也。唐则有开元礼,继继承承垂国法,为家法,故代各不同。若夫天地、社稷、山川、鬼神之祀,虽一时一事,亦必有洽神人而和上下者。鲁儒生谓礼乐百年后兴,迂矣。钦惟我皇上聪明睿智,典礼敦庸,崇圣加五王之封,褒忠进二公之爵。

躬耕藉田

诏天下大小臣工、邵农祗事各郡县,忠孝节义,特加崇祀,凡前古未备之仪,集大成焉。而衡岳洞庭,江汉间增修建置,祀事孔明,猗与盛哉!

先农耕籍田

每岁仲春亥日已时祭。

先农坛午时行耕耤礼。祭日,承祭官率各官请。 神位供于坛上,衣朝衣行礼。祭毕送。 神入祠

高二尺一寸,广二丈五尺 牌髙二尺四寸,广六寸 座髙五寸,广九寸五分。坛后祠宇。

正房三,配房各一,正房中供先农神位红牌金字。 东正房贮祭器、农具 西正房贮耤田米榖,东配房买办祭品。 西配房看守农氏居住

藉田

四畆九分买于东郊

祭品

帛一白色羊一  豕:一  鉶一,笾四。  豆四  簠二  簋二仪注

祭日,各官衣朝衣,礼生引承祭官至拜位。通赞唱执事者各司其事,陪祭官各就位,承祭官就位。通赞唱瘗毛血,礼生引诣盥洗所。赞盥洗净巾,引诣香案前,赞迎神,行二跪六叩头礼。兴,行初献礼引诣。

神位前跪,奠帛,献爵,叩头,兴,诣读祝位,跪,众官皆跪。宣祝文毕,叩头兴,引唱复位。通赞唱行亚献礼,引诣。

神位前跪献爵,叩头,兴,复位。通赞唱行三献礼,如亚献仪。通赞唱饮福,受胙,引唱诣饮福受胙位,跪饮福酒,受福胙,跪,叩头,兴,谢胙一跪三叩头,兴,复位。通赞唱彻馔,送神,行二跪六叩头礼,兴。通赞唱司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各诣燎所,引唱「诣望燎位,焚毕,揖复位。通赞唱礼毕,各官更蟒衣,诣耤田,行耕耤礼。

耕藉仪

一官捧青箱,一官播种,各官俱用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各行九推礼。农夫终畆。耕毕,各回官㕔更朝衣望。

阙恭行三跪九叩头礼。仍将遵行耕藉日期具奏省城总督、巡抚、秉耒,知县执青箱,知府播种。府城知府秉耒佐贰,执青箱知县播种。州县则正印官秉耒,佐贰执青箱播种。専城卫所亦用正印官秉耒。如无属员,即选择耆老,执青箱播种耕藉器物。

农具一赤色 牛一黒色 耔种一青色耕,藉人役。

耆老一名牵牛农夫二名扶犁农童六名唱歌

文庙

每岁春、秋上丁日致祭。先期,承祭官率陪祭各官斋赴。

文庙阶下行一跪三叩头,礼教官涤器视牲,并瘗毛血至期。黎明,各官衣朝衣,齐集行礼。

正殿

至圣先师孔子神位

祭品

帛一白色牛一。  羊:一  豕一豋一。  鉶二。  簠二  簋二笾十。  豆:十  酒樽一。  白磁爵三四配。

复圣颜子。     述圣子思子,宗圣曾子。     亚圣孟子祭品

帛一白色豕一  羊:一  鉶一,簠二。  簋二  笾八  豆八、酒樽一。 白磁爵三

十哲东五位又加朱子一位闵子名损     冉子名雍,端木子,名赐。    仲子名由,卜子名商。     朱子名熹。祭品五案:朱子一位一案

帛一白色豕一  鉶各一。  簠各一,簋各一。 笾各四。 豆各四。  豕首一,白磁、爵三。

十哲西五位

冉子名耕。     宰子名予,冉子名求。     言子名偃,颛《孙子,名师。

祭品与东五位同

东庑

蘧瑗       澹台灭,明原宪。       南宫适商瞿       漆雕开,司马耕。      有若巫马施      颜辛曹䘏。       公孙龙秦商:      颜髙壤驷赤。     石作蜀公夏首。     后处奚客蒧。     颜祖句井疆。     秦祖县成。      公祖句兹燕伋      乐颏狄,黑。      孔忠公西蒧     颜之仆,施之常。     申枨,左丘明。     秦冉牧皮      公都子公孙丑。     张载程頥      公羊髙孔,安国     毛苌,髙堂生。     郑康成诸葛亮     王通司马光     欧阳修胡安国     尹焞吕祖谦     蔡沈陆九渊     陈淳魏了翁     王相许衡      许谦王守仁     薛瑄罗钦顺     陆陇其祭品

帛一白色豕三  每案簠一。  簋一、笾四。  豆四  铜爵各四。

西庑

林放      宓不齐公冶长。     公晰哀髙柴      樊须商泽      梁鳝冉孺      伯䖍冉季      漆雕徒,父漆,雕哆。     公西赤,任不齐。     公良孺公肩定。     鄡单罕父黒     荣旗左人郢。     郑国原亢      廉洁叔仲哙     公西舆邽巽。      陈亢琴张      步叔乘秦非。      颜哙颜何?      县亶乐正克     万章周敦颐     程颢邵雍      榖梁赤伏胜      后苍董仲舒     杜子春范寗      韩愈范仲淹     胡瑗杨时      罗从彦李侗      张栻黄干      真徳秀何基      赵复金履祥     陈浩陈宪章     胡居仁蔡清

祭品与东庑同

仪注

分献、陪祭各官入两旁,门序立。赞引官导承祭官至盥洗处盥手毕,引至台阶下立。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分献官、陪祭官各就位。赞引官赞就位,承祭官就拜位立,分献官随后立。典仪唱迎神,唱举迎,神乐奏《咸平之章,乐作。赞引官赞跪,叩,兴。承祭官、陪祭官、分献官俱行三跪九叩头礼,兴,乐止。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唱举初献乐奏《宁平之章,乐作。赞引官赞升坛,导承祭官由东阶上进殿左门,赞引官赞诣。

至圣先师孔子位前,承祭官至案前立,赞引官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一跪一叩头礼。赞引官赞奠帛,捧帛官以帛跪进,承祭官接帛拱举,立献毕,赞引官赞献爵,执爵官以爵跪进,承祭官接爵拱举立。献毕,行一跪一叩,头礼,兴。赞引官赞诣读祝位,承祭官诣读祝位立。读祝官至祝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祝版立于案左,乐止。赞引官赞跪,承祭官、读祝官、分献官陪祭,各官俱跪。赞引官赞读祝,读毕,捧祝至。

正位前案上跪安帛匣内三叩头,退,乐作。赞引官赞叩,兴」,承祭官及各官行三叩头礼,兴。赞引官赞诣。

复圣颜子位前,承祭官就案前立,赞引官赞跪,叩,兴,承祭官一跪一叩头,兴。赞引官赞奠帛,捧帛官跪进于案左,承祭官接帛拱举,立献案上。赞引官赞献爵,执爵官跪进于案左,承祭官接爵拱举立,献案上,行一跪一叩,头礼,兴。赞诣宗圣曾子位前,如前仪。赞诣

述圣子思子位前如前仪。赞诣亚圣孟子位前,如前仪。其十哲、两庑分献官,俱照前仪。行礼毕,赞引官赞复位。承祭官、分献官仍诣至圣先师位前立,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唱举亚献乐奏《安平之章,乐作。赞引官赞升坛献爵于左,如初献仪。赞引官赞复位,承祭官、分献官各复位立,乐止。典仪唱行三献礼。唱举三献乐,奏《景平之章,乐作。赞引官赞升坛献爵于右,如亚献仪。赞引官赞复位。承祭官、分献官各复位立,乐止。典仪唱「饮福,受胙。赞引官赞诣受福胙位,承祭官至殿内立。捧酒胙官二员捧至。

正位案前拱举。至饮福胙位右傍跪接福胙官二员在左傍跪,赞引官赞跪,承祭官跪赞「饮福酒」,承祭官受爵,拱举授接爵官。赞受福胙,承祭官受胙拱举授接胙官,赞引官赞叩,兴,承祭官三叩头兴,赞复位。承祭官复位立。次行谢福胙礼,赞引官赞跪叩,兴。承祭官、分献官及陪祭各官俱行三跪九叩头礼,兴。典仪唱彻馔,唱举彻馔,乐奏咸平之章,乐作,彻讫,乐止。典仪唱送神,唱举送,神乐奏咸平之章,乐作。赞引官赞跪叩,兴,承祭官、分献官及陪祀各官皆行三跪九叩头礼,兴,乐止。典仪唱捧祝帛馔,各诣燎位。捧祝官、捧帛官至各位前一跪三叩头,捧起,祝文在前,帛次之,捧馔官跪不叩头,捧起在后,俱送至燎位。承祭官退至西傍立候。祝帛馔过,仍复位立。典仪唱「望燎」,唱举望燎,乐与送神同,乐作。赞引官赞诣望燎位,导承祭官至燎位立。祝帛焚讫,乐止。赞引官赞礼毕,退。

乐章

迎神乐《咸平之章》: 无舞大太四南工

林尺仲上太四仲上林尺仲上南工林尺仲上太四林尺仲上黄合太四黄合太四仲上林尺南工林尺太四仲上黄合南工林尺仲上林尺仲上黄合太四

初献,乐《宁平之章》: 有舞自太四仲上林尺仲上太四黄合仲上太四南工林尺仲上太四黄合仲上仲上太四仲上太四仲上林尺黄合太四林尺仲上太四南工黄六林尺南工林尺仲上太四

亚献乐《安平之章: 有舞大太四仲上黄合太四南工林尺仲上太四仲上太四仲上林尺,时仲上太四林尺仲上黄合南工仲上仲上林尺仲上黄合太四太四南工黄合林尺南工林尺仲上太四

三献《乐景平之章》: 有舞百仲上南工林尺仲上林尺仲上太四黄合黄合南工林尺仲上林上仲上太四黄合太四黄合林尺仲上南工林尺太四仲上仲上太四林尺仲上黄合南工林尺仲上

彻馔,乐《咸平之章》: 无舞牺仲上太四仲上林尺太四仲上黄合太四太四南工林尺仲上仲上林尺太四仲上黄合太四仲上太四南工林尺仲上太四黄合太四仲上林尺黄合南工林尺仲上

送神乐《咸平之章》: 望燎同有太四南工林尺仲上黄合太四仲上太四黄合南工林尺。仲上南工。林尺。仲上太四仲上林尺南工林尺。仲上太四林尺。仲上黄合南工。林尺。仲上南工。林尺。仲上太四

乐器

麾。  金钟  玉磬  鼓  搏、拊、柷。  敔   琴  瑟   排箫笙  箫  笛   埙  篪舞谱

初献

稍前向,外开龠舞    生蹈向里,开龠舞合手樽,朝上     来起辞身向外髙举,龠面朝两两相对,樽东西相向   底合手樽朝上正揖       盛起平身出,左手立两两相对,自下而上,东西相向  师稍前舞,举龠垂翟中班转身,东西相向立,惟两中班十二人转身,俱东西相向举翟,三合龠     度稍前向,外垂手舞蹈向里,垂手舞     前向前合手,谦进歩,双手合龠回身,再谦,退歩,侧身向外,高手,回面向上正樽朝上

稍舞,躬身挽手、侧身向外呈龠耳边面朝上正揖起辞身挽手,复举龠正立   礼两两相对交龠,两班俱东西手。执龠正揖       斯向外退,挽手举龠向外面朝上回身正立     黍稍前舞

正樽朝上     非左右垂手,两班上下,俱双垂手,东西相向起合手相向立     惟左右侧身垂手向外开龠,垂手舞右侧身,垂手向里垂手舞   之正揖朝上

躬而受之,躬身朝上,拱龠而受之。三鼓毕,起亚献

左右进歩向,外垂手舞   哉右向里,垂手舞向外落龠,面朝上    师退向正身立正樽       《天起身向前转向外舞向里舞》      徳合手,谦进歩向前双手合龠,存谦两两相对,自下而上,两班相对,举龠东西

上下俱垂手,惟两中班上下十二人,俱垂手转身,东西相向转身东西相向立    崇相向立,两班上下,以翟相龠稍前舞蹈,两班上下俱垂手向外 祀向里,垂手舞》

合手,谦进步向前,垂手合龠  斁回身,再谦。两班上下,东西相向,合龠立稍前舞向,外开龠翟。    酤《向里舞》

双手平,执龠翟,开龠翟  馨合龠翟,朝上正位,嘉侧身垂左手,两班侧垂手向外舞 牲躬身,正揖双手舞,龠翟躬身   硕躬而受之,躬身朝上,拱龠受之,一鼓而起一叩头,举右手,叩头。   羞举左手叩头

复举,右手叩头     明拜一,鼔毕,即起躬身三鼓平身三舞蹈举,龠向左,躬身舞  几举龠向右,躬身舞

举龠,复向左,躬身舞   格拱龠,躬身而受之三献

向外开龠舞     王向里开龠舞侧身向外面朝上    师朝上正位两班上下两两相对交龠。   民合手,朝上正樽侧身向里落龠     轨合龠,朝上正立向外开龠舞     之向里,开龠舞开龠,朝上正立     洋合龠向外开龠舞     其向里开龠舞进歩向前,双手合龠    止回身,东西相向手,谦向外开龠舞     彼向里开龠舞开龠,朝上正立     罍合龠,朝上正立向外垂手舞     清向里垂,手舞朝上正揖      㫖躬身而受之躬身向左,合龠舞    献躬身向右,合龠舞躬身复向,左右龠    三合龠,朝上拜。一鼓便起身侧身向外,垂手舞    嘻侧身向里,垂手舞朝上正揖      礼躬身朝,南受之。三鼓毕,起身舞器

节  羽  龠

佾舞生三十六名。

乐工五十二名

纠仪官二名。

礼生十名。

崇圣祠雍正元年,追王五代肇圣王木金父公正中,南向,裕圣王、祈父公东一室,南向。诒圣王防叔公西一室,南向。昌圣王、伯夏公东二室,南向。启圣王、叔梁公西二室,南向。祭品五案

帛一白色羊一  豕:一  鉶一,簠一。  簋一  笾八  豆八、酒樽一。 白磁爵三

配位

颜氏无繇     孔氏曽氏      孟孙氏祭品每位一案

帛一白色豕首一 簠一  簋一、笾四。  豆四  豕肉一 每位铜爵三,东庑。

周辅臣敦頥之父    程珦颢,頥之父蔡元定沈之父

西庑

张廸载之父     朱松熹之父祭品

帛一白色簠一  簋一  笾四,豆四。  豕肉一 每位铜爵三仪,注同正殿,惟不用乐。

名宦、乡贤二祠同时分祭仪同两庑祭。

武庙

每岁,春秋仲月及五月十三日致祭,春秋二祭祭品。

帛一白色牛一。  豕:一  羊一笾十  豆:十

五月十三日,祭品后殿不用牛,馀同帛一白色,牛一。  豕:一  羊一果五盘。

仪注

祭日,赞引官引承祭官进左傍门,至盥洗所,赞盥洗,盥洗毕,引至殿内行礼处立。典仪唱执事者各司其事,赞引官赞就位,引承祭官就位立。典仪唱迎神,司香官捧香盒就香炉左,边立。赞引官引承祭官就香炉前立,司香官跪,赞引官赞上香,承祭官立将炷香,接举揷炉内,又上块香。三次毕,赞引官赞复位,承祭官复位立,赞引官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典仪唱奠帛爵,行初献礼捧帛爵官将帛爵捧进神位前,奠帛官跪献毕,行三叩头礼,退。执爵官立献毕,退。读祝官诣安祝文桌前,行一跪三叩头礼,捧起,祝文立。赞引官赞跪,承祭官、读祝官俱跪。赞「读祝,读毕捧至。

神位前跪安,盛帛盒内毕,行三叩头礼,退。赞引官赞叩,兴,承祭官行三叩头礼立。典仪唱行亚献礼,执爵官照初献礼献毕,退。典仪唱「行三献礼」,执爵官自案右边照亚献礼献毕,退。典仪唱彻馔」,唱送神。赞引官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头礼立。典仪唱捧祝帛馔,各诣燎位,捧祝帛香馔官各至。

神位前俱跪,捧祝帛官行三叩头礼。捧香馔官不叩头,将祝帛香馔依序捧送,承祭官退至西傍立。候捧祝帛各官过毕,复位立。赞引官赞诣望燎位,承祭官至燎炉前焚讫,揖。赞引官赞「礼毕,退。

祭后殿雍正三年,追封三代公爵、光昭公正中南向。

裕昌公东一室南向。

成忠公西一室南向。

春秋二祭祭品

帛各一白色  豕各一。  羊各一,笾、豆各八。

仪注

行二跪六叩头礼。承祭官诣。 光昭公 裕昌公 成忠公各炉前奉香,馀同前殿。

江神庙。

每歳春秋仲月 日致祭先期,陪祭官赴庙省牲祭品。

帛一  豕:一  羊:一  酒爵三仪注

祭日,主祭官衣蟒衣,礼生禀请行礼,至盥洗所,赞盥洗盥洗毕,引至殿内行礼处立。通赞唱执事者各司其事,陪祭官各就位,主祭官就位瘗,毛血迎神,行二跪六叩头礼,兴。行初献礼引唱诣酒樽所,司樽者举幂酌酒诣。

神位前跪,进帛,进爵,叩头兴,诣读祝位跪,众官皆跪。读祝毕,叩头,俱兴,复位。通赞唱行亚献礼如初献仪,行三献礼如亚献仪。通赞唱饮福,受胙。引唱诣饮福受胙位,跪饮福酒,受福胙,叩头兴,谢胙一跪三叩头,兴,复位。通赞唱彻馔送神,行二跪六叩头礼,兴。司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各诣沉帛所,引唱「诣望沉帛位」,引承祭官至江边揖,复位,礼毕。

龙神祠致祭如祭江神庙仪祭

社稷坛。

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出主于坛而祭之祭品。

帛一黑色豕一  羊:一  鉶一,笾四。  豆四  簠二  簋二仪注与先农同。

风云雷雨

山川

城隍之神共一坛。

每岁春秋仲月,合祭风云雷雨居中帛四、山川居左帛二,城隍居右帛一俱白色,祭品、仪注与社稷同。祭厉坛。

每岁清明日七月望、十月朔,请城隍之神出主。其祭榜,无祀鬼神分祀之,羊三、豕三,饭米三石,香烛、酒纸随用,祭时有告。 城隍文

军牙六纛霜降日,武官致祭帛一。  豕:一  羊一:武昌府。

社稷坛在武胜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中和门外,先农坛在宾阳门外。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平湖门内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名宦祠。 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祠内立碑刻,恩旌忠义孝弟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内。 节孝祠祠前建坊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文昌阁在学宫侧。

关帝庙在城内长街左。

城隍庙。在府治西南。

旗纛庙在都司署内。

厉坛在武胜门外。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外。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龙神祠在抚署东,雍正五年奉㫖建。

江神庙在城外大江濵、铁牛厂,雍正六年,奉㫖建。 以上二庙祭日仪注详前

江夏县。

东岳庙一在县东,将台铺右,一在城东隅,三皇庙在孟城。

三公庙在城东,唐建祀伍员范蠡、马援三忠祠。在城南,祀屈原、贾谊、杜甫明,督学道髙世泰建。

江汉神祠,在汉阳门楼。宋淳熈中,通判刘靖以江汉宜为望祀,即灵竹寺西为坛祭之,后改祀今所。陆大宪祠在县西南,祀汉陆、贾、贾使南粤至江夏,亡,郡人立庙祀之。

宋大宪祠在城内,明月,桥东汉宋无忌为火精,唐立庙祀之,以禳火灾。宋绍兴中,知州王信复立,名火星堂。

双孝祠,在县学内,合祀黄香、孟宗、关帝庙,一在小东门内,一在卓刀泉。张侯庙在城西,祀张飞。

江东庙在文昌门内,祀孙权、鲁肃庙,在县西南。

孟孝感庙在忠孝门外,祀孝子孟宗。宋绍兴间建。蒋王庙在城东,祀金陵蒋山仙。

陶侃庙在县西北。晋咸平中,侃镇武昌,卒于樊口。咸康中立庙,有碑记。

张王庙,一在县城南金龙巷,一在金口。祀张巡周子祠,在武胜门内,祀濓溪先生。

忠义祠在城北,宋建炎间,金骑渡江,郡守李宜婴城固守,民頼以安,后为贼杀,百姓立祠祀之。

岳鄂王庙一在县东五里,宋乾道中建。一在宾阳门内青草坡,兵燹后为庵,易王像于殿侧。康熈十二年,知县马中骏题额,改正王像」于殿中。

晏公庙,在南门外。公讳戊仔,宋末清江镇人,入元为文锦局,溺死鄱阳湖,屡著灵异,封为平浪侯。

四贤祠。在县学内,祀明郭正域、吴裕中、熊廷弼、贺逢圣、康熈六十年,知县潘采鼎建。

表忠祠在城东。明万厯二年,建祀忠臣、姚善、廖升、樊士信、周拱辰。

贺公祠在府学,前祀贺阳亨先生,以文忠祔焉。忠节祠,一在长街。

敕祀左都督、赠太子太傅徐勇一在府街口,敕祀督粮道,赠工部右侍郎叶映橊。

宣公祠在长街,祀都司,赠荣禄大夫、宣徳仁额公,祠在宾阳门,祀总督、赠忠勇将军、额伦特杨公祠在宾阳铺祀总督、赠太子少保杨宗仁。华光庙有六:一在胭脂山,一在七府坡,一在贡院,一在明月桥,一在金沙洲,一在按察司前。

痘母祠在金华山。

武昌县。

马步庙在梁子湖上,以端午致祭。龙巢庙在永福乡,退叟冯贵记,关帝庙在饭罗山。

孙大帝庙在县西。

陶太尉庙在县东北,龙蟠石三贤祠。一在县西,祀陶侃、陶潜、元结。一在西山寺,后祀陶侃、元结、苏轼。

苏文忠公祠在寒溪寺东,祀苏轼。黄文献公祠在西山,后祀宋黄干。赵忠显公祠在县西。公名令𡷫,宋建炎初通判鄂州,守黄四年,寇至不屈死。宣抚张复请额赐忠显。陈文忠公祠,在儒学。东元延佑五年,立公名天祥汪公祠,在鳯台书院,祀明知县汪玺。𢎞治庚戌旱,玺祷之,累日,毙于斋舍,民为立祠。

嘉鱼县。

关帝庙在分司旧址。

三忠祠在县东。明嘉靖八年,知县陈一言,建以闗忠义,张睢、阳岳、武穆合为一祠,春秋祀之。

孙王庙,在石头口。

张中丞庙,在县南,专祀张巡蒲圻县。

水星庙在县市北水门内。龙王庙在荆泉山。

虞帝庙在龙翔山西。

文昌祠在东门内。

关帝庙,一在登瀛坊下,一在县北门内,孙王庙在西门外。

侯王庙在仙云观,下祀吴镇牧、鲁肃、吕䝉、陆逊、张忠烈祠。一在县治东,一在五岳观,一在神山,俱祀张巡。

颜忠烈祠在县南白石山,合祀颜真卿。杲卿允臧,八月十五县令致祭。

王墩庙在大田坂,祀三颜公、宣公祠,在盘石湖堤,祀明筑堤,知县宣大勲通天明王庙,在北门内。

天妃庙在河北龙翔山右,祀临水夫人咸宁县。

关帝庙在县东。

来苏庙,在县西南。

宋冯文简公祠在学宫右。明嘉靖四十一年,知县李和以文简江夏人,咸宁旧江夏地,故建。

崇阳县。

伏波将军庙在县北,旧志马援征交趾常过此。又前武帝元鼎五年,遣伏波将军路博徳将兵击南越。建武二十五年,援征武陵,进营壶头。或曰葛洪亦伏波将军,而崇阳多洪炼丹处。

关帝庙在县西南二百歩,张中丞庙在北峰亭下。

温司空祠在县东。黄巢弄兵,温迁约自长沙纠义兵捍御,贼不敢犯,卒以靖民。朝廷嘉之,遂命上柱国、检校司空、鄂州制置使兼知鄂州。

先贤祠在县学,左祀温庭筠、张咏、李涓、陈仲微。张乖崖庙在县北,张咏宰是。邑有美政,民思之,即咏所建美美亭立生祠。

王令祠在昌国寺前。宋乾道中,县令王溉有惠政,邑民祠之,以丞相李纲配享。

李大夫忠显庙在县东南城上,祀宋令李涓通城县。

关帝庙在东城内公署后。廖将军庙在下太平里,祀廖忠兴国州。

关帝庙在大东门内。

髙山庙在州北六十里,祀孙䇿吴将军庙在富池口,祀吴甘宁。宋以神有䕶国功,赐王爵,庙号昭勇,明改号吴将军。甘公之神,春秋祀之。大冶县亦有庙。

陆宣公庙在州南四十里,陆䞇使外郡过此,奏免本邑酒税,民立祠祀。

叠山祠在州东,谢枋得以直言谪此,立祠祀之大冶县。

昭济龙王庙在县东五里,蛟潭上。荆王庙在县西三十里。汉高祖封从兄贾为荆王、九江王。黥布反,王从征没,葬于此,因立庙祀。

关帝庙,一在采芹桥,一在香炉山,一在兴密山谢将军庙,在县西北一里,祀晋谢铁龙。

宋高祖庙在铁山上,祀刘裕。

张中丞庙,在县西五十里。祀张巡银青光禄大夫庙,在县东四十里,相传王姓。唐将以破贼有功,后人立庙祀之。

止斋先生祠在城隍庙左,祀乡先生万贞通山县。

三闾大夫祠在通津桥南,关帝庙在县西半里。

谢公祠在学宫北,专祀谢枋得汉阳府。

社稷坛在西城外,永安桥西,风云雷雨。山川坛在永安桥西。先农坛在西关外。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西,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名宦祠。 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祠内立碑刻,恩旌忠义孝弟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内。 节孝祠祠前建坊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闗帝庙在城内小教场。

城隍庙,在府治东。

旗纛庙在府城内。

厉坛在大别山。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外。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汉阳县。

雷祖殿,在大别山顶。

龙王庙,在府南纪门外,大江之浒。大禹庙在大别山麓。

息夫人庙在大别桃花洞,即桃花夫人也。蔡侯以息妫语楚子,楚子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而不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以一妇人事二夫,纵不能死,其又奚言!」楚子卒,令尹子元蛊息妫馆于宫侧而振万焉。息妫泣曰:「先君以是习戎备也,今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子元曰:「妇人不忘雠,我反忘之!」遂伐郑。

关帝庙有二:一在大别磨刀石,一在西南大江濵。鲁肃庙在鲁山上。

胡奋祠祀晋征南大将军仁显庙,在九真山上,相传为刘伯通,不知何代人。梁大同中,长沙王祀之。元封敷济仁显灵佑王,下有灵泉。

张王庙在南纪门外,祀张巡,太白祠在府城郎官湖北岸。六先生祠在鳯栖山,宋知军黄干立祠,祀周程游、朱明。正德中,太守蔡钦,増祀黄干杨时。

汉川县

文昌阁在城外东北濵,汉江。白龙庙在县东北五里,苦野坡子。文庙在县西二里,祀楚令尹鬬谷于菟关。帝庙有五:一在南关外,一在县学东,一在戊子圻,一在县东北,一在刘家隔。

广威将军庙,在县东四十里,祀晋朱伺水府。庙在东关外,临河祀萧公。

黄陂县。

文昌阁在县境内,河南知县金殿臣倡建关帝庙,在城隍庙左。

木兰庙在木兰山下,事见陵墓,并详杂纪。双忠庙在县东,祀张巡许逺。

二程先生祠,在鲁台山麓,祀明道、伊川二公。明季毁,皇清巡。按李成纪谪陂丞,捐建。

孝感县。

龙王庙在龙宫潭上。

忠孝祠在县学左,旧专祀汉孝子、董永后增唐忠臣张拚。 县城东门内别有董孝子祠。

关帝庙在县西。

张昭烈庙在县西,祀张拚黄州府。

社稷坛在清淮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一字门外,先农坛在清淮门外。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左,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名宦祠。 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祠内立碑刻,恩旌忠义孝弟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内。 节孝祠祠前建坊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关帝庙在城南一字门外。

城隍庙在清源门内。

旗纛庙在卫署内。

厉坛,在清淮门外三里。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外。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黄冈县。

江神庙在县城外。

武节祠在安国寺右,祀张巡韩。魏公祠在安国寺左。韩琦初侍兄琚守黄州,于西厢读书,邑人就书斋立祠祀之旁,立王阳明祠,春秋合祭。

二程先生祠在河东书院下。东坡祠有二:一在城东,一在赤●山。三贤祠在儒学内。祀王禹偁、韩琦、苏轼。忠节祠在旧鼓楼西祀。宋死节。守何大节附苏轼、王禹偁。

忠显庙在清淮门外,宋建炎间,赵令𡷫守黄死节,赠徽猷阁待制,谥忠愍,州人立庙祀之,都监王逺、判官吴源、巡检刘卓俱死难并祀。

蕲水县

关帝庙,在县东城内。

孙权庙,在县西北三十里。三贤祠在县南,祀王羲之、陆羽、苏轼三公庙,在县大街。

仙女祠在密峰山。

龙女祠在月子山。

罗田县。

东岳庙在东门外。

百神祠,在县署内。

闗帝庙在县前。

麻城县

闗帝庙在县北。

张相公祠在县北,宋张行七毁沿江诸庙系狱,适有火灾,令使张捍之,立止至五脑山,人马俱化,邑人祠祀忠节祠,在县城南,内祀宋赵令𡷫、王达、吴源、刘卓、陈季常祠,在岐亭北二里杏花村,季常墓侧。傅元帅庙在县东一里,乡民有疫祷之,立应黄安县。

关帝庙在县东南。

蕲州

东岳庙在州前。

髙山庙在州五里。

水府庙在州南。

清源庙在州西。

火星庙在北门外。

关圣庙在南门外。

唐王庙在州东南。

鲁王庙在州东。

二烈士庙在龙眼矶旁,祀王彦明后并祀王介。四节祠在州学内,祀王彦明、李诚之、秦钜、王介。褒忠庙在州内祀李诚之、秦钜,诚之封正节侯,钜封义烈侯,赐额。

崇贤祠。在州学西,祀学正莆田、林宗广济县。

关帝庙,在县治西。

费龙君庙,在县东二十里。明洪武初,重建石港。龙王庙,在县南四十里龙池山,下黄梅县。

关圣庙。在县河南岸。

宋益庙在黄龄洞前,益任番禺刺史,弃官隐此,后人祀之。唐封显应侯,宋加「灵济昭徳,元加惠荫,善济安陆府。

社稷坛,在城北二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三里,先农坛在城东七里,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东,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名宦祠。 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祠内立碑刻,恩旌忠义孝弟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内。 节孝祠祠前建坊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关帝庙,在城南月城内。

城隍庙,在大东门外。

旗纛庙在卫署内。

厉坛在北门外。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外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锺祥县。

东岳庙在县东。

三皇庙在东城内。

文昌阁在东檀坡,康熈三十八年,郡守吴肇荣重修三贤堂,在县城威武门外,祀申包胥、宋玉、屈原岳。武穆庙在城南,旧在拱辰门南。宋淳熈中,建三忠祠,在西门内。

包公祠在县东。

善利显佑公庙,在县南六十里。五显庙有二,一在城外,一在城内京山县。

灵泉庙在惠山西。

楚申大夫庙,在县东南,濒江祀申包胥。明天顺中建,今废。

关帝庙,在县东二里。

惠泽庙,在惠亭山上,祀王安石、潜江县。

关帝庙,在县城内。

髙季兴庙,在县西北九十里沔阳州。

神农庙。在州治北。

马侯庙,在州治西,祀伏波将军马援。关帝庙在州东。

天门县。

东岳庙在县东北

水府庙在西湖堤。

伏羲庙在华山麓县,本古风国风,太昊、伏羲姓。神农庙,在县五华山临津门。

令尹子文庙在官城村。

刘先主庙,在留驾河。

诸葛武侯庙,在白湖村。

关帝庙,在南薫门外。

荆门州

闗帝庙,在州西十五里。

威显庙,在州北二十里,神乃张飞之子,某孙遵也。俗呼为「张三郎,四郎。

尉迟公祠,在州南七十里。新店铺二孙祠,在州东山书院,祀孙何孙,仅三贤祠,在州东城下,祀胡安国、陆九渊、朱震岳。武穆庙在州南七十里。

陆文安祠旧在䝉山下,陆九渊尝知荆门军故祠,明正徳中,改建象山下,春秋祀之。

英愍庙在州南,祀吴昉。

当阳县。

泰山庙在县南。

关帝庙在县西北五里,古漳乡地,以茔墓所在建立祠宇,有司以时致祭。旧制简略弇鄙。雍正十年,巡抚王士俊行藩司查明妥议,续经具覆批准,动支存耗银两,委员重修。

张侯庙在倒流桥,祀汉张飞。胡文定祠在县北,古漳水濵,旧志谓安国塜在焉,岁时祀享,同知寗祥立石。

德安府:

社稷坛,在城西二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北二里,先农坛在城南,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东南,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名宦祠。 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祠内立碑刻,恩旌忠义孝弟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内。 节孝祠祠前建坊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关帝庙在府治东南。

城隍庙,在府治内东南。

旗纛,庙在所署后。

厉坛去府城外东北二里,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外。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安陆县。

淮渎庙在县南溳水上。

槎山庙在县北五十里槎山上。郧公庙在县治内,楚封斗辛为郧公。孝子庙在县城东南隅,祀黄香明知府范理建。张亮庙在儒学东,祀唐郧国公张亮。

七相堂,在县东,祀唐郝处俊、宋张齐贤、寇凖、宋庠、吕大防、范纯仁等。

思贤堂在县西,祀范纯仁贤。守庙在县治中,祀知府陈规。建炎初,规极力御贼,有徳于民,后立庙赐额贤守,追封忠利侯。

云梦县。

令尹子文庙,在县北十里于菟乡,后迁县东北界。宋元佑赐额忠应」。

韩信庙,在县东三十里韩王冈。诸葛庙,在县北二十里。

闗帝庙有二:一县:东门。外一县南:应城县。

洞庭庙在县西。

龙王庙,旧建县西。雍正七年,知县唐琳奉敕立庙县北三里。

蒲骚庙在县南,塑楚武王像。南有三塜关帝庙在县北

谢公祠在县署外,祀宋上蔡谢良佐。朱考亭有记随州。

神龙王庙,在州南五里。

炎帝庙在厉山。《九域志》:厉山,炎帝生,处舜帝庙,在州北十里。

季子庙在学宫东,祀随大夫季良子房,祠在太平山,相传子房,辟榖处闗,帝庙在州署东。

应山县。

龙王庙有二,一在东岳庙后冈,一在天井涧。石壁关帝庙有二:一在平靖关南,一在县东北一里张中丞祠,在县东半里祀张巡。

四贤祠在县南,故法兴寺址。宋宣和中,令宋羲年建祀。其祖祁伯祖郊及连、庠、连,庶因四公同讲学于此。嘉泰中,县令李绍祖重建。元至正中,县令魏从恕修明,正统中,知府范理增修。

马都司祠在县东北二十里澍林口。明正徳中,霸州寇起,河南都指挥马振率十馀骑追捕,至此,力战死之。时三月十日,后人以死事日举祀。

杨忠烈祠在城内,祀杨涟。

荆州府:

社稷坛在南纪门外西南,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南纪门外。先农坛在楚望门外佛华寺傍。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右,配亨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名宦祠。 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祠内立碑刻,恩旌忠义孝弟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内。 节孝祠祠前建坊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关帝庙在府治南门内,即当年帅府旧基。雍正十年,巡抚王士俊。

奏准于司库存留荆关节省饭食项内动支充费。鼎建祠宇于旧三义殿后祀。

敕封三代神主修葺正殿大门,内建钟鼓二楼,东西对峙。

谨按荆州府关庙有五:一在公安门内,一在掷甲山脊,一在石马头,一在草市,惟在南门内者,守土官歳时致祭,旧制尚多缺,略兹鼎新,工竣仰见。

圣朝褒忠盛典云

城隍庙,在府治西。

旗纛庙在卫署内。

厉坛在北门外。

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江陵县。

东岳庙,在城东草市。

楚庄王庙在沙市,庄王都郢,三年不下,令继听伍,举苏从谏而国治,后人因祀之。

马伏波庙在草市,相传援征《交趾经》此闗帝庙有四:一在公安门内,一在掷甲山,一在石马头,一在草市。

三公庙在城东,合祀羊祜、杜预、陶侃。梁元帝祠在草市。帝始为湘东王,与王僧辩、陈霸先东撃侯景,后人立庙祀之。

清源君庙在新东门内,祀隋赵昱。铁女庙在县西四里,相传唐孙姓者监。冶亏数被囚,二女痛父投炉死,化为二铁人。有司上闻,释其父,恤其家,后人祀之。

髙季兴祠在通㑹桥西,季兴节度荆州,筑堤有功,并塑保融、保朂像,合祀之。

包孝肃庙在县东岳庙内。大五通庙在县东北。

荆南三节祠在县东南五里。祀尚书愍节公刘俊、知州忠节公何忠,知县赠光禄少卿钱錞。

刘太守祠,在沙市。明正统中,知县刘㫤有善政,民祀之,内附祀张恺、丁宁、蒋瑶,又名三贤祠。

莽将军庙在城北十里,康熈四十二年,八旗满洲官兵建。

公安县。

南岳庙在永宁坊。

龙王庙在寇莱公祠东北。西湖庙在西湖河堤。

诸葛武侯庙在县东孱陵街。关帝庙有二,一在西关外,一在井子铺。孱陵侯庙,在永宁坊祀吴吕䝉。

寇莱公祠,旧在油河堤,街久废,康熈六十年,县令杨之骈改建于北关外。

三相祠,在儒学内祀宋寇凖、孟珙、元廉、希宪、谢相庙在西关外,以地逺见黄山谢驎塜,故名石首县。

东岳庙,在县西楚望山上。马伏波庙在杨林口。

汉昭烈庙,在县绣林口。

关帝庙在西门外。

孙王庙在县东七十里,孙权与先主曹操战于此,故祀之。李卫公祠在龙盖山上,李靖取江陵,破萧铣,后人祀之。岳武穆王庙在县南六十里,王讨杨么时,屯兵于此,故祀之。谢公祠在县西六十里,祀宋谢驎。

监利县。

东岳庙。 南岳庙俱在县城内,洞庭庙在县北。

马伏波庙,在县北八十里关帝庙。 欧阳将军庙俱在县东五十里。三贤祠在县东二十里,祀二程子及朱子。朱文公祠,在县南三十五里。

松滋县:

南岳庙在秀峰山。

汉景帝庙在麻山上,汉昭烈行军至荆,以景帝神主祭享于此。

瀼口庙在东瀼口,祀汉岑彭毛滩庙,在县东二十里。祀昭烈帝闗圣殿,在县城内。

胡安定公祠,在儒学棂星门。内祀胡瑗。文公庙在县南九十里,祀朱文公枝江县。

汉景帝祠在著紫山上。

定江王庙在渐洋洲,旧碑云:二侯乃汉中山王孙,岑彭庙在百里洲。

闗帝庙有三:一在县西,一在城外沙沱濵,一在城西隅夷陵州。

江渎庙在州治内

龙王庙,在州治南。

黄陵庙在州西黄牛峡,相传神尝佐禹治水。汉景帝庙在南门外,昭烈征吴,奉帝神主驻跸于此闗,帝庙在大北门外。

四贤祠,在州学东,祀唐颜真卿、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姜孝子,祠在大江西岸。姜诗为姜阳令时,权居于甘泉寺,陈煊毁佛塑像祀,诗以木主。

烈女庙在浣沙河侧。

宜都县。

龙王庙有二,一在县北,一在县东。关帝庙在县西北。

逺安县。

真武庙,在县鸣鳯山。

关帝庙在南嘉门,月城内。二贤祠在县署仪门外,祀唐韦皋、元毕逊二人。龙女祠,去县七十里。宋赐额:灵贶赠通惠大夫、襄阳府。

社稷坛,在府治西一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治南一里,先农坛在东郊。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东,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名宦祠。 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祠内立碑刻,恩旌忠义孝弟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内。 节孝祠祠前建坊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闗帝庙在城东隅。

城隍庙。在府东北一里。

旗纛庙在卫署后。

厉坛在府西。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外。以上坛、庙祠各县皆如制。襄阳县。

八蜡庙,在南门外。雍正八年,知府尹㑹一修建樊侯庙,在樊城。

征献祠在县西南,祀周、楚、汉、晋、吴、梁、唐、宋以来名宦乡贤仲山甫等共八十六人,今废。

酇侯祠有二,俱在县治内。

鹿门庙在鹿门山。习郁以侍中从光武幸黎邱,与光武俱梦见苏岭山神。后封郁襄阳侯,使立苏山神祠,刻二石鹿夹祠前,因名。

刘表庙,在县境内。

三义祠在龟山下,祀刘先主、关壮缪张桓侯、庞公祠在东门外。知县徐宗奭修。

诸葛武侯庙在隆中山,即侯故宅。雍正八年,重修四贤祠。在县西,祀庞德公、孔明、张顺、张贵。

羊侯庙,在岘山西。祜都督荆州诸军事,晋人创庙祀之。三髙祠在鹿门山北。

三贤祠在樊城北河口祀宋范天顺、张汉英。牛富忠节祠在城南鳯凰山,祀平蛮将军阳明。

宜城县

真武庙,在县西牛心山。

楚昭王庙,在县西三十里,今废。关帝庙,在县治二门内。

晏公庙,在县北二十五里,江、汉之滨。五显庙在县南

范将军庙,在县南十里,祀宋将军范文虎南漳县。

西溪庙,在县北一百四十里,以岁季春孟冬朔旦,祀龙王之神。

卞和庙在县西,即卞和、抱玉之地,今废。关帝庙在县东。

枣阳县

泰山庙在小东门外半里。水府庙在大东门外。

光武庙,在县南三十里狮子山上。关帝庙在县大东门内。

榖城县

禹王庙,在县西门外五里,祷雨辄应。榖伯庙在县北八里,周榖伯封,此因祀之关帝庙。 髙亭庙在县南门外五里髙亭山下,明知县髙寜,有惠政,邑人祀之。

光化县。

江神庙在老河口。

杨四将军庙 五龙祠在县西十五里五龙潭上。禹王庙,在县北三里。

萧丞相庙,在县北一里。汉萧何封酇侯,此为食邑,故祀之。关帝庙在城东门内。

均州

比干庙在州西五里。宋杨恢守州,以其裔居此土,因祠祀之。闗帝庙在南门内。

黒虎庙在州南九十里九渡涧上乌鸦庙,在州南天门外。

郧阳府:

社稷坛,在府西三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城东三里,先农坛在东郊,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东,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名宦祠。 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祠内立碑刻,恩旌忠义孝弟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内。 节孝祠祠前建坊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关帝庙在县城南。

城隍庙,在府治北二里。

旗纛庙在行都司署内。

厉坛,在府治北二里。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外。以上坛、庙祠各县皆如制。郧县。

火星庙在县治南。

萧公庙,在县治东。

原都御史祠在县城北里许,祀明原杰房县。

龙王庙在县西南,潵澥堰。尹吉甫庙在县西南六里。萧何庙有二,一在永丰东,一在守御所西。黄香祠在县西。

诸葛庙在县西长望川。

关帝庙 崇祀庙费长房托此为神祈雨。有感竹山县。

水府行祠在县南。

龙王庙,在县西。

太华行祠在县东。

关帝庙,一在县西,一在新街口前。二郎庙在县西北一里。

竹溪县。

关帝庙在西门外。

嘉佑庙,在县西。

郧西县

火星庙在县南门内。

萧何庙在县东门内。

关帝庙在县东门外。

圣母祠,在县城隍庙侧。

保康县。

闗帝庙,在县南百里。

洞庭庙,在县东四十里。

直●归州。

社稷坛在州东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州东门外,先农坛在州东二里。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后大街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名宦祠。 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祠内立碑刻,恩旌忠义孝弟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内。 节孝祠祠前建坊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在学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关帝庙在东城外。

城隍庙,在治后朝天寺左旗纛庙。

厉坛在北门外。

里社、乡、厉二坛在城外。

以上坛庙祠各县皆如制。江渎庙在州新滩南岸。

清烈公祠祀三闾大夫屈原。唐元和十五年,刺史王茂元于州治西偏江北十里即屈公旧宅址建祠。宋元丰三年,封清烈公,邦人立庙。元至正壬午,郡长穆尔阿玛奉㫖新其庙,江忽暴涨,得柏木数十株以为梁栋,共惊为神输。延佑五年,加封忠节清烈公。明万厯三年,知州陈深修墓,即其墓侧建祠,令裔孙谏楚守之,奉其常祀。

女嬃,庙祀屈原姊。嬃,其名也,在三闾乡。屈原沱东北,即原故宅,去州百里,唐元和中始立。

百福庙即汉景帝庙,在州西二十里。庙成时,有钟自空飞来,声如雷,今犹存。

明妃庙,在州东北四十里。三公庙祀晋羊祜、杜预、陶侃。向王庙在州东,本州东阳人向辅。隋大业初,于所生之地穿山凿石,显著灵异,后人祀之。

黄魔神庙在州峡中。《寰宇记》:唐咸通中,萧遘窜黔,南经三峡,至秭归,梦神人曰:「我黄魔神也,居紫极守西北隅,将䕶公出境」。又庙记:李君甫自忠州舟经此峡,涛涨波,怒忽,有神人涌出水上,扶舟李,问何神,曰:我黄魔神」。后庙废,舟行多覆土人感夣,知州王景阳捐赀重建土神祠在州前。

长阳县。

闗帝庙 资求庙,在县西北九十里,祀蜀将军向宠兴山县。

泰山庙,在县西七里。

昭君祠,在县南一里。

关帝庙,在县西冷坪。

巴东县

玉皇阁,在县西二里,明羽士王道成募。建康熈六十年重建。

文昌阁旧在学宫左,知县张尚儒改建治东二里,与玉皇阁东西相对。

东岳庙,在县东一里,康熈十四年重修土主庙有二,一在寇公祠左,一在连天关汉王庙有二,一在劝农亭左,一在县治南。滩关帝庙在县东一里。

寇莱公祠,原在旧县,寻废。县尉王宁孙即秋风亭祀之。明景泰五年改建。今治学宫,左知县盛杲葺之。万厯三十二年,知县张尚儒重修。康熈六十年,知县司世教重建,寻废。

三公祠在莱公祠左,祀明知县盛杲、叶正、邹光裕,今废。

水府萧公庙有四:一在治北,对岸飞鳯山下,一在治西瓦窑溪上,一在东瀼,一在治西南二百四十里桃符口萧公,新淦人,名化轩,没于宋,咸淳间为水,神明初,遣使谕祭于汰洋洲庙。永乐中,诏封水府通灵广济显应阴佑侯。

恩施县。

巴公祠,在县内印山上。

竹王祠在城东山上,即夜郎侯祠。《华阳国志》:「一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竹,流于水间,中有婴儿声,剖竹得男收养之。及长,材武自立为夜郎。王以竹为姓。汉武平西南夷王被杀,夷獠求后天子,封其三子为侯。死后,配食其父。宋崇宁中,赐庙额曰灵惠。

关帝庙有二:一在县城南阳门上,一在南门外田太翁祠,在髙罗安抚司南半里。太翁本司峒长,初土人惟事烧畲,不知耕凿之利,太翁教之,辟田采杉,土人感徳,立祠祀之。

磨嵯神庙在城西十里,磨嵯山、洛浦蛮为边患,孟蜀屡击破之。神每以阴兵助官军击贼,灵迹显著,所在祀之。

长沙府:

社稷坛在府城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城内,先农坛在北门外。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南门内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文昌阁在学宫旁。 名宦祠、乡贤祠在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祀忠义孝弟,立碑祠前,刻恩旌忠义孝悌姓名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节孝祠祀节孝,建坊祠前,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关帝庙在新开门内飞虎寨,城隍庙在府城北。

郡厉坛,在府城内。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内。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福湘滋农龙王庙在新开门内泐潭寺左,雍正九年奉。

㫖建祭日仪注详前。

江神庙在城外湘江西橘洲之上。雍正八年,奉㫖建祭日仪注详前。

旗纛庙在府城东。

长沙县。

汉长沙定王庙,在县东一里,祀汉长沙定王发孝烈灵妃庙,在县东二十里。《明一统志》:秦武陵令罗君用督鐡运溺水,其女挈弟寻父尸不获,遂赴水死。宋元丰间,赠女曰孝烈灵妃,弟曰孝感侯,立庙长沙李公祠,在北门大街,郡人捐赀建祀。

皇清巡抚李发甲

赵公祠在北门大街,郡人捐赀建祀皇清巡抚赵申乔。

善化县。

吴王祠在湘春门外,祀汉长沙王。吴芮、屈贾二公祠,在大西门内祀楚大夫屈原、汉太傅贾谊,即谊故宅,明李东阳有《记》。

赵公祠在南门外,郡人捐赀建祀。皇清副使赵廷标

郎、公祠在灯龙巷,郡人捐赀建祀。皇清布政司郎永清。

陶公庙在县南二里,晋太尉陶侃封长沙公,有功于潭,郡人立庙祀之。

向公祠在大西门内,祀宋安抚向士璧。崇道祠在岳麓书院侧,祀宋朱子张栻。真西山祠在大西门内。宋嘉定中,真徳秀出知潭州,以廉仁公勤谕,属以周、胡、朱、张之学训士,后人建祠祀之。

李公祠,即熊湘阁,在大西门内。芾知潭州,阖门殉难,潭人即其死节处立祠祀之。明李东阳有记。

慕道祠在岳麓文庙,后祀宋知州李允则、朱洞,安抚刘珙,山长周式明,同知杨茂元,通判陈纲,号六君子祠」。

周、蔡二公祠在大西门内,祀明死难。知府周二南、司理蔡道宪。

湘潭县

许旌阳祠在马山上,祀唐旌阳令许逊四先生祠。在儒学,后祀宋儒胡安国、张栻、朱子真、徳秀。

湘阴县

黄陵庙在县北,祀虞、舜二妃。《后汉书》《郡国志》罗县,注《帝王世纪》曰:「有黄陵亭」,《湘中记》亦云「二妃之神」。《水经注》:「湖水西流,迳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言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故民为立祠于水侧焉。《方舆胜览》:「黄陵庙在县北八十里,唐韩愈有碑」。

汩罗庙在汩罗江上,祀楚屈原。《水经注》:罗渊北有屈原庙,庙前有碑。又有《汉太守程坚碑》,记在原庙湘乡县。

蒋公祠,在县城内,祀汉相蒋琬。褚公祠。在县城内,祀唐都督褚遂良。宋魏了翁有记醴陵县。

伏波将军庙,在县治西,祀汉新息侯马援。东莱祠在县治北,祀宋儒吕祖谦。

攸县

周昭王庙在县东郭一里。双忠祠在县东,祀蔡道宪周二南益阳县。

五贤祠,在县城南,祀楚、屈原、汉诸葛亮、宋张咏、张栻、胡寅。

浏阳县。

杨孝子祠,在县治东。唐时杨孝子哭亲而殁,邑人为立祠。

杨龟山祠,在县治南。宋绍圣间,杨时为浏阳令,有惠泽,邑人立庙以祀。

欧阳圭斋祠在县治西南,祀元学士欧阳𤣥皇清康熈五十九年,裔孙胜谦构学舍,置祀田五十亩,改额曰南山书院学使黎致逺为记。

宁乡县。

张公父子祠在儒学,左祀宋魏公张浚、浚子栻,明杨廷和有记。

安化县。

忠靖威显灵佑王庙,在县城内,祀唐张忭南霁云嘉应侯祠在县东。祀五代时王仝,宋吴致尧,有记茶陵州。

岳王庙在州城内,祀宋少保、岳飞三学士祠。在州城西,祀明刘三吾、李东阳、张治,衡州府。

社稷坛在府城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城南门外,先农坛在府东郊。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崇贤坊街、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文昌阁在学宫旁。 名宦祠、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祀忠义孝弟,立碑祠前,刻恩旌忠义孝悌姓名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节孝祠祀节孝,建坊祠前,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关帝庙在府城内。

城隍庙,在府治南。

郡厉坛在府城北。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外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旗纛庙在府城内。

衡阳县。

舜庙在县西。宋郡守刘清之命主簿程洵重建申包胥庙。在县南打线坪。

诸葛武侯庙在县北石鼓山。宋张栻有记。伏波将军庙在县北,烝江西岸。

赵汝愚祠在县东开福寺,汝愚为韩侂胄所忌,谪永州,道经衡州,为守臣钱鍪所窘,暴卒殡此,因立祠向子忞祠,在开福寺旁。宋向子忞知衡州,有善政,民立祠祀之,胡寅为记。

三贤祠在府学,东宋丞相李廸、刘挚、中书刘攽,皆以忠直谪衡,后人立祠祀之。

胡铨祠在县西西湖寺。宋胡铨谪衡州,尝讲学于此,邹、陈二公祠在县西二十里花光山广教寺,宋邹浩、陈瓘俱以言事谪官,过此留题寺中,郡守刘清之立祠以祀之。

先贤堂祠在县西,宋郡守王亚夫建汤。《汉记》。李忠节公祠在县西,祀宋李芾。

皮公祠在县北,祀宋皮龙荣。七贤祠,在县北石鼓山,明𢎞治间,建祀韩愈、朱子、张栻、黄干、李寛、李士真,万厯间,増祀周敦,頥为七贤、六贤祠,在县东,宋郡守刘清之建祀,张九龄、韩愈、寇凖、周敦頥、胡安国为五贤。明嘉靖中,郡守蔡汝楠増祀,清之,改曰六贤。

二守祠在石鼓山,初在朱陵道院,《宋史刘清之传》作朱陵道院祠。张九龄、韩愈、寇凖、周敦頥、胡安国于左,祠晋死节太守刘翼、宋死节,内史王应之于右雅儒、吉士日相周旋其间,而叅佐谋论多在焉。《府志:嘉定中,知县徳兴迁此。

衡山县

南岳庙在县西北,赤帝峰下,虞、夏、殷、周咸望祀焉。秩视三公。欧阳氏《集古录、汉西岳华山碑》云:「孝武皇帝修封禅之礼,巡省五岳,立宫其下。宫曰集灵宫,殿曰存仙殿,门曰望仙门。《汉书郊祀志》云:「南岳灊山于灊,此后遂以灊为南岳」。唐武徳、贞观之制,五岳、四镇、四海,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南岳衡山于衡州,复古制也。天宝五载,加王号。宋乾徳六年,有司请祭南岳于衡州,从之。大中祥符五年,加帝号明正,号曰南岳之神。

皇清因之,凡有大事,皆遣官祭告我圣祖仁皇帝鼎新庙貌,经始于康熈四十四年竣工,于康熈四十六年奉。

御书扁额者再:曰光辅紫宸,曰永峙南维。复奉御制碑文,昭示永久。雍正十年,我

皇上特允抚臣赵宏恩所请,重新庙貌为亿万生民,祈报煌煌旷典矣。

谨按《汉书》载武帝登灊天柱山,自寻阳浮江。应邵云,「灊属庐江郡」。或疑今庐江在江北,寻阳在江南,武帝既至江北,不应复自江南浮江。又因《路史》有「灊山即衡岳」一语,遂谓武帝实至衡山。考杜佑云:「汉寻阳在江北,今蕲春郡界,晋温峤移于江南」。胡三省云:「自晋立寻阳郡于江南之柴桑,而江北寻阳之名遂晦」。《周礼》疏云:「按《尔雅》,「霍山为南岳者,霍山即衡山。《地理志》,扬州霍山为南岳者,山今在庐江」。数说俱可订谬。

韩文公祠在县城内,即开云楼三贤祠在县城内祀朱子、张栻、胡安国,配以胡宏、胡寅、林泽之,每春秋二仲致祭。

李邺侯祠,在南岳后。

辖神祠在南岳庙后,神元时,䝉古人名阿尔斯兰,以忠显校尉为潭州总管,监修岳庙,能以廉惠集事。庙成,遂祀之。

灵山三徳侯祠在县南九十里灵山之巅,有三石,似覆釜。五季时,刘氏兄弟三人,生有神异,奉母来,隐于此。唐同光中,三人各坐一石,与石俱化,去人异之,因庙祀焉。

耒阳县。

灵显庙在县东北鷔山,唐末盗起,郴人廖思文、弟思政、思宥三人率乡民保障,寇莫敢犯,因立祠祀之,有祷辄应。宋赐今额。

罗含庙,在县西南四里西湖侧伍子胥庙,在县北伍相桥侧。伍员仕楚尝居此,立庙祀之。

昭烈祠在县西。

蔡伦祠,在县南蔡池上。元知县陈宗义有记庞统祠,在县北,统尝为县令,后人为立祠。杜少陵祠在县北二里,杜甫葬此,因立祠常宁县。

三皇祠在县南门外,前殿祀三,皇后有雨华堂。荧惑庙在县南门外。

安仁县。

周文忠祠在儒学左,其地名益相里,宋丞相周必大尝读书处也。明𢎞治中,郡守邓淮建祠祀之。

尹公祠在城内。明嘉靖间,知县尹鸣商有惠政,民立祠祀之。

忠节祠在儒学右。明成化间,学使薛纲立祠以祀。宋参议陈亿孙。

髙长官祠,在县西五里蜜泉。宋嘉佑间,建祀县令髙岳。

赖公遗爱祠,在县治北。明万厯中,建祀知县赖霖四忠祠,在县东南三里。明正徳中,建祀唐将南霁、云雷,万春及宋、周必大陈。亿孙。嘉靖中,改建为清溪书院,专祀周必大。

酃县

炎帝祠,在县东三十里。炎帝陵李义祠,在县东康乐乡。晋李义击贼有功,邑人祀之桂阳县。

赵常山将军庙在州东芙蓉山侧。龙渡庙在州南三十里。宋陈傅良有记七贤祠在城内,祀汉守卫飒茨充许、荆、栾、巴、度尚、周昕、临武、长唐羌,后废。

䕶英祠在芙蓉山南,汉赵云立营于此,因庙祀之,宋进士黄照邻为立碑。

八蜡祠,在州城北。

临武县。

舜庙在县西。舜峰,元至正四年,知县闵孝纯重建,明嘉靖间修。

周公祠在武水旁,祀汉太守周憬。唐公祠在县前,祀汉邑令唐羌烈妇祠,在县南,祀烈妇邝氏。详《列女志》,蓝山县。

舜庙在西南四十五里。

皇英祠在县东十五里百叠山。䕫庙在县西二里。䕫山,下。永州府。

社稷坛在府城北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南门外,先农坛在府东郊。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正东,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文昌阁在学宫旁。 名宦祠、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祀忠义孝弟,立碑祠前,刻恩旌忠义孝悌姓名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节孝祠祀节孝,建坊祠前,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关帝庙,在府城内东山。

城隍庙,在府治东。

郡厉坛在府北门外。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北。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旗纛庙在府后万石亭右。零陵县。

文昌阁在城北。

东岳庙一,在县治南,一在河西柳子祠左。南岳庙在城东冈。

永山祠,在县南七十里。

帝舜庙,在县治南。

潇湘庙在潇湘门内。明洪武四年封为潇、湘二川之神。

留侯庙,在县南四十里。

诸葛庙在县西十里,百家渡三贤祠在郡圃祀汉召信臣龙述、宋胡寅,今废。吕将军庙在县东祀吴吕䝉,孙权使䝉,略地零陵,军令严整,人皆感悦,为之立庙。

唐公庙在城内髙山寺右,旧名零陵王庙,祀唐、唐世旻。《明一统志》:唐世旻,本零陵人,年十七,在郡为衙校。唐季寇盗充斥,世旻能拥州兵以全郡邑,湖南马氏以王爵享祀之,后宋亦累封焉。

寓贤祠在朝阳岩上,旧为唐独孤愐、窦必所建茅阁。明正徳中,知府曹来旬专祀唐元,结为元刺史祠。嘉靖间,知府唐珤合宋时迁谪诸贤,以黄庭坚、苏轼、苏辙、邹浩、范纯仁、范祖禹、张浚、胡铨、蔡元定诸贤并祀之,名曰寓贤祠。后司理。万元吉,复增祀杨万里,万里子长儒。

柳子祠在城西愚溪上,祀唐柳宗元。宋汪藻有记。濓溪祠,在城北濓溪书院内。

浮溪祠在城北望江楼下,祀宋汪藻。杨诚斋祠在县治左,祀宋杨万里忠节祠,在府学左,祀明陈纯徳祁阳县。

文昌祠在城内。

真武庙在江东岸。

潇湘庙在县治西南二里。武陵庙在县南。

昭陵庙,在城北隅。

忠靖庙,在城内南大街。

白沙庙,在城内北大街。

颜元祠在县南浯溪,上祀唐颜真卿,元结《浯溪志》古有两祠,不详所始。宋绍兴中,永州守许永、祁阳县令刘獬始合为一。明成化中,僧正䙗重建于中宫寺之右。

濓溪祠,在镇祁楼下。

精忠祠在城内,祀宋岳飞东安县。

南岳庙,在县花桥。

舜庙在县杨江源。

三闾大夫庙在县斜溪源邓酇侯庙,在县石背村。义气桥边。唐公庙,在县城南。

周元公祠在县城西。

道州

东岳庙在城东门外。

南岳庙在州南门。

虞舜庙在州西门外儒学旁石刻「虞山」二字。皋陶庙在州西,营乐乡,世传皋陶随大舜。至此阳。刺史庙在州西东阳观,右祀唐刺史阳城。崇应庙在州西北五里五龙山下。晏殊《𩔖要》:唐阳城出守道州,至襄阳,有五老人来迓,自云舂陵人城与之帛,问其所居,曰居城西北五里。至则访焉,惟有五龙,井帛犹存,因为立庙。大观四年,赐庙号曰崇应。政和中,封侯,爵山有五侯祠。

李王庙,在州西南登封乡。唐李靖南征有功,民为立庙。

周濓溪祠在州儒学内,祀宋周敦、頥胡铨,为记淳熈间重建张栻记。

蔡公祠在州西,祀宋蔡元定。寇莱公祠在州治西,宋寇凖尝贬道州司马,州为立祠。

欧阳崇公祠在州治内,今废石将军庙,在州西门外,祀元将军石坚、沈守备,祠在州北六十里,祀明沈至绪。至绪,山阴人,以武进士为永道守备,懐宗戊寅,髙、紫二源猺贼犯道州,至绪诱贼至木垒,其地阻山拒水,因率众逼之,贼知不免,殊死斗,值监司蔡官治忌功,援兵不至,至绪遂战死。其女名官弟,年十五,通书晓兵,再战,杀贼甚众,夺父尸而还,城获全,事闻,得䘏,典立祠于木垒寜逺县。

「舜宁庙在县南九疑山下。《营阳郡记》「九疑山下有舜祠,故老相传,舜登九疑」。《水经注》「九疑山南有舜庙,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复识。自庙仰山极髙,直上可百馀里。泰伯祠在县北五里。

仲雍祠在泰伯祠侧。

褒忠祠在县东南,祀宋都巡检王政。乾道初,郴寇犯境,政御之,被执,骂贼死。赠观察使,立庙祀之。

萧孝子祠在褒忠祠后。

永明县。

盘古庙在县东北文徳乡。王佐庙在县南十五里,祀唐李靖濓溪祠,在学宫东。

周御史庙,在县西二十里,祀宋周渭。建隆初,奏免岭南耗租,民感而祀之。

吴将军庙,在县南六十里。祀宋吴舜举详人物。江华县。

南岳庙,在县南二里。

李王庙在县南一里,祀唐李靖烈女祠,在县城内,为赵志伦女向正立新田县。

福徳祠在县治内。

寳庆府。

社稷坛在府城西北一里,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治南。先农坛在府东郊。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西隅,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文昌阁在学宫旁。 名宦祠、乡贤祠在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祀忠义孝弟,立碑祠前,刻恩旌忠义孝悌姓名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节孝祠祀节孝,建坊祠前,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关帝庙,在府城东。

城隍庙在府城内。

郡厉坛,在府治北。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治北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旗纛,庙在府治后。

邵阳县

盘古庙,在城西十里。

大舜庙,在城北一里。

大禹庙在城北四十里。宋建诸葛武侯庙,在城东南二里。宋建邓,留侯庙在城东。祀五代时刺史邓处讷水府庙在城东。

八蜡庙,在城东二里。

普济庙在城东八十里,宋建张桓侯庙,在城西门外,祀汉张飞。张太尉庙在城西,祀张九成、召伯祠,在城东祀召公奭。濓溪祠在府学内。

四先生祠,在县治内。

二忠祠在城东,祀宋待诏曾如骥、明参政贺兴隆三忠祠。在城东祀李振珽、何三杰、王绂。

忠孝祠在城内,祀刘孔晖。

杨海清祠在石井铺。

新化县

朱公祠在县南,祀朱应升。余公祠在县南,祀知县余杰林公祠。在县南福景山,祀林培城歩县。

飞山庙在县东关。

伏波将军庙,在县南门外,祀汉马援武冈州。

鳌山庙在州城内。

潭王庙,在州东百里。

宁逺庙在州南,祀将军刘赐昭潭庙在州南五里古山之麓,祀昭潭龙神渠,渡庙,在州城北。宋封神为灵济侯。

新寜县。

水府庙在县东二里。

沉水庙在县东三十五里,白公庙在县南,祀楚大夫白善十先生祠,在县学,旁元县尹李文渊,创始萧从周继成之,祀宋周敦、頥、程颢、程頥、张载、邵雍、司马光、朱子、张栻、吕祖谦、元许衡。邑人许元龄,输私田百亩供祭祀。

袁侯祠在演武㕔。前祀袁刘芳岳州府。

社稷坛在府城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城南,先农坛在府西郊。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东南,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文昌阁在学宫旁。 名宦祠、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祀忠义孝弟,立碑祠前,刻恩旌、忠义、孝弟姓名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节孝祠祀节孝,建坊祠前,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关帝庙,在府城西。

城隍庙,在府治北。

郡厉坛在府城东。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北。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旗纛庙在府城南。

巴陵县

巴山庙在城内巴邱山。

闵忠庙在城内。宋淳佑初,制置使孟珙以荆、襄殉难之臣,创祠祀之,赐额闵忠。

鲁将军庙在城内,祀鲁肃五贤庙,在城内,祀鲁肃、陶侃、滕宗谅、李镜、陶宗孔。李公祠在城内,祀知府李镜。

孙王庙,在城东,祀孙权。

郑王庙在城内,祀郑文秀。湖山神庙在城南,祀洞庭君山神。三闾大夫庙在城南。

董王庙在城北,祀董景珍。岳武穆庙在城北七里山,明成化间建。湘妃庙在君山。

罗娘庙在南津港,一名孝感庙,详长沙县祠,祀内洞庭神庙,在洞庭湖金沙洲上。康熈十八年,王师讨贼,驻此波浪不惊,舟师克济精英肹蠁,实赖神功奏捷事。

闻遣官致祭,封为洞庭之神,载在祀典、御制祭文恭录首巻。

康太尉庙在城南三十里,雷将军庙在城南七十里,祀唐雷万春、明少保郑廷瓒,总督两广军务,征郁林诸种蛮,感梦于公,次日㑹战,因得黙佑,奏凯后,疏请于朝,崇祀东陵。

龙王庙,在城东二十里。

韩烈妇庙在七里山,祀贾琼妻韩氏。详《列女临湘县。

刘公庙祀宋刘琦一,在县中街,一在城陵矶,正武宫在城南。

太尉庙,在城南五十里鳯凰山祀康太尉崇惠庙,在城东南三十里。

石通判,庙在大云山,祀通判石光平江县。

三贤祠。在县治右。祀屈原王旦、唐介王、文正公祠。在县治左,祀王旦。鲁公祠,在县城东,吴鲁肃为建昌太守,屯兵于此,后人立庙祀之。

关濑祠在县城南,有祠久废。雍正五年,邑人刘况、吴昌年等重建。

屈原庙在县城南。

宋公祠在县东南,祀知县。《宋鉴》华容县。

禹王庙在县城东,祀大禹鼎山庙。在县城东,祀汉昭烈墨山庙,祀陈、墨子,以六月六日祭。汉处士胡纲祠在儒学内。

荆佽飞庙,在县城南三十里杨子洲,相传有蛟为患。佽飞渡江,斩之,自是患绝,因立庙以祀。

伏波庙,在县南门外。

勇士王相祠,在县北门外。明嘉靖间寇至,相以民兵战死,知县周霄立祠祀之。

洪山庙祀张巡

马王庙在县西北,祀五代马殷、常徳府。

社稷坛,在府西一里。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东门外二里。先农坛在府城西。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西南。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文昌阁在学宫旁。 名宦祠、乡贤祠在学宫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祀忠义孝弟,立碑祠前,刻恩旌忠义孝悌姓名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节孝祠祀节孝立碑祠前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关帝庙在府西北。

城隍庙,在府治东。

郡厉坛,在府北三里。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西门外。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旗纛庙在府治南。

武陵县。

舜二妃庙在城西。

阳山庙在县东北,祀阳山之神,以征南将军梁松配享。宋封灵济侯,赐庙额。

忠佑庙在城内,祀宋刺史程昌,寓英佑侯庙。一在东门外,一在清泥湾祀水府神善巻祠,在县东南善徳山上。宋李焘有记,三闾祠在县东二里。

四贤祠在府学,前祀屈原、马援、唐介、岳飞、双忠祠,在县西南,祀张巡许逺。

烈士祠在县西善济山上,祀唐人袁映都土地,祠在县治后。

桃源县

东岳庙,在县东三里。

伏波将军庙,在县南三里。苏公祠,在县东三里。

龙阳县。

洪沾水神庙在县东一百八十里,濵湖西祀洞庭湖神。

潘将军庙,在县西半里,祀吴潘浚。张大帝庙在县南一里,祀汉张渤仙翁祠,在县南六十里金牛山上。忠惠祠在县东,祀本县典史青文胜,详名宦明。陆釴《青尉祠诗》,祗因遗爱留湘土,不放忠魂,归蜀乡沅江县。

南岳庙在县城南。

湖西庙在县西岸,祀水神、郭公庙,在县碧角口,祀郭汾阳蠡山庙。在县东北蠡山上。祀越范蠡、辰州府。

社稷坛在府城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城东北,先农坛在府东郊。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府治东,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文昌阁在学宫旁。 名宦祠、乡贤祠在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祀忠义孝弟,立碑祠前,刻恩旌、忠义、孝弟姓名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节孝祠祀节孝,建坊祠前,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关帝庙,在府城东。

城隍庙,在府城西。

郡厉坛在府城北。

里社、乡、厉二坛在府城北。以上坛、庙祠各州县皆如制。旗纛,庙在府治后。

沅陵县。

䕶国夫人庙在城东,夫人姓瞿氏,郡人以其升仙立祠祀之,宋赐额。

马援庙有二:一在府城外江南岸,宋时建明、宣徳间,改建薛瑄记,一在壶头山,名青平庙。

王忠臣庙在城外教场东北,祀郡人王梦麒泸溪县。

忠贤祠,在县治内。宋建祀郡守张建侯、江长源、卢阳令王宪之。

伏波庙,在县治东。

辰溪县。

新息侯庙,在县治西。

善巻祠在县江南岸,宋祥符间,诏春秋致祭,赐号遐世髙蹈先生」。

溆浦县。

南岳庙在县东。

伏波庙。在县西。

沅州

英显庙在州东四十里,神唐人姓林,为溪洞首领,没为神。宋绍兴中,阴助讨贼,乾道间,赐庙额英显。咸淳五年,封䕶国侯,敕云:「沅芷、澧兰,见于九歌,楚俗之信鬼,而好祀尚矣。尔神兄弟以溪洞首领竞爽于唐,而显迹于宋绍兴,却曹成之寇,乾道,赐新庙之名,出云雨以致丰年,御强暴以保境内民,颂之不休,其何爱侯封,而不以慰沅人之心哉?可依前件奉敕如左:汉车骑将军张公庙,在州南四里,祀蜀将张飞昭,灵庙在州南五里,祀三闾大夫,宋嘉定中,赐额显应庙,在州西北五里,祀明山之神」。明一统志:「宋章敦讨田元猛,以兵事祷得吉卜,元猛果降,因奏封显应侯,赐庙额」。

黔阳县。

昭烈王庙在县东演武场。《宗饶《端学记略》:昭烈庙者,南岳忠靖王行祠也。宝庆初,元端学之母弟敏学,来令此邑,鼎新之,走书湘中属《纪事》。按朝奉大夫方公师尹淳熈时记云:昔官京口赈济淮阴,因读弃指亭记,得王顚末王讳,捍姓张,唐天宝中,家滑之白马,任侠尚气,每出必携金椎安、史之乱,张巡许逺保孤城,得南霁云为将,霁云与王素善,遂俱入睢阳,洎乞师,贺兰进明进明无出师意,壮二士欲强留之,为大飨张乐霁云,㧞刀断指,血淋漓,以示进,明王感愤瞋目裂,皆亦断一指偕还,城陷,王与巡逺、霁云皆死之。又按清湘志:政和初,贼潘宗岩犯沅州,城危垂陷,众急祷宗岩纵火,有反风,又闻若有人呼外兵来援,遂退却州,上其事,特封灵佑侯。端学以为忠义之士,此心更千载如在,争光日月,虽晦蚀于一时,而天实显之,有终不可得而逸者。故王姓名可逸于唐史三十六人之间,而威徳在人,自不能忘于沅水之上。今考《忠义传》,又载巡遣霁云败贼宁陵,别将二十有五,而逸其姓名者亦四人,益知山巅水涯,断碑遗文,有助史阙为多」云。

三忠祠在县北,祀屈原、马援、关帝、麻阳县。

武侯祠,在县内东街。

四节祠在河东岸,明万厯九年,建祀向门四节永顺府。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先农坛

文庙

名宦祠。

乡贤祠。

关帝庙

城隍庙。

郡厉坛

以上坛庙祠应俟城池工竣,续载保靖县。

伏波庙。在县南。

直𨽻澧州。

社稷坛在州城西。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州城东,先农坛在州东郊。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州治南,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文昌阁在学宫旁。 名宦祠、乡贤祠在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祀忠义孝弟,立碑祠前,刻恩旌、忠义、孝弟姓名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节孝祠祀节孝,建坊祠前,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关帝庙,在州治东。

城隍庙。在州治西。

州厉坛在州城北。

里社、乡厉二坛,在州城东南以上,坛、庙、祠各县皆如制。旗纛庙在州城西北。

屈原祠。在州东兰江驿。

李彭思王庙在州西,彭山旧名应庙,明易,今名安乡县。

忠济庙在县北黄山上。祀刘宋谢晦七里。庙在县北渡口南岸。

华光庙在县东门外。

白马庙,在县东北十五里,祀岳武穆。范文正公祠,在县北读书台。宋庆元中,建石门县。

彭山庙在县东。

南岳庙,在县江南。

慈利县。

秀峰祠,在县东七里。

安福县。

水府庙,在旧永定卫南门外,直𨽻郴州。

社稷坛在城外东南。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外西北,先农坛在州东郊。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州治东,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文昌阁在学宫侧。 名宦祠、乡贤祠在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祀忠义孝弟,立碑祠前,刻恩旌、忠义、孝弟姓名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节孝祠祀节孝,建坊祠前,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关帝庙在州城内。

城隍庙。在州城东。

州厉坛在州城南。

里社、乡、厉二坛在州城外西北。以上坛、庙、祠各县皆如制。旗纛庙在州城东。

女郎庙在州治西,士民请祷辄验,唐韩愈《郴州祈雨诗》:「乞雨女郎魂,炰羞洁且繁,庙开鼯䑕叫神降越巫言旱气期销荡阴宫,想骏奔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

义帝祠在旧学后,《湘中记》郴县有义陵祠,元陈元明义,《帝祠记略义。陵在郡之西祠,改创于宋之咸淳年。至正甲申冬,通议大夫脱颖溥、化畴、野公来监是郡,因谒庙、升陵、捐俸新之。

景贤祠旧在州学内,今改建于天主堂。旧址《广舆记》:唐韩愈谪阳山时过此郡,人慕之立祠。

周濓溪祠一在州城内,一在桂阳县忠爱祠,在州城内,祀宋守王橚、巡道程秀、守道宋廷表。

何文简祠在州治前,祀吏部侍郎何孟春。忠肃祠在州城西,祀兵部尚书邝野。刘瞻祠旧在州学,前久废。

柳毅祠在州城东鱼□山上永兴县。

汉三侯祠在县西,祀安国侯王陵、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又桂东有汉三侯祠。

孝妇祠在县治西北,即孝妇蔡氏墓。忠靖祠在县治北,祀唐张巡。

湖南夫子祠在学宫内,祀宋陈纯夫宜章县。

广惠武侯祠在县南石虎山,祀昭徳侯黄师浩。唐时为都,綂没于此为神。

七贤祠在县东门外,祀邑令李教、薛蓁、郑希程、刘珍、杨燫、梁必登、罗𢎞论,后废。

兴宁县。

李广庙在县城北

邓都司庙,在县南八十里。明都指挥邓旻与贼力战死,于此立庙祀之。

桂阳县

朱恭简祠在县东,祀明左都御史朱英六君子祠。在县学前祀周、邵、二程、张,朱六君子。后废桂东县。

三闾祠在县城南。

直●靖州

社稷坛在州城北。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州城南,先农坛在州东郊。雍正四年,奉㫖建筑祭日仪注详前。

文庙在州治东,配享从祀祭日仪注详前崇圣祠在。 文庙后,雍正元年奉。

㫖改建封爵祭仪详前。 文昌阁在学宫旁。 名宦祠、乡贤祠在㦸门左右。

忠义孝弟祠祀忠义孝弟,立碑祠前,刻恩旌、忠义、孝弟姓名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节孝祠祀节孝,建坊祠前,刻恩旌节,孝姓氏于上。雍正三年,奉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关帝庙在州城内。

城隍庙。在州城南。

州厉坛在州城北。

里社、乡、厉二坛在州境。

以上坛庙祠各县皆如制。东岳庙在州东二里。

威逺侯庙在州西,祀诚州刺史杨再思。李王净神庙,在州西北,大由乡。

二忠祠,在州西三里。明嘉靖间,巡抚顾璘建祀死节都指挥邓旻、曹鹏。

忠节祠在州南,州人宋以方死宸濠之难,建祠祀之,详《忠臣志》。

㑹同县。

飞山庙在县东,祀杨再思,宋封威逺侯。南岳庙在县东。

三净庙在县西

杨公庙在县北。

石万戸祠祀宋石仲斌。嘉定间,五溪等处苗叛,斌出应募,擒苗长潘元有功。

李万戸祠祀宋李万庭。嘉定间,剿苖有功通道县。

武侯祠在县东。

普光祠。在县南。

绥宁县。

永丰祠,在县南。

詹公祠在县南,祀县丞詹信增。

雍正十一年二月,接准部咨荆州闗帝庙。

御书乾坤正气匾额

湖广通志巻二十五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