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极仪
国初登极礼仪。吴元年所定。用王礼、颇略。故不载。至洪武元年
高皇正大位。其仪始详。
昭皇以储宫嗣立、稍有所更定。
累朝因之。惟
肃皇自藩国入继大统、与嗣皇异。其仪各备载于后
高皇帝登极仪
洪武元年、
圜丘告祭礼成。校尉设金椅于
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候望瘗毕。丞相诸大臣率百官于望瘗位跪奏曰。告祭礼成、请即
皇帝位。群臣扶拥至金椅上坐。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丞相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丞相等就取衮冕加于
圣躬。丞相等入班。通赞唱排班。班齐。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百官拜兴如之。通赞唱班首诣前。引礼引丞相至
上位前。通赞唱跪、搢笏。丞相跪搢笏。承传唱众官皆跪。百官跪。捧宝官开盝、取
玉宝跪授丞相。丞相捧宝。上言
皇帝进登大位。臣等谨上
御宝。尚宝卿受宝、收入盝内。通赞唱就位、拜、兴、平身。百官拜兴如之。通赞唱复位。引礼官引丞相自西降复位。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山呼、再山呼。跪右膝。出笏。赞俯伏兴平身。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皇帝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礼毕。具卤簿导从、诣
太庙、奉上册宝。追尊
四代考妣。仍告祀
社稷。还具衮冕
御奉天殿。百官上表称贺。前期、侍仪司设表案于丹墀中内道之西北。设丞相以下百官拜位于内道上下之东西。每等异位重行。北面。捧表官宣表官展表官位于表案之西、东向。纠仪御史二人位于表案之南、东西相向。宿卫镇抚二人位于东西陛下。护卫百户二十四人位于宿卫镇抚之南、稍后。知班二人位于文武官拜位之北、东西相向。通赞赞礼二人位于知班之北。通赞在西。赞礼在东。引文武班四人位于文武官拜位之北、稍后。皆东西相向。引殿前班二人位于引武班之南。举表案二人位于引武班之北。举殿上表案二人位于西阶之下、东向。其
丹陛上、设殿前班指挥司官三员、侍立位于陛上之西、东向。宣徽院官三员、侍立位于陛上之东、西向。仪鸾司官位于殿中门之左右。护卫千户八人位于殿东西门之左右。俱东西相向。鸣鞭四人、列于殿前班之南、北向。将军六人位于殿门之左右。天武将军四人位于陛上之四隅。皆东西相向。殿上尚宝司设宝案于正中。侍仪司设表案于宝案之南。文官侍从班。起居注、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位于殿上之东、西向。武官侍从班、悬刀指挥位于殿上之西、东向。受表官位于文官侍从班之南、西向。内赞二人位于受表官之南。卷帘将军二人位于帘前。俱东西相向。是日清晨、拱卫司陈设卤簿列甲士子
午门外之东西。列旗仗于
奉天门外之东西。龙旗十二、分左右、用甲士十二人。北斗旗一、纛一居前、豹尾一居后、俱用甲士三人。虎豹各二。驯象六。分左右。左右布旗六十四。门旗、日旗、月旗、青龙白虎旗、风云雷雨江河淮济旗、天马天禄白泽朱雀玄武等旗、木火土金水五星、五岳旗、熊旗、鸾旗、及二十八宿旗、各六行。每旗用甲士五人。一人执旗。四人执弓弩。设五辂于
奉天门外。玉辂居中。左金辂。次革辂。右象辂。次木辂。俱并列丹墀左右。布黄麾仗、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豹尾龙头竿、信旛、传教旛、告止旛、绛引旛、戟氅、戈氅、仪鍠氅等各三行。
丹陛左右、陈幢节、响节、金节、烛笼、青龙白虎幢、班剑、吾杖、立□、卧□、仪刀、铠杖戟骨朵、朱雀玄武幢等各三行。殿门左右、设圆盖一。金交椅、金脚踏、水盆、水罐、团黄扇、红扇、皆校尉擎执。侍仪舍人二人举表案入就殿上。鼓初严。百官具朝服。次严。各依品从齐班于
午门外、以北为上、东西相向。通班赞礼。及宿卫镇抚等官入就位。诸侍卫官各服其器服。及尚宝卿侍从官入。鼓三严。丞相以下文武官以次入各就位。
皇帝衮冕升御座。大乐鼓吹振作。乐止。将军卷帘。尚宝卿以宝置于案。拱卫司鸣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北面立。初行、乐作。至位、乐止。知班唱班齐。赞礼唱鞠躬拜。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捧表以下官、由殿西门入。内赞唱进表。捧表官捧表跪进于案前。受表官搢笏跪于案东、受表置于案。出笏兴。退立于殿内之西、东向。内赞唱宣表。宣表官诣案前搢笏、取表跪宣于殿内之西。展表官搢笏同跪、展宣讫。展表官出笏。一人以表复置于案。俱退立于位。宣表官俯伏兴同。捧表以下官、出殿西门、降自西阶、复位。赞礼唱鞠躬。乐作。四拜。乐止。唱搢笏、鞠躬、三舞蹈。唱跪、唱山呼、各拱手加额呼万岁者三。乐工军校齐声。击鼓应之。唱出笏。俯伏兴。乐作。四拜。贺毕。遂遣官册
皇后。册立
皇太子。以即位
诏告天下
昭皇帝登极仪 宣德以后同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等、上笺劝进者三。
令旨俞允。乃命礼部择日具仪。先期、司设监等衙门于
华盖殿陈
御座于中。仍于
奉天殿设宝座。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于
奉天殿。鸿胪寺设表案于
丹陛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鸿胪寺设
诏案。及锦衣卫设云盖云盘于
奉天殿内东。别设云盖于
承天门上。设云舆于
午门外。设宣读案于
承天门上、西南向。是日早、遣官祗告
天地、
宗庙、
社稷。
上具孝服、设酒果亲诣
大行皇帝几筵前、祗告受
命毕。即于
奉天殿前、设香案酒果等物、具冕服行告
天地礼。随赴
奉先殿谒告
祖宗毕。仍具衮冕、诣
大行皇帝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毕。诣
母后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毕。诣
奉天殿即位。是日早、鸣钟鼓。锦衣卫设卤簿大驾。
上服衮冕、御华盖殿。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候鸿胪寺引执事官进至
华盖殿行礼毕。赞各供事。奏请升殿。
上由中门出升宝座。锦衣卫鸣鞭。文武百官上表称贺。
上命百官免贺。免宣表。止行五拜三叩头礼。 成化以后、执事官进至 华盖殿、将行礼时、即传
旨百官免贺
百官出至
承天门外。候翰林院官赍
诏书用宝讫。鸿胪寺官请颁
诏翰林院官捧
诏授礼部官。由
奉天殿左门出。锦衣卫于
午门前、候捧
诏置云盖中。导至
承天门开读行礼如常仪
肃皇帝登极仪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奉
武宗皇帝遗诏、迎
上入承
大统。次日
皇亲驸马、司礼监太监、
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等官、赍捧
诏谕金符、驰诣安陆
藩府奉迎。内官监工部盖行殿于宣武门外。南向。司设监设帷幄
御座于中。尚衣监备翼善冠服、锦衣卫备卤簿大驾以候。四月二十一日早、文武百官出郊。各具青绿锦绣服、迎
驾入行殿。朝见行四拜礼。明日即
皇帝位。先期。司设监设
御座于华盖殿。设
宝座于奉天殿。钦天监设定时鼓。锦衣卫设卤簿大驾。尚宝司设宝案于
奉天殿。鸿胪寺设表案于
丹陛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鸿胪寺设
诏案。锦衣卫设云盖云盘于
奉天殿内之东。别设云盖于
承天门。设云舆于
午门外。设宣读案于
承天门上、西南向。至日、遣官祭告
天地、
宗庙、
社稷。
驾由大明门入、至
文华殿省定
诏草、钦改年号毕。设酒果于
大行皇帝几筵前。
上具素服、谒告毕。设香案酒果等物于
奉天殿丹陛上。
上具衮冕服、行告
天地礼毕。诣
奉先殿、
奉慈殿、谒告毕。仍诣
大行皇帝几筵前行礼毕。诣
慈寿皇太后、
庄肃皇后前、各行礼毕、
上御华盖殿。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序立。鸿胪寺引执事官进至
华盖殿。传
旨、百官免贺。止行五拜三叩头礼。传毕。赞执事官行礼。赞各供事。鸿胪寺正官跪奏请升殿。
上由中门出、升宝座。锦衣卫鸣鞭。钦天监报时。鸿胪寺赞行五拜三叩头礼讫。百官出至
承天门外、俟翰林院官赍
诏用宝讫。鸿胪寺官奏请颁
诏。翰林院官捧
诏授礼部官、由
奉天殿左门出。锦衣卫于
午门前候捧
诏置云盖云盘中、导云舆至
承天门、开读行礼如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