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今赤鲤鱼。
鱣。鱣,大鱼,似鱏而短,鼻口在颔下,体有邪行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今江东呼为黄鱼。
鰋。今鰋,额白鱼。
鲇。别名鯷。江东通呼鲇为鮧
鳢。鮦也。
鲩。今鯶鱼[^1],似鳟而大。
鲨,鮀。今吹沙小鱼,体员而有点文。
鮂,黑鰦。即白倏,江东呼为鮂。
鰼,鳅。今泥鳅。
鲣,大鮦。小者,鮵。今青州呼小鲡为鮵。
魾,大鱯。小者,鮡。鱯似鲇而大,白色。
鰝,大鰕。鰕大者,出海中,长二三丈,须长数尺。今青州呼鰕鱼为鰝,音酆鄗。
鲲,鱼子。凡鱼之子緫名鲲。
鱀,是鱁。鱀,䱜属也。体似鱏,尾如䱡鱼,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
鱦,小鱼。《家语》曰:「其小者鱦鱼也。」今江东亦呼鱼子未成者为鱦,音绳。
鮥,鮛鲔。鲔,鱣属也,大者名王鲔,小者名鮛鲔。今宜都郡自京门以上江中通出鱏鱣之鱼,有一鱼状似鱣而小,建平人呼鮥子,即此鱼也,音洛。
鯦,当魱。海鱼也,似鳊而大鳞,肥美多鲠。今江东呼其最大长三尺者为当魱,音胡。
鮤,鱴刀。今之鮆鱼也,亦呼为魛鱼。
鱊鮬,鳜鯞。小鱼也,似鲋子而黑,俗呼为鱼婢,江东呼为妾鱼。
鱼有力者,鰴。强大多力。
魵,鰕。出秽邪头国,见《吕氏字林》。
鮅,鳟。似鳝子,赤眼。
鲂,魾。江东呼鲂鱼为鳊,一名魾,音毗。
鯬,鯠。未详。
蜎,蠉。井中小蛣蟩,赤虫。一名孑孓[^2],《广雅》云。
蛭,虮。今江东呼水中蛭虫入人肉者为虮。
科斗,活东。虾蟆子。
魁陆。《本草》云:「魁,状如海蛤,员而厚,外有理纵横。」即今之蚶也。
蜪蚅。未详。
鼁𪓰,蟾诸。似虾蟆,居陆地。淮南谓之去蚥[^3]。
在水者,黾。耿黾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
蜌,螷。今江东呼蚌长而狭者为螷。
蚌,含浆。蚌即蜃也。
鳖三足,能。龟三足,贲。《山海经》曰:「从山多三足鳖,大苦山多三足龟[^4]。」今吴兴郡阳羡县君山上有池,池中出三足鳖,又有六眼龟。
蚹蠃,螔蝓。即蜗牛也。
蠃,小者蜬。螺,大者如斗,出日南涨海中,可以为酒杯。
螖蠌,小者蟧。螺属,见《埤苍》。或曰:即彭螖也,似蟹而小。音滑。
蜃,小者珧。珧,王珧,即小蚌。
龟,俯者灵,行头低。
仰者谢;行头仰。
前弇诸果,甲前长。
後弇诸猎;甲後长。
左倪不类,行头左庳,今江东所谓左食者,以甲卜审。
右倪不若。行头右庳,为右食,甲形皆尔。
贝,居陆贆,在水者蜬。水陆异名也。贝中肉如科斗,但有头尾耳。
大者魧,《书大传》曰:「大贝如车渠。」车渠谓车辋,即魧属。
小者鰿。今细贝亦有紫色者,出日南。
玄贝,贻贝。黑色贝也。
余貾,黄白文。以黄为质,白为文点。
余泉,白黄文。以白为质,黄为文点。今之紫贝以紫为质,黑为文点。
蚆,博而頯。頯者,中央广,两头锐。
蜠,大而险。险者,谓污薄。
𧐐,小而椭。即上小贝。椭,谓狭而长。此皆说贝之形容。
蝾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宫也。转相解,博异语,别四名也。
镻,蝁。蝮属,大眼,最有毒。今淮南人呼蝁子,音恶。
螣,螣蛇。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淮南云蟒蛇。
蟒,王蛇。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身广三寸,头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种蛇,名为蝮虺。
鲵,大者谓之鰕。今鲵鱼似鲇,四脚,前似猕猴[^5],後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
鱼枕谓之丁,枕在鱼头骨中,形似篆书「丁」字,可作印。
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此皆似篆书字,因以名焉。《礼记》曰:「鱼去乙。」然则鱼之骨体尽似「丙」「丁」之属,因形名之。
一曰神龟,龟之最神明。
二曰灵龟,涪陵郡出大龟,甲可以卜,缘中文似瑇瑁,俗呼为灵龟,即今觜蠵龟,一名灵蠵,能鸣。
三曰摄龟,小龟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张闭,好食蛇。江东呼为陵龟。
四曰宝龟,《书》曰:「遗我大宝龟。」
五曰文龟,甲有文彩者。《河图》曰:「灵龟负书,丹甲青文。」
六曰筮龟,常在蓍丛下潜伏,见《龟䇿传》。
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此皆说龟生之处所。火龟犹火鼠耳。物有含异气者,不可以常理推,然亦无所怪。
隹其,鳺鴀。今䳕鸠。
鶌鸠,鹘鵃。似山鹊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今江东亦呼为鹘鵃。
鳲鸠,鴶鵴。今之布谷也。江东呼为获谷。
鷑鸠,鵧鷑。小黑鸟,鸣自呼。江东名为乌䳎。
鴡鸠,王鴡。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毛诗传》曰:「鸟挚而有别。」
鵅,鵋䳢。今江东呼鸺鶹为鵋䳢,亦谓之鸲鵅,音格。
鶅,鵵轨。未详。
鴗,天狗。小鸟也,青似翠,食鱼。江东呼为水狗。
鹨,天鸙。大如鷃雀,色似鹑,好高飞作声。今江东名之天鹨,音绸缪。
鵱鷜,鹅。今之野鹅。
鶬,麋鸹。今呼鶬鸹。
鵅,乌𪈚。水鸟也,似鶂而短颈,腹、翅紫白,背上緑色。江东呼乌𪈚,音驳。
舒雁,鹅。《礼记》曰:「出如舒雁。」今江东呼𪀉,音加。
舒凫,鹜。鸭也。
鳽,鵁鶄。似凫,脚高,毛冠。江东人家养之,以厌火灾。
舆,鵛鷋。未详。
鹈,鴮鸅。今之鹈鹕也,好群飞,沈水食鱼,故名洿泽。俗呼之为淘河。
鶾,天鸡。鶾鸡,赤羽。《逸周书》曰:文鶾若彩鸡,成王时蜀人献之。
鷽,山鹊。似鹊而有文彩,长尾,觜、脚赤。
鷣,负雀。鷣,鹞也,江南呼之为鷣。善捉雀,因名云。音淫。
啮齿艾。未详。
鶨,䳢老。鳹鶨也[^1],俗呼为痴鸟。
鳸,鴳。今鴳雀。
桑鳸,窃脂。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
鳭鹩,剖苇。好剖苇皮,食其中虫,因名云。江东呼芦虎。似雀,青班长尾。
桃虫,鹪。其雌,鴱。鹪𪃧,桃雀也,俗呼为巧妇。
鶠,凤。其雌,皇。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其高六尺许。
䳭鴒,雍渠。雀属也,飞则鸣,行则摇。
鸒斯,鹎鶋。雅乌也,小而多群,腹下白。江东亦呼为鹎乌,音匹。
燕,白脰乌。脰,颈。
鴽,鴾母。䳺也[^2],青州呼鴾母。
密肌,系英。《释虫》以有此名,疑误重。
巂周。子巂鸟,出蜀中。
燕燕,鳦。《诗》云:「燕燕于飞。」一名玄鸟。齐人呼鳦。
鸱鴞,鸋鴂。鸱类。
狂,茅鸱。今𪁪鸱也,似鹰而白。
怪鸱。即鸱鸺也,见《广雅》。今江东通呼此属为怪鸟。
枭,鸱。土枭。
鶛,刘疾。未详。
生哺,鷇。鸟子须母食之。
生噣,雏。能自食。
爰居,杂县。《国语》曰:「海鸟爰居。」汉元帝时,琅邪有大鸟如马驹,时人谓之爰居。
春鳸,鳻鶞。夏鳸,窃玄。秋鳸,窃蓝。冬鳸,窃黄。桑鳸,窃脂。棘鳸,窃丹。行鳸,唶唶。宵鳸,啧啧。诸鳸皆因其毛色音声以为名。窃蓝,青色。
鵖鴔,戴鵀。鵀即头上胜,今亦呼为戴胜。鵖鴔犹𪃃鶝,语声转耳。
鶭,泽虞。今婟泽鸟,似水鴞,苍黑色,常在泽中,见人辄鸣唤不去,有象主守之官,因名云。俗呼为护田鸟。
鹚,鷧。即鸬鹚也,觜头曲如钩,食鱼。
鹩,鹑。其雄,鶛。牝,痹。鹑[^3],䳺属。
鸍,沈凫。似鸭而小,长尾,背上有文。今江东亦呼为鸍,音施。
鴢,头鵁。似凫,脚近尾,略不能行。江东谓之鱼鵁,音髐箭。
鵽鸠,寇雉。鵽,大如鸽,似雌雉。鼠脚,无後指,岐尾,为鸟憨急[^4],群飞,出北方沙漠地。
萑,老鵵。木兔也,似鸱鸺而小,兔头,有角,毛脚,夜飞,好食鸡。
鶟鶦,鸟。似雉,青身白头。
狂,㝱鸟。狂鸟,五色,有冠,见《山海经》。
皇,黄鸟。俗呼黄离留,亦名抟黍。
翠,鹬。似燕,绀色,生郁林。
鸀,山乌。似乌而小,赤觜,穴乳,出西方。
蝙蝠,服翼。齐人呼为蟙䘃,或谓之仙鼠。
晨风,鸇。鹞属。《诗》曰:「鴪彼晨风。」
鸉,白鷢。似鹰,尾上白。
寇雉,泆泆。即鵽鸠也。
鷏,蚊母。似乌𪈚而大,黄白杂文,鸣如鸽声。今江东呼为蚊母。俗说此鸟常吐蚊,故以名云。
鷉,须鸁。鷉,鷿鷉,似凫而小,膏中莹刀。
鼯鼠,夷由。状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项胁毛紫赤色,背上苍艾色,腹下黄,喙颔杂白,脚短爪长,尾三尺许,飞且乳。亦谓之飞生。声如人呼,食火烟,能从高赴下,不能从下上高。
仓庚,商庚。即鵹黄也。
鴩,餔𢻃[5]。`未详。`
鹰,鶆鸠。「鶆」当为「鷞」,字之误耳。《左传》作「鷞鸠」,是也。
鹣鹣,比翼。说已在上。
鵹黄,楚雀。即仓庚也。
鴷,斫木。口如锥,长数寸。常斫树食虫,因名云。
鸄,鶶鷵。似乌,苍白色。
鸬诸雉。未详。或云即今雉。
鹭,舂鉏。白鹭也,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今江东人取以为睫㰚,名之曰白鹭縗。
鹞雉。青质,五彩。
鷮雉。即鷮鸡也,长尾,走且鸣。
鳪雉。黄色,鸣自呼。
鷩雉。似山鸡而小,冠、背毛黄,腹下赤,项緑,色鲜明。
秩秩海雉。如雉而黑,在海中山上。
鸐山雉。长尾者。
雗雉。鵫雉。今白鵫也。江东呼白雗,亦名白雉。
雉絶有力,奋。最健斗。
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翬。翬亦雉属,言其毛色光鲜。
江淮而南,青质、五采皆备成章曰鹞。即鹞雉也。
南方曰𠷎,东方曰鶅,北方曰鵗,西方曰鷷。说四方雉之名。
鸟鼠同穴,其鸟为鵌,其鼠为鼵。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鵌,似鵽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6],鼠在内,鸟在外,今在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中。孔氏《尚书传》云:「共为雄雌。」张氏《地理记》云:「不为牝牡。」
鹳鷒,鶝鶔,如鹊,短尾。射之,衔矢射人。或说曰:鹳鷒、鶝鶔,一名𡡙羿。
鹊鶪丑,其飞也翪。竦翅上下。
鸢乌丑,其飞也翔。布翅翱翔。
鹰隼丑,其飞也翬。鼓翅翬翬然疾。
凫雁丑,其足蹼,脚指间有幕蹼属相著。
其踵企。飞即伸其脚跟企直[^7]。
乌鹊丑,其掌缩。飞缩脚腹下。
亢,鸟咙。咙谓喉咙。亢即咽。
其粻,嗉。嗉者,受食之处,别名嗉,今江东呼粻。
鹑子,鳼。鴽子,鸋。别䳺、鹑雏之名。
雉之暮子为鹨。晚生者。今呼少鸡为鹨。
鸟之雌雄不可别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
鸟少美长丑为鶹鷅。鶹鷅犹留离,《诗》所谓「留离之子」。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鶪,伯劳也。似鶷𪆰而大,《左传》曰「伯赵」是。
仓庚,黧黄也。其色黧黑而黄,因以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