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一
○户口
自高祖讫于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地理志,师古曰,汉之户口,当元始二年最为殷盛,故志举之以为数。
京兆尹,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
左冯翊,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
右扶风,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万六千七十。
宏农郡,户十一万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万五千九百五十四。
河东郡,户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二。
太原郡,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百八十八。
上党郡,户七万三千七百九十八,口三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六。
河内郡,户二十四万一千二百四十六,口百六万七千九十七。
河南郡,户二十七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口一百七十四万二百七十九。
东郡,户四十万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万九千二十八。
陈留郡,户二十九万六千二百八十四,口一百五十万九千五十。
颍川郡,户四十三万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万九百七十三。
汝南郡,户四十六万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二百五十九万六千一百四十八。
南阳郡,户三十五万九千三百一十六,口一百九十四万二千五十一。
南郡,户十二万五千五百七十九,口七十一万八千五百四十。
江夏郡,户五万六千八百四十四,口二十一万九千二百一十八。
庐江郡,户十二万四千三百八十三,口四十五万七千三百三十三。
九江郡,户十五万五十二,口七十八万五百二十五。
山阳郡,户十七万二千八百四十七,口八十万一千二百八十八。
济阴郡,户二十九万二千五,口百三十八万六千二百七十八。
沛郡,户四十万九千七十九,口二百三万四百八十。
魏郡,户二十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九,口九十万九千六百五十五。
钜鹿郡,户十五万五千九百五十一,口八十一万七千一百七十七。
常山郡,户十四万一千七百四十一,口六十七万七千九百五十六。
清河郡,户二十万一千七百七十四,口八十七万五千四百二十二。
涿郡,户十九万五千百七,口七十八万二千七百六十四。
勃海郡,户二十五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九十万五千一百一十九。
平原郡,户十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七,口六十六万四千五百四十三。
千乘郡,户十一万六千七百二十七,口四十九万七百二十。
济南郡,户十四万七百六十一,口六十四万二千八百八十四。
泰山郡,户十七万二千八十六,口七十二万六千六百四。
齐郡,户十五万四千八百二十六,口五十五万四千四百四十四。
北海郡,户十二万七千,口五十九万三千一百五十九。
东莱郡,户十万三千二百九十二,口五十万二千六百九十三。
琅邪郡,户二十二万八千九百六十,口一百七万九千一百。
东海郡,户三十五万八千四百十四,口百五十五万九千三百五十七。
临淮郡,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八十三,口百二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四。
会稽郡,户二十二万三千三十八,口百三万三千六百四。
丹阳郡,户十万七千五百四十一,口四十万五千一百七十。
豫章郡,户六万七千四百六十二,口三十五万一千九百六十五。
桂阳郡,户二万八千一百十九,口十五万六千四百八十八。
武陵郡,户三万四千一百七十七,口十八万五千七百五十八。
零陵郡,户二万一千九十二,口十三万九千三百七十八。
汉中郡,户十万一千五百七十,口三十万六百一十四。
广汉郡,户十六万七千四百九十九,口六十六万二千二百四十九。
蜀郡,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七十九,口百二十四万五千九百二十九。
犍为郡,户十万九千四百一十九,口四十八万九千四百八十六。
越巂郡,户六万一千二百八,口四十万八千四百五。
益州郡,户八万一千九百四十六,口五十八万四百六十三。
牂柯郡,户二万四千二百一十九,口十五万三千三百六十。
巴郡,户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三,口七十万八千一百四十八。
武都郡,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
陇西郡,户五万三千九百六十四,口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二十四。
金城郡,户三万八千四百七十,口十四万九千六百四十八。
天水郡,户六万三百七十,口二十六万一千三百四十八。
武威郡,户万七千五百八十一,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
张掖郡,户二万四千三百五十二,口八万八千七百三十一。
酒泉郡,户万八千一百三十七,口七万六千七百二十六。
敦煌郡,户万一千二百,口三万八千三百三十五。
安定郡,户四万二千七百二十五,口十四万三千二百九十四。
北地郡,户六万四千四百六十一口二十一万六百八十八。
上郡,户十万三千六百八十三,口六十万六千六百五十八。
西河郡,户十三万六千三百九十,口六十九万八千八百三十六。
朔方郡,户三万四千三百三十八,口十三万六千六百二十八。
五原郡,户三万九千三百二十二,口二十三万一千三百二十八。
云中郡,户三万八千三百三,口十七万三千二百七十。
定襄郡,户三万八千五百五十九,口十六万三千一百四十四。
雁门郡,户七万三千一百三十八,口二十九万三千四百五十四。
代郡,户五万六千七百七十一,口二十七万八千七百五十四。
上谷郡,户三万六千八,口十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二。
渔阳郡,户六万八千八百二,口二十六万四千一百一十六。
右北平郡,户六万六千六百八十九,口三十二万七百八十。
辽西郡,户七万二千六百五十四,口三十五万二千三百二十五。
辽东郡,户五万五千九百七十二,口二十七万二千五百三十九。
玄菟郡,户四万五千六,口二十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五。
乐浪郡,户六万二千八百十二,口四十万六千七百四十八。
南海郡,户万九千六百一十三,口九万四千二百五十三。
郁林郡,户万二千四百一十五,口七万一千一百六十二。
苍梧郡,户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九,口十四万六千一百六十。
交趾郡,户九万二千四百四十,口七十四万六千二百三十七。
合浦郡,户万五千三百九十八,口七万八千九百八十。
九真郡,户三万五千七百四十三,口十六万六千一十三。
日南郡,户万五千四百六十,口六万九千四百八十五。
赵国,户八万四千二百二,口三十四万九千九百五十二。
广平国,户二万七千九百八十四,口十九万八千五百五十八。
真定国,户三万七千一百二十六,口十七万八千六百一十六。
中山国,户十六万八百七十三,口六十六万八千八十。
信都国,户六万五千五百五十六,口三十万四千三百八十四。
河间郡,户四万五千四十三,口十八万七千六百六十二。
广阳国,户二万七百四十,口七万六百五十八。
甾川国,户五万二百八十九,口二十二万七千三十一。
胶东国,户七万二千二,口三十二万三千三百三十一。
高密国,户四万五百三十一,口十九万二千五百三十六。
城阳国,户五万六千六百四十二,口二十万五千七百八十四。
淮阳国,户十三万五千五百四十四,口九十八万一千四百二十三。
梁国,户三万八千七百九,口十万六千七百五十二。
东平国,户十三万一千七百五十三,口六十万七千九百七十六。
鲁国,户十一万八千四十五,口六十万七千三百八十一。
楚国,户十二万四千七百三十八,口四十九万七千八百四。
泗水国,户二万二千二十五,口十一万九千一百一十四。
广陵国,户三万六千七百七十三,口十四万七百二十二。
六安国,户三万八千三百四十五,口十七万八千六百一十六。
长沙国。户四万三千四百七十,口二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五。
汉兴,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及至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高惠文功臣表。
孝文即位,趋劝农桑,减省租赋,蓄积岁增,户口寝息。刑法志。
文景务在养民。武帝赞。
孝昭承奢侈馀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知时务之要,轻繇薄赋,与民休息,至始元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昭帝赞。
王成为胶东相,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馀口,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后或言成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本传。
黄霸为颍川守,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本传。
召信臣为南阳守,百姓归之,户口增倍。本传。
哀平之世,百姓赀富虽不及文景,然天下户口最盛矣。食货志上。
○风俗
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壹之呼中和,然后王教成也,汉承百王之末,国土变改,人民迁徙,成帝时,刘向略言其域分,丞相张禹使属颍川朱赣,条其风俗,犹未宣究,故辑而论之,终其本末著于篇。地理志序。
秦地,于天官东井舆鬼之分懋也,其界自宏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又西南有牂柯,越巂,益州,皆宜属焉,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放效,羞不相及,嫁娶尤崇侈靡,送死过度,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民,名将多出焉,故此数郡民俗质本,不耻寇盗,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鬲绝南羌匈奴,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悖逆亡道,家属徙焉,习俗颇殊,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保边塞,二千石治之,咸以兵马为务,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是以其俗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此政宽厚吏不苛刻之所致也,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南贾滇僰僮,西近邛,莋马葹牛,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柔弱褊阸,景武间,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贵慕权执,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故孔子曰,有教亡类,武都地杂氐羌,及犍为牂柯越巂,皆西南外夷,武帝初开置,民俗略与巴蜀同,而武都近天水,俗颇似焉,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秦豳吴札观乐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旧乎,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谓之鹑首之次,秦之分也。自魏地至粤地,并见地理志,不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