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二十六

《世纪志》后妃、公主附

自古一代之兴,发迹固殊,岂以其地哉?顾地以人重既显,嘉符遂崇,名号荆湖,南北歴歴,可徵万里,沙随厉乡尚矣。舂陵佳气,郁郁葱葱,张衡所为赋南都也,宜都九十九洲复生一洲,则元嘉之应昭然矣。若安州之升德安府也,为宋神宗也,鼎州之升常德府也,为宋孝宗也。邵州之升、宝庆府也,为宋理宗也。元文宗即位,以荆州等处为中兴路,明世宗入继大统,以安陆为承天府,昔日龙潜之地,蔚为名都,后之考古者,其可略而弗志乎?至于坤仪俪德、椒掖流辉、锺英楚地者,并著于后。昔皇甫谧有帝王世纪,故以世纪名篇。

上古

《云阳氏路史》,云阳氏,是为阳帝,盖处于沙。注沙长沙所谓「万里沙见遁甲经,今茶陵西南十里云阳山也。廖道南楚纪云阳,氏号阳,帝厥纪循蜚,厥都沙土,厥代大敦,而先巫常泰壹以宇天下,厥化混混,厥生蒙蒙」。谨按云阳氏,一曰少昊氏。

祝融氏《六韬》:祝融氏,古之王者也,未使民民化之,未赏,民民劝之。《孝经》:钩命决,祝融氏以火施化,号为赤帝。《白虎通》: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属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故曰祝融也。《路史》:祝诵氏,一曰祝和,是为祝融。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赫胥氏路史:赫胥氏之治也,尊民而重事,光耀赫奕而隆名,有所不居,即以胥而自况。九洛泰定,爰脱洒于潜山」。注:即天柱第十四洞天也。谨按:南岳衡山有天柱峰。

炎帝神农氏易:系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帝王世纪》神农起烈山,谓烈山氏,今随厉乡是也。《荆州记》:县北界有重山,山有一穴,云是神农所生,又有周回一顷二十畆地,外有两重,堑中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井动,即此地为神农社年常祠之路。史炎帝长于江水,成为姜姓,其初国伊继国耆故氏、伊耆帝柱礼祭法》,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榖,注厉山氏,一云烈山氏,炎帝、神农也。其后世子孙有名柱者,能殖百谷作农官,因名农。国语》:烈山氏之子曰柱路,史炎帝柱,神农子也。七岁有圣德,佐神农,厯谸原铭,百药天均时而地均财,于是神农之功广,而天下殷赈矣。

帝承神农书,承为民赋,二十而一。廖道南楚,纪帝承临,魁子也,厥政因民,厥法贡胥,厥蓄备储。

光武皇帝《后汉书帝纪》: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髙祖九世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莽末,天下冦盗蜂起地。皇三年,光武避吏新野,宛人李通等以图䜟说,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十一月,还舂陵,时伯升已㑹众起兵,建武元年,诸将奏曰: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弭定跨州,据土带甲百万,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六月,即皇帝位。二年,起髙庙,建社稷于洛阳」。按蔡阳,今枣阳地。舂陵在今永州府宁逺县,本汉泠道县地,节侯买之封邑也,元帝时徙封南阳,仍号舂陵,在今襄阳府枣阳县。帝即位后,改舂陵乡为章陵县,世复其徭役。

明帝讳庄,光武四子。《后汉书阴皇后纪》:永平三年冬,帝从太后幸章陵,置酒旧宅,㑹阴邓故人诸家子孙,并受赏赐。

南北朝

宋文帝《宋书》:帝纪讳义隆,武帝第三子也。永初元年,封宜都王,进督湘州。景平二年七月中,百官备法驾奉迎,入奉皇统,行台至江陵,进玺绂。甲戌,发江陵。八月丙申,车驾至京城。丁酉,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景平二年为元嘉元年,文武赐位二等,逋租宿债,勿得收减荆、湘二州今年租税之半。

宋孝武帝《宋书孝武帝纪》:讳骏,字休龙,文帝第三子也。元嘉十二年,立为武陵王。十六年,都督湘州诸军事、湘州刺史。二十二年,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襄阳竟陵南陵顺阳新野、随六郡诸军事、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自晋氏江左以来,襄阳未有皇子重镇,时太祖欲经略闗河,故有此授。三十年,率众讨元凶劭。四月,即皇帝位。五月,克定京邑,劭伏诛。

宋明帝《宋书帝纪讳彧,文帝第十一子也。元嘉二十五年,封淮阳王,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孝武即位,累迁镇军将军、雍州刺史,是岁入朝,泰始元年,即皇帝位。

梁武帝《南史武帝本纪》:「帝讳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姓萧氏。初为卫军王俭东阁祭酒。俭一见,深相器异,请为戸曹。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帝与沈约、谢脁、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八友」。融、俊爽,识鉴过人,尤敬异帝,每谓所亲曰:「宰制天下,必在此人」。累迁随王镇西谘议参军。魏孝文帝自率大众逼雍州,齐明帝令帝赴援。至襄阳,进行邓城,率众拒战,独得全军。魏军退,以帝为辅国将军、监雍州事。及齐明帝崩,遗诏以帝为都督、雍州刺史。时诸王分争,帝以征东将军发兵襄阳,出沔,逼郢城下。建业所向披靡,大乱,削平卒以劝进,登帝位。

梁元帝《梁书帝纪》讳:绎字世诚,髙祖第七子也。封湘东郡王,累官至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侯景冦没建康王僧辨等劝进,即皇帝位于江陵,改元承圣。

神宗宋史本纪》:帝讳顼,英宗长子,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髙氏。庆厯八年,生于濮王宫,祥光满室,群䑕吐五,色气成云。嘉佑八年,侍英宗入居庆宁宫,尝梦神人捧之登天。英宗即位,授安州观察使,封安国公。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四年,英庙崩,即皇帝位。按宣和元年,以神宗潜藩安州,升德安府。

孝宗《宋史本纪》:讳眘,字元永,太祖七世孙也。父秀王,称生帝于秀州,红光满室,如日正中。髙宗绍兴二年,选帝育于禁中,累官和州防御使、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加检校少保,封普安郡王,改常德军节度使。三十年,立为皇子。三十二年,立为皇太子,即皇帝位。按常德府,本鼎州,乾道元年,以潜藩升府。

理宗宋史本纪:讳昀,太祖十世孙。父希垆追封荣王,家于绍兴府山阴县。母全氏,以开禧元年生于邑中虹桥里第,宁宗嘉定十五年,以帝为邵州防御使。十七年八月,宁宗违豫,立为皇子,闰月,嗣皇帝位。宝庆元年,升邵州为寳庆府。廖道《南楚纪》:邵州在寳庆府邵阳县,有山曰六亭,理宗所建。后嗣位,改元寳庆,仍初封云元。

文宗讳图卜特穆尔,武宗次子。大德八年,生武宗,传仁宗,仁宗传英宗,《英宗传》,泰定帝封帝为怀王,居江陵。后由江陵入纂正统,改元。天厯。二年,升潜藩为中兴路。

明。

世宗讳厚熜,孝宗弟兴王佑杭之子,宪宗孙也。𢎞治四年,兴王徙封安陆州,母蒋氏生帝兴邸。正徳十六年,武宗崩,无嗣,慈寿皇太后定议为遗诏,遣太监谷大用等赍金符往安陆藩府迎帝,入继大统,即皇帝位,诏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命礼部㑹议兴献王称号,有以前代为人后为言者,帝不悦。三年,张璁、桂萼等上言:「三代之法,兄终弟及,于是称孝宗曰皇伯考,献皇帝曰皇考。十七年,追尊献皇帝为睿宗。十八年,车驾至承天府纯德山,享上帝于龙飞殿,奉皇考配。阅显陵毕,诏告天下,事见《明纪辑略》。

后妃。

光烈阴皇后,后汉书皇后纪,讳丽华,南阳新野人。更始元年六月,光武纳后于宛当成里,时年十九。光武即位,以后为贵人。帝以后雅性寛仁,欲崇以尊位,后固辞。建武四年,从征彭宠,生显宗于元氏。十七年,立为皇后。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显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按《汉书阴识传》云:「识,光烈皇后之前母兄也。其先出自管仲七世孙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因而氏焉。阴地在今襄阳光化界明。

谭妃,湘潭人。父谭福,永乐十六年由知县升浙江道御史。二十一年,福女选入东宫。洪熈元年,册封贵妃。宣德改元,追封恭禧顺妃。见《湘潭县志》。

公主

岐阳庄淑公主,宪宗女。《唐书》诸公主列传:岐阳庄淑公主,懿安皇后所生。下嫁杜悰,事舅姑以礼闻。悰为澧州刺史,主与偕,从者不二十,婢乘驴不肉食,州县供具,拒不受。姑寝疾,主不觧衣药,糜不尝不进。

湖广通志巻二十六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