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五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五十四

《人物志》行业

襄阳府:

汉刘演《后汉书》齐武王传字伯升,世祖长兄,初寓枣阳之舂陵。性刚毅,慷慨有大节。王莽篡汉,常愤愤,懐恢复,志起兵舂陵,率新市、平林兵与王匡、陈牧等合,军败莽兵。更始立,拜大司徒,封汉信侯,后为更始所害。世祖即位,追封齐武王。

习融,《襄阳耆旧传》:襄阳人,有徳行,不仕。习郁,《襄阳耆旧传》:融子字文通,为黄门侍郎。《名山记》:郁従光武幸黎丘,与光武俱梦蘓岭山神。后封襄阳侯,使立蘓山神祠,刻二石鹿夹祠,前人遂谓之鹿门山。府城南有习家池,郁所凿也。

阴子方《后汉书阴识传》:齐管仲七世孙修适楚为阴大夫,因氏焉。秦、汉之际,家新野阴兴,传宣帝时子方至,孝有仁恩,腊日辰炊灶神形,见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后暴富,尝言子孙必强大,至识三世遂繁昌,阴识子方三世孙。《后汉书》列传,字次伯,刘伯升起兵,识率子弟宗族、宾客千馀人往,伯升以为校尉。建武元年,光武遣使迎阴贵人,并徵识,以为骑都尉,封阴乡侯。显宗立,为太子,识守,执金吾,帝每巡郡国,识留镇京师,委以禁兵,虽极言正议,与宾客语,未尝及国事,帝敬重之,卒,谥贞侯,子躬嗣。

阴兴《后汉书阴识传》:兴字君陵,识弟为黄门侍郎。光武平定郡国,每従出入,常持小盖,障翳风雨,帝所幸之处,輙先入清宫,甚见亲信,好施接宾门,无侠客,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与友人张泛、杜禽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帝欲封之,固让拜卫尉,辅导太子,帝疾受顾命,㑹瘳,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恐亏损圣徳,不可茍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卒进谥翼侯。

刘兴《后汉书齐武王演传》,兴建武二年,封为鲁王。十五年,试守缑氏,令有明略,善聴讼,甚得民称。迁𢎞农太守,亦有善政。视事四年,上疏乞骸骨,徵还京师,奉朝请。二十七年,始就国。明年,徙为北海王。显宗器重,兴每有异政,輙乘驿问焉。

刘睦《后汉书齐武王演传》:兴子少好学,博通书传。光武爱之,数被延纳。明帝在东宫,入侍讽诵,出则执辔。性谦恭好士,交结名儒宿徳,声价益广,能属文,又善史书。及寝疾,帝给驿马,命作草书尺牍十首。

刘良,《后汉书》赵孝王传》,字次伯,光武叔父。平帝时,举孝廉,为萧令。光武兄弟少孤良,抚循甚笃。建武二年,封广阳王,徙赵王,始就国。

刘敞《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敞舂陵侯仁子,谦俭好义,尽推父时金寳财产,与昆弟荆州刺史上其义行,拜庐江都尉,后追谥康侯。

刘祉《后汉书》,城阳恭王传字巨伯,敞子行淳厚,宗室皆敬之。光武起兵,祉兄弟相率従军。光武即位,封为城阳王,赐乘舆御物、车驾衣服,卒年四十三,谥恭王」。刘赐《后汉书》安成孝侯传》:字子琴,光武族兄少孤,伯升起兵,赐従攻击诸县。更始立,封广汉侯。更始欲令亲近大将徇河北,未知所使,赐言诸家子独有文叔可用。光武即位,嘉赐忠,封安成侯,以赐有恩信,赐予特异,輙与故旧无有遗积。帝为营冡堂起祠庙,置吏卒,如舂陵孝侯。

刘嘉《后汉书》:顺阳懐侯传,字孝孙,光武族兄与伯升俱学长安,习《尚书》、《春秋》。及义兵起,到洛阳,従征伐,拜为千乘太守。

樊重《后汉书樊宏传》:重,字君云,湖阳人,周仲山甫封樊,因氏焉。世善农稼,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营理产业,赀至巨万,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馀终,世祖即位,南祠章陵,过祭其墓,谥寿张,敬侯为立庙。

樊宏,《后汉书列传》,字靡卿,重子。少有志行。王莽末,刘伯升与族兄赐攻湖阳不下,赐女弟为宏妻。湖阳帅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因留不返。更始以宏为将。辞归,与宗族亲属立营堑自守,归者千馀家。赤眉掠唐子乡,欲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劳遗,皆曰:「樊君素善,何心攻之!」引兵去。世祖即位,拜光禄大夫,封长罗侯。卒,谥恭侯,车驾亲送葬,子倏嗣。

樊倏《后汉书樊宏传》:倏字长鱼,谨约有父风,事后母至孝。母卒,哀思过礼,世祖常遣中黄门朝,暮送饘粥。服阕,就侍中丁恭受公羊、严氏春秋。建武中,诸王招引宾客,以倏外戚争延致之,而倏清静自保,无所交结。及沛王辅事发,贵戚子弟多见收,倏以不豫得免。永平元年,拜长水校尉。北海周泽、琅琊承宫并海内大儒,倏皆致之于朝。又议刑辟宜须秋月,以顺时气。显宗并従之。二年,封燕侯。其后弟鲔为子常求楚王英女敬乡公主,倏闻而止之。鲔不従十年,倏卒,谥哀侯。及楚王事发觉,帝追念倏谨恪,又闻其止鲔婚事,故诸子得不坐。

樊准《后汉书樊宏传》:「准,字㓜陵,宏族曾孙,少励志行,以父产数百万,让兄孤子和。帝幸南阳,准为郡功曹,召见,拜郎中,后补尚书郎。永平初,连年水旱,准上疏,宜遣使者与二千石随事消息,留富人守旧土转尤,贫者过所衣食,太后従之,悉以公田赋与贫人,即擢准光禄大夫。后使冀州,到部,开仓廪食流人。还,拜钜鹿太守。时饥荒之馀,人庶流迸,准课农桑,施方略,朞年间,榖粟丰稔数十倍,郡县以安。转河内太守,羌屡入郡界,将兵讨逐,威名大行,为光禄勲,卒。

冯鲂《后汉书》列传》字孝孙,湖阳人。王莽末鲂,聚宾客,招豪杰,作营堑以待所归。建武三年,徵诣行在,见于云台拜虞令,以威信称。迁郏令,贼延褒等围县,鲂力战连日,城䧟,遁见帝,帝驰救颖川,按行鬬处,嘉之曰:「此健令也!」褒等闻帝至,自鬄剔,负铁鑕请罪,诏悉以褒等还鲂诛之。鲂一切相赦聴,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自是县界清浄。

岑晊《后汉书列传》:字公孝,棘阳人。有高才,与郭㤗辈相友善,李膺称其有干国器,虽在闾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太守成瑨请为功曹,褒善纠违,肃清朝府,时语曰:「南阳太守岑公、孝𢎞农成瑨但坐啸,瑨死」。遂不仕。

郭丹《后汉书列传》:字少卿,穰人,七岁而孤,事后母小心孝顺,母怜爱之,従师入函谷闗,乃慨然叹曰:「丹不乘使者车,终不出闗!至京师,为都讲,诸儒咸敬重之。更始二年,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归,果乘高车出闗,如其志焉,更始败,诸将悉归,光武,获封爵,丹独保平氏不下,为更始发䘮尽哀。建武中,吴汉辟举高第,迁并州牧,有清平称。永平三年,代李欣为司徒,廉直公正,与郭汲、张湛齐名。五年,卒于家,年八十七。丹出典州郡,入为三公,而家无遗产,子孙困匮,后显宗访求其嗣,长子宇,官至常山太守,次子济,赵相。何顒《后汉书列传》:字伯求,襄乡人,少与郭林宗、贾伟节相友善,显名太学,陈蕃、李膺坐党锢,顒以交盟为宦者所䧟,乃易姓名,亡匿汝南间,袁绍慕之,私与往来,值党祸起,天下多罹其难,顒常入洛阳,従绍商𣙜广,设权计,全免者甚众,党锢解辟,顒司空府,每三府集议,多推顒长。董卓秉政,逼顒为长史,辞不受,乃与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谋诛卓,为卓所系,忧愤卒。黄承彦,襄阳人。《襄阳记》:彦高爽,开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亮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而才堪相配」。亮许诺,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蜀汉廖化蜀志》:宗预传,化字元俭,襄阳人,为闗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蜀,乃诈死,因㩦持老母昼夜西行,㑹先主东征,遇之秭归,大悦,命为宜都太守。后累官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称。咸熙中,内徙洛阳,道卒。

习贞,字文祥,襄阳人。随先主入蜀,厯官至广汉太守。《襄阳记》。贞风流,善谭论,名亚龎统,而在马良之右。子忠,亦有名,官至尚书郎。忠子隆,为步兵校尉,掌校秘书。

杨仪《蜀志》列传:字威公,襄阳人。初辟为主簿,寻为功曹。先主与论军国大计,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厯陟尚书。诸葛亮举为参军,署府事。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榖,不稽思虑,斯须便了,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仪领军还,自以功大宜代亮秉政,见蒋琬为尚书令,愤形声色。费褘宻表之,废为民自杀。杨顒《襄阳记》:字子昭仪宗人,入蜀,为巴陵太守,丞相诸葛亮主簿。亮尝自校簿书,顒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古人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今明公躬校簿书,流汗竟日,不已劳乎?」亮谢之。后为东曹典选举。及卒,亮垂涕三日。

蔡瑁《明一统志》,字徳圭,襄阳人。性豪,自喜兴南郡蒯越共为刘表谋主,有应变之才。

蒯越魏志刘表传》,裴松之注傅子曰:「越,蒯通之后也,字异度,中庐人。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何进辟为东曹掾。劝进诛阉宦,进犹豫不决。越知其必败,求出为汝阳令,与兄良佐、刘表定荆州。诏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曹操下荆州,与荀彧书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建安十九年,卒。

魏延《蜀志列传》:「字文长,义阳人。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为汉中王,拔延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问延曰:委卿重任卿,云何?延曰:若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众咸壮其言。延每随亮出师,輙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㑹于潼闗,如韩信故事,亮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已,才用之不尽。亮出北谷口,延为先锋。亮卒,杨仪等欲案亮,成规引军还,延怒,率所领先归,至南谷,逆击仪等,士众知屈在延,莫为用命,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

习温,襄阳人,珍之子。《耆旧传》:温识度广大,厯长沙武昌太守、选曹尚书、广州刺史,従容朝位三十年,不立名迹,不结权豪,饮酒一石乃醉,有别业在洛,上每休沐,常宴,其中,长子宇为执法郎,曾取急趋车,乘导,従甚盛,温怒杖责之曰:「吾闻生于乱世,贵而能贫,始可无患,况复以侈靡竞乎?」

董恢襄阳记》,字休绪,襄阳人。事先主为宣信中郎,费褘使吴恢副之。孙权问杨仪、魏延牧竖小人,褘不能,即荅恢目褘曰:「可速言。今方扫除强冦,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权大笑。诸葛亮闻之,以为知言,辟为丞相府属,迁巴郡太守。

马谡《蜀志马良传》:谡字㓜常,襄阳人,良之弟,以荆州従事,随先主入蜀,厯越嶲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君其察之」。亮以谡为参军,出军祁山。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合战于街亭,为合所破。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殷观,字孔休,宜城人,蜀志》先主传孙权遣使约昭烈共取蜀,或谓宜聴之,荆州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权所乘,则事去矣!今但可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轻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先主従之。迁观,为别驾従事」。

向充,襄阳人。《襄阳记》:魏咸熙元年,镇南将军卫瓘至成都,得璧玉印各一枚,文似成信字。魏人宣示百官,藏于相国府。充闻之曰:「吾闻谯周言先帝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今中抚军名炎,而汉年极于炎兴,瑞出成都而藏之于相国府,此殆天意也」。是岁,拜充为梓潼太守。明年十二月而晋武帝即尊位,炎兴于是乎征焉。邓艾《魏志列传》:「字士载,棘阳人,每见高山大泽,輙规度指画军营处所。司马宣王竒之,辟为掾,迁尚书郎。正始二年,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泛舟而下,达于江淮,有资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姜维,赐爵闗内侯,加讨冦将军,后迁城阳太守。司马景王辅政,迁汝南太守。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迁兖州刺史,进封方城亭侯。以破文钦等功,进封乡侯,行安西将军。与姜维战于段谷,大破之,进封邓侯。景元四年,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山高谷深,至为艰险,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縁崖,鱼贯而进。后主诣军门降,诏以为太尉,增邑二万户锺㑹等谗之,槛车征至成都,魏瓘等遇于绵竹西,斩之。㤗始三年,议郎段灼上疏理其寃,帝愍之,以嫡孙朗为郎中。

晋罗宪《晋书》列传》,字令则,襄阳人。父蒙,为蜀广汉太守。宪年十三,即知名,性方亮严整,轻财好施,仕蜀为太子舍人,以不附黄皓,左迁巴东太守,守永安城。成都败,边江长吏皆弃城走,宪斩乱者一人,百姓乃安。刘禅降,宪率所统哭临于都亭,三日后归晋,吴遣陆抗等围城拒守经年,救援不至,城中疫作,或劝出奔,宪曰:「夫为人主,百姓所仰,况不能存,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于此矣!」㑹荆州刺史胡烈救之,抗退,加宪临江将军、领武陵太守。㤗始六年卒,追封西鄂侯,谥曰烈子,袭厯宦至广汉太守。兄子尚,益州刺史。罗友,晋阳秋,字它仁,襄阳人,少好学,不持节检,始仕荆州,后在桓温府,以家贫乞禄,温虽以才学遇之,而谓其诞肆未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温为席送别友,至独晚,温问之,友荅曰:「中途逢一鬼,大见揶揄云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不见人,送汝作郡」。始怖,终惭不觉成淹缓之罪,温心颇愧,后以为襄阳太守,累迁广、益二州刺史,在藩举其宏纲,不存小察,甚为民吏所安悦,薨于益州。

南北朝,柳元景《南史》列传,字孝仁,襄阳人。少便弓马,数随父伐蛮,以勇称,为江夏王义恭参军。世祖西镇襄阳,义恭又以为随郡太守。朝廷大举北伐,加元景建威将军,总统群帅,引诸军深入,攻𢎞农,进陜,入函谷,北虏悉平。太祖令班师南归,于樊城立府舍,元景率所领居之。除为襄阳太守。及鲁爽向虎牢,复使元景再出北讨,威著境外。世祖入讨,元凶以为谘议参军,领中兵,加冠军将军,配万人为前锋,凡十三军皆𨽻焉。时义军至芜湖,元景倍道兼行,大破贼兵于淮,贼将并来归顺。上即位,封曲江县公。孝建元年,臧质、义宣并反,上使元景进屯姑熟,设竒制胜,所向克捷。大明二年,封巴东郡公,坐事诛。太宗即位,追赠爵秩,谥忠烈。

柳世隆《南史柳元景传》:隆字彦绪,元景侄。㓜孤挺立,不与众同,涉猎文史,音吐温润。齐武帝入朝,高帝以夏口兵冲要地,当须文武兼资人,委以后事,武帝遂举世隆自代。转江夏内史,行郢州事。沈攸之反,力讨平之,徵为侍中,出为吴郡太守,旋以母忧归,居䘮寒不衣絮。高帝践祚,起为南豫州刺史,加都督,进爵为公。后蛮叛,以本官总督众军,仍为湘州刺史,加都督。以方略平蛮,累官尚书令。世隆文武全才,学行并至,少立功名。晚専以谈艺自尚,不干世务,甚获众誉。永明九年卒,赠司空,谥忠武。所著《龟经秘要》二巻。子二:长悦,字文殊,位中书郎,早卒,谥恭。次惔,字文通,梁尚书左仆射,谥穆。

柳憕《南史柳元景传》:憕字文深,与王峻齐名,俱为中庶子,时人号为柳王」。后为镇北始兴王长史。王移镇益州,复请为镇西长史、蜀郡太守,为政廉,恪益部懐之。

柳偃《南史柳元景传》:「偃字彦游,年十二。梁武帝引见,诏问读何书?对曰:尚书问有何美句,对曰:「徳惟善政,政在养民」。众咸异之。

柳庆逺南史柳元景传》:逺字文和,世隆従弟,事齐为襄阳令。梁武帝问杜恽求州纲纪,恽举庆逺,因辟为别驾。及帝即位,以帷幄功,封云杜侯,出为雍州刺史,加都督,厉清节,士庶懐之。卒,谥忠惠,子津,袭为云杜侯。

柳遐《北史列传》:字子升,㓜爽迈,好文学,动合规矩。世父庆逺,特加器异。年十二,谒梁西昌侯深。藻风仪端肃,进止详雅,深藻美之。庐陵王续为雍州刺史,辟为主簿。起家邵陵王纶府法曹叅军,除工部郎。仆射谢举,引遐与语,嘉叹曰:「江汉英灵,见于此矣」。后仕后周,为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霍州刺史。导民务以徳不用命者,乃微加贬异,其下感化,不复为过。天和中卒,年七十二。遐性孝,为主簿。时父卒于扬州,遐自襄阳奔䘮,中流遇风,舟人危惧,遐抱棺号诉,俄顷风止。其母常患疽遐,吮之遂瘳,咸以为孝感所致。有十子,靖、庄最知名。

柳靖《北史柳遐传》:靖字思休,性方雅,爱闲素,澹于名利,博览坟籍。大同末,除尚书度支郎,随遐入朝,授大都督,厯河南、广徳二郡守,皆有治术,吏民畏而懐之,秩满还,有终焉之志。隋文帝践极,特诏征靖,以疾固辞,优游不仕,所对琴书而已,子弟奉之。若严君有过,必自责长,㓜相率谢,然后见之,乡里亦慕而化焉,时论方之王烈。

柳庄《北史柳遐传》:庄字思敬,善词令。济阳蔡大寳有重名于江右,时为岳阳王萧察咨议,见庄叹曰:「襄阳水镜,复在于兹矣!」以女妻之。察辟为参军,厯吏部郎中。

郭祖深《南史列传:襄阳人,武帝初为州牧,州䧟,上书言境上事,不用,徙后军参军。武帝溺梵教,朝政废弛,乃舆榇诣阙上封事,帝嘉其正直,擢锺陵令,改南州散骑将军。及至南州,清刻公严,谢絶干请,捜剔奸恶,朝野惮之。

杜嶷《南史杜崱传》:其先,杜陵人,徙居襄阳。父懐珤,少有志节,仕梁有战功,为刺史。大同中,魏军复围南郑,懐珤命嶷与战,斩其一骑以归。嶷膂力絶人,便马善射,每出杀伤数百人,敌人惮之。

杜崱,《南史》列传嶷之弟㓜,以胆勇称,为新兴太守。元帝以为武州刺史。东征侯景败,崱入据台城,加江州刺史。齐将攻秦州,崱破之。时长史陆纳等叛长沙,崱大败之。后讨平武陵王于峡石,卒,谥武。

杜㓜安《南史杜崱传》:㓜安性至孝,寛厚,雄勇过人,与兄崱同归元帝,以为西荆州刺史,封华容县侯。杜叔毗《北史》列传》,字子弻,其先杜陵人,徙居襄阳。早孤,事母尽孝,仕梁为宜丰侯萧循府幕叅军。周文帝遣达奚武围循于南郑,遣叔毗诣周请和,使未反,而循叅军曹䇿刘晓谋以城降。时叔毗兄锡、従子映、映弟晰,并为循参军,有文武材略䇿惧不同,已诬以谋叛加害焉,及循降䇿至长安,叔毗手刄䇿肢解之,周文嘉其志气,特命舍之。遭䘮,哀毁骨立,服阕,迁陜州刺史,后为陈人所擒,不屈死。

康绚《南史列传》:字长明。祖穆,宋永初中,举乡族三千馀家入襄阳之岘南,为置华山郡蓝田县以居之。世父元隆,父元抚,相继为华山太守。绚少倜傥,有志气。永元元年,义兵起,绚举郡以应高祖,随王茂攻东昏将吴子阳于加湖,斩获居多。天监元年,封南安男,竟陵太守,屡退魏师。十三年,迁太子右卫率,甲仗百人直殿内。绚身长八尺,容貌絶伦,虽居显官,犹习武艺,高祖幸徳阳殿敕绚马,射抚弦贯的,观者悦之。其日,上使画工图绚形,遣中使持问之曰:「卿识此图否?」其见亲如此。后为司州刺史、安陆太守,年五十七卒,谥壮。

岑之敬《南史列传》:字思礼,棘阳人,谦谨纯笃。頴敏好学,五岁时读《孝经》,每焚香正坐。年十六,擢高第。武帝召试,令升讲坐敕。中书舍人朱异执经唱士孝章,帝亲论难,应对如响,除童子奉车郎,引进后学,恂恂如也,従不以才学矜人。子徳润有父风,官至记室。魏益徳《北史列传:襄阳人,有材干,胆勇过人,数従军征讨有功,迁郡守。萧察莅襄阳,承制拜大将军。及察称制,进位柱国,封上黄县侯,加车骑将军,卒谥忠壮,配享察庙。

席固《北史列传》:字子坚,襄阳人,少有逺志。梁大同中,为齐兴郡守。侯景乱,以梁元帝不能复仇雪耻,骨肉相残,遂谋归魏。宇文㤗遣使就拜大将军、开府大都督,入觐,魏主宴,赐甚厚,进爵靖安郡公,寻拜昌归宪三州诸军事,莅官有声绩,卒,谥曰肃,仍敕襄州赐其墓田。子世雅,字彦文,少以孝闻,位至大将军,世英亦授开府仪同大将军。

唐席豫《唐书》列传,字建侯,襄阳人,固七世孙,举制科上第,时年十六,以父丧罢,复举手笔俊拔科。㑹乐安公主请为皇太女,豫上疏请立皇太子,语深切,人为寒惧。太平公主闻其名,表为谏官,豫耻污遁去。俄举贤良方正,累改为懐州司仓参军,复举超拔群𩔖科,累迁中书舍人。与韩休等名相甲乙,韩休辅政举代。已,拜吏部侍郎。豫典选六年,拔寒士,多至台阁,当时推知人。进礼部尚书,封襄阳县子。凡四,以使者按行江南、江东、淮南、河北。南方俗死不葬,暴骨中野,豫教以埋殓,明列科条,俗为之改豫。清直无欲,不为势撼。性谨畏,与子弟属吏书,不作草字曰:「细事不谨,况大事耶?」年六十九卒,家无馀财,属其子卖所居,聊备葬礼。赠江陵大都督,谥文帝。以豫诗最工,诏曰:「诗人之冠冕也」。弟晋亦以文名。

柳浑《唐书列传》,字夷旷,襄阳人,早孤,方十馀岁,有巫告曰:「儿相夭且贱,为浮屠可缓死」。浑曰:「去圣教为异术,不若速死」。学愈笃。天寳初,第进士,除衢州司马,弃官隠武宁山,召拜监察御史,迁尚书右丞。朱泚乱,浑匿终南山贼,以宰相召榜其子索所在。浑步至奉天,改右散骑常侍。贞元元年,迁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张延赏怙权遣亲,厚谓浑慎言于朝,则位可乆,浑曰:「头可断,舌不可禁」。卒为所挤,卒谥贞母。兄识,字方明,知名士也。工文章,与萧頴士元徳秀、刘迅相上下,而练理造端,往往诣极,浑亦善属文,沈思不逮于识云。

鲍防《唐书列传》:字子慎,襄州人。幼孤贫,笃志好学,善辞章。天寳末举进士,初为湘东观察使薛兼训従事,累官工部尚书。窦参秉政,以宿忿遽令致仕。防厯洪福,京兆皆有政声,不因罪戾,为俗吏所摈,竟以愤终,众颇悯之。

朱朴《唐书列传:襄阳人,以三史举,由荆门令改著作郎。乾宁初,太府少卿李元实欲取中外九品以上官两月俸助军,兴朴疏不可而止,擢国子《毛诗》博士,后贬郴州司户参军,卒」。

宋张问《宋史列传:字昌言,襄阳人,举进士,通判大名郡牧地,岁乆,入于民,有司按籍括之,至毁庐发墓,问以闻,仁宗曰:「吏用心悉如问,何患赤子弗安?」立罢之,屡迁河北转运使。㑹河再决,议者欲调京东民三十万,自澶筑堤抵乾宁,问言非计,神宗従之,后贬光化军,未㡬复使河北,诸葛公权之乱,株连数百千人,问上疏申理,止诛首恶。熙宁末,知沧州,自新法兴,问独不阿时好,岁饥,为言免常平助赈,语颇切直,累官正议大夫,卒问廉。洁尝与种世衡善,问父䘮,世衡遗汝州田十顷,辞弗受。世衡卒,其子古用父治命,亦不纳田芜者三十年,朝廷命反诸种氏。

张惟孝《宋史列传》:字仲友,襄阳人。通《春秋》下第,乃工骑射,城中乱,趋郢州。开庆元年,卜居江陵,沙市宣抚姚希得罗致之,乃请空名帖三十以还。逾旬,与三十骑俱拥甲士五千至,部伍严肃。希得大喜,请所统姓名惟孝曰:「朝廷负人,福难祸易,聊为君纾一时难耳」。时鼎、澧五州危甚,于是击鼓耀兵,不数日,众至万人,数战俱捷,江上平,制使吕文招之,不就而遁,物色之卒不可得。

元黄元吉,姓谱,襄阳人。有徳行文学,教授乡里。明任亨泰,分省人物。考泰,襄阳县人。㓜頴,敏出群,年十三,即赋《朝天诗》,识者竒之。洪武戊申廷试,太祖亲擢第一,授修撰,厯升礼部尚书,定旌表孝行事例,并议定世子袭爵之礼。甲午,命与监察御史严正直使安南,谕以讨龙州赵宗寿之故。日焜闻命震恐,即奉诏,使竣还朝,以私市交人,降为监察御史。所著有《使交集》。子显宗,永乐癸未,乡荐,厯官吏部稽勲主事孙春,西安府同知。

兰,以权《明一统志》:襄阳县人,洪武初,以才能选授中书省照磨,值广西冦作,特遣抚之权,宣布威徳,猺獞向顺,卒赖底平。擢礼部貟外郎,晋应天尹。

张绩,明《一统志》,襄阳县人。洪武庚午乡荐,拜监察御史,有直声。寻升广西按察司副使,公廉有体,百粤肃然。

李文郁,字充实,明一统志,襄阳县人。洪武中,以明经荐,为行人。永乐初,厯户部右侍郎,偕夏原吉治水有劳,以太庙失陪祀,谪辽东二十年。洪熙元年,复通政参议,宣徳中致仕,卒。郁性介直,持守坚正,乆处患难,自信不惑。

杨铭明,《一统志》,襄阳县人,永乐乙未进士,才识过人,授户部主事,以勤能著称。寻升太平知府,政声大振。吕升,字明逺,襄阳县人。祖义,永乐间以武功任绥州卫千户。父贵翊扈,英宗复辟,拜锦衣卫指挥佥事。升㓜学于侍郎邢简,天顺甲申登进士,以户部郎中督饷边州,擢云南参议。值蒲蛮叛,奉檄宣谕,蛮皆帖服。病归,与李东阳商订诗法,卒,东阳铭其墓。旧通志》:王瑶,字良玉,襄阳县人,天顺丁丑进士。性耿介,与人寡合。厯户部郎中,督运淮、扬,漕运赖之。都御史韩雍征大藤峡瑶馈饷有功,擢彰徳知府,卒。

王纶,字廷言,襄阳县人。天顺庚辰进士,授南刑部郎中,出补山东佥事。时齐、鲁大饥,昼晦,人相食。纶至,全活甚众。旋辞归。杜门读书,不妄交接,曾孙兆熊,东安训导。

尚冕,字従周,枣阳人。天顺甲申进士,厯刑部郎。熟谙刑名,每有大狱,裁决如流,为众所嫉,遂归。

张寛,字伯仁,襄阳县人。成化丙戌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迁云南佥事,兴学、敦化、洱海、孚悦。

彭铨,字大用,襄阳县人,成化壬辰进士,授大理评事,转寺正。时山东岁荒,往赈之,多所全活。子缙,登𢎞治癸丑进士,厯官云南参政。

袁仕,字良辅,枣阳人。由进士厯官御史,独持风裁,以言事左迁。

刘海,字会川,枣阳人,由岁贡授黄岩县丞。时流冦赵燧等攻城,官民惧,欲弃城走,海拔刀断案,誓以必守,众皆讋服,城赖以全。

韩春,字景辉,𢎞治辛酉举人。敏学笃行,任南充令,有循吏风。

李应奎,字文徵,襄阳县人,由举人知归徳州,为政平易,民立祠祀之,乡居推俸,馀以周宗戚」称「长」者云:王凝,字道甫,宜城人,嘉靖丙辰进士,授礼部主事,充裕府讲读,时穆宗在青宫,独正色直谏,巡抚云南,绥懐逺近,滇人方之王恕云。以上旧通志》。

刘存义《分省人物考》义,字质卿,襄阳县人。嘉靖癸丑进士。初任平湖,修城拒倭,后又同胡宗愈以计款首恶,徐海出其不意,尽焚诸倭数百人于沈庄,地方安堵,选入西台,屡有建白。官至大理寺丞,著《西台奏议》、《抱瓮园集》。孙青藜举人。

鲁㸃,字子与,南漳人。万厯癸未进士。筮仕广州,以折狱中忌,拂衣奉母归,补休宁令。民尸祝之,御史金声为之记。《旧通志》

杨正芳,字淳白,均州人。万厯乙未进士,为文务道人,所未有司。理平阳,吏畏民懐。进兵部侍郎。

贾论,字抒素,均州人。万厯巳酉举人。积学笃行,乡里称美。后令青阳简易近民,百姓便之。

刘安行,字淡星,襄阳县人,万厯已未进士。厯知萧山,登封嵩县,河南巡抚邱兆麟檄建璫祠,与知州王家宾力拒之。行取吏科,三王并封,欲取道陆路,家宾不可安行,曰:「嵩县路果险,不可行其勇敢」。执持如是。后厯升巡抚。

汪始亨,号月掌,襄阳县人。㓜善属文,酉戌聨捷,初授博士,以不附魏璫罢归。璫败,起兵垣,为封疆选将,力杜苞苴债帅股栗。劾举李晏、沈胡二疏,不愧正色立朝云。

汪京,号匡山,自临川籍襄,以举人同知马湖府,创修城堞。庭可罗雀。子绍元,孙应朝,俱举人。

刘梦桂,字九畹,谷城人。懐宗戊辰进士,巡抚大同,殊勲异绩,表著一时,卒于官。

鲁宪学,字尔章,南漳人。领乡荐。博学善属文,精通书画诗词,避乱遇害。

张鸾,均州人,尝让产于兄侄,以贡为叶县丞,有惠政,植柳于治北,至今不伐,号张公柳」。

蔡思续,字孝克,襄阳县人。以选贡令湄潭为民,复侵田,丁母忧,服阕,补涉县,减石田逋赋。

贾廷柱,字柱明,襄阳县人。贡士令东安,以邑多璫寺田宅,即挂冠归以上旧通志》

皇清王谨微,字尧锡,襄阳县人。康熙癸未进士,为铜仁令。邑处边徼,民有寃抑者,无所控告,谨微至廉得实,概为申雪。贵抚刘嫌其翻已案,遣人宻访,略无私意,但闻百姓感颂声,因更器重之。以年老乞休,刘爱其才,怜其贫,赠之匾额。归里杜门不出,监司、郡守每遣肩舆迎至署中,絶无一言及私。年七十六卒。

郧阳府:

晋王逊《晋书列传:魏兴人,广汉守。永嘉中,代李毅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郡乆无太守,功曹周悦行郡事,意轻逊,逊怒杀之。悦弟昺欲杀逊,立赵涛,逊诛之,立杀涛,夷晋莫不惶惧。时荒乱后,仓无斗粟,众无一旅,逊恶衣莱食,招集民夷,劳来不倦。五年,克复,㑹五茶夷发夜郎庄蹻墓,遂讨灭之,及讨恶獠刚夷数千落,威震南方,官至平西、安南将军,加益州刺史、兼散骑常侍,封褒中伯」。

南北朝扶猛,《周书列传》,字宗略,东梁黄土人,世为渠帅,仕梁上庸新城二郡太守、南洛、北司二州刺史。入魏,太祖以其世据本乡,厚加抚纳,割二郡为罗州,以猛为刺史。従贺若敦南讨信州,梯山扪葛,备厯艰阻,雪深七尺,粮运不继,猛奬励士卒,兼夜而行,遇向镇侯,列阵以待,与战破之,乘势直入白帝城,抚慰民夷,莫不悦附。谯淹败走,欲归于梁,猛与敦邀击,破之,又破蛮帅文子荣于汶阳。武成中,陈将侯瑱等逼湘州赴救,除武州刺史,还复罗州刺史,每战輙有功,进位大将军,以疾卒。

明李善,房县人。洪武初,授国学助教,厯工部郎中,𣙜庐州茶税出纳,公明,引年致仕,士林重之《旧通志》。彭忠,竹山人。喜读书,能文,举永乐庚子乡试,初为邑令,累迁知常州府。靖难甫平,徙都燕北,征役甚烦忠,外给军实,内施抚绥,治行为南畿第一。

陈瑛,竹山人,贡士。永乐初,应诏除刑科给事,奏劾无所忌。内外震慑,不愧司直。

李文,郧县人,由岁贡厯仕江州推官,平反数大案,全活无辜,江州人肖像祀之。

宋珍郧县人岁贡,条陈八事:上郧抚一分,豁额外耗粮二区,处里甲差徭,三均劳逸,四、通钱法五重、学校,六正䘮礼,七兴水利、八均铺舍,郧抚察其有禆民生,皆次第行之。

曾得禄,郧县人,性磊落,不务细𤨏,由进士厯官兵部职方主事,出镇山海闗,边烽无警,及卒,衣衾仅能蔽体,著有镇东草。

冦鼎,上津人。永乐庚子举人。平居教授生徒,所成就皆为名俊家。故俭,每倾囊资给贫乏。及厯仕途,廉惠如居乡时。后知临江府,尤多惠政。

刘浚,上津人。天顺甲申进士,授句容县令。擢御史。时宰执争媚权璫汪直,浚独抗节不阿,㑹疾抱愤卒。潘荣,竹山人。永乐初,由贡入监,厯刑部主事,谳决无私。尝谓人曰:「一㸃墨一人,命可不慎乎?」人服其言。周冕,竹溪人。性嗜学,暑不扇,冬不炉。𢎞治乙酉,举于乡,教授䕫州士。秉楷,模子清,登进士人,以为读书励行之报。

周士竒,郧阳人,由选贡授褒城令。时流冦蜂起,竒堵御有方。调南郑令,升绥徳州牧。值贼众数万攻城,竒率城中壮士夜袭之,陜督上其功,遂以西安同知,擢商洛道监总兵。左良玉军多绳其士卒之不法者,军中肃然。

刘锺,郧县举人,授英山谕,教士以忠孝大节相激劝,不责束修馈遗,庠中极贫者,出俸资之,士人勒石纪徳焉。以上旧通志。

周清明,一统志,竹溪人。正徳辛未进士,不乐仕进,居元和观。隠真洞中教授生徒。嘉靖初,以父冕命出授浙江处州府推官,复以贤能应徵,卒于途中。居乡有改运竹山之功,乡人感颂。

秦嵩,郧县人。以进士授巴县令,政尚平易,邑人徳之不忘。

梁顺甫,郧西人,七岁父䘮,母罗氏守节,教之甫,殚力勤学肄业南雍授义宁令,有异政,每旱,祷立应邑,有虎作逐虎文焚之,遂去。在官思母,有望云集。以上旧通志。徐成楚三楚文献録,字衡望,竹溪人,万厯丙戌进士。初,令内黄有讼鬻田不鬻井者,阳不应,使人浚井得铁镇枯骨,乃十年前田主所潜杀布商也。遂按伏法,邑人神之。岁旱,蝗不入境,以荐擢吏科给事中,纠劾不避权贵。京师謡曰:「行行且止避瘿」。瘤子以楚有瘿瘤子故也。已而省亲归。亲殁,起兵科,行至襄阳而卒。陈錬,郧西人,以贡士厯任汉中。推官有杀子以诬怨家者,錬谳得情,立雪之旧通志

杨天申,郧县举人,授江浦令,升延庆州牧,裁冗吏,均赋役,招流亡,劝耕种,边境大安,民立祠祀。

汪文亨,郧县举人,授酆都令。陛商州牧,寛□轻税,政简刑清,商民爱戴,事父母备极孝,养居乡,谦和,终身无一忿容。

谢申之,郧县人,天启丁帽举人,授政和令,以循良著为诸生,时贫甚,人或馈遗,却不受。岁洊饥,学使者令置簿以赈,或欲著其名,申拂然曰:「疏食箪瓢,自有孔颜乐处,何得以半镪辱我也?」以上旧通志。

直●归州。

唐田康,恩施人。贞观中,仕至黔州都督。赵氏世为苖长子渠帅,姓李氏,胜兵各万人,未尝通朝贡,康讽谕之,皆遣使入朝。

赵国珍,施州人。唐开元中,有赵君道代谢氏为牂牁刺史,封夜郎郡公。珍,天宝中有战功阁。罗凤叛,宰相杨国忠兼剑南节度使,以珍娴方略,授黔中都督,屡败南诏,保障五溪,十馀年,仕至工部尚书。以上旧通志》宋胡勉明一统志,长阳人。建炎初,冦锺相等犯其邑,乃集豪勇,斩二渠魁,尝摄县事。刘超将侵建平,勉防捍蜀道,贼不得进,凡破贼所获金帛,悉分其下,毫厘无取。

元向午,凤楚纪恩施人。至元二十一年,征峒蛮充哨马把总,身先士卒,事平,引蛮人入觐,授开府将领。向绍荣,楚纪恩施人。元末召集乡民守御本州城池,大将刘应贤奏署元帅府事。明玉珍据重庆,屡召绍荣,不应。玉珍将吕万户来攻绍荣,败之,执万户时,副元帅谭登私释万户以城降,绍荣耻之,遁入蛮中,不知所终。

明裴承祖,《明一统志》,恩施人。洪武中,以秀才异等拜监察御史,命同御史张亨等八人署都察院事。承祖劾奏武定侯郭勋私畜家僮,擅杀无惮。帝命议其罪,已而宥之。寻出为浙江佥事。治狱平允,不事苛刻。擢江西按察使。

谭思敬,《明一统志》,巴东人。洪武中,以贡任大竹令,徵授兵科给事中。言事直切,出知嵊县。寻升山西,平定州守,卒于官。洁已爱民,劝课农桑,民皆殷冨。

张问礼,字立斋,恩施人。万厯丙子举人。初任睢州知州,清白自矢忤魏璫,降马湖通判,寻迁嘉、定、睂两州。守告归。子应阳、𨕖贡,陜西华州州,同有惠政,升廉州府通判,祀华州名宦。

邓𢎞烈,字东升,施州卫官籍,由乡贡,初任双流知县,督施兵征播,连破三闗及青山川崖诸坉,杨应龙自焚募士冒火,取得其尸。厯遵义府同知,归家贫如故,年九十卒。以上旧通志。

皇清陈世凯,恩施人。平滇南,不著兜鍪攻城,身被数创,不退,卒拔其城,军中号曰「陈铁头」。厯官浙江提督。子三,长季,皆总兵中。子天培,仕至浙江提督。

湖广通志卷五十四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