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二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目録 《编年类第》一卷
伏羲氏至髙辛氏《祇载传》,世年代起甲辰,陶唐氏帝尧元载始书纪元甲子
,讫乙亥,有虞氏帝舜五十载。 卷凡一百五十二年
第二卷
起丙子,夏后禹元岁讫己卯,商王受辛三十三祀即周武王十三年
。 卷凡一千八十三年,有竒第三卷。
起己卯,周武王十三年讫庚午,周幽王十一年,卷凡三百五十二年。
第四卷
起辛未,周平王元年讫戊寅,周襄王九年。 卷凡一百二十八年
第五卷
起己帽周襄王十年讫乙亥,周定王二十一年卷凡五十七年。
第六卷
起丙子周简王元年讫丁帽周景王十一年卷凡五十二年
第七卷
「起戊辰,周景王十二年讫辛亥,周敬王三十年卷凡四十四年。
第八卷
起壬子,周敬王三十一年讫丁丑,周威烈王二十二年。 卷凡八十六年。
第九卷
起戊寅,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讫辛巳,周赧王三十五年。 卷凡一百二十四年
第十卷
起壬午,周赧王三十六年讫己卯,秦王政二十五年。 卷凡五十八年。
第十一卷
「起庚辰」,秦始皇二十六年讫甲午,秦二世三年卷凡十五年。
第十二卷
起乙未,楚义帝元年讫己亥,西楚霸王五年,即汉髙帝五年。
卷凡四年有竒。
第十三卷
起己亥,汉髙帝六年讫辛酉汉吕后八年 卷凡二十二年有竒
第十四卷
起壬戍汉文帝元年讫庚子,汉景帝后三年卷凡三十九年
第十五卷
起辛丑,汉武帝建元元年讫甲子,汉武帝元狩六年。 卷凡二十四年
第十六卷
起乙丑,汉武帝元鼎元年讫庚子,汉昭帝始元六年。 卷凡三十六年。
第十七卷
「起辛丑,汉昭帝元鳯元年讫壬申,汉宣帝黄龙元年。 卷凡三十二年。
第十八卷
起癸酉,汉元帝初元元年讫戊申,汉成帝永始四年。 卷凡三十六年。
第十九卷
起己酉汉成帝元延元年讫乙丑汉平帝元始五年 卷凡十七年。
第二十卷
起丙寅,汉孺子婴居摄元年,讫乙酉五月,汉淮阳王三年。 卷凡十九年有竒。
第二十一卷
起乙酉六月,后汉世祖光武帝建武元年讫壬寅,后汉世祖光武帝建武十八年。 卷凡十七年有竒。
第二十二卷
起癸卯,后汉世祖光武帝建武十九年讫癸未,后汉章帝建初八年。 卷凡四十一年。
第二十三卷
起甲申后汉章帝元和元年讫辛酉,后汉安帝建光元年。 卷凡三十八年。
第二十四卷
起壬戍后汉安帝建光元年讫己亥,后汉桓帝延熹二年。 卷凡三十八年。
第二十五卷
起庚子后汉桓帝延熹三年讫丁卯,后汉灵帝中平四年。 卷凡二十八年
第二十六卷
起戊辰,后汉灵帝中平五年讫己卯,后汉献帝建安四年。 卷凡十二年
第二十七卷
起庚辰,后汉献帝建安五年讫庚子,后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 卷凡二十一年。
第二十八卷
起辛丑,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讫戊辰,蜀汉帝禅,延熙十一年。 卷凡二十八年
第二十九卷
起己巳,蜀汉帝禅,延熙十二年讫己亥,晋武帝咸宁五年。 卷凡三十一年。
第三十卷
起庚子,晋武帝太康元年讫甲子,晋惠帝永兴元年。 卷凡二十五年
第三十一卷
起乙丑晋惠帝永兴二年讫戊寅。晋元帝太兴元年。 卷凡十四年。
第三十二卷
起己帽,晋元帝太兴二年讫丁未,晋穆帝永和三年。 卷凡二十九年
第三十三卷
起戊申,晋穆帝永和四年讫己卯,晋孝武帝太元四年。 卷凡三十二年。
第三十四卷
起庚辰,晋孝武帝太元五年讫戊戍。晋安帝隆安二年。 卷凡十九年。
第三十五卷
起己亥,晋安帝隆安三年讫庚戍,晋安帝义熙六年。 卷凡十二年
第三十六卷
起辛亥,晋安帝义熙七年讫丁卯。宋文帝元嘉四年,魏太武帝始光四年。 卷凡十七年,第三十七卷
起戊辰:」宋文帝元嘉五年,魏太武帝神䴥元年讫庚寅。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 卷凡二十三年
第三十八卷
起辛卯,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二年讫丙午,宋明帝泰始二年,魏献文帝天安元年。 卷凡十六年。
第三十九卷
起丁未宋明帝泰始三年,魏献文帝皇兴元年讫丙寅,齐武帝永明四年,魏孝文帝太和十年卷,凡二十年。
第四十卷
起丁卯,齐武帝永明五年,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讫庚辰。齐主寳卷永元二年,魏宣武帝景明元年。 卷凡十四年。
第四十一卷
起辛巳。齐和帝中兴元年,魏宣武帝景明二年讫己亥,梁武帝天监十八年,魏孝明帝神龟二年。 卷凡十九年。
第四十二卷
起庚子梁武帝普通元年,魏孝明帝正光元年讫庚戍。梁武帝中大通二年,魏孝庄帝永安三年。 卷凡十一年。
第四十三卷
起辛亥,梁武帝中大通三年,魏节闵帝普泰元年讫丙寅,梁武帝中大同元年,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 卷凡十六年。
第四十四卷
「起丁卯,梁武帝太清元年,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讫壬申,梁元帝承圣元年、魏废帝钦元年,齐文宣帝天保三年。 卷凡六年。
第四十五卷
起癸酉,梁元帝承圣二年,魏废帝钦二年,齐文宣帝天保四年讫戊子,陈主伯宗光大二年,齐天统四年。 卷凡十六年。
第四十六卷
起己丑,陈宣帝太建元年讫戊申,隋文帝开皇八年。 卷凡二十年。
第四十七卷
起己酉,隋文帝开皇九年讫丙寅,隋焬帝大业二年。 卷凡十八年。
第四十八卷
起丁卯,隋焬帝大业三年讫丁丑,隋焬帝大业十三年。 卷凡十一年。
第四十九卷
起戊寅,隋焬帝大业十四年讫癸未,唐髙祖武德六年。 卷凡六年。
第五十卷
「起甲申。唐髙祖武德七年讫丙申,唐太宗贞观十年。 卷凡十三年。
第五十一卷
起丁酉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讫乙卯,唐髙宗永徽六年 卷凡十九年。
第五十二卷
起丙辰」,唐髙宗显庆元年讫己丑,唐中宗嗣圣六年。 卷凡三十四年。
第五十三卷
起庚寅,唐中宗嗣圣七年讫庚戍,唐睿宗景云元年。 卷凡二十一年。
第五十四卷
起辛亥唐睿宗景云二年讫丁丑,唐元宗开元二十五年。 卷凡二十七年
第五十五卷
起戊寅,唐元宗开元二十六年讫丙申,唐元宗天寳十五载,是岁,即肃宗至德元载。 卷凡十九年。
第五十六卷
起丁酉唐肃宗至德二载讫戊申唐代宗大厯三年 卷凡十二年
第五十七卷
起己酉唐代宗大厯四年讫癸亥,唐徳宗建中四年。 卷凡十五年。
第五十八卷
起甲子唐德宗兴元元年讫癸酉,唐德宗贞元九年 卷凡十年。
第五十九卷
起甲戌唐德宗贞元十年讫壬辰唐宪宗元和七年 卷凡十九年。
第六十卷
起癸巳,唐宪宗元和八年讫丙午,唐敬宗寳厯二年。 卷凡十四年。
第六十一卷
起丁未唐文宗太和元年讫丙寅,唐武宗㑹昌六年。 卷凡二十年。
第六十二卷
起丁卯。唐宣宗大中元年讫戊戌,唐僖宗乾符五年。 卷凡三十二年。
第六十三卷
起己亥唐僖宗乾符六年讫己酉,唐昭宗龙纪元年。 卷凡十一年。
第六十四卷
起庚戌唐昭宗大顺元年讫辛酉,唐昭宗天复元年。 卷凡十二年
第六十五卷
起壬戌唐昭宗天复二年讫壬申,唐昭宗天佑九年,后梁太祖乾化二年。 卷凡十一年,第六十六卷
起癸酉后,梁主瑱乾化三年讫癸未,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卷凡十一年。
第六十七卷
起甲申后唐庄宗同光二年辽太祖天赞四年
讫辛卯后,唐明宗长兴二年辽太宗天显七年
。 卷凡八年,第六十八卷
起壬辰,后唐明宗长兴三年辽太宗天显八年
,讫辛丑后,晋髙祖天福六年辽太宗㑹同五年
。 卷凡十年。
第六十九卷
起壬寅后晋髙祖天福七年辽太宗㑹同六年
,讫戊申,后汉隐帝乾佑元年辽世宗天禄三年
。 卷凡七年,第七十卷
起己酉后汉隐帝乾佑二年辽世宗天禄四年
,讫戊午后,周世宗显德五年辽穆宗应歴九年
。 卷凡十年第七十一卷
起己未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辽穆宗应厯十年
,讫甲戌,宋太祖开寳七年辽景宗保寜七年
。 卷凡十六年,第七十二卷
起乙亥宋太祖开寳八年辽景宗保寜八年
讫甲午,宋太宗淳化五年辽圣宗统和十四年
。 卷凡二十年,第七十三卷
起乙未宋太宗至道元年辽圣宗统和十五年
讫己未宋真宗天禧三年辽圣宗太平元年
。 卷凡二十五年第七十四卷
起庚申宋真宗天禧四年辽圣宗太平二年
讫辛巳。宋仁宗庆歴元年辽兴宗重熙十二年
。 卷凡二十二年,第七十五卷
起壬午宋仁宗庆歴二年辽兴宗重熙十三年
讫己未,宋仁宗至和二年辽道宗清寜三年
。 卷凡十四年,第七十六卷
起丙申宋仁宗嘉佑元年辽道宗清寜四年
讫己酉,宋神宗熙宁二年辽道宗咸雍七年
。 卷凡十四年,第七十七卷
起庚戌宋神宗熙宁三年辽道宗咸雍八年
讫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辽道宗太康三年
卷凡六年。
第七十八卷
起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辽道宗大康四年
讫辛未宋哲宗元佑六年辽道宗太安九年
。 卷凡十六年,第七十九卷
起壬申,宋哲宗元佑七年辽道宗太安十年
讫癸未,宋徽宗崇寜二年辽天祚帝乾统五年
。 卷凡十二年,第八十卷
起甲申。宋徽宗崇宁三年辽天祚帝乾统六年
,讫戊戌,宋徽宗重和元年辽天祚帝天庆十年
。 卷凡十五年,第八十一卷
起己亥,宋徽宗宣和元年辽天祚帝保大元年
讫。乙巳,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太宗天㑹三年
。 卷凡七年。
第八十二卷
起丙午,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太宗天㑹四年
讫丁未五月,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太宗天㑹五年
。 卷凡一年有竒。
第八十三卷
起丁未五月,宋髙宗建炎元年讫戊申,宋髙宗建炎二年金太宗天㑹六年
卷凡一年有竒。
第八十四卷
起己酉,宋髙宗建炎三年金太宗天㑹七年
讫辛亥,宋髙宗绍兴元年金太宗天㑹九年
卷凡三年。
第八十五卷
起壬子,宋髙宗绍兴二年金太宗天㑹十年
讫丁巳,宋髙宗绍兴七年金太宗天㑹十五年。
卷凡六年。
第八十六卷
起戊午,宋髙宗绍兴八年金熙宗天眷元年
讫乙丑,宋髙宗绍兴十五年金熙宗皇统元年
。 卷凡八年,第八十七卷
起丙寅,宋髙宗绍兴十六年金熙宗皇统六年
讫壬午,宋髙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
。 卷凡十七年。
第八十八卷
起癸未宋孝宗隆兴元年金世宗大定三年
,讫己酉。宋孝宗淳熙十六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
。 卷凡二十七年
第八十九卷
起庚戌,宋光宗绍熙元年金章宗明昌元年
讫。乙丑,宋宁宗开禧元年金章宗泰和五年
。 卷凡十六年,第九十卷。
起丙寅宋宁宗开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元太祖元年
,讫庚辰,宋宁宗嘉定十三年金宣宗兴定四年,元太祖十五年
。 卷凡十五年。
第九十一卷
起辛巳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宣宗兴定五年,元太祖十六年
,讫壬辰。宋理宗绍定五年金哀宗天兴元年,元太宗四年
。 卷凡十二年
第九十二卷
起癸巳宋理宗绍定六年金哀宗天兴二年,元太宗五年
,讫庚戌,宋理宗淳佑十年元定宗五年
。 卷凡十八年,第九十三卷
起辛亥,宋理宗淳佑十一年元宪宗元年
讫戊辰,宋度宗咸淳四年元世祖至元五年
。 卷凡十八年,第九十四卷
起己巳,宋度宗咸淳五年元世祖至元六年
,讫丙子三月。宋帝㬎德佑二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 卷凡七年有竒。
第九十五卷
起丙子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宋益王是,景炎元年
讫丁亥,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卷凡十二年
第九十六卷
起戊子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讫丁未元成宗大徳十一年 卷凡二十年。
第九十七卷
起戊申元武宗至大元年讫戊辰,元泰定帝致和元年。 卷凡二十一年。
第九十八卷
起己巳元明宗元年讫壬辰元顺帝至正十二年 卷凡二十四年
第九十九卷
起癸巳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讫戊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 卷凡十五年有竒。
《第一百卷
起戊申,明太祖洪武元年讫丙寅,明太祖洪武十九年。 卷凡十九年。
第一百一卷
起丁卯明太祖洪武二十年讫壬午明惠帝建文四年 卷凡十六年。
第一百二卷
起癸未明成祖永乐元年讫乙巳明仁宗洪熙元年 卷凡二十三年
第一百三卷
起丙午明宣宗宣德元年讫丙寅,明英宗正统十一年。 卷凡二十一年。
第一百四卷
起丁卯明英宗正统十二年讫丙子明,景帝景泰七年。 卷凡十年。
第一百五卷
起丁丑,明景帝景泰八年,英宗复辟。天顺元年讫癸巳,明宪宗成化九年。 卷凡十七年第一百六卷
起甲午,明宪宗成化十年讫丙辰,明孝宗𢎞治九年。 卷凡二十三年
第一百七卷
起丁巳明孝宗𢎞治十年讫戊寅,明武宗正徳十三年。 卷凡二十二年
第一百八卷
起己卯明武宗正德十四年讫甲午,明世宗嘉靖十三年。 卷凡十六年。
第一百九卷
起乙未明世宗嘉靖十四年讫庚申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 卷凡二十六年。
第一百十卷
起辛酉明世宗嘉靖四十年讫辛巳明神宗万厯九年 卷凡二十一年。
第一百十一卷
起壬午明神宗万厯十年讫辛丑明神宗万厯二十九年 卷凡二十年。
第一百十二卷
起壬寅明神宗万厯三十年讫庚申明光宗泰昌元年 卷凡十九年。
第一百十三卷
起辛酉明熹宗天启元年讫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 卷凡七年。
第一百十四卷
起戊辰,明庄烈帝崇祯元年讫丙子,明庄烈帝崇祯九年。 卷凡九年。
第一百十五卷
起丁丑,明庄烈帝崇祯十年讫癸未,庄烈帝崇祯十六年。 卷凡七年。
第一百十六卷
起甲申,明庄烈帝崇祯十七年。是年五月,明福王由崧自立讫乙酉,五月明亡。
卷凡一年五月。
第一百十七卷
附明唐、桂二王本末唐王
第一百十八卷。
附明唐、桂二王本末桂王一
第一百十九卷
附明唐、桂二王本末桂王二
第一百二十卷
附明唐、桂二王本末桂王三臣
等谨案: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一百十六卷,附明唐、桂二王本末四卷。乾隆三十二年奉。
敕撰是书,排辑歴朝事迹,起自黄帝,讫于明代。编年纪载,纲目相从。目所不该者,则别为分注于其下。而音切训诂,典故事实,有闗考证者,亦详列焉。葢
内府旧藏明正徳中李东阳等所撰通鉴纂要》一书。
皇上几暇披寻,以其褒贬失宜,纪载芜漏,不足以备。
乙览因。
命重加编订,发凡起例,咸禀睿裁。每一卷成,即缮稿进御。
指示书法,悉准《麟经》。又
亲洒丹毫,详加评断。
微言大义,灿若日星。凡
特笔昭垂,皆天理人情之极则,不独词臣载笔,不能窥见。
髙深即涑水、紫阳,亦莫能鑚仰于万一。所谓原始要终,推见至隠者,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不可一一缕陈,而尤于系统年表著。
笔削之大㫖。
予夺进退,悉准至公,故大业冠号,则义等于存陈,至正书年,则㫖同于在郓,知景炎、祥兴之不成为宋,而后遁荒弃国者,始不能以滥窃虚名,知泰定、天顺之相继为君,而后乘衅夺宗者,不得以冒干大统,凡向来怀铅握椠,聚讼而不决者一经。
烛照无不得所折衷,用以斥彼偏私,著为明训。仰见。
圣人之心体如鉴空、衡平,圣人之制作,如天施地设,惟循自然之理,而千古定案,遂无复能低昂髙下于其间诚。
圣训所谓此非一时之书,而万世之书也。至明季北都沦覆,大命已倾,福王窃号江东,仅及一载。
皇上如天圣度,谓犹有疆域可凭,特命分注其年,从建炎南渡之例。又唐、桂二王迹同是、昺,虽黜其伪号,犹
轸念其遗臣,亦
诏别考始终,附缀书后,俾不至湮没无传。大哉王言,量同天地,尤非臣
等所能仰赞一辞矣。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
纪昀臣
陆锡熊臣
孙士毅总 校。 官 臣
。 陆 费 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