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第五

钱惟演为洛帅留守,始置驿贡花,识者鄙之。蔡君谟加法造小团茶,贡之,富彦国叹曰:「君谟士人,乃为此耶?」坡作《荔枝叹》云:「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吾君盛德岂在此,致养口体何陋耶!又不见洛阳丞相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补世之语,不能易也。尝爱李敬方《汴河直进船》诗云:「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此等语皆可为炙背之献也。

张无尽尝和山字云:「安得将明似仲山。」人疑之,以近人所常用皆山甫也。观《后汉志》「阳樊攒茅田」服虔注云:「樊,仲山所居。」又杨修《答临淄侯笺》云:「仲山周旦之俦。」只称仲山,何疑之有?

《北梦琐言》载:江陵在唐世,号衣冠薮泽,人言琵琶多如饭甑,措大多如鲫鱼。退之《酬崔少府伊阳诗》云:「下言人吏稀,惟足彪与虥。」馀官辰溪时,士人皆可喜而不多得,近城人虎杂居,戏为对云:「圆冠思得多于鲫,刻木唯宜少似彪。」

介甫《宜春苑诗》云:「无复增修事,君王惜费金。」乃暗用汉文惜百金之产而辍露台事。

柳子厚《牡丹》曰:「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坡云:「殷勤木芍药,独自殿馀春。」「留」与「殿」重轻虽异,用各有宜也。杨中立《梅》诗云:「欲驱残腊变东风,只有寒梅作选锋。」颇恨不与殿军商榷正一的对。

沈约命王筠作《郊居十咏》,书于壁,不加篇题。约云:「此诗指物程形,无假题署。」老杜《赠李潮八分歌》云:「吾甥李潮下笔亲,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况潮小篆逼秦相。巴东逢李潮,潮乎潮乎奈汝何!」退之《招扬之罘》云:「之罘南山来,文字得我惊。我令之罘归,失得柏与马。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我自之罘归,入门思而悲。之罘别我去,能不思我为。作诗招之罘,晨夕抱饥渴。」尝戏谓,此二诗真不须题署也。

《庄子》文多奇变,如「技经肯綮之未尝」,乃未尝技经肯綮也。诗句中时有此法,如昌黎「一蛇两头见未曾」,「拘官计日月」,「欲进不可又」,「君不强起时难更」,坡「迨此雪霜未」,「兹谋待君必」,「聊亦记吾曾」。馀人罕敢用。

凡聚落相近,期某旦集,交易閧然,其名为墟。柳云:「绿荷包饭趁墟人。」临川云:「花间人语趁朝墟。」山谷:「笋叶裹盐同趁墟。」「趁墟人集春蔬好。」

江汉有浒,以捍制泛滥,大涨则溢于平陆,水退浒见,舟人谓之水落槽。又滩石激湍,其中深仅可容舟者,谓之洪。若大水,则不复问洪矣。临川:「万里寒江正复槽。」「东江木落水分洪。」以此亦谓「水黄帽」,谓「云炮车」,非遐征远涉,不能知也。

退之:「心讶愁来唯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临川云:「发为感伤无翠葆,眼从瞻望有玄花。」又:「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又云:「久谙郭璞言多验,老比颜含意更疏。」韩:「我今罪重无当望,直至长安路八千。」永叔:「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去此更三千。」柳:「十年憔顇到秦京,谁料今为岭外行。」王:「十年江海别常轻,岂料今随寡嫂行。」柳:「直以疏慵招物议,休将文字趁时名。」王:「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柳:「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又:「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苏:「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黄:「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皆不约而合,句法使然故也。

永叔以昌黎比介甫。答云:「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吴季野以方贾谊。答云:「俯仰谬恩方自歉,惭君将比洛阳人。」皆愤然不平,如恶无盐唐突。而宋景山赠文忠诗,有「才如梦得多为累,情似安仁久悼亡」,即开门当之。二公何抑扬之异也。

李翱赋云:「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顾予心独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文忠屡称之。观老杜「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正同此意。

牧之有「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尝爱其语奇怪,似不蹈袭。后读子美「苦遭白发不相放」,为之抚掌。

《否卦》:「包承,小人吉。」说者谓小人在下者包之,小人在上者承之,盖处否当然。杜云:「曲直吾不知,负喧候樵牧。」「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洗眼看轻薄,虚怀任屈伸。」「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其寄傲疏放,摆脱世网,所谓两忘而化其道者也。

颜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钟嵘《诗品》乃记汤惠休云:「谢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与本传不同。传又称延之尝薄惠休制作,以为委巷中歌谣耳。岂惠休因为延之所薄,遂为芙蓉错镂之语,故史取以文饰之耶?坡云:「辨才诗如风吹水,自成文理。吾辈与参寥,如巧妇织锦耳。」取况亦类此。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老杜:「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又:「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其后梦得《送陈郎中》云:「若问旧人刘子政,而今头白在商于。」《送惠休》则云:「休公久则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小杜:「江湖酒伴如相问,终老烟波不记程。」「交游话我凭君道,除却鲈鱼更不闻。」商隐《寄崔侍御》云:「若向南台见莺友,为言垂翅度春风。」临川:「故人一见如相问,为道方寻木雁编。」「归见江东诸父老,为言飞鸟会知还。」圣俞:「傥或无忘问姓名,为言懒拙皆如故。」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皆有所因也。

愈《寄孟刑部联句》云:「美君知道腴,逸步谢天械。」或问:「道果有味乎?」馀曰:「如介甫『午鸡声不到禅林,柏子烟中静拥衾』,『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各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皆淡泊中味,非造此境,不能形容也。」

刘昭禹云:五言如四十个贤人,著一个屠沽不得。觅句者若掘得玉匣子,有底有盖,但精心,必获其实。然昔人「园柳变鸣禽」竟不及「池塘生春草」;「馀霞散成绮」不及「澄江静如练」;「春水船如天上坐」不若「老年花似雾中看」;「闲几砚中窥水浅」不如「落花径里得泥香」;「停杯嗟别久」不及「对月喜家贫」;「枫林社日鼓」不若「茅屋午时鸡」。此数公未始不精心,似此知全其宝者,未易多得。

老杜《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云:「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以是知边鄙之臣贪功生事,结祸招衅,皆有以致之。一得忠臣处之,生灵受赐矣。

《古柏》云:「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邱山重。」此贤者之难进易退,非其招不往者也。又云:「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先器识,后文艺,与浮躁炫露者异矣。

杜云「尔辈可忘年」,「含凄觉汝贤」,「送尔维舟惜此筵」,「汝与山东李白好」,自世俗观之,则为简傲,诗家不然,亦尝有云:「忘形到尔汝。」

《花娜歌》:「用如快鹘风火生。」《南史》:曹景宗谓所亲曰:「昔在乡里,与年少辈拓弓弦作礔礰声,放箭如饿鸱叫,觉耳后生风,鼻尖出火。」子美盖不拘泥于鸱鹘之异也。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