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下
○举廉孝廉附
孝文十二年,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其遣谒者劳赐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师古曰,自二百石以上每百石加三匹也。
孝景后二年,诏曰,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官,廉士算不必众,有市籍不得官,亡訾又不得官,朕甚泯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职,贪夫长利。
孝武元光元年冬,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并本纪。
董仲舒曰,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故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本传。
元朔元年冬,诏曰,朕深诏执事兴廉举孝,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有司奏议曰,不举孝,不奉诏,常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本纪。
孝宣黄龙元年,诏曰,举廉吏诚欲得其真也,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请,秩禄上通,足以效其贤材,自今以来毋得举。本纪,韦昭曰,吏六百石者,不得复举为廉吏也。
孝平元始元年,令宗室,其为吏举廉,佐史补四百石。本纪。
赵广汉为平准令,察廉,为阳翟令。朱博以太常掾,察廉,补安陵丞。萧望之察廉,为大行治礼丞。
薛宣以大司农斗食属,察廉补不其丞。光禄勋于永除王嘉为掾,察廉为南陵丞,复察廉,为长陵尉。张敞补太守卒史,察廉为甘泉仓长。黄霸察廉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
尹赏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王吉以郡吏举孝廉,为郎。并本传。
池阳令举廉吏狱掾王立。薛宣传。
京房以孝廉,为郎。
师丹孟喜,并举孝廉,为郎。刘辅举孝廉,为襄贲令。
平当察廉,为顺阳长。并本传。
○孝弟力田孝惠四年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高后元年二月,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
孝文十二年三月,诏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导民焉。并本纪。
孝宣地节四年,诏郡国举孝弟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本纪。
元康元年,加赐鳏寡孤独三老孝弟力田帛。
四年,加赐孝弟力田帛。○任子
父任。汉仪注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
苏武以父任为郎。刘向以父任为辇郎。孔光子男放为侍郎。
董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萧育以父任为太子庶子。史丹九男,皆以丹任为侍中。韦元成以父任为郎。本传。
陈万年子咸以万年任为郎。本传。
汲黯以父任为太子洗马。伏湛以父任为博士弟子。史丹冯野王,皆以父任为太子中庶子。
杜延年以三公子补军司空。辛庆忌以父任为右校丞。并本传。
虎贲诸郎皆父死子代。荀绰晋百官表注,虎贲诸郎皆父死子代,汉制也。
兄任。霍去病任光为郎。霍光传。
杨恽以忠任为郎。爰盎兄哙任盎为郎。并本传。
族父任。成帝时,侯霸以族父任为太子舍人。本传。
宗家任。赵廉以淮南王舅侯周阳子由以宗家任为郎。宁成传。
致仕。
元始二年,遣龚胜邴汉策曰,其上子孙若同产同产子一人,所上子男,皆除为郎。龚胜传。
董仲舒曰,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未必贤也。本传。
宣帝时,王吉上疏曰,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皋陶伊尹,不仁者远,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至于积功治人,亡益于民,此伐檀所为作也,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王吉传。
哀帝初即位,除任子令。本纪。
○纳赀
张释之以赀为骑郎。本传,如淳曰,汉注赀五百岁为常侍郎。
孝景后二年,诏曰,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官。服虔曰,訾万钱算百二十七也,应劭曰,十算十万也,贾人有财不得为吏,廉士无訾,又不得官,故减至四算得官矣,訾与赀同。
廉士算不必众,有市籍不得官,无訾又不得官,朕甚泯之,訾算四得官。本纪。
司马相如以訾为郎。本传。
董仲舒曰,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本传。
鬻官。
武帝即位,干戈日滋,财赂衰耗而不赡,入物者补官,选举陵迟,廉耻相冒,兴利之臣,自此始也,其后府库益虚,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于此,其后四年,元朔五年。
置赏官命,曰武功爵,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吏,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耗废,元狩四年。
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元鼎二年。
始令吏得入谷补官,郎至六百石,师古曰,交更选高官,郎又就增其秩至六百石。
所忠言,元鼎三年。
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乃召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宏羊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平进书。
黄霸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坐罪免,后复入谷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署右职。本传。
○方伎
卫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本传。
邓通以濯公为黄头郎。本传。
周仁以巫
见,景帝为太子时,为舍人。本传。
吾邱寿王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诏。本传。
荀彘以御见侍中。史记本传。
武帝时虞初以方士侍祠。郊祀志。
东郭先生以方士待诏公车。史记本传。
武帝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亡所阿私。龟策传。
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赵定龚德,皆召见待诏。王褒传。
伍宏以巫
待诏。董贤传。
成帝时,言祭祀方术皆得待诏。郊祀志。
本草待诏。郊祀志,师古曰,以方药本草而待诏。
○郡吏赵禹以佐史补中都官,用廉,为令史。咸宣以佐史给事河东守。
魏相为郡卒史,举贤良。王吉以郡吏,举孝廉为郎。尹齐以刀笔吏稍迁至御史。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迁补太守卒史。
鲍宣为县乡啬夫,守束州丞。张敞以乡有秩补太守卒史,察廉为甘泉仓长。尹赏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以上并本传。
焦延寿为郡吏,察廉,补小黄令。京房传。
赵广汉为郡吏州从事,举茂材。陈万年为郡吏,察举至县令。龚胜为郡吏病去官,徵为谏大夫。王以郡县吏积功,稍迁为被阳令。
丙吉为鲁狱史,积功劳,稍迁廷尉右监。王尊为狱小吏,给事太守府,补书佐。尹翁归为狱小吏,除补卒史。
于定国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尉。以上并本传。
○上书
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魏相传。
武帝初即位,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东方朔传下同。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史记
朔上书曰,可以为天子大臣,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汉书。
朱买臣随上计吏,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
主父偃元光元年,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是时徐乐严安亦俱上书言世务,书奏,上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乃拜偃乐安皆为郎中。
终军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为谒者给事中,枚皋上书北阙,自陈枚乘之子,上得之大喜召入见待诏。并本传。
宣帝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萧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试事满岁,以状闻,下者报闻,或罢归田里。萧望之传。
元帝初即位,贾捐之上疏言得失,召待诏金马门。
哀帝初即位,息夫躬上言,召待诏。并本传。
○从军
周勃材官引强。本传,师古曰,强其两反,服虔曰,引强,弓弩官也。
申屠嘉以材官蹶张,迁为队率。本传,师古曰,弩以足蹋者如蹶张。
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师古曰,六郡,为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也。
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地理志。
公孙贺北地人,少为骑士从车。
李广陇西人,以良家子从车。赵充国陇西人,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傅介子北地人,以从军为官。甘延寿北地人,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
冯奉世上党人,以良家子选为郎。并本传。
张次公以勇悍从军。义纵传。
常惠应募,随苏武使匈奴。郑吉以卒伍从军。
傅介子斩楼兰王,士刺王者,皆补侍郎。并本传。
军功多用超等,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食货志。
○选举杂录孝惠高后时,市井子孙不得仕官为吏。食货志。
有市籍不得官,无赀又不得官。同上。
入财为官,不署右职。黄霸。
宗室不宜典三河。刘歆传。
王国人不得宿卫。龚胜彭宣。
王舅不宜备九卿。冯野王冯立冯彦。
弟犯法不得宿卫。萧望之。
贾人不得为吏。哀帝诏。
执金吾韩立,御史大夫张谭,并坐选举不实免。百官表。
丞相张苍任人为中候,大为奸利,上以为责。任敖传。
张勃举陈汤,司隶奏汤亡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陈汤传。
何武所举方正盘辟雅拜,坐左迁楚内史。本传。
山阳侯张当居,坐为太常择博士弟子故不以实,完为城旦。功臣表。
元寿三年,大理梁相,坐除吏不次免。河平四年,宗正刘顺,坐使合阳侯举子免。并百官表。
建平二年,邛成侯王勋,坐选举不以实,马
廷史大不敬,免。恩泽侯表。
元延元年,诏举方正直言之士,红阳侯立,举陈咸对策,拜为光禄大夫给事中丞相方进奏咸不当蒙方正,并劾立选举故不以实,有诏免咸,勿劾立。翟方进传。
严延年察狱吏廉,有臧不入身,坐选举不实,贬秩。本传。
司隶奏杜业为太常选举不实,业坐免官。杜延年传。
平帝初即位,诏曰,选举者其历职更事,有名之士则以为难保,废而弗举,甚谬于赦小过举贤材之义诸有臧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皆勿案验,令士厉精乡进,不以小疵妨大才。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