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之五十

上尊号

天子登极、奉

母后或

母妃为

皇太后、则上尊号。其后或以庆典推崇

皇太后、则加称二字或四字为徽号。上徽号致词。而上尊号则止进册宝。其仪略同。具列于后

皇太后上尊号仪

洪熙元年定

告祭

前期、太常寺官具奏致斋三日。遣官祭告

天地、

宗庙、

社稷。

上亲告

太宗皇帝几筵、

大行皇帝几筵

上册宝

前期、礼部移文各衙门。是日、鸣钟鼓。百官具朝服随班行礼。前一日、内侍官于

奉天门设册宝彩舆、册东宝西。设香亭一于册宝彩舆之南正中。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设而不作。是日早、锦衣卫陈设如常仪。内官设

皇太后宝座于宫中。陈设仪仗于

丹陛上、及丹墀内。设册宝案一于

皇太后宝座前。又设香案一于册宝案前。设

皇帝拜位于丹陛上正中。设

亲王拜位于丹墀内。设内赞二人、引礼二人。设女乐于

丹陛上、设而不作。至期、

皇帝临奉天门。内捧册宝官捧册宝、俟

皇帝具冕服出、捧置于彩舆。内侍官举舆、导驾官导引

皇帝随彩舆后。降阶升辂。百官于金水桥南、北向序立。俟册宝舆至、皆跪。既过。兴。随至

思善门外桥南、北向序立。

皇帝至思善门内、降辂女官请

皇太后升座。册宝舆由中门进至

宫中丹陛上。置于

皇帝拜位前。册东宝西。内引礼官导引

皇帝由左门入。至

丹陛上右边、北向立。内赞唱执事官各司其事。引礼官导引

皇帝至拜位。

亲王各具冕服就拜位。奏四拜。传唱鸿胪寺赞百官皆四拜。毕。捧册宝官于彩舆内取册宝捧由殿中门入。至

皇太后前、左边立。

皇帝由殿左门入、至拜位。奏跪。传唱

亲王百官皆跪。奏搢圭。进册。捧册官以册跪进于

皇帝右。

皇帝受册、献讫。以授执事官。执事官跪受、置于案上之左。奏进宝。捧宝官以宝跪进于

皇帝右。

皇帝受宝献讫。以授执事官。执事官跪受、置于案上之右。奏出圭。奏宣册。执事官跪宣读讫。奏宣宝。执事官跪宣读讫。奏俯伏。兴。平身。传唱同。奏复位。导引

皇帝由左门出。至拜位。奏四拜。

亲王同。传唱百官同四拜毕。奏礼毕。

驾兴

谒谢

是日、

皇太后受册宝毕。候

皇后

皇妃俱受册宝毕。内官先具谒告仪物。翰林院具谒谢文。

皇太后、

皇帝、

皇后、

皇妃、各具服讫。

皇帝奉

皇太后、及率

皇后

皇妃、祗谒

奉先殿、及诣

太宗文皇帝几筵、

大行皇帝几筵前、行谒谢礼、如常仪

庆贺

是日、

皇太后行谒谢礼毕。仍于宫中服燕居冠服升座。仪仗女乐如前陈设。女官具服侍班如常仪。内引礼官引

皇帝

皇后

皇妃

亲王

公主、及六尚等女官行庆贺礼、如常仪。次日外命妇四品以上入进表笺。女官先于

皇太后宫中左门外设表笺案。仪仗女乐陈设、及侍班如前仪。命妇是日早于

长安左右门入。俱由

西华门进。至宫门外。候引礼内官引入丹墀内、东西相向立。

皇太后服燕居冠服。升座。引礼官引命妇入班。赞四拜。赞跪。赞进表。引表案女官二人前导。女官举表案由左门入。至

皇太后前、置讫。赞兴。赞四拜。赞礼毕。

驾兴

太皇太后上尊号仪

皇太后上尊号仪同

皇太后上徽号仪

天顺二年定

告祭

先期四日、太常寺官宿于本寺。次日早、具奏致斋三日。遣官祭告

天地

宗庙

社稷。其祭仪用果酒脯醢香帛。迎神四拜。行一献礼。读祝。送神四拜。礼毕

上册宝

前期、礼部移文各衙门。是日、鸣钟鼓。百官具朝服随班行礼。前一日、内侍官设册宝案于

奉天殿、册东宝西。设册宝彩舆于丹墀内。设香亭一于册宝舆前。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是日早、锦衣卫设卤簿大驾如常仪。前一日、女官设

皇太后宝座于宫中。设册宝二案于

宝座前、册东宝西。设香案于册宝案前。设

皇帝拜位于丹陛上、正中。

皇大子

亲王拜位列于后。又设

皇帝进册宝位于宫门内正中、设内赞二人。引礼二人。内官设仪仗于

丹陛丹墀东西。女官擎执者立于

宝座之左右。钟鼓司设乐于

丹陛东西、北向。是日早、

上御华盖殿。具冕服。鸿胪寺官奏请行礼。导驾官导引

上出至奉天殿。捧册宝官捧册宝置于案。内侍官举案、由殿中门出。导驾官导引

上随行至丹陛下。捧册宝官取册宝置于彩舆。内侍官举舆。

上升辂。随舆后。百官于金水桥南、北向序立。候册宝彩舆至。皆跪。过毕。兴。随至

文华门外候。

上至

清宁门内降辂。趋至宫门外。北向立。女官奏请

皇太后升座。

皇太后具服出。导从如常仪。乐作。升座。册宝彩舆由中门进、至

宫中丹陛上、置于

皇帝拜位前、册东宝西。内引礼官导引

上由左门入。至

丹陛左、北向立。乐止。内赞唱执事官各司其事。引礼官导引

上至拜位。

皇太子

亲王各具冕服就位。奏拜。乐作。四拜。乐止。传唱鸿胪寺赞百官皆四拜毕。捧册宝官于彩舆内取册宝、捧由中门入。至

皇太后前、左立。

上由左门入、至拜位。奏跪。传唱

皇太子及

亲王百官皆跪。奏搢圭。进册。捧册官以册跪进于

上左。受册。奏宣册。

上以册授执事官。执事官跪受于

上右。宣读讫。捧置于案。奏进宝。捧宝官以宝跪进于

上左。

上受宝。以授执事官。执事官跪受于

上右。捧置于案。奏出圭。俯伏。兴。传唱同。奏复位。引礼官导引

上由左门出。至拜位。奏拜。乐作。四拜。乐止。传唱百官同四拜毕。致词官于

丹陛上跪奏于

上左曰。

嗣皇帝臣 伏惟

皇太后陛下、功德兼隆。显崇

徽号。永膺福寿。率土同欢。毕。赞拜。乐作。四拜。乐止。传唱百官同四拜。奏礼毕。

驾兴

谒告

是日

皇太后受册宝毕。内官先具谒告仪物。

皇太后具冠服、诣

奉先殿行谒告礼如常仪

受贺

是日

皇太后行谒告礼毕。仍御宫中服燕居服。升座。仪仗及乐如前陈设。内引礼官引

皇后

皇妃

公主行庆贺礼如常仪。礼毕。文武百官诣

清宁宫前门外上表庆贺。行四拜礼。司礼监官捧表进。仍行四拜礼。毕。次日命妇进表庆贺。前期一日、女官设

皇太后御座于宫中。设香案于丹墀之南。其日清晨、内官设仪仗于

丹陛之东西。及丹墀东西。女官擎执者立于

御座之左右。陈女乐于

丹陛东西、北向。设表案于殿东门外。设命妇拜位于丹墀、北向。设司赞位于丹墀东西。设司宾位于命妇拜位之北、东西相向。设内赞二人位于殿内东西。命妇至宫门外。司宾引命妇入就拜位。女官具服侍班如常仪。尚宫尚仪等官诣内奉迎。尚仪奏请升座。

皇太后具服出。导从如常仪。乐作。升座。乐止。司赞唱班齐。乐作。赞四拜。乐止。外赞唱进表。引表案女官前导。举表案女官二人举案、由殿东门入。乐作。至殿中。乐止。赞众命妇跪。内赞唱宣表。展表女官诣案前取表跪展。宣表女官诣案前跪宣讫。兴。女官举表案置于殿东。外赞命妇皆兴。乐作。赞四拜。乐止。司宾引班首命妇由东阶升。乐作。自东门入。至殿中。乐止。内赞唱跪。班首跪。外赞众命妇皆跪。内赞官跪于班首之左、代致词云。某夫人妾某氏等、恭惟

皇太后陛下、德同坤厚。允协

徽称。寿福无疆。舆情欢戴。毕。内赞司赞同唱俯伏、兴。班首及众命妇皆兴。司宾引班首由西门出。降自西阶。乐作。至拜位。乐止。赞拜。乐作。四拜。乐止。尚仪跪奏礼毕。

皇太后兴。乐作。还宫。乐止。引礼引命妇以次出。又次日、

上御奉天殿。文武百官上表行庆贺礼毕。颁

诏天下如常仪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