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曰:《说文》曰:「直言曰言。」仲尼曰:「言以足志。」介之推曰:「言,身之文也。」然则言者发于志而形于声,所以文章于身者也。《论语》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左传》赵简子称子太叔「遗我以九言」,皆以一句为一言也。《汉书》东方朔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则以一字为一言也。虽一句一字有异,要以今古方国殊别,学者莫能通,是以《方言》云:「皆古今语也,初别国不相往来之言也。」今或同,而旧书雅记、故俗语不失其方,而后人不知,故为之作释也,是曰「释言」。
殷、齐,中也。《书》曰:「以殷仲春。」《释地》曰:「岠齐州以南。」
○释曰:殷、齐皆谓正中也。
注「《书》曰:以殷仲春」者,《尧典》文。案彼云:「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孔安国以殷为正,中、正义同故也。云「《释地》曰:岠齐州以南」者,彼注云:「岠,去也。齐,中也。」谓中州为齐州,是齐得为中也。
斯、誃,离也。齐、陈曰斯。誃,见《诗》。○誃音侈。
○释曰:斯,析。誃,张。皆分离也。孙炎曰:「斯,析之离。」郭云「齐、陈曰斯」者,《方言》文。《陈风•墓门》云:「斧以斯之。」是也。云「誃,见《诗》者,《小雅•巷伯》云:「哆兮侈兮,成是南箕。」郑笺云:「因箕星之哆而又侈大之。」是也。誃、侈音义同。
谡、兴,起也。《礼记》曰:「尸谡。」○谡,所六切。
○释曰:谡、兴皆作起也。
○注「《礼记》曰:尸谡」者,《祭统》文也。
还、复,返也。○还音旋。
○释曰:皆回返也。《春秋》书师还,又曰「至河乃复」之类是也。
宣、徇,徧也。皆周徧也。○徇,辞峻切。
○释曰:皆周徧也。《大雅•江汉》云:「来旬来宣。」毛传云:「旬,徧。」郑笺云:「宣,徧。」是皆为周徧也。徇、旬音义同。
驲、遽,传也。皆传车驿马之名。○驲音日。传,张恋切。
○释曰:皆传车驿马之名。文十六年《左传》曰:「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又僖三十三年云:「使遽告于郑。」又成五年曰:「晋侯以传召伯宗。」是皆谓今驿也。
蒙、荒,奄也。奄,奄覆也。皆见《诗》。
○释曰:皆谓奄覆。《唐风》云:「葛生蒙楚。」孙炎曰:「荒大之奄。」《周南》云:「葛藟荒之。」故郭云「皆见《诗》」。
告、谒,请也。皆求请也。○告音谷。
○释曰:皆谓求请也。成二年《左传》曰:郄克对齐侯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诗》叙云:「无险诐私谒之心。」
肃、噰,声也。《诗》曰:「肃噰和鸣。」
○释曰:和乐声也。
○注「《诗》曰:肃噰和鸣」者,《周颂•有声》文也。 格、怀,来也。《书》曰:「格,尔来庶。」怀,见《诗》。
○释曰:谓招来也。
○注「《书》曰:格,尔众庶」者,《商书•汤誓》文也。云「怀,见《诗》」者,《周颂•时迈》云:「怀柔百神。」 畛、厎,致也。皆见《诗传》。
○释曰:《曲礼》曰:「畛于鬼神。」昭元年《左传》:「叔向曰:厎禄以德。」《周颂•武》篇云:「耆定尔功。」毛传曰:「耆,致也。」王肃云:「致定其大功。」谓诛纣定天下。是毛读耆为厎,故注云「见《诗传》」。
侈、怙,恃也。今江东呼母为恀,音是。
○释曰:皆依恃也。郭云:「今江东呼母为恀。」《小雅•蓼莪》云:「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是也。
律、遹,述也。皆叙述也,方俗语耳。
○释曰:皆叙述也,方俗语异耳。律管所以述气。遹者,述行之也。《大雅•文王有声》云「遹骏有声」之类是也。
俞、畣,然也。《礼记》曰:「男唯女俞。」畣者,应也,亦为然。○畣音答。
○释曰:皆然应也。「《礼记》曰:男唯女俞」者,《内则》文也。畣,古荅字,故为应也。
豫、胪,叙也。皆陈叙也。
○释曰:皆陈叙也。事豫备者,亦有叙也。《汉书》云:「典客,秦官,大初元年更名大鸿胪。」韦昭曰:「鸿,大也。胪,陈叙也。以礼大陈叙宾客也。」又《庄子》云:「大儒胪传。」是也。
庶几,尚也。《诗》曰:「不尚息焉。」
○释曰:尚谓心所希望也。
○注「《诗》曰:不尚息焉」者,《小雅•菀柳》篇文也。郑笺云:「尚,庶几也。」以心所念尚即是庶几,义相反覆,故引之。
观、指,示也。《国语》曰:「且观之兵。」
○释曰:示谓呈见于人也。
○注「《国语》曰:且观之兵」者,案《周语》:穆三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是也。《论语》曰:「指其掌。」谓举当以示人也。
若、惠,顺也。《诗》曰:「惠然肯来。」
○释曰:「顺,不逆也。」《书》「曰若稽古」,谓顺考古道也。《诗•邶风•终风》云:「惠然肯然。」言有顺心然后可来是也。
敖、幠,傲也。《礼记》曰:「无幠,无敖。」傲,慢也。○傲,五报切。幠,好吾切。
○释曰:皆谓傲慢。《周颂•丝衣》云:「不吴不敖。」
○注「《礼记》曰:无幠无傲」者,《投壶》文也。案彼云:「鲁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偝立、逾言有常爵。』」是也。
幼、鞠,稚也。《书》曰:「不念鞠子哀。」
○释曰:《方言》云:「稚,年小也。」《曲礼》曰:「幼子常视无诳。」《书》曰:「兄亦不念鞠子哀。」是皆谓年小也。「《书》曰」者,《周书•康诰》文也。
逸、諐,过也。书曰:「汝则有逸罚。」○諐音懋。
○释曰:皆谓咎过也。注云「《书》曰:汝则有逸罚」者,案《商书•盘庚》云:「惟予一人有佚罚。」《费誓》云:「汝则有常刑。」无云「汝则有逸罚」者,师读不同故也。或者其在今文乎?諐者,《左传》曰「礼义不諐」之类是也。
疑、休,戾也。戾,止也。疑者亦止。
○释曰:戾,止也。《书》曰:「疑谋勿成。」《月令》云:「百工休是。」疑、休皆为止也。
疾、齐,壮也。壮,壮事,谓速也。齐亦疾。
○释曰:急疾、齐整皆于事敏速强壮也。
悈、褊,急也。皆急狭。○悈,纪力切。褊,必浅切。
○释曰:悈与亟同。《大雅•灵台》云:「经始勿亟。」《文王有声》云:「匪棘其欲。」《礼记》引此诗作「匪革其犹」。革亦急也。悈、亟、棘、革,字虽异,音义同。《魏风•葛屦》云:「维是褊心。」又《广雅》云:「悈,谨也。」褊,狭陋也。是皆急狭也。
贸、贾,市也。《诗》曰:「抱布贸丝。」○贾音古。
○释曰:谓市买卖物也。
○注「《诗》曰:抱布贸丝」者,《卫风•氓》篇文也。《大雅•瞻卬》云「如贾三倍」也。
厞、陋,隐也。《礼记》曰:「厞用席。」《书》曰:「扬侧陋。」○厞,符佛切。
○释曰:皆幽隐也。
○注「《礼记》曰:厞用席」者,案《有司彻》云:「有司官彻馈,馔于室中西北隅,南面,如馈之设,右几,厞用席。」是也。云《礼记》者,误也。云「《书》曰:扬侧陋」者,《尧典》文也。
遏、遾,逮也。东齐曰遏,北燕曰遾,皆相及逮。○遾音誓。
○释曰:逮谓相及也。注「东齐曰遏,北燕曰遾」者,《方言》文也。
征、迈,行也。《诗》曰:「王于出征。」迈亦行。
○释曰:皆出行也。
○注「《诗》曰:王于出征」者,《小雅•六月》文也。云「迈亦行」者,《诗》云:「周王于迈。」是也。
圮、败,覆也。谓毁覆。○圮,彼美反。
○释曰:圮毁、败坏皆倾覆也。《书》曰:「祖乙圮于耿。」
荐、原,再也。《易》曰:「水荐至。」今呼重蚕为□。○荐音贱。
○释曰:皆重再也。孙炎云:「荐,草生之再也。」郭云「《易》曰:水荐至」者,《周易•坎卦》象辞也。云「今呼重蚕为□」者,《周礼•夏官•马质》云「禁原蚕」者是也。
抚、敉,抚也。抚,爱抚也。敉义见《书》。○抚音武。
○释曰:皆怜抚也。《方言》云:「宋卫邠陶之间谓爱曰抚。」故注云:「抚,爱抚也。」云「敉义见《书》」者,《大诰》云「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之类是也。
臞、脙,瘠也。齐人谓瘠瘦为脙。○臞音衢。脙音求。
○释曰:皆瘦瘠也。郑玄《周礼注》云:「瘦,臞。腐,败。」郭云:「齐人谓瘠瘦为脙。」
桄、颎,充也。皆充盛也。○颎,俱永反。
○释曰:孙叔然本恍作光。《书》云:「光被四表。」《说文》云颎是火光也。是皆充盛也。
屡、昵,亟也。亲昵者亦数,亟亦数也。○亟,虚记切。
○释曰:亟犹数也。《诗•颂》曰:「屡丰年。」《左传》曰:「诸夏亲昵。」亲昵者,恩信必数。故注云:「亲昵者亦数。」
靡、罔,无也。
○释曰:无,不有也。《诗》云:「靡神不举。」《书》曰:「罔有攸赦。」皆是。
爽,差也。爽,忒也。皆谓用心差错,不专一。○差,初加切。
○释曰:广异言也。爽谓差错,又为忒变。孙炎曰:「忒,变杂不一。」郭云:「皆谓用心差错,不专一。」《诗•卫风》云:「女也不爽。」《大雅•瞻卬》云:「鞫人忮忒。」
佴,贰也。佴次为副贰。○佴,而志切。
○释曰:佴,次也。次即副贰之义。
剂、翦,齐也。南方人呼翦刀为剂刀。○剂,即随切。
○释曰:皆为齐截也。郭云:「南方人呼翦刀为剂刀。」《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镞。」
饙、馏,稔也。今呼〈上攸下食〉饭为饙,饙熟为馏。○饙音分。馏,力又切。
○释曰:稔,熟也。孙炎曰:「蒸之曰饙,均之曰馏。」郭云:「今呼□饭为饙,饙熟为馏。」《说文》云:「饙,一蒸米也」。「馏,饭气流也。」然则蒸米谓之饙,饙必馏而熟之。故言「饙、馏,稔也」。《大雅•泂酌》云:「可以餴饎。」饙、餴音义同。
媵、将,送也。《左传》曰:「以媵秦穆姬。」《诗》曰:「远于将之。」○媵,以正切。
○释曰:皆谓送行也。孙炎曰:「将行之送也。」注云「《左传》曰:以媵秦穆姬」者,案僖五年晋「执虞公及其大夫并伯,以媵秦穆姬」。杜注云:「秦穆姬,晋献公女。送女曰媵,以屈辱之。」云「《诗》曰:远于将之」者,《邶风•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之诗也。
作、造,为也。
○释曰:谓营为也。皆见《郑风•缁衣》篇。
餥、糇,食也。《方言》云:「陈楚之间相呼食为餥。」○餥音非。糇音候呼或作〈言乎〉同
○释曰:皆饭食也。
○注「《方言》云:陈楚之间相呼食为餥」者,案彼云:「餥、飵,食也。陈楚之内相谒而食麦饘谓之餥,楚曰飰。凡陈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谒而餮或曰飰,或曰〈食占〉。秦鲁之际河阴之间曰〈食急〉恶恨切
〈食岂〉五恨切
。此真秦语也。」《大雅•公刘》云:「乃裹糇粮。」
鞫、究,穷也。皆穷尽也。见《诗》。
○释曰:皆穷尽也。《大雅•云汉》云:「鞫哉庶正。」《小雅•节南山》云:「以究王讻。」
卤、矜、咸,苦也。卤,苦地也。可矜怜者亦辛苦。苦即大咸。
○释曰:郭云「卤,苦地也」者,谓斥卤可煮盐者。《左传》曰:「表淳卤。」云「可矜怜者亦辛苦」者,《小雅•鸿雁》云:「爰及矜人。」郑笺云:「可怜之人谓贫穷者,是辛苦之人也。」云「苦即大咸」者,释经之咸也。咸殊极必苦,故以咸为苦也。
干、流,求也。诗曰:「左右流之。」
○释曰:皆求取也。《论语》云:「子张学干禄。」
流,覃也。覃,延也。皆谓蔓延相被及。
○释曰:转相解也。皆谓蔓延相被及,水之流必相延及。《诗•周南》云:「葛之覃兮。」
佻,偷也。谓苟且。○佻音挑。
○释曰:《小雅•鹿鸣》云:「视民不恌。」是也。李巡曰:「佻,偷薄之偷。」郭云:「谓苟且。」《左传》赵孟曰:「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杜注云:「言欲苟免目前,不能念长久。」是谓偷为苟且也。
潜,深也。潜、深,测也。测亦水深之别名。
○释曰:转相解也。《诗》曰:「潜虽伏矣。」是深矣。潜、深又为测。郭云:「测亦水深之别名。」
榖、鞠,生也。《诗》曰:「榖则异室。」
○释曰:皆生活也。
○注「《诗》曰:榖则异室」者,《王风•大车》篇文也。《小雅•蓼莪》云:「母兮鞠我。」
啜,茹也。啜者,拾食。○茹,如庶切。
○释曰:《说文》云:「啜,尝也。」郭云:「啜者,拾食。」《礼记•檀弓》云:「啜菽饮水。」《大雅•蒸民》云:「柔则茹之。」《方言》云:「茹,食也。吴越凡贪饮食者谓之茹。」
茹、虞,度也。皆测度也。《诗》曰:「不可以茹。」○度音铎。
○释曰:皆谓测度也。
○注「《诗》曰:不可以茹」者,《邶•柏舟》文也。《左传》曰:「备豫不虞。」
试、式,用也。皆见《诗》、《书》。
○释曰:皆任用也。注「皆见《诗》、《书》者,《小雅•大东》云:「百僚是试。」《雨无正》云:「庶曰式臧。」《商书•盘庚》云「今予将试以汝迁」,又云「式敷民德」之类是也。
诰、誓,谨也。皆所以约勤谨戒众。
○释曰:皆谨敕也。以大义谕众谓之诰。集将士而戒之曰誓。《尚书》诰、誓之篇是也。故郭云:「皆所以约勤谨戒众也。」
竞、逐,强也。皆自勉强。○强,巨丈反。
○释曰:皆自勉强也。《大雅•抑》篇云:「无竞维人。」驰逐者亦强梁也。
御、圉,禁也。禁制。
○释曰:皆谓禁制。《小雅•棠棣》云:「外御其务。」养马曰圉,亦所以禁制。故皆为禁也。
室、薶,塞也。谓塞孔穴。○窒,猪乙切。
○释曰:皆谓堙塞孔穴。《豳•七月》云:「穹窒熏鼠。」《大宗伯》云:「以狸沈祭山林川泽。」是其类也。
黼、黻,彰也。黼文如斧,黻文如两已相背。○黼音甫。黻音弗。
○释曰:彰,明也。言文采着明也。注「黼文如斧,黻文如两已相背」者,《考工记》云:「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释器》云:「斧谓之黼。」盖半白半黑,似斧刃白而身黑。黻谓以青黑线剌绣为两已字相背。黼取能断,黻取善恶相背。
膺、身,亲也。谓躬亲。
○释曰:服膺、身先皆谓躬亲也。
恺悌,发也。发,发行也。《诗》曰:「齐子恺悌。」
○释曰:谓发明而行也。
○注「《诗》曰:齐子恺悌」者,《齐风•载驱》篇文也。毛传云:「言文姜于是乐易然。」郑笺云:「此恺悌犹言发夕也。」岂,读当为闿。弟,古文《尚书》以弟为圉。圉,明也。然则郭云「发,发行也」,是用郑笺为说。
髦士,官也。取俊士,令居官。
○释曰:下士髦俊也。士者,男子之人大号。言取俊士令居官也。《大雅•棫朴》云:「髦士攸宜。」是也。
畯,农夫也。今之啬夫是也。○畯音俊。
○释曰:田畯,一曰农夫。孙炎曰:「农夫,田官也。」皆谓主田大夫也。《小雅•甫田》云:「田畯至喜。」郑笺云:「田畯司啬,今之啬夫也。」此注云「今之啬夫是也」。然则田畯,田官,在田司主稼穑,故谓之司啬。汉及东晋亦有此官,谓之啬夫。故郑、郭皆云今之啬夫也。
盖、割,裂也。盖,未详。
○释曰:割谓以刀裂之也。
邕、支,载也。皆方俗语,亦未详。
○释曰:谢氏云:「邕,字又作拥。」释云:「拥者,护之载。」郭云「皆方俗语,亦未详」。
諈诿,累也。以事相属累为諈诿。○諈,竹睡切。累,劣伪切。诿,女諈切。
○释曰:谓相累及也。孙炎曰:「楚人曰諈,秦人曰诿。」郭云:「以事相属累为諈诿。」
漠、察,清也。皆清明。
○释曰:樊光云:「漠然,清貌。察,明也。」是皆清明也。
庇、庥,荫也。今俗语呼树荫为庥。
○释曰:舍人曰:「庇,蔽也。庥,依止也。」郭云:「今俗语呼树荫为庥。」又七年《左传》云:「葛藟犹能庇其本根。」
榖、履,禄也。《书》曰:「既富方榖。」《诗》曰:「福履将之。」
○释曰:皆福禄也。《孝经援神契》云:「禄者,录也。取上所以敬录接下,下所以敬录事上。」
○注「《书》云:既富方榖」者,《洪范》文。云「《诗》曰:福履将之」者,《周南•樛木》文也。
履,礼也。礼可以履行,见《易》。
○释曰:履又为礼也。注「礼可以履行,见《易》」者,《叙卦》云:「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韩康伯云:「履者,礼也。」
隐,占也。隐度。
○释曰:占者,视兆以知吉凶也。必先隐度,故曰「隐,占也」。
逆,迎也。
○释曰:谓迎迓。《周书•顾命》云:「逆子钊于南门之外。」
憯,曾也。发语辞。见《诗》。○憯音惨。
○释曰:憯犹言曾也。曾,则也。皆发语辞。郭云「见《诗》」者,《小雅•节南山》云「憯莫惩嗟」、《卫风•河广》云「曾不崇朝」之类是也。
增,益也。今江东通言增。
○释曰:谓饶益也。郭云:「今江东通言增。」
窭,贫也。谓贫陋。○窭求矩切
○释曰:窭者,无礼也。贫者,无财也。由其无财以为礼。郭云:「谓贫陋。」《邶风•北门》云:「终窭且贫。」
薆,隐也。谓隐蔽。○薆音爱。
○释曰:薆鄣即隐蔽也。
僾,唈也。呜唈短气,皆见《诗》。○僾音爱。唈,乌合切。
○释曰:孙炎曰:「心唈也。」郭云:「呜唈短气,皆见《诗》。」《大雅•桑柔》云:「亦孔之僾。」是也。
基,经也。基业所以自经营。
基,设也。亦为造设。
○释曰:基,墙下土也。又诂为始作事,谋始必经纶也。郭云:「基业所以自经营。」又为造设。
祺,祥也。谓征祥。
祺,吉也。祥吉之先见。
○释曰:舍人曰:「祺福之祥,谓征祥也。」祥即吉之先见者也,故又为吉。《大雅•行韦》云:「寿考维祺。」
兆,域也。谓茔界。
○释曰:谓茔墓界域也。《孝经》曰:「卜其宅兆。」《广雅》云:「兆,葬地也。」《士丧礼》云:「筮宅,冢人营之。」郑注云:「宅,葬居也。」然则筮得吉兆,经营之以为界域也。
肇,敏也。《书》曰:「肇牵车牛。」
○释曰:谓敏疾也。「《书》曰:肇牵车牛」者,《周书•酒诰》文也。
挟,藏也。今江东通言挟。○挟音叶。
○释曰:谓隐藏物也。郭云:「今江东通言挟。」《史记》:「秦有挟书之律。」
浃,彻也。谓沾彻。○浃音接。
○释曰:言润泽浃洽,相沾彻也。
替,废也。替,灭也。亦为灭绝。
○释曰:替谓废已也。《小雅•楚茨》云:「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是也。替又为绝灭。
速,征也。征,召也。《易》曰:「不速之客。」
○释曰:转相解也,皆谓呼召。
○注「《易》曰:不速之客」者,《需卦•上六》爻辞也。
琛,宝也。《诗》曰:「来献其琛。」○琛,敷金切。
○释曰:谓珍宝也。舍人曰:「美宝曰琛。」
○注「《诗》曰:来献其琛」者,《鲁颂•泮水》文也。
探,试也。刺探尝试。
○释曰:试谓尝之也。《论语》云:「见不善如探汤。」郭云:「刺探尝试。」
髦,选也。俊士之选。
髦,俊也。士中之俊,如毛中之髦。
○释曰:广异言也。毛中之长毫曰髦,士之俊选者借譬为名焉。故郭云:「士中之俊,如毛中之髦。」
俾,职也。使供职。
○释曰:俾诂为使言,任使供职也。
纰,饰也。谓缘饰,见《诗》。○纰音备。
○释曰:「谓缘饰,见《诗》」者,《墉风•干旄》云:「素丝纰之。」是也。
凌,栗也。凌懅战栗。○凌音凌。
栗,戚也。战栗者忧戚。
○释曰:转相解也。《埤苍》云:凌,栗也。郭云:「凌懅战栗」,则凌、陵音义同。栗又为戚。郭云:「战栗者忧戚。」《秦风•黄鸟》云:「惴惴其栗。」
蠲,明也。蠲,清明貌
茅,明也。《左传》曰:「前茅虑无。」
明,朗也。
○释曰:郭云:「蠲,清明貌。」樊光云:「蠲除垢秽,使令清明。」茅亦明也。舍人曰:「茅昧之明也。」「《左传》云:前茅虑无」者,宣十二年传文也。杜注:「虑无,如今军行前有斥候伏,皆持以绛及白为幡,见骑贼举绛幡,见步贼举白幡,备虑有无也。茅,明也。」或曰:时楚以茅为旌识,明即融朗也。
猷,图也。《周官》曰「以猷鬼神祗」,谓图画。
猷,若也。《诗》曰:「实命不猷。」
○释曰:猷谓图画,又为若,若,如也。《周礼》曰「以猷鬼神祗」者,《春宫》「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猷鬼神示之居,辩其名物」是也。「《诗》曰:实命不猷」者,《召南•小星》文也。
偁,举也。《书》曰:「偁尔戈。」
○释曰:谓兴举也。注「偁尔戈」者,《周书•牧誓》文也。
称,好也。物称人意亦为好。
○释曰:谓好物。郭云:「物称人意亦为好。」
坎、律,铨也。《易•坎卦》主法。法律皆所以铨量轻重。
○释曰:谓铨量也。樊光曰:「坎,水也。」水性平,律亦平,铨亦平。郭云「《易•坎卦》主法」者,《说卦》云:「坎为水,水平,故主法。」云「法律皆所以铨量轻重」者,《白虎通》云:「水之为言准也。」《律历志》云:「绳直生准,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又曰:「权衡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钧物平轻重也,本起于黄锺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两者,两黄锺律之重。」是「法律皆所以铨量轻重」也。
矢,誓也。相约誓。
○释曰:相约誓也。《墉•柏舟》云:「之死矢靡它。」
舫,舟也。并两船。
○释曰:谓并两船。《释水》曰:「大夫方舟。」
泳,游也。潜行游水底。
○释曰:谓潜行游水底也。《邶•谷风》云:「泳之游之。」
迨,及也。东齐曰迨。
○释曰:谓相及也。注「东齐曰迨」者,《方言》文也。
冥,幼也。幼稚者冥昧。
○释曰:谓幼少也。郭云:「幼稚者冥昧。」《小雅•斯干》云:「哕哕其冥。」
降,下也。
○释曰:《召南•草虫》云:「我心则降。」
佣,均也。齐等。○佣,敕容切。
○释曰:谓齐等也。《小雅•节南山》云:「昊天不佣。」
强,暴也。强梁凌暴。
○释曰:强梁者,好凌暴于物。《诗》叙云:「强暴之男。」
宨,肆也。轻宨者,好放肆。
肆,力也。肆,极力。
○释曰:宨,轻也。肆,放也。轻宨者,好放肆。肆又为极力。
俅,戴也。《诗》曰:「载弁俅俅。」
○释曰:谓头戴也。
○注「《诗》曰:载弁俅俅」者,《周颂•丝衣》文也。
瘗,幽也。幽亦薶也。
○释曰:皆谓薶藏。
牦,罽也。毛牦所以为罽。○牦音离。罽音计。
○释曰:毛牦所以为罽。舍人曰:「牦谓毛罽也。胡人续羊毛而作衣。」然则罽者,织毛为之,若今之毛氍毹,以衣马之带鞅也。
烘,燎也。烧燎。
煁,烓也。今之三隅灶。见《诗》。○燎音料。煁,市针切。烓,顷。
○释曰:舍人曰:「烘,以火燎也。煁,烓灶也。」郭云:烘谓烧燎;煁,今之三隅灶也。然则烓者,无釜之灶,其上燃火谓之烘,本为此灶上以然火照物,若今之火炉也。注云「见《诗》」者,《小雅•白华》云:「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是也。
陪,朝也。陪位为朝。
○释曰:臣见君曰朝,朝之列位必陪重。是「陪位为朝」也。
康,苛也。谓苛刻。○苛音何。
○释曰:注「谓苛刻」,案苛者毒草名,为政刻急者取譬焉。《礼记》孔子曰:「苛政猛于虎。」苛名康者,以康安也。苛刻者心安之。《左传》曰:「州吁阻兵而安忍」,其类也。
樊,藩也。谓藩篱。
○释曰:孙炎曰:「樊圃之藩也。」郭曰:「谓藩篱。」藩以细木为之。《齐风•东方未明》云:「折柳樊圃。」《小雅•青蝇》云:「营营青蝇,止于榛。」毛传云:「棘榛所以为藩。」是也。
赋,量也。赋税所以评量。
○释曰:谓赋税也。郭云:「赋税所以评量。」《方言》云:「平均,赋也。燕之北鄙,东齐北郊,凡相赋敛谓之平均。」是评量也。
粻,粮也。今江东通言粻。
○释曰:谓粻食也。郭云:「今江东通言粻。」《王制》云:「五十异粻。」
庶,侈也。庶者众多为奢侈。
庶,幸也。庶几侥幸。
○释曰:富庶者多奢侈。郭云:「庶者众多为奢侈。」《书》曰:「禄不期侈。」庶又为幸望。郭云:「庶几侥幸。」侥者,求见亲御也。幸与幸通用之。
筑,拾也。谓拾掇。○筑音竹。
○释曰:拾谓拾掇。《金縢》云:「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马融云:「起其木,拾其禾。」
奘,驵也。今江东呼大为驵,驵犹粗也。○奘,徂朗切。驵音租。
○释曰:皆谓大也。秦晋谓大为奘。郭云:「今江东呼大为驵,驵犹粗也。」
集,会也。
○释曰:《说文》云:集若「群鸟在林木之上」,故曰集,指事也。故经典通谓聚会为集。
舫,泭也。水中□筏。○泭音孚。
○释曰:孙炎曰:「舫,水中为泭筏也。」郭云:「水中□筏。」《方言》云:「泭谓之□。□谓之筏。筏,秦晋之通语也。」《周南•汉广》云:「不可方思。」《论语》云:「乘桴浮于海。」注云:「桴,编竹木,大曰栰,小曰桴。」是也。舫、方、泭、桴音义同。
洵,均也。谓调均。
洵,龛也。未详。
○释曰:李巡曰:「洵,遍之均也。」郭云:「谓调均。」《大雅•桑柔》云:「苑彼桑柔,其下侯旬。」毛传云:「旬言阴均也。」然则洵、旬音义同。洵又为龛,未详。
逮,沓也。今荆楚人皆云沓。○沓音沓。
○释曰:亦谓相及,方俗语异耳。郭云:「今荆楚人皆云沓。」
是,则也。是事可法则。
○释曰:是不非,则法效也。郭云「是事可法则」,言不非之事,乃可为人法则。
画,形也。画者为形象。
○释曰:郭云:「画者为形象。」《考工记》云:「画绘之事,......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是画者为形象也。
赈,富也。谓隐赈富有。○赈,之忍反。
○释曰:皆丰财也。郭云:「谓隐赈富有。」
局,分也。谓分部。○分,部问切。
○释曰:成十六年《左传》云:「离局,奸也。」杜注云:「远其部曲为离局。」
懠,怒也。《诗》曰:「天之方懠。」音荠。
○释曰:舍人曰:「懠,怒声也。」郭云「《诗》曰:天之方懠」者,《大雅•版》篇文也。
僁,声也。谓声音。○僁音屑。
○释曰:郭云:「谓声音。」言声音僁僁然也。
葵,揆也。《诗》曰:「天子葵之。」
揆,度也。商度。○度,徒各切。
○释曰:转相解也。皆谓商度法。「《诗》曰:天子葵之」者,《小雅•采菽》文也。《墉风•定之方中》云:「揆之以日。」
逮,及也。
○释曰:亦谓相及也。《大雅•桑柔》云:「荓云不逮。」
惄,饥也。惄然饥意
○释曰:李巡云:「惄,宿不食之饥也。」郭云:「惄然饥意。」《周南•汝坟》云:「惄如调饥。」毛传云:「惄,饥意也。」郑笺释云:「惄,思也。」然则惄之为训本为思耳。但饥之思食,意又惄然,故又以为饥。惄是饥之意,非饥之状。故郭及毛传皆言「饥意」。郑笺以为思,义相接成也。
眕,重也。谓厚重,见《左传》。○眕,之忍切。
○释曰:「谓厚重,见《左传》」者,隐三年卫大夫石碏曰:「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杜注云:「如此者少也。降其身则必恨,恨则思乱,不能自安自重。」是也。
猎,虐也。凌猎暴虐。
○释曰:猎谓从禽也必暴害于物,故云虐。郭云:「凌猎暴虐。」
土,田也。别二名。
○释曰:别地之二名也。《白虎通》云:「中央者土,土主吐舍万物,上之为言吐也。」《释名》云:「土,乙耕者曰田。田者填也,五稼填满其中也。」
戍,遏也。戍守所以止寇贼。
○释曰:遏,止也。郭云:「戍守所以止寇贼。」《春秋》:公子买戍卫。
师,人也。谓人众。
○释曰:师,众也。《周礼•大司马》:「二千五百人为师。」故郭云:「谓人众。」
硈,巩也。硈然坚固。○硈,苦角切。
○释曰:谓牢固。《易•文言》云:「确乎其不可拔。」又《革卦•初九》云:「巩用黄牛之革。」若如此说,硈苦学力
当从告。《说文》别有硈,苦八切,石坚也。字虽小异,其义则同。
弃,忘也。
○释曰:心遗忘。《小雅•谷风》云:「弃我如遗。」
嚣,闲也。嚣然,闲暇貌。○嚣,丘力切。
谋,心也。谋虑以心。
献,圣也。谥法曰:「聪明睿智曰献。」
○释曰:郭云:「《谥法》曰:聪明睿智曰献。」《谥法》者,周书篇名也。
里,邑也。谓邑居。
○释曰:谓邑居也。《论语》云:「里仁为美。」《王制》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
襄,除也。《诗》曰:「不可襄。」
○释曰:谓除去也。
○注「《诗》曰:不可襄」者,《墉风•墙有茨》文也。
振,古也。《诗》曰:「振古如兹。」犹云久若此。
○释曰:言久故也。
○注「《诗》曰:振古如兹,犹言久若此」者,案《周颂•载芟》云:「匪今斯今,振古如兹。」毛传云:「振,自也。」郑笺云:「振亦古也。言修德行礼,莫不获报,乃古古而如此,所由来者久,非适今时。」是也。
怼,怨也。○怼音队。
○释曰:谓怨振。《左传》曰:「以死谁怼。」
缡,介也。缡者,系。介犹阂。○缡音离。
○释曰:郭云「缡者,系。介犹阂」,以释水云:「缡,緌也。」緌系着则介阂也。
号,謼也。今江东皆言謼。○号音毫。謼,火胡切。
○释曰:谓叫謼也。《小雅•宾之初筵》云:「载号载呶。」郭云:「今江东皆言謼。」
凶,咎也。
○释曰:谓咎恶也。通见《诗》、《书》。
苞,稹也。今人呼物丛致者为稹。
○释曰:郭云:「今人呼物丛致者为稹。」孙炎曰:「物丛生曰苞。」齐人名曰稹。」《唐风•鸨羽》云:「集于苞栩。」毛传云:「苞,稹。」郑笺云:「稹者,根相迫迮捆致。」亦谓丛生也。
逜,寤也。相于寤。○逜音寤。
○释曰:逜谓相干也。寐而觉之曰寤。郭云:「相干寤。」
顁,题也。题,额也。《诗》曰:「麟之定。」○顁,了佞切。
○释曰:皆谓额也。
○注「《诗》曰:麟之定」者,《周南•麟之趾》文也。
猷、肯,可也。《诗》曰:「猷来无弃。」肯,今通言。
○释曰:皆肯可也。
○注「《诗》曰:猷来无弃」者,《魏风•陟岵》文也。「肯,今通言」者,《邶风•终风》云:「惠然肯来。」是也。
务,侮也。《诗》曰:「外御其侮。」
○释曰:谓轻侮也。
○注「《诗》曰:外御其侮」,《小雅•棠棣》文也。
贻,遗也。相归遗。○遗,唯季切。
○释曰:谓相归遗。《诗》云:「贻我握椒。」
贸,买也。广二名。
○释曰:贸,市也。又为买。郭云:「广二名。」《诗》云:「抱布贸丝。」
贿,财也。
○释曰:财帛总名贿。《周礼•冢宰职》云:「商贾阜通货贿。」郑注云:「布帛曰贿。」
甲,狎也。谓习狎。
○释曰:谓狎习也。《卫风•芄兰》云:「能不我甲。」《左传》曰:「水濡,民狎而玩之。」
菼,骓也。菼,薍也。《诗》曰:「毳衣如菼。」菼草色如骓,在青白之间。○菼,他敢切。薍,五患切。
○释曰:广异言也。
○注「《诗》曰:毳衣如菼」者,《王风•大车》文也。毛传云:「菼,骓也,芦之初生者也。」郑笺云:「菼,薍也。」以传解菼色,未辨草名,故定之也。郭云「菼草色如骓,在青白之间」者,以《释畜》云「苍白杂毛骓」故也。
粲,餐也。今河北人呼食为餐。○餐音孙。
○释曰:谓餐食也。郭云:「今河北人呼食为粲。」《郑风•缁衣》云:「还予授子之粲兮。」郑笺云:「自馆还,在采地之都,我则设餐以授之,爱之,欲饮食之。」
渝,变也。谓变易。
○释曰:谓变易也。诗曰:「赦命不渝。」
宜,肴也。《诗》曰:「与子宜之。」
○释曰:谓肴馔也。李巡曰:「饮酒之肴也。」
夷,悦也。《诗》曰:「我心则夷。」
○释曰:谓喜悦也。
○注「《诗》曰:我心则夷」者,《召南•草虫》文。
颠,顶也。头上。
○释曰:谓头上也。《诗》曰:「有马白颠。」
耋,老也。八十为耋。○耋音迭。
○释曰:耋,铁也。孙炎曰:「老人面如铁色。」郭云:「八十为耋。」《诗•秦风•车邻》云:「逝者其耋。」毛传云:「八十曰耋。」《易•离卦》云:「大耋之嗟。」郑注云:「年逾七十。」僖九年《左传》曰:「伯舅耋老。」服虔云:「七十曰耋。」此及《诗传》言八十曰耋者,耋有七十、八十,无正文也。《诗》以仕者七十致事。仕者虑已之耋,欲得早致事,故以为八十。此用《诗传》为说,故与之同。
輶,轻也。《诗》曰:「德輶如毛。」○輶,酋。
○释曰:谓轻微也。
○注「《诗》曰:德輶如毛」者,《大雅•烝民》文。
俴,浅也。《诗》曰:「小戎俴。」○俴音践。
○释曰:谓浅近。
绹,绞也。纠绞绳索。○绹音陶。
○释曰:谓纠绳索也。李巡曰:「绹,绳之绞也。」《豳•七月》云:「宵尔索绹。」
讹,化也。《诗》曰:「四国是讹。」
○释曰:匡正之化也。
○注「《诗》曰:四国是讹」者,《豳风•破斧》文。
跋,躐也。《诗》曰:「狼跋其胡。」
疐,跲也。《诗》曰:「载疐其尾。」○躐音猎。疐音致。跲,其叶切。
○释曰:李巡曰:「跋前行曰躐跲,却顿曰疐。」
○注「《诗》云: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者,《豳风•狼跋》文也。《说文》云:「跋、蹎,丁千切;跲,踬,竹二切。踬即疐也。然则跋与疐皆是颠倒之类。以跋为躐者,谓跋其胡而倒踬耳。毛传云:「老狼有胡」,谓领下垂胡:「进则躐其胡」,谓躐胡而前倒也;「退则跲其尾」,谓却顿而倒于尾上也。
烝,尘也。人众所以生尘埃。
○释曰:孙炎曰:「烝,物久之尘。」《小雅•南有嘉鱼》云:「烝然罩罩。」郭云:「人众所以生尘埃。」
戎,相也。相佐助。
○释曰:相,如字,注同。一云相助也,息亮切,故注云「相佐助」也。
饫,私也。宴饮之私。
○释曰:孙炎曰:「饫,非公朝,私饮酒也。」郭云:「宴饮之私。」《小雅•棠棣》云:「饮酒之饫。」毛传云:「饫,私也。不脱屦升堂谓之饫。」郑笺云:「私者,图非常之事。若议大疑于堂,则有饫礼焉。听朝为公。」《周语》曰:「王公立饫。」
孺,属也。谓亲属
○释曰:李巡云:「孺,骨肉相亲属也。」《棠棣》云:「和乐且孺。」毛传云:「九族会曰和。孺,属也。」郑笺云:「属者,昭穆相次序。」
幕,暮也。幕然暮夜。
○释曰:幕然暮夜也。
煽,炽也。炽,盛也。互相训。煽义见《诗》。
○释曰:转相解也。皆嬖宠炽盛也。注「煽义见《诗》」者,《小雅•十月之交》云:「艳妻煽方处。」
柢,本也。谓根本。○柢音帝。
○释曰:谓根本也。《周礼•其瑞》云:「四圭有邸。」郑司农云:「于中央为璧,圭者其四面,一玉俱成。」即引此文云:「邸,本也。圭本着于璧,故四圭有邸,圭末四出故也。」又曰:「两圭有邸。」后郑云:「僢而同邸。」皆谓本也。柢、邸音义同。
窕,闲也。窈窕闲隙。○闲音闲。
○释曰:窈窕间隙也。《诗•周南•关雎》云:「窈窕淑女。」毛传云:「窈窕幽闲。」郑笺云:「幽闲深宫。」皆谓淑女所处之宫,形状窈窕然。
沦,率也。相率使。
○释曰:谓相牵率。郭云:「相率使。」《小雅•雨无正》云:「无沦胥以铺。」
罹,毒也。忧思惨毒。
○释曰:释诂云:「罹,忧也。」郭云:「忧思惨毒。」《小雅•小弁》云:「我独于罹。」
检,同也。模范同等。
○释曰:检模范也。郭云:「模范同等。」《说文》云:「书署也。」
邮,过也。道路所经过。
○释曰:邮谓邮亭。过,经过也。郭云:「道路所经过。」《郊特牲》云:「邮表啜。」
逊,遯也。谓逃去。
○释曰:谓逃去也。《春秋》庄元年:「夫人姜氏孙于齐。」《公羊传》曰:「孙者何?孙犹孙也。内讳奔,谓之孙。」《榖梁传》曰:「孙之为言犹孙,讳奔也。」
毙,踣也。前覆。
偾,僵也。却偃。○毙音弊。踣,蒲北切。偾音粪。僵音姜。
○释曰:前却、颠倒之名也。毙又谓之踣,皆前覆也。《檀弓》云:「射之毙。」郑注云:「毙,仆也。」然则又为仆。偾谓之僵,皆仰偃也。《左传》曰:「郑伯之车偾于济。」
畛,殄也。谓殄绝。
○释曰:谓畛绝也。《周颂•载芟》云:「徂隰徂畛。」毛传曰:「畛,场也。」《地官•遂人》云:「十夫有沟,沟上有畛。」则畛谓地畔之径路也。至此而易之,故以畛为场。易则地绝,故得为畛。
曷,盍也。盍,何不。
○释曰:郭云:「盍,何不也。」《论语》曰:「盍各言尔志。」
虹,溃也。谓溃败。○溃音会。
○释曰:溃败,乱也。《大雅•抑》篇云:「实虹小子。」《召旻》云:「蟊贼内讧。」
隌,闇也。隌然,冥貌。○隌音唵。闇音隌。
○释曰:谓冥昧也。郭云:「隌然,冥貌。」
〈黍刃〉,胶也。胶,黏〈黍刃〉。○〈黍刃〉,女乙切。
○释曰:胶,黏〈黍刃〉也。《方言》云:「〈黍刃〉、〈黍女〉,黏也。齐鲁青徐、自关而东,或曰〈黍刃〉,或曰〈黍女〉。」
孔,甚也。厥,其也。戛,礼也。谓常礼。
○释曰:孔,甚。厥,其。通见《诗》、《书》。《释训》云:「戛,常也。」故郭云「谓常礼」。
阇,台也。城门台。○阇音都。
○释曰:谓城门台也。《郑风》云:「出其闉阇。」毛传云:「闉,曲城也。阇,城台也。」
囚,拘也。谓拘执。
○释曰:谓拘执也。《月令》云:「挺重囚。」《左传》曰:「南冠而絷者,楚囚也。」絷则拘执也。
攸,所也。展,适也。得自申展,皆适意。
○释曰:《易》曰:「利有攸往。」郭云:得自申展者,皆适意也。
郁,气也。郁然,气出。
○释曰:郁然气出也。谓郁蒸之气也。
宅,居也。
○释曰:谓居处也。《大雅•文王有声》云:「宅是镐京。」
休,庆也。
○释曰:谓嘉庆也。《商颂》曰:「何天之休。」
祈,叫也。祈,祭者叫呼而请事。
○释曰:祈犹祷也,求也。《春官•大祝》:「掌六祝之辞以祈福祥,求永贞。」郭云:「祈,祭者叫呼而请事。」
浚、幽,深也。浚亦深也。
哲,智也。
○释曰:舍人曰:「浚,下之深也。哲,人智也。」郭云:「浚亦深也。」《虞书•舜典》云:「浚哲文明。」孔安国云:「舜有深智。」言其智之深,所知不浅近也。
弄,玩也。
○释曰:谓玩好也。《小雅•斯干》云:「载弄之璋。」郑笺云:「玩以璋者,欲其比德焉。」
尹,正也。谓官正也。
皇、匡,正也。诗曰:「四国是皇。」
○释曰:正,长也。郭云:「谓官正也。」言为一官之长也。《周书•君陈》曰:「尹兹东郊。」皇,君成之正。匡,救谏之正。《孝经》云:「匡救其恶。」
服,整也。服御之令齐整。
○释曰:谓整治也。郭云:「服御之令齐整。」《周南•葛覃》云:「服之无斁。」
聘,问也。见《榖梁传》。
○释曰:问谓存省之,对而言之,则「聘,问」异。《周礼•大行人》云:「时聘以结诸侯之好,间问以谕诸侯之德。」又曰:「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聘礼》云:「小聘曰问。」是异也。散而言之皆谓相存省,故此云「聘,问也」。注「见《榖梁传》」者,按隐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榖梁传》曰:「南,氏姓也。季,字也。聘,问也。」是其事。
愧,惭也。
○释曰:谓惭耻也。《小尔雅》云:「不直失节谓之惭。惭,愧也。面惭曰戁,心惭曰恧,体惭曰逡。」《方言》云:「悔、〈忄匿〉音匿
、〈赤皮〉,惭也。晋曰悔,或曰〈忄匿〉,秦晋之间凡愧而见上谓之〈赤皮〉,梁宋曰〈忄匿〉。」又云:「〈忄典〉音腆
恧女六切
,惭也。荆杨青徐之间曰〈忄典〉,若梁益秦晋之间言心内惭矣。山之东西自愧曰恧,赵魏之间谓之〈耳必〉音密,亦音秘。
殛,诛也。《书》曰:「鲧则殛死。」○殛,纪力切。
○释曰:谓诛责。
○注「《书》曰:鲧则殛死」者,《周书•洪范》文。
克,能也。翌,明也。《书》曰:「翌日乃瘳。」
○释曰:克,能。通见《书》传。
讻,讼也。言讻譊。
○释曰:多争讼。郭云:「言讻譊。」譊即讙譊。《小雅•节南山》云:「降此鞫讻。」
晦,冥也。奔,走也。逡,退也。《外传》曰:「已复于事而逡。」○冥,亡定切。
○释曰:冥谓闇冥,见《公羊传》。奔,大走也。《左传》曰:「车驰卒奔。」逡,却退也。
○注「《外传》曰:已复于事而逡」者,《齐语》管仲对桓公辞也。韦昭曰:「已,毕也。逡,伏退也。」此《国语》也,而谓之《外传》者,韦昭曰:「左丘明采录前世穆王以来,下讫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阴阳律吕,天时人事逆顺之数,以为《国语》。其文不主于经,故号曰《外传》也。」
疐,仆也。顿踬倒仆。○仆音赴。
○释曰:即前文跲与踣也。郭云:「顿踬倒仆。」
亚,次也。谂,念也。相思念。○谂音沈。
○释曰:亚,下次也。通见《书》。谂者,相思念也。《小雅•四牡》云:「将母来谂。」
届,极也。有所限极。
○释曰:有所限极也。《大雅•瞻卬》云:「靡有夷届。」
弇,同也。《诗》曰:「奄有龟蒙。」
弇,盖也。谓覆盖。
○释曰:广异言也。
○注「《诗》曰:奄有龟蒙」,《鲁颂•閟宫》文。言弇覆同为已有。弇又为盖,谓覆盖也。《易》曰:「恶积而不可弇。」奄、揜音义同。
恫,痛也。《诗》曰:「神罔时恫。」
○释曰:谓痛伤。
○注「《诗》曰:神罔时恫」,《大雅•思齐》文。王肃云:「文王之德,能上顺祖宗,安宁百神,无失其道,无所怨痛。」
握,具也。谓备具。
○释曰:主持办具也。郭云:「谓备具。」李本作「幄」,释云:「居处位之具也。」《秦风•权舆》云:「夏屋渠渠。」郑笺云:「屋,具也。」义其同乎?
振,讯也。振者奋迅。
○释曰:谓振讯去尘也。郭云:「振者奋迅。」《曲礼》曰:「振书端书。」
阋,恨也。相怨狼。○阋,呼历切。
○释曰:郭云:「相怨恨。」孙炎本作狼,解云:「相狠戾。」《小雅•常棣》云:「兄弟阋于墙。」毛传云:「阋,狠也。」狠者,忿呼之名。《曲礼》曰:「狠无求胜。」以字形异滥,故释者致殊于义,两解得之。
越,扬也。谓发扬。
对,遂也。诗曰:「对扬王休。」
○释曰:扬谓称美。郭云:「谓发扬。」遂者因事之辞。
○注「《诗》曰:对扬王休」者,《大雅•江汉》文。
毁,火也。《诗》曰:「王室如毁。」毁,齐人语。○毁音毁。
○释曰:李巡曰:「毁一名火。」孙炎曰:「方言有轻重,故谓火为毁。」郭云:「毁,齐人语。」《方言》云:「〈火果〉呼隗切
,火也,楚转语也,犹齐言〈火尾〉音毁
,火也。
○注「《诗》曰:王室如毁」者,《周南•汝坟》文。 懈,怠也。
○释曰:谓怠慢也。《大雅•烝民》云:「夙夜匪懈。」
宣,缓也。谓宽缓。
遇,偶也。偶尔相值遇。
○释曰:郭云:「偶尔相值遇。」《春秋》隐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榖梁》曰:「不期而会曰遇。」
曩,向也。《国语》曰:「曩而言戏也。」
○释曰:在今而道既往,或曰曩,或曰向。《书大传》云:「向之取于囿中,勇力之取也。」
○注「《国语》曰:曩而言戏也」者,案《晋语》骊姬与优施谋饮里克酒,「乃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已独集于枯。』里克笑曰:『何谓苑?何谓枯?』优施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优施出,里克辟奠,不餐而寝。夜半,召优施,曰:『曩而言戏乎?如有所闻之乎?』」是也。
偟,暇也。《诗》曰:「不遑启处。」○偟音皇。
○释曰:谓闲暇。
○注「《诗》曰:不遑启处」者,《小雅•驷牡》文。
宵,夜也。
○释曰:舍人曰:「宵,阳气消也。」《诗》云:「肃肃宵征。」《书》曰:「宵中星虚。」
懊,忨也。谓爱忨。
愒,贪也。谓贪羡。○懊,乌报切。忨,五馆切。愒,苦盖切。
○释曰:皆谓爱忨、贪羡也。昭元年《左传》云:「主民玩岁而愒日。」杜注云:「忨,愒,皆贪也。」
支,柱也。相支柱。○支音枝。柱音注。
○释曰:郭云:「相支柱也。」《说文》云:「支,柱砥。古用木,今以石。」《字书》云:「柱屋之欹。」
裁,节也。并,并也。《诗》曰:「并坐鼓瑟。」
○释曰:《易•泰卦》云:「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裁、财音义同。并古今字。
○注「《诗》曰:并坐鼓瑟」者,《秦风•车邻》篇文。
卒,既也。既,已。
○释曰:皆谓尽已也。
慒,虑也。谓谋虑也。○慒音囚。
○释曰:郭云:「谓谋虑也。」《字书》作「悰」。
将,资也。谓资装。
○释曰:行所资也。郭云:「谓资装。」
黹,紩也。今人呼缝紩衣为黹。○黹,致耻切。紩音秩。
○释曰:谓缝剌也。郭云:「今人呼缝紩衣为黹。」郑注《司服》云:「黼黻希绣,希读为黹,谓剌绣也。」
递,迭也。更迭。
○释曰:李巡曰:「递者,更迭、间厕、相代之义。」《邶•柏舟》云:「胡迭而微。」
矧,况也。譬况。
○释曰:说文云:「矧,况辞。从矢。取辞之所之如矢也。」郭云:「譬况。」谢氏云:「志譬况。」是也。
廪,廯也。或说云即仓廪,所未详。○廯,息浅切。
○释曰:《广雅》云:「廯,仓也。」则廪、廯皆囷仓之别名。孙炎云:「廯,藏谷鲜絜也。」舍人云:「廪,少鲜也。」郭云:「或说云即仓廪,所未详。」
逭,逃也。亦见《礼记》。○逭音换。
○释曰:谓遁逃。《商书•大甲》云:「自作孽,不可逭。」注「亦见《礼记》」者,案《缁衣》云:「子曰:『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皆在其所亵也。』」下云:「《太甲》曰:『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
讯,言也。相问讯。
○释曰:讯问以言也。郭云:「相问讯。」《诗》云:「执讯获丑。」
间,伣也。《左传》谓之谍,今之细作也。○间,谏。伣,胡典切。
○释曰:反间一名伣,今之细作也。
○注「《左传》谓之谍」者,案桓十二年云:「使伯嘉谍之。」杜注云:「谍,伺也。」兵书谓之反间也。案《说文》云:「谍,军中反间也。」谓诈为敌国之人,入其军中,伺候间隙以反报其主。又郑注《周礼•掌戮》云:「谍谓奸寇反间者。」
沄,沆也。水流漭沆。○沄音云。沆,胡党切。
○释曰:《说文》云:「沄,转流也。」一曰沆。郭云:「水流漭沆。」漭沆,水大貌。
干,扞也。相扞卫。
○释曰:郭云:「相扞卫。」孙炎曰:「干盾自蔽扞。」《周南•兔置》云:「公侯干城。」言公侯以武夫自固为扞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
趾,足也。足,脚。
䠊,刖也。断足。○䠊,扶味切。
○释曰:《易》云:「贲其趾。」趾则足也,亦谓之脚。䠊一名刖,断足刑也。《吕刑》云:「剕罚五百。」孔安国云:「刖足曰剕。」郑注《司刑》云:「刖,断足也。」周改膑作刖。䠊、剕音义同。
襄,驾也。《书》曰:「怀山襄陵。」
○释曰:谓乘驾也。《郑风•大叔于田》云:「两服上襄。」
○注「《书》曰:怀山襄陵」,《尧典》文。
忝,辱也。燠,暖也。今江东通言燠。○燠,于六切。
○释曰:忝谓耻辱也。《诗》曰:「无忝尔所生。」暖,温也。《洪范》云:「哲时燠若。」郭云:「今江东通言燠。」
块,堛也。土块也。《外传》曰:「枕凷以堛。」○堛,孚逼切。
○释曰:块者,结土也。《说文》云:「块,俗凷字也。」凷一名堛。郭云:「土凷也。」
○注「《外传》曰:枕凷以堛」。案《吴语》:吴王夫差既许越成,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申胥进谏曰:「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不入。乃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罢弊楚国,以间陈、蔡。不修方城之内,逾诸夏而图东国,三岁于沮、汾以服吴、越。其民不忍饥劳之殃,三军叛王于干溪。王亲独行,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涓人畴。王呼之曰:「余不食三日矣。」畴趋而进,王枕其股以寝于地。王寐,畴枕王以墣而去之。王觉而无见,乃匍匐将入于棘围,棘围不纳也,乃入芊尹申亥氏焉。」是其事也。《说文》云:「墣,匹角切。亦块也。今注云「枕凷」者,字之误也。凷当作王。又《外传》作墣。郭云「以堛」者,盖亦理同。或所见本异也。
将,齐也。谓分齐也。《诗》曰:「或肆或将。」○齐,才细切。
○释曰:郭云:「谓分齐也。」「《诗》曰:或肆或将」者,《小雅•楚茨》文。毛传云:「肆,陈。将,齐也。或陈于牙,或齐其肉。」王肃云:「分齐其肉所当用也。」
餬,饘也。糜也。
○释曰:郭云:「糜也。」下云:「鬻,糜。」郭云:「淖糜。」然则餬、饘、鬻、糜相类之物,稠者曰糜,淖者曰鬻,餬、饘是其别名。昭七年《左传》云:「饘于是,鬻于是,以餬余口。」
启,跪也。小跪。
○释曰:谓跪拜也。《小雅•四牡》云:「不遑启处。」郭云:「小跽。」《说文》曰:「跽,长跪也。」《庄子》云:「擎跽曲拳,臣之礼也。」
矏,密也。谓致密。○矏,武延切。
○释曰:郭云:「谓致密。」
开,辟也。《书》曰:「辟四门。」
○释曰:「《书》曰:「辟四门」,《虞书•舜典》文。
袍,襺也。《左传》曰:「重襺衣裘。」○襺,吉典切。
○释曰:玉藻云:「纩为茧,缊为袍。」郑玄云:「衣有着之异名也。」纩谓今之新绵,缊谓今之纩及旧絮也。然则襺是袍之别名,谓新丝着袍者也。
○注「《左传》曰:重襺衣裘」者,襄二十一年传云:楚子使薳子冯为令尹,「遂以疾辞。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是也。
障,畛也。谓壅障。
○释曰:郭云:「谓壅障。」一名畛。《左传》曰:「封畛土略。」
腼,姡也。面姡然。○姡音滑。
○释曰:郭云:「面姡然。」孙炎曰:「腼,人面姡然。」《说文》曰:「腼,面见人。」「姡,面腼也。」然则腼与姡皆面见人之貌。《诗》云:「有腼面目。」
鬻,糜也。淖糜。○鬻,之六切。
舒,缓也。谓迟缓。
○释曰:郭云:「谓迟缓。」《诗》云:「舒而脱脱兮。」
翿,纛也。今之羽葆幢。
纛,翳也。舞者所以自蔽翳。○翿,徒刀切。纛,徒到切。
○释曰:李巡曰:「翿,舞者所持纛也。」孙炎曰:「纛,舞者所持羽也。」郭云:「今之羽葆幢。」郑司农注《乡师》云:「翿,羽葆幢也。」蔡邕《独断》云:「以旄牛尾为之,大如斗,在左騑马头上。所谓黄屋左纛。」纛又谓之翳。郭云:「舞者所以自蔽翳。」然则翿一名纛,纛所以为翳。故《王风》云:「左执翿。」毛传云:「翿,纛也。翳也。」
隍,壑也。城池空者为壑。
○释曰:隍,城池无水者。郭云:「城池空者为壑。」《易•泰卦•上六》:「城复于隍。」
芼,搴也。谓拔取菜。
○释曰:孙炎曰:「皆释菜也。」某氏曰:「搴犹拔也。」郭云:「谓拔取菜」,以搴是拔之义。《史记》曰:「斩将搴旗。」谓拔取敌人之旗也。《周南•关雎》云:「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故云「谓拔取菜」。毛传云「芼,择」,亦谓拔菜而择之也。
典,经也。威,则也。威仪可法则。
○释曰:《周礼》:「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郑注云:「典,常也,经也,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以治天下也。邦国官府谓之礼法,常所以守为法式也。常者其上下通名。」郭云:「威仪可法则。」诗曰:「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苛,妎也。烦苛者多嫉妎。○妎,胡计切。
○释曰:说文云:「妎,妒也。」郭云「烦苛者多嫉妎」,言烦苛之人多嫉妒。
芾,小也。芾者,小貌。○芾音贝。
○释曰:芾是木干及叶之小者也。《召南》云:「蔽芾甘棠。」此比于大木为小也。《我行其野》云:「蔽芾其樗。」郑笺云:「樗之蔽芾始生。」谓樗叶之始生形亦小也。郭云:「芾者,小貌。」
迷,惑也。狃,复也。狃忕复为。○狃,女九切。复,扶又切。
○释曰:《小雅•节南山》云:「俾民不迷。」谓不惑也。狃,复习也。郭云:「狃忕复为。」孙炎云:「狃忕,前事复为也。」《说文》云:「狃,狎也。」「忕,习也。」《郑风》云:「将叔无狃。」毛传云:「狃,习也。」桓十三年《左传》云:「莫敖狃于蒲骚之役。」杜注云:「狃,忕也。」然则狃、忕皆贯习之义,复亦贯习之意也。
逼,迫也。般,还也。《左传》曰:「般马之声。」○般音班。还音旋。
○释曰:逼,相急迫也。般,还,反也。
○注「《左传》曰:般马之声」者,襄十八年晋大夫邢伯告中行伯之辞也。
班,赋也。谓布与。
○释曰:郭云:「谓布与。」桓六年《左传》云:「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聘礼记》云:「朌肉及廋车。」班、朌音义同。《左传》曰:「属役赋丈。」
济,渡也。济,成也。济,益也。所以广异训,各随事为义。
○释曰:郭云:「所以广异训,各随事为义。」《方言》云:「过渡谓之涉济。」彼注云:「犹今云济渡。」《左传》曰:「济河焚舟。」济又为成。《左传》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济又为增益。《左传》曰:「盍请济师于王。」
缗,纶也。《诗》曰:「维丝伊缗。」缗,绳也,江东谓之纶。○缗音民。
○释曰:孙炎云:「皆绳名也。」郭云:「缗,绳也。江东谓之纶。」
○注「《诗》曰:维丝伊缗」者,《召南•何彼秾矣》文。
辟,历也。未详。
漦,盝也。漉漉出涎沬。○辟,婢亦切。漦,仕其切。
○释曰:李巡云:「吐沫,漦也。」郭云:「漉漉出涎沫。」《郑语》云:《训语》有之日:「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韦昭云:「漦,龙所吐沫,龙之精气也。」
宽,绰也。谓宽裕也。
○释曰:孙炎云:「牲之裕者。」郭云:「谓宽裕也。」《皋•陶谟》云:「宽而栗。」
衮,黻也。衮衣有黻文。
○释曰:郭云:「衮衣有黻文。」《小雅•采菽》云:「玄衮及黼。」衮,必兼有黼黻,《诗》但言「及黼」,嫌于无黻,故此释之。毛传云:「玄衮,卷龙也。白与黑谓之黼。」郑笺云:「玄衮,玄衣而画以卷龙也。黼,黼黻,谓絺衣也,诸公之服,自衮冕而下。」
华,皇也。《释草》曰:「葟,华荣。○华,胡瓜切。
○释曰:草木之华,一名皇。樊光引《诗》云:「皇皇者华。」孙炎云:「皇皇犹煌煌。」郭云「《释草》曰:皇,华荣」,引之以证皇亦华荣之名。
昆,后也。谓先后。方俗语。
○释曰:郭云:「谓先后。方俗语。」《大禹谟》云:「官占惟先蔽志,昆命元龟。」
弥,终也。终竟也。
○释曰:郭云:「终竟也。」《大雅•生民》云:「诞弥厥月。」言大矣后稷之在其母终人道十月而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