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伏羲氏在位一百十五年,传十五世。

太昊,伏羲氏。

帝生于成纪,帝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华胥《古国寰宇记》,蓝田县有华胥氏陵。成纪故城在今甘肃秦州秦安县。以木徳继天而王,故风姓有圣徳,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

都陈《左传》,陈太昊之墟。郑樵《通志》伏羲都陈宛邱城是也。 宛邱,今河南陈州府治是,始画八卦。

帝徳洽上下有龙马,说文:龙鳞,䖝之长。玉篇:马,武兽也。此马身而龙鳞,故曰龙马。负圗出于河,孔安国书传: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朱子河图论图之位,一与六共宗而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相守而居乎中。乃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画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为卦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徳,而卜筮自此生焉。刘恕通鉴外纪:伏羲徳洽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则而象之,乃作易说。本礼纬舍文嘉、罗泌路史、郑樵通志皆因之。考易大传:河出图,洛出书,汉孔安国、刘向父子、班固俱以河图授羲、洛书,锡禹、宋邵子、朱子并同。今依书传朱子为据,馀说皆不取。敎民佃渔畜牧。

民处草野,逐捕禽兽,茹毛饮血。帝始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伏羲」。养牺牲以充庖㕑,故又曰庖牺」。

以龙纪官

因龙马之瑞,故以龙名官,号曰龙师,春官为青龙又曰苍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黒龙氏,中官为黄龙氏伪三墤伏羲以共工为上相,栢黄为下相,朱襄为飞龙氏,昊英为潜龙氏,大庭为居龙氏,浑沌为降龙氏,阴康为土龙氏,栗陆为水龙氏,命官之名与后十五世帝号多同,今不取,作《书契。

上古结绳以纪事,帝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作甲厯

帝始立周天厯度,以定日月列星分度,见晋书天文志。乃作甲厯、日月、岁时,日主昼月主夜,日月相逐,积三百六十昼夜为一岁。说见周髀算经。自此而生焉。外纪伏羲有甲厯五运。通志:甲厯起于甲寅。王应麟曰:甲寅之说,葢本通厯。考「大挠」始作甲子,若伏羲时已干支相配,黄帝又何必命官重作乎?今不取。

制嫁娶:

民男女无别,帝制嫁娶以俪音丽,偶数。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

造琴瑟。

斫桐为琴,绳丝为弦,弦二十有七絙古登切桑,为三十六弦之瑟而乐音,自是兴焉伏羲乐曰立基,亦曰扶来。载《孝经》、《钩命诀》,今不取

帝崩,葬于陈太昊陵在今陈州府懐宁县西北帝神灵首出,开物成务,立极万世,在位一百一十有五年而崩,传十五帝,曰女娲氏佐太昊,正婚姻,以重万民之判,是为神媒。太昊没,共工氏作乱,女娲诛之以治天下,命臣随作笙簧以通殊风。娥陵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破五十弦之瑟为二十五弦,而乐以和栢皇氏,中央氏亦曰中皇、大庭氏具,膺录也。三辰増辉,五鳯异色,都于曲阜,故鲁有大庭氏之库,亦曰朱颜氏、栗陆氏骊连氏亦曰昆连、浑沌氏亦曰混敦,赫胥氏其时之民,鼔腹而㳺,舎哺而嬉,昼动夕息,渇饮饥食,莫知作善而作恶也,尊卢氏昊英氏又曰子英,有巢氏上古圣人敎民巢居,及其久也,木处而颠,有圣人教之,编槿而庐,缉雚而扉,革有巢之化,故亦号有巢氏朱襄氏又曰子襄、葛天氏其治世也,不言而信不化而行其作乐也。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是谓广乐,阴康氏无懐氏其民廿食而乐居,懐土而重生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命之曰无懐氏之民,凡一千二百六十年而神农氏作。

神农氏在位一百四十年,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年

炎帝神农氏

帝起于烈山,帝母曰安登,有神龙之感而生帝于烈山。 烈山,一名厉山,在湖北徳安府随州北。荆州记:厉郷县有石穴。昔神农生此,世谓之神农穴。故亦曰烈山氏,长于姜水。在今陜西凤翔府岐山县东。《水经注》:岐水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故以姜为姓,以火徳代。伏羲氏治天下,故曰炎帝。

都陈迁曲阜。皇甫谧《帝王世纪》:炎帝都于陈,又徙鲁。《元和志》:曲阜,古炎帝之墟。曲阜,今县,属山东兖州府。

以火纪官。

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

初艺,五谷。

民茹草木,食禽兽,不知耕稼。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艺五榖而农事兴焉。

始制医药。

民有疾病,未知药石,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复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趋避,由是民无夭札之患,天下宜之,故号「神农氏。

立市㕓

列㕓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夙沙氏《英贤传》,炎帝时侯国来归。

诸侯夙沙氏叛,煮海为盐《说文》:古者夙沙煮海,始谓之盐。不用。帝命其臣箕文谏而被杀。帝益修厥徳,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来归。

帝崩于长沙今湖南长沙府之茶乡今长沙府茶陵州,葬茶陵炎帝陵在今湖南衡州府酃县西

帝兴万世生养之利,法省而不烦,威厉而不试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従。在位一百四十年而崩,传八世谯周曰:自神农至榆㒺,相承八代。曰:「帝临魁。炎帝子在位八十年。帝承,帝临魁子,在位六十年。帝明帝承子,在位四十九年。帝宜帝明子,在位四十五年。帝来帝宜子在位四十八年。帝里帝来子又曰帝居在位四十三年。帝榆㒺。帝里,曾孙神农氏之政,至帝始衰。诸侯携贰,帝居位之五十五年,诸侯尊轩辕为天子,降封帝于潞。神农氏,遂亡帝。炎帝有别子曰柱佐,帝播种五榖,后世祀以为稷。 里有孙曰戏。其后有勾龙,为类。顼后土,能平九州,辨土地之宜,后世祀之以配社。凡五百二十年而黄帝氏作。

轩辕氏在位一百年

黄帝轩辕氏。

少典氏神农时诸侯之子母曰附寳,见电光绕斗,感而有孕,生帝于轩辕之邱在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故曰轩辕氏,姓公孙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国于有熊即新郑杜佑《通典》新郑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也,故亦曰有熊氏。

诛蚩尤史记:索隠,古诸侯号。于涿鹿。山名,在今直隶宣化府保安州南。蚩尤好兵,喜乱,作刀㦸大弩以暴虐天下,兼并诸侯攻炎帝,榆㒺榆㒺,逊居涿鹿,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军士昏迷帝为指南车以示四方,陈殷曰:车上用子午盘针以定四方,是为指南。遂擒蚩尤而戮之。史记:炎帝欲侵陵,诸侯轩辕乃修徳振兵,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说本大戴礼、五帝徳篇。考左传,晋文公将勤王,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然不言其与炎帝战也。若如戴徳,史迁所云,则放伐之事,轩辕已先行之成汤,何必更有惭徳!且三战得志,其文尤不雅驯,今不取。诸侯尊帝为天子。

帝自涿鹿还,诸侯咸尊帝为天子以代神农氏,因有土徳之瑞,色尚黄,故号曰黄帝。

以云纪官

帝初受命,适有云瑞,乃以云名官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黒云,中官为「黄云,立六相暨史官。

帝举风后太昊之裔,力牧太山稽常先大鸿《史记封禅书》:鬼臾蓲,号大鸿容臾。蓲,音 ,邱以治民,命苍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制六书。

苍颉观鸟兽蹄迒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字有六义:一曰象形,谓日月之类,象形体而为之也。二曰指事,谓上下之类。人在一上为上人,在一下为下,各指其事以为之也,三曰㑹意谓武信之类,止戈为武,人言为信㑹,合人意也四曰转注谓考老之类,左右相转以为言也,五曰谐声谓江、河之类,皆以水为形,以工可为声也六曰假借谓令长之类,一字两用也,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天下文字必归六书。循蜚纪以苍颉为史皇,又言剏成文字,天为两粟,鬼为夜哭。其说迂怪,今不取

制陈法。

帝衍握竒亦作机之法《太平御览》:风后为黄帝衍《握竒图》,设五旗军中所建,具五方之色、五麾牙,旗也。以牙为饰,亦具五色,见出军诀,六毒与纛同。军中,大旗也,而制其陈熊山兽,春出冬蛰、罴似熊多力、貔豹属,出貉国、貅猛兽貔类,以为前行路史注此言勇鋭之士,雕鸷鸟似鹰而大、鶡毅鸟似雉随阳之鸟鹞属即晨风,以为左右《路史注此言旗之所绘。又命岐伯作镯形如小钟以节鼓、铙似铃无舌以止鼓革音之器为群,音长、角形如筒,军中所吹、灵鞞骑上鼓、神钲今之铜锣,以扬徳而建武。

立占天官。

帝设灵台,立五官天地、神民,物类之官,以叙五事,命鬼臾蓲、占星、羲和、占日、尚仪、占月、车区、占风。

作甲子

帝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柄即斗柄东北第七星也所建《史记天官书》,「摄提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始作甲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谓之干子,丑、寅、帽、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谓之枝枝,干相配以名日而定之以纳音

作盖天即浑天仪及调厯黄帝,厯名,命容成作,葢天以象周天之形,因五量起于黄钟之龠,合龠为合,以十乘之为升斗斛,是为嘉量,定五气五行之气,起消息皇侃曰:「阳生为息,阴死为消」。察发敛孟康曰:「春夏为发,秋冬为敛」。以作调厯。岁纪甲寅日纪甲子,而时节定。是岁己酉朔旦,日南至,而获神䇿神蓍也,乃迎日推䇿推算以逆知时日,造十六神,厯积斜音馀,分以置闰,配甲子而设蔀至朔同在日首谓之蔀。于是时恵而辰従定算数即九章算法

命𨽻首定数以率其羡,要其㑹而律即律吕数因律起律以数成分、寸、尺、丈、引,所以度长短、量注见上、衡所以任权而平铢。两斤,石钧之轻重,由是成焉。

造律吕,作《咸池》之乐。

帝命伶伦取竹嶰溪之谷昆仑之北谷,㫁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律之最长者,制十二筒以聴凤灵鸟五采而文其雌凰凰之鸣,其雄鸣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损益相生下生者,三分损一,上生者三分益一为六律。黄锺、太簇、姑洗、㽔、宾、夷则无射,阳管为律。六吕,大吕、应锺、南吕、林锺、仲吕、夹锺,阴管为吕。又命荣猿铸十二钟金音之器以协月筒,于是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征羽播之以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命大容作云门、大卷之乐,中春之月,乙卯之辰,日在奎西方。奎十六星,天之武库始奏之,命曰《咸池》。

作冕旒,冠有旒曰冕,垂玉曰旒。正衣裳。

帝作冕,垂旒充纩细,绵也,为元衣黄裳,以象天地之正色。旁观翬翟草木之华,乃染五采为文章,以表贵贱,作器用。

命甯封为陶正赤,将为木正,以利器用,挥作弓,夷牟作矢,以威天下,又命共鼓化,狐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邑夷作车,以行四方,服牛乘马,备物致用,而天下利矣。

作合宫。

帝广宫室之制,遂作合宫又曰明庭,以祀上帝,享百神而敷政焉。

作货币。

范金五色之金为货,制金刀钱,名也,立五币金刀,泉布帛,以制国用。

作《内经》。

帝察五气燥,湿寒温凉立五运甲巳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洞性命纪,阴阳咨于歧伯而作《内经》,复命俞跗、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

敎民蚕

西陵氏之女嫘力追切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音逡。祝,寒疡也之患,后世祀为先蚕。

画野分州,经土、设井。

帝方行天下,《史记》:帝拔山通道,未尝宁居,迁徙往来,以师兵为营卫。东至海,西至崆峒,山名,在今甘肃肃州髙台县西南。南至江注详后。北逐荤粥,《史记匈奴传:唐、虞以前,有山戎、荤粥、猃狁,居于北蛮。合符釡山,在今直隶宣化府保安州西南。而邑于涿鹿之阿。《括地志》:妫州有涿鹿故城,本黄帝所都 唐妫州,今保安州是。于是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命匠营国邑,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以和。遂经土设井,言其经界如井字也。以塞争端立步,六尺为步。制亩步百为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分之于井而计于州,故地著犹言土著。而数详。

屈轶生于庭凤,凰巢于阁。麒麟仁兽,毛虫之长。牡曰麒,牝曰麟。逰于囿,帝顺天地之纪,风雨时若,人无夭札,物无疵疠。有草生于庭,佞人入则指之,名曰屈轶。凤凰巢于阿阁,麒麟逰于苑囿。

帝崩于荆山之阳,葬桥山。在今陜西鄜州中部县西北,亦曰子午山,接甘肃庆阳府真宁县界,黄帝陵在山上

帝采首山在今河南许州襄城县南之铜铸三鼎于荆山在今河南、陜州阌乡县南之阳,八月既望,鼎成崩焉,其臣左彻感思,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帅诸侯群臣,岁时朝焉,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疾也,齐速也,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徳配天地,宰制群动,故民安乐,不使而成,不禁而止,在位百年而崩,年一百十有一岁,有子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有四人,曰祁、已、滕、箴、任旬、嬉姞、嬛衣,二姬二酉,别为十二姓,元妃之子,摰嗣位,为少昊氏。

金天氏在位八十四年

少昊金天氏。

名挚亦曰元嚣,又曰清阳,已姓黄帝之子,母即嫘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渚而生帝。自穷桑在曲阜县北,登帝位,以金徳王天下,故曰金天氏。《史记》:黄帝之子曰元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不得立。《汉书少昊帝考徳曰:清凊者,黄帝之子清阳也。考少昊之立,见于《左传》,故《汉书》因之。《史记》之说非是。

都曲阜《左传》,伯禽封于少昊之墟。《帝王世纪》:少昊自穷桑徙曲阜」,以鸟纪官。

帝之立也,凤鸟适至,因以鸟纪官凤鸟杜预《左传》注鳯知天时。氏为厯正、元鸟燕也。春分来,秋分去,氏司分伯赵伯,劳也。夏至,鸣冬至止,氏司至青鸟鶬,鷃也。立春鸣立,夏止,氏司唘丹鸟鷩,雉也。立秋来,立冬去,氏司闭,是为厯正之四属。祝鸠鹪鸠孝鸟氏为司徒雎鸠王鸠鸷而有别。氏为司马鳲鸠鴶鵴,性均平,氏为司空,爽鸠鹰也,性鸷。氏为司冦鹘鸠鹘雕春,来冬去。氏为司事,是为鸠聚也,民之官又立五雉雉有五种,为五工正贾逵曰:「西鷷,雉主攻木,东鶅雉主砖埴,南翟雉主攻金北鵗雉主攻皮。伊、洛之南为翬雉,主饰五色,利器用正度量以夷平也,民立九扈扈有九种,为九农正贾逵曰:「春扈趣民耕,夏扈趣民耘秋,扈趣民敛,冬扈趣,民盖蔵棘扈为果,驱鸟行扈,昼为民,驱鸟宵扈,夜为农,驱兽桑扈为蚕,驱雀老扈,趣民收麦,今不得晏起,以扈止也,民无淫。

作《大渊》之乐。

帝之御世,诸福之物毕至,爰书鸾似鳯多青韦续字源少。昊作鸾鳯书,立建鼓大鼔也,制浮磬林之竒曰:「磬石取至轻者,故谓之浮」,以通山川之气,合乐以谐人神,和上下,是曰大渊。

帝崩,葬于曲阜少昊陵在今曲阜县东北

帝能修太昊之法,象日月之明,故曰少昊。在位八十四年而崩,年百岁,嗣位为髙阳氏。

髙阳氏在位七十八年

颛顼,髙阳氏。

姬姓,黄帝之孙。黄帝元妃西陵氏,生昌意,昌意降,居若水即泸水,今名打冲河,源出西畨,迳四川寜逺府之西昌诸县,与金沙江合,娶蜀山氏女是为女枢感瑶光贯月之祥,生帝,帝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初国髙阳今河南开封府杞县髙阳城是,故号髙阳氏以水徳,王色尚赤。

都于帝邱今直隶大名府,开州有濮阳故城。《汉书地理志》:「濮阳,古帝邱、颛顼墟」。。始以民事纪官。

以少昊之子重为木正,曰勾芒,该为金正,曰蓐收,修熈相,代为水正,曰元冥。又以炎帝之后,勾龙为后土,而帝之孙黎为火正,曰祝融,分治五方,是为五官,命重黎治神人。

少昊之衰,九黎《尚书正义》:黎氏九人,当时诸侯之为乱者、乱徳民神,杂揉家为巫,史民渎齐盟,灾祸荐臻,帝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轻渎,民用安生。

以建寅月为厯元。

帝作厯,以孟春之月为元,是岁,正月朔旦,立春,五星㑹于营室,北方营室二星:一曰元宫,一曰清庙。冰冻始泮,蛰虫始振,鸡始三号,天地万物,莫不应和,故后世称帝为厯宗。晋书律厯志》:黄帝作调厯。后颛帝以孟春月为元,遂为厯宗。

制九州马端临《文献通考》:颛帝创制九州帝始建九州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统领万国,北至幽陵即幽州,南至交趾即南交,西至流沙在今安西府敦煌县西南。地理,今释即古居延泽也。其沙随风流行,故名,东至蟠木东海中山,日月所照,莫不砥平也四逺皆平而来服属

作《承云之乐》。

命飞龙氏㑹八风,条风明庶,风清明风,景风凉风阎,阖风不周,风广莫风,是为八风。之音,为圭水之曲,以召气而生物。浮金效珍,铸之为钟,作五基六英》之乐以享上帝,朝群侯名曰承云。帝崩,葬于濮阳。濮阳,注见上。颛帝陵在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北。

帝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在位七十八年崩,年九十。一岁,少昊之孙帝喾嗣位,是为髙辛氏。

髙辛氏在位七十年

帝喾,髙辛氏。

姬姓名夋七伦切,少昊之孙,父曰桥极帝,生而神异,自言其名,年十五,佐帝顼,受封于辛,今河南归徳府商邱县南有髙辛里。《元和志》:帝喾初封此,年三十,代髙阳氏为天子,以肇基于辛,故曰「髙辛氏以木徳,王色尚黑」。

都于亳,今河南河南府偃师县西有亳城。《帝王世纪》:契父帝喾都此」。,作《六英之乐》。

命咸黒,典乐为声歌,名曰「六英。帝崩,葬于顿丘顿丘故城在,今直隶大名府清丰县西南。帝喾陵,在今河南卫辉府滑县东北。帝聪以知逺明以察㣲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恵而信,执中而徧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従服。在位七十年,崩,年百有五岁。帝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出祀郊禖,见大人之迹,履之震动,有娠,生弃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春分元鸟降简狄祈于郊,禖𩾐遗卵,简狄吞之而孕。生契三妃陈锋氏女,曰庆都有赤龙之感孕十四月,生尧四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挚。帝崩,挚嗣位《帝王世纪》:挚母于四妃之中班最下,而挚子兄弟年最长,故登帝位。九年,荒淫无度,诸侯废之,而尊尧为天子,是为陶唐氏。陶唐氏在位一百岁

帝尧陶唐氏。

姬姓髙辛氏,次子曰放,勲育于母家伊侯之国今河南汝州伊阳县,后徙耆亦曰黎,今山西潞安府黎城县,故曰伊耆氏身长十尺,龙颜日角,眉有八彩,年十三,佐帝挚、封植受封于陶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是,又封于唐今直隶保定府,唐县是,故为陶唐氏年十六。诸侯废帝挚而尊,为天子以火徳,王色尚白。

甲辰,元载帝即位。

都平阳,《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平阳。应劭曰:尧,都也。平阳故城,在今山西平阳府临汾县。命羲和治厯象。

羲氏、和氏重黎之后,帝命治厯象授人。时羲、仲居嵎夷东表之地,胡渭《禹贡锥指》,今朝鲜地,理东作,以殷仲春、羲叔居南交交迹之地,地理,今释今安南国,理南讹化也,以正夏至,和仲居西西极之地,地理今释流沙以西皆是,理西成以殷仲秋,和叔居朔方北荒之地地理。今释大漠以北山川攸逺,故称朔方,以为大界,理朔易朔犹言苏易,改也,以正冬至乙巳。二载,置闰法。

帝既命羲、和治厯、象,四时推候,皆合积一朞,而天有馀度,岁有馀日,于是又置闰法,岁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者。一岁之常数,日与天会而多五日,有竒为气,盈月与日会而少,五日有竒为朔虚,合气盈朔,虚而闰生焉。日月气候,始参㑹后世章法,三岁、一闰、五岁再闰、十有九岁、七闰为一章。昉于此。金氏履祥曰:「章法虽云气朔齐,然犹有分秒之馀,至二十七章为会,三会为统,三统为元,积四千六百一十七年,日月皆无馀分,却得十一月甲子朔子时半冬至,又为厯元矣。

置谏鼓,立谤木。

置敢谏之鼔,使天下得尽其言,立诽谤之木,使天下得攻其过」。

作戒

戒曰: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戊申,五载,越裳氏在交址南。《明史外国传》:占城国,古越裳地。秦为林邑县,汉曰象林,晋以后为林邑国,后更号占城来朝。

越裳氏重译来朝,献大龟盖千岁,方三尺馀,背有科斗文记,开辟以来,帝命录之。时有草生于庭曰蓂荚,十五之前,日生一叶,十五之后,日落一叶,小馀则一叶厌而不落,观之可以知旬朔。

庚戌七载,麒麟逰于郊薮。

帝在位七年,民不作忒鸱久《山海经》:苍梧之野有鸱久注,即鸺鶹。李时珍曰「鸱同鸱,恶鸟也。「久」,《前编》误作「又」,今改正,逃于絶域麒麟逰于郊薮乙帽。十有二载,巡狩方岳。

帝临民以十二十二载,巡狩也,一周流五岳,存鳏寡,赈荒札。一民饥则曰「我饥之一,民寒则曰我寒之一,民罹辜则曰我陷之」。故民戴之如日月,爱之如父母。

甲申四十有一载虞舜生。

舜之先国于虞《括地志》:故虞城在河北县虞山之上。郦道元云:尧以女嫔于虞之地也。河北故城在今山西解州平陆县,系出虞幕《史记》以舜为颛顼五世孙,《路史以五帝中舜独不出于黄帝,而仍依《史记》以敬康而下为舜之祖。考《左传》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不言世数及名,今故于幕之下,瞍之上皆阙之。父瞽瞍,盲母握登有大虹之感,生舜于姚墟在今山西蒲州府永济县,后居沩汭二水名,在永济县首阳山下。南曰沩,北曰汭

癸巳五十载,帝逰于康衢。

帝逰康衢有童歌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又观于华华,封人祝曰:「使圣人富寿多男子」。帝曰:「多男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封人曰:天生蒸民,必授之以职,多男而授之职,何惧之有冨而使人分之,何事之有?天下有道,与物皆昌,天下无道,修徳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归于帝乡,何辱之?有县华华山,在今陜西同州府华阴 南

癸帽六十载,虞舜以孝闻。

舜母早丧,瞽瞍更娶妻,生象象,傲瞍惑后妻,爱少子,尝欲杀舜,舜尽孝悌之道,日以笃谨。年二十,以孝闻,耕于厯山,即雷首山,今曰中条跨蒲州府永济诸县界。人皆让畔,渔于雷泽,在雷首山下,亦曰雷水。人皆让居,陶于河滨。今永济县北有陶城。寰宇记》:舜陶河滨即此。。器不苦窳,作什器犹言什物于寿邱在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东就时谓逐时以贩于负夏。郑康成曰:卫城。所居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甲辰,六十有一载洪水命鲧颛帝长子,骆明之子治之,功弗成,时龙门山名,在今陜西同州府韩城县东北,未开吕梁亦山名,在今山西汾州府永寜州东北,未凿河出孟门亦山名,在今山西吉州西南之上,江、淮流通河、江、淮注俱详后,无有平原髙阜。帝求能治水者四岳掌方岳之官,举鲧,帝乃封鲧为崇伯,使治之。鲧乃大兴徒役,作九仞之城,讫无成功。

癸丑七十载,举舜登庸。

帝在位七十载,以子朱嚚,讼不可授,乃询四岳,求逊位,四岳群臣咸举舜,帝亦闻之,于是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内行弥笃,二女执妇道九男皆益笃,帝以舜为贤,乃命以位。金氏履祥曰:书称帝尧克明峻徳以亲九族」,若如《史记》世系,则尧之于舜为同髙祖之族,而直妻以二女,岂得谓之克明峻徳,故知尧、舜不同,出于黄帝也。

舜举八,恺八元,和五典,叙百揆,髙阳氏有才子八人,曰:苍舒、隤敳、梼戭,大临、龎降、庭坚、仲容、叔达、 。敳,音皑,梼音稠。戭,音演。天下谓之八恺。髙辛氏有才子八人,曰: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天下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羙」,舜举之使八恺,主后土以揆百事。八元布五教于四方,于是五典克従而无违教,百揆时叙而无废事甲寅。七十有一载,舜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帝鸿氏黄帝之后有不才子,曰浑沌,少昊氏,有不才。子曰穷,竒颛顼氏,有不才,子曰梼杌。缙云氏黄帝之官,有不才子曰「饕餐,天下谓之四凶」。舜投诸四裔,于是四门穆穆而无凶人。

乙帽七十有二载,舜纳于大麓,帝使舜入山林,相视原隰,雷雨大至,众惧失常,舜行不迷。

命舜摄位。

帝曰:「咨!尔舜,天之厯,数在尔躬。允执厥中,殛鲧于羽山在今江南海州赣榆县东,放驩兜尧时,司徒杜预以为即浑沌,说不足据于崇山在今湖南澧州永定县东

命禹治水。

鲧既殛死,乃命禹为司空,使续父业禹与益颛顼之裔孙曰女修生大业,大业生大费,是为伯益。稷,即,弃也。同受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禹,乘四载,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行山表木,劳身焦思,以水之患莫大于河,济次之淮与江又次之,乃先治河始壶口,禹导河自积石而施功,则自壶口始,于是辟龙门,凿砥柱,自孟津而北,疏为九河之积,石山有二:一曰大积石,即今大雪山,在今青海 西南境,禹导河自此,一曰小积石,在今兰州府河州西北,古唐□山也。壶口山在今山西,吉州西南龙门注见上。砥柱山在今河南,陜州黄河之中有三门,禹所凿孟津在河南懐庆府孟县南,今曰河阳渡。九河曰徒骇,太史马颊覆鬴胡苏简洁、钩盘鬲津,尔雅疏徒骇,是河之本道东出分为八枝也。瀹济自沇水,济之上源为沇,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㑹于汶,见沇水,即济源,出今河南。懐庆府济源县王屋山,既 而伏复出,为东西二池,合流至温县,潜行絶河。荥即荥泽,亦曰荥渎,在今开封府荥阳县南。陶邱地名,在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西南。汶水有五:北汶、嬴汶、柴、汶、牟、汶。其一经流曰大汶,出山东泰安府莱芜县,与四汶合流,旧自安民亭合济导淮自桐栢㑹于泗沂。栢桐柏山在今河南。南阳府桐 县,淮水出其支山,曰胎簪,泗水出。今山东兖州府泗水县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沂水出。今山东沂州府沂山旧沂入于泗,泗入于淮,今为运道所经,俱已改流,不具载导江自岷山别为沱,过九江㑹于汉,汇为彭蠡,东为中江支。岷山在今四川,茂州及松潘卫连亘数千里。其一 曰羊膞岭,江水所出。沱有二:一在梁州,今四川成都府之郫江,是一在荆州,今湖北荆州府之夏水是。九江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岳州府接长沙、常徳二府界。沅、渐、辰无叙。酉、湘、资、澧九水汇焉,故曰九江。汉水出今陜西汉中府宁羌州嶓冡山,是为东汉水,至湖北之汉阳入于江。彭蠡即鄱阳湖,在今江西南康府与九江、饶州诸府接界。中江江之经流,汉为北江、彭蠡之支为南江皆注诸海,是为四渎独发源而注海曰渎,四渎修而民宅土矣北条之水入于河,济南条之水入于江、淮,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丙辰。七十有三载正月朔,舜受终于文祖。

舜受终于帝始祖之庙,以摄位告齐七政。

察也,璇玑玉衡以玉为玑,象天之运,转以璇珠饰之,象星辰之位。次以玉为横箫,推其分度时节以窥天,而与玑合。后世浑天仪象,盖其法也,以齐七政日、月,五星也

举群祀。

类于上帝,禋于六宗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书、六宗之说不一。今従蔡沈《 传》。望于山川,徧于群神。

觐群后

辑五瑞公桓、圭侯、信、圭、伯躬、圭、子榖、璧男、蒲璧,择吉月、日觐、四岳、群牧、班瑞。

丁巳,七十有四载,巡守去声下并同,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府泰安县,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吉凶,军宾嘉,五玉、三帛元纁、黄,二生羔雁,一死,贽如五器同五礼之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州府衡山县。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华山,注见前。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恒山在今山西大同府浑源州。如西礼归,格于艺祖书传,艺文也。孔颖逹曰:「艺祖、文祖,史变文耳」。,用特特牲谓一牛也

流共工古之世官族也。郑樵曰:共工氏盖自伏羲之后,子孙承传以至尧、舜之世。于幽州。今顺天府宻云县东北有共城。《括地志》:舜流共工于此。

己未七十有六,载窜三苗,国名: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是也。考三苗即今湖南溪峒诸苗,其种不一,故唐、虞时即号三苗。孔安国以为缙云氏之子饕餮,是専指一人而言说不足据。于三危,山名,在今安西府敦煌县南,三峰耸峙如危欲坠,故名。

制五刑

象以典刑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之正,流宥五刑五刑可矜遣之逺去,鞭作官刑官府之刑,扑作教刑学校之刑,金作赎刑罪之极轻,眚过误、灾不幸、肆赦、怙有恃、终再犯,贼刑。

庚申七十有七载作大章之乐辛酉,七十有八载,神龟出于洛洛水出陜西雒南县冢岭山,至河南巩县入河。禹治水时,有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蔡沈《书传》: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此《洛书》之数也,禹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癸亥八十载,禹治水成功。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始冀州冀为帝都,三面距河,次兖济河为兖,次青海岱为青,次徐海岱及淮为徐、次扬淮海为扬、次荆荆及衡阳为荆、次豫荆河为豫、次梁华阳,黒水为梁、次雍黒水,西河为雍,通九川九州之川,度九山九州之山,陂九泽九州之泽,任土作贡,则壤成赋,弼成五服甸,侯绥要荒,外薄四海,于是禹锡元圭,告厥成功禹以元圭为贽而告成功,水色黒,故圭以元

甲子八十有一载,分十二州,肇十有二州,分冀之东为并州,东北为幽州,青之东北为营州,封十有二山毎州封表一山以为之镇

封诸侯,锡姓氏。

封禹于夏《帝王世纪》:禹受封,在河南阳翟阳翟,今开封府禹州是。。锡姓姒氏是为夏后氏,统领州伯,以巡十二部契于商,《括地志》:商洛县,契所封商、洛故城,在今陜西商州姓子氏是谓商之始祖弃于邰今陜西乾州武功县有故斄城,弃所封姓姬氏是为周之始祖、四岳共工従孙,为四岳之官于吕今河南汝宁府新蔡县有大吕亭,古吕国姓姜氏,又加赐伯益,姓嬴氏是为秦、赵之祖。癸未百载,帝崩于成阳故城在今山东。曹州府濮州,葬谷林即成阳。今尧陵在泰安府东平州

帝钦明文思,允恭克让,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瞻之如云,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仁昭而义立,徳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在位百有一年而崩,年一百十七岁,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舜避帝之子于南河之南,今濮州东有偃朱城。《括地志》:舜避丹朱于此,天下不归帝之子而之舜,舜乃即天子位为有虞氏。

有虞氏在位四十八载

帝舜有虞氏。

姚姓曰重华《淮南子》:「舜二瞳子,是为重明,其先国于虞系见前,故曰有虞氏。

丙戌元载正月,帝即位。

帝服尧丧三年毕,始格于文祖,告即位以土徳,王色尚赤。

都蒲坂故城,在今山西蒲州府永济县,亦曰虞都城。询四岳。

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咨十二牧

帝曰:「食哉!惟时柔逺寛而抚之能迩扰而习之敦徳厚有徳、允元信仁人而难任人,任,古文作「壬」。拒,奸恶也。蛮夷率服」。

命九官。

命禹宅百揆,弃为后稷,播百谷,契为司徒,敷五教皋陶字庭坚,髙阳氏子,考《路史》以皋陶为少昊之后四世。今依杜预《左传注》。作士明五刑垂,勾,龙之子作共工,主工师,益作虞,治山泽,伯夷垂之子,或曰四岳。作秩宗,典三礼,䕫亦曰后䕫。典乐,敎胄子龙,《路史》曰:晏龙。作纳言,出纳帝命。

封尧子朱于丹今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东北有丹水,《竹书纪年》「尧处丹朱于丹水」,即此。初,尧让天下于舜处子朱于丹渊即丹水,为诸侯,至是封朱以奉尧祀,礼乐如之,谓之虞宾,示弗臣也。封弟象于有庳今湖南永州府道州有鼻亭,《水经注》谓之有鼻墟,即有庳也。象虽为诸侯,不为政,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赋焉,建学。

太学曰上庠,在西郊小学曰下庠,在国中始养老皇侃曰:「养老之礼四:三老、五更,一也。子孙死王事,养其父祖,二也。致仕之老,三也,庶人之老四也」。

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俱以燕礼一献既毕,皆坐而饮酒

禹皋陶陈谟《书》序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丁亥」,二载作五弦琴。

帝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其诗曰:「南风之薫兮可以觧,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戊子,三载考绩。

三考黜陟幽明。

庚寅五载,作《九韶乐》。

䕫为乐正,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重黎欲求益人,帝曰:「一䕫足矣」。于是作《箾》,《韶》乐九成,百兽率舞,凤凰来仪。

辛帽六载,巡狩。

帝五载一巡狩,群后徳让,贡正声而九族具成诸侯贡其正声,而天子九奏之乐乃具成

金氏履祥曰:此采诗作乐之始。

己亥十有四载,帝作歌。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熈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于时景星出,卿云兴,百工相和而歌。帝乃偶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八伯东阳伯,羲伯南页,伯羲,伯西,秋伯,和伯,北冬,伯和伯,进稽首曰:「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宏于一人十有五载,帝载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成。于子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聴。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既竭,褰裳去之」。

丁巳,三十有二载,命禹摄位,帝之子商均不肖。于是命禹摄位,禹让于皋陶。帝曰:「惟汝谐命之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戊午三十有三载,禹受命于神宗,禹受命于尧之庙,率百官若帝之初辛酉,三十有六载有苗三苗馀孽格。

时有苗弗率,帝命禹徂征禹,誓师于众,奉辞伐罪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徳,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癸酉四十有八载,帝崩于苍梧山名亦曰九,疑在今湖南永州府宁逺县,葬零陵帝舜陵在今宁逺县东南

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临下以简御,众以寛徳,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方风动,畅于异类,凤翔麟至,鸟兽驯徳,年二十以孝闻,三十尧举之。五十,摄天子事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位四十八年,年百有十岁,南巡,遂崩于苍梧之野。三年,丧毕,禹避帝之子于阳城故城在今河南府登封县,天下诸侯不归帝之子而归禹,禹乃即位,为夏后氏。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