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刘诸人师李义山可也,又师唐彦谦。唐诗虽雕琢对偶,然求如一抔三尺之联,惜不多见。五言叙乱离云:「不见泥函谷,俄惊火建章。剪茅行殿湿,伐柏旧陵香。」语尤浑成,未甚破碎。若《西昆酬唱集》,对偶字面虽工,而佳句可录者殊少,宜为欧公之所厌也。
王元之被遇熙陵,知制诰,因救徐铉,贬商州,为内相,因议孝章皇后丧,贬滁州。真皇登极召还,将用矣,其诗乃云:「两制旧臣生白发,一番新贵上青天。」未几再谪黄州,迁蕲州而卒。岂新贵有所未平乎?
王元之《挽赵中令》云:「太常草仪注,全是葬周公。」足以称其勋业。
魏野五言云:「常怜李斯首,不及严光足。」真处士语也。潘阆云:「白日升天易,清朝取事难。」野聘召而不至,阆叫呼而求用。味其诗,与张元、姚嗣宗何异?
潘阆《客舍》诗:「土床安枕稳,纸被转身鸣。」定非「慵便枕玉凉,绣被春寒夜」者所能道也。
诗家评论古人,多是书生空言尔。晏元献《书平津侯传》云:「主父仲舒容不得,未知宾阁是何人。」公能客富、欧二公于门下,然后可以为此言。但主父非仲舒之伦,宜以汲黯代之。
夏英公《宫词》云:「绛唇不敢深深注,却怕香脂污玉箫。」不减《香奁》、《花间》之作。王岐公《夫人阁端午帖子》云:「后苑寻青趁午前,归来竞斗玉栏边。袖中独有香芸草,留与君王辟蠹编。」出新意于彩丝巧粽之外,可喜也。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宋景文《落花》诗也,为世所称。然李义山固云:「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李下句尤妙。
君谟以诗寄欧公,公答云:「先朝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想。」世谓公尤恶杨、刘之作,而其言如此,岂公特恶其碑板奏疏磔裂古文为偶俪者,而其诗之精工律切者,自不可废欤!又云:「近时苏、梅,二穷士尔,主张风雅,人士归之。自二穷士死,文士满朝,而使斯道寂然中绝。每念此事窃叹。乃知文士满朝而诗道寂然,不但近岁,祖宗盛时因已然矣。」欧帖在郑子敬左司家。
欧公诗如昌黎,不当以诗论。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濮之哇淫稍息,风雅之气脉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下。世之学梅诗者,率以为淡,集中如「葑上春田阔,芦中走吏参」,「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河汉微分练,星辰淡布萤」,「每令夫结友,不为子求郎」,「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山风来虎啸,江雨过龙腥」之类,殊不草草。盖逐字逐句铢铢而较者,决不足为大家数,而前辈号大家数者,亦未尝不留意于句律也。
苏子美歌行雄放于圣俞,轩昂不羁如其为人,及蟠屈为吴体,则极平夷妥帖。绝句云:「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又云:「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极似韦苏州。《垂虹亭观中秋月》云:「佛氏解为银世界,仙家多住玉华宫。」极工。而世惟咏其上一联「金饼彩虹」之句,何也?「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蟠青入破窗」,亦佳句。
子美《送李生》云:「李生以病废,东入徂徕峰。志气尚突兀,形骸已龙钟。男儿生世间,有如绝壑松。误为风雷伤,不与匠石逢。哀哉千尺干,摧朽似秋蓬。」此诗悲壮之甚。李生何如人,足以当之?窃意子美自谓也。
雁湖注半山「归肠一夜绕钟山」之句,引韩昌黎诗「肠胃绕万象」,非也。孙坚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阊门。半山本此,见《吴志》。《和王贤良龟诗》云:「世论妄以虫疑冰。」注虽引《庄子》,但出处无疑字,意公别有所本。后读卢鸿《嵩山十志》,有「疑冰」之语。又唐彦谦《中秋》诗云:「雾净不容玄豹隐,水寒却恐夏虫疑。」乃知唐人巳屡用之矣。
半山《挽裕陵》云:「玉暗蛟龙蛰,金寒雁鹜飞。」《挽吴春卿》云:「曲突非无验,方穿有不行。」炼字属对无遗巧。
刘原父《咏春草》云:「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似嫌车马繁华处,才入城门便不生。」贡父绝句云:「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馀。惟有南风旧相识,迳开门户又翻书。」皆有元和意度,不似本朝人诗。
刘贡父《咏史》云:「自古边功缘底事,多因嬖幸欲封侯。不如直与黄金印,惜取沙场万髑髅。」往往指王韶、李宪辈。唐人曹松亦云:「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逢原《暑旱苦热》云:「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著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乾。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其骨气老苍,识度高远如此,岂得不为荆公所推!
富公由并州入相,外廷至于举笏相贺,王逢原独云:「要须待见成尧舜,未敢轻浮作颂声。」所见高于石徂徕一等矣。《答孙华老》云:「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特名。」其固穷自守,亦士之高致也。
王逢原《闻雁》云:「万里波涛九秋后,五更风雨一灯旁。」不待著雁字而题见矣。
滕白《题汶川村舍》云:「种茶岩接红霞坞,灌稻泉生白石根。皤腹老翁头似雪,海棠花底戏儿孙。」可入图画。
坡诗略如昌黎,有汗漫者,有典严者,有丽缛者,有简澹者。翕张开阖,千变万态。盖自以其气魄力量为之,然非本色也。它人无许大气魄力量,恐不可学。和陶之作,如海东青、西极马,一瞬千里,了不能为韵束缚。
陈洙《书御史台壁》云:「清朝无事谏章疏,窃禄经年卧直庐。惆怅平生不如梦,春来三度到溪居。」与荆公「三年衣染禁城尘,抚事茫然愧古人。明月沧波江万顷,扁舟长载梦中身」之作暗合。
唐子西诸文皆高,不独诗也。其出稍晚,使及坡门,当不在秦、晁之下。集中有《闻坡贬惠州》诗云:「元气脱形数,运动天地内。东坡未离人,岂比元气大。天地不能容,伸舒辄有碍。低头不能仰,闲口焉敢咳。东坡坦率老,局促应难耐。何当与道俱,逍遥天地外。」此诗甚佳,状得出。
「潮田无恶岁,酒国有长春。草木疑灵药,渔樵或异人。」「花开不旋踵,草剃复齐腰。团扇侵时令,方书遣昼长。」「问学兼儒释,交游半士农。国计中宵切,家书隔岁通。」「关河先垄远,天地小臣孤。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皆唐子西惠州诗也。曲尽南州景物,略无迁谪悲酸之态。七言如「身杂蛋中谁是我,食除蛇外总随乡」,「骥子能吟青玉案,木兰堪战黑山头」,亦甚工。
后人取前作,翻腾勘辨,有工于前作者。唐子西《过田横墓》云:「沧溟无际何妨死,却死东都未耿光。」乃反退之祭文之意。此诗必有谓,不独为横发。
元佑后,诗人迭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煅炼精而性情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而已。及简斋出,始以老杜为师,《墨梅》之类,尚是少作。建炎以后,避地湖峤,行路万里,诗益奇壮。《元日》云:「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除夕》云:「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记宣靖事》云:「东南鬼火成何事,终待神锋作争臣。」谓方腊不能为患,直待金人耳。《岳阳楼》云:「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又云:「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闻德音》云:「自古安危关政事,随时忧喜到樵渔。」五言云:「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穷途事多违,胜处心亦惊。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终然无寸策,白发满头生。」造次不忘忧爱,以简严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第其品格,故当在诸家之上。
徐师川《闻捷》云:「时时传破虏,日日问修门。」又云:「诸公宜努力,荆棘已千村。」陈简斋《感事》云:「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颇逼老杜。
宣靖之祸,自灭辽取燕始,韩子苍《挽中山韩师》云:「金絮盟尤在,灰钉事已新。」语妙而意婉,上句指韩,下句指童、蔡,作诗法当如此。
崔德符诗,幽丽高远,了不蹈袭,盖用功最深者。《观鱼》云:「小鱼喜亲人,可钓亦可纲。大鱼自有神,隐见谁能量。老禅虽无心,施食不肯尝。时于千寻底,霍见如龙章。」《桃花》云:「如何一朽株,孕此千亿花。虽云行且阑,明岁亦再华。岂知世上人,一老不复佳。」《过湖》云:「谁见诗颠颠发时,鄱阳湖里月明知。无人为觅昭华管,自卷秋芦片叶吹。」皆精诣可吟讽。
江端友,字子我,邻几之孙,靖康间以布衣召用。同时诗人感慨北狩南渡之作多矣,子我云:「楚欲图周鼎,汤犹系夏台。」又云:「比年荧惑犯南斗,何日燕人祭北门。」事的切而语回互。
江子我《咏象》云:「仓舒止用儿童计,亦能自知尔重轻。」盖用王内翰元之讥玩张相齐贤之语,但含蓄而不刻露尔。
朱希直七言如「几许少年春欲夏,一番梦事绿催红」,「过时不语莺解事,怕客深藏鱼见几」,「人间万事老无味,天下四时秋最愁」,五言如「剪茅编鹤屋,筛米聚鸡粮」,「灯昏鼠窥研,雨急犬穿篱」,皆警策不蹈袭。
前辈记朱新仲舍人「天气未佳宜且住,风涛如此亦安归」之联,取其自然,不烦斫削。然新仲此等句尚多,如《招郭侯饮》云「此时老子兴不浅,旦日将军幸早临」,如「何以报之青玉案,我姑酌彼黄金罍」,凡引用前人语,皆蟠屈排奡,使之妥帖。它句如「满地落花春病酒,一帘明月夜登楼」,「相亲多谢风标子,可款岂无潇洒侯」,「何从可觅秋消息,忽有先锋到白苹」,如「水篆行科斗,林妆转画眉」,若不经思而俱出人意表。《读杜诗》云:「纵之逼论剑,收之入《檀弓》。」尤前人所未发也。
刘屏山《题李忠愍集》云:「二帝蒙尘方幸朔,六臣奉玺更朝梁。」叙当时事,忠愤悲壮。尹少稷《闻伪齐入寇》云:「酬功不惜赏千布,送死惟堪缚一驴。」足与前句相上下。
先朝上元,驾御端门,示与民同乐之意而已。宣和间,灯尤盛,至于骑年连月,警跸夜出。尹少稷《靖康元夕》诗云:「景龙只是当时路,不见金钱打著人。」刘屏山亦云:「凄凉但有云头月,曾照当时步辇人。」皆记向来期门之事。
汴都角妓郜六、李师师,多见前辈杂记。郜即蔡奴也。元丰中,命待诏崔白图其貌入禁中。师师著名宣和,入至掖廷。顷见郑左司子敬云,汪端明家有《李师师传》,欲借抄不果。刘屏山诗云:「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亦前人感慨杜秋娘梨园弟子之类。
茶山《种竹》云:「馀子不足数,此君何可无。」上句虽非竹事,不觉牵强。《荔支》云:「绝知高韵倾珧柱,未觉丰肌病玉环。」上下句皆切,又妙于融化。《送别》云:「不堪相背处,何况独归时。」《行役》云:「一寸客亭烛,数声村舍鸡。」绝似唐人。
绍兴初,敌归我河南,识者知和约之不坚久。钱氏之后,自中原迁奉三世丧柩窆于越上,诸公皆为哀挽。茶山独云:「摸金千骑去,埋玉几人归。」可谓妙于用事。馀为袁守,项容孙被召过袁,言自其先世坟域在沙市者皆已迁葬公安,国愈蹙矣,士大夫得无感慨乎!
王嘉叟侍郎「柳色知春浅,钟声觉寺深」,「避虎连村静,分鱼一市腥」之句甚佳。
初以僧牒盐钞充军储,夏均父诗云:「坐食今添几支遁,煮盐那得百弘羊。」反本之论也。
士大夫当离乱时,有幸有不幸者。简斋云:「浮世身难料,危途计易非。」东莱云:「后死反为累,偷生未有期。」诵之皆可悲慨。
赵忠简当国,以近臣荐,起处士刘致中,至则赵去秦代之矣。刘报罢归。尹少稷柬之云:「徒然五侍从,不办一书生。」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去国自是台评然。王景文乃云:「真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亦笑云:「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作平声押了。」
陆放翁少时调官临安,得句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传入禁中,思陵称赏,由是知名。
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钳纸尾,摸床绫;烈士壮心,狂奴故态;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下泽乘车,上方请剑;酒宁剩欠寻常债,剑不虚施细碎仇;空虚腹,垒傀胸;爱山入骨髓,嗜酒在膏肓;手版,肩舆;鬼仔,天公;贵人自作宣明画,老子曾闻正始音;床头《周易》,架上《汉书》;温卷,热官;醉学究,病维摩;无事饮,不平鸣;乞米帖,借车诗;麴道士,楮先生;土偶,天公;长剑拄颐,短衣掩胫;已得丹换骨,肯求香返魂;子午谷,丁卯桥;洛阳二顷,光范三书;酒圣,钱愚;茶七碗,稷三升;一弹指,三折肱;天女散花,麻姑掷米;虎头,鸡肋;玉麈尾,金褭蹄;金鸦嘴,玉辘轳;客至难令三握发,佛来仅可小低头;百衲裙,双钩帖;藏经,阁帖;摩诘病说法,虞卿穷著书;读书十纸,上树千回;风汉,醉侯;见虎犹攘臂,逢狐肯叩头;天爱酒,地埋忧;一齿落,二毛侵;痴顽老,矍铄翁;曲肱,纵理;竹郎,木客;百钱挂杖,一锸随身;百瓮虀,两囤枣;炼炭,劳薪;铜臭,饭香;记书身大如椰子,忍事瘿生似瓠壶;笑尔辈,爱吾庐;僧坐夏,士防秋;麈尾清谈,蝇头细字;岩下电,雾中花;唐夹寨,楚成皋。《剑南集》八十五卷,凡八千五百首,别集七卷,不预焉,其似此者不可殚举,姑记一二于此。
近岁诗人,杂博者堆队仗,空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缚律者少变化。惟放翁记问足以贯通,力量足以驱使,才思足以发越,气魄足以陵暴。南渡而后,故当为一大宗。末年云:「客从谢事归时散,诗到无人爱处工。」又云:「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则皮毛落尽矣。
旧读杨诚斋绝句云:「饱喜饥嗔笑杀侬,凤凰未必胜狙公。幸逃暮四朝三外,犹在桐花竹实中。」不晓所谓,晚始悟其微意。此自江东漕奉祠归之作也。凤虽不听命于狙公,然犹待桐花竹实而饱,以花实况祠廪也,欲并祠廪扫空之尔。未几,遂请挂冠。
诚斋《挽张魏公》云:「出昼民犹望,回军敌尚疑。」只十个字,而道尽魏公一生。其得人心且为敌所畏,与夫罢相解都督时事,皆在里许,然读者都草草看了。
今人不能道语,被诚斋道尽。「宿草春风又,新迁去岁无。」「江水夜韶乐,海棠春贵妃。」「橘中招绮夏,瓜处屏伾文。」《东宫生日》。「晋殿吴宫犹碧草,王亭谢馆尽黄鹂。」「春归便肯平平过,须做桐花一信寒。」「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年年不带看花福,不是愁中即病中。」「升平不在箫韶里,只在诸村打稻声。」「六朝未可轻嘲谤,王谢诸贤不偶然。」「山根玉泉仰面飞,飞出山顶却下驰。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干两支。雷声惊裂龙伯眼,雪点溅湿姮娥衣。寄言苏二李十二,莫愁瀑布无新诗。」《题漱玉亭》。「羲和梦破欲启行,紫金毕逋啼一声。声从天上落人世,千村万落鸡争鸣。素娥西征未归去,簸弄银盘浣风露。一丸玉弹东飞来,打落桂林雪毛兔。谁将红锦幕半天,赤光天气贯山川。须臾却驾丹砂毂,推上寒空辗苍玉。诗翁已行十里强,羲和早起道无双。」《羲娥谣》。「子云到老不晓事,不信人间有许由。」《钓台》。
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天分也,似李白。
放翁云:「胆薄沽官酿,瞳昏读监书。」杜荀鹤云:「欺春止爱和醅酒,讳老犹看夹注书。」二联皆佳。
李伯记丞相《过海》绝句云:「假使黑风漂荡去,不妨乘兴访蓬莱。」与坡公「九死南荒吾不服,兹游奇绝冠平生」之句殆相伯仲,异乎李文饶、卢多逊穷愁无憀之作矣。
卿相陈魏公去位诗云:「病深老迫宜归去,莫作留侯范蠡看。」时公年五十四而其言如此。
艾轩《读江西诗》云:「神仙本自无言说,尸解由来最下方。」
山谷与坡公云:「只欠小蛮樊素在,我知造物爱公深。」屏山《问李汉老疾》云:「欲袖云门竹篾子,室中驱出散花人。」爱朋友之言也。白公云:「病与乐天相伴住,春同樊子一时归。」放翁云:「九十老农缘底健,一生强半是单栖。」自爱之言也。
陈邦光以金陵降敌,游士或题其先垄云:「牙郎一去杳无踪,惟有青青夹径松。若使人能全此操,松应合受大夫封。」其家执而讼于郡。某守饷士人酒遣去。牙郎用唐人卖国语。
范石湖《赏海棠》云:「忆向宣华夜倚栏,花光妍暖月光寒。如今蹋飒嫌风露,且只铜瓶满插看。」宣华,王蜀宫名也。
萧千岩机杼与诚斋同,但才悭于诚斋,而思加苦,亦一生屯蹇之验。同时独诚斋奖重,以配范石湖、尤遂初、陆放翁,而放翁绝无一字及之。今摘其律古精诣不甚费研寻者于此。「著语能奇怪,呼天与倡酬。」《中秋》。「疾走建德国,乃为渊明先。失脚堕榛莽,刘伶扶我还。」《和陶》。「乾坤生长我,贫病怨尤谁。」「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百千年藓著枯树,一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直愁斜日冻蜂知。」《古梅二绝》。「造化巧能相补得,破悭赊与一天秋。」《山中六月顿凉》。「一筇时到崔嵬上,有底勋劳得结扶。」「秋浩荡中遥指点,一螺许是定王城。」《渡湘》。「稚子推窗窥过雁,数峰乘隙入西轩。」「眼冷寒梢明数点,知他是雪是梅花。」「秋阳直为田家计,饶得渔村一抹红。」真诚斋敌手也。
故参与龚公行役过一山,有老木参天。再过其山,童矣。居人云:「巨室以此造室。」公纪以绝句云:「千章古木转头空,去与人间作栋隆。未必真能庇寒士,不如留此贮清风。」晦翁后见此诗,叹曰:「此龚公一生诗谶。」意谓公初为谏官,负重名,晚不必为执政也。
黄初季野,名士也。既登第,梦妇人素服,扇上题云:「恨君青袖短,误妾白罗妆。」季野遂不肯婚。余大父著作与之友善,责以嗣续大义。陈魏公素重其人,以聂夫人女弟归之。既娶,宛然梦中所见者。季野果夭,无子。大父葬之于吾家祖茔。
李雁湖《悼亡》云:「一杯漫道愁能遣,几度醒来错唤君。」然元稹已云:「怪来醒后傍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此尤是暗合。若四灵「唐碑入宋稀」,与唐人「隋柳入唐疏」之句,则是明犯。
安晚丞相《昭君》诗云:「解携尤物柔强国,延寿当年合议功。」意新而理长。
杭相李文靖乞去,《题六和塔》云:「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高续古《题四圣观》云:「射熊馆暗花扶屐,下鹄池深柳拂舟。」极藻绘追琢之功,二宋殆不能过。晚兼都官,《题直舍》云:「无诗如郑谷,有发似冯唐。」亦警策。
赵忠定当国,招蔡季通,不至,犹坐赵党,谪死道州。伪禁方严,朱文公题其墓云:「有宋西山先生蔡季通之墓。」章泉泣之云:「鹃叫春林辱赠诗,雁回湘浦忽传悲。兰枯蕙死迷三楚,雨暗灯昏碍九疑。蚤日力辞公府檄,暮年名入党人碑。乌乎季子延陵字,不待鑱词行可知。」是时章泉句律如此,宜为一世所宗。晚年诗太坦率,几于凤德之衰矣。
赵南塘《挽馀干相》云:「柩前留素仗,帘下进黄袍。」语简而事核。又云:「汉阁新图迥,秦筝旧曲长。」《挽巩仲至》云:「万卷非其祟,单方或以封。」有无穷之味。《和韩仲止怀蹈中弟》云:「《黄台瓜辞》可怜美,老根连蒂摘都稀。风流遂至尔身尽,衰病况堪吾道非。少日槊旗豪索酒,暮年丝竹泪沾衣。人生到此将何遣,一卷《南华》坐掩扉。」《立春》云:「苍规不与圆生智,白发惟添老在身。」绝句云:「我欲将君洞庭野,斜河澹月听云和。」要妙之音也。
端平初,除拜一新,赵南塘起散地,掌内制,元夕觞客,客散家集,有《观傀儡》诗云:「酒阑有感牵丝戏,也伴儿童看到明。」馀谓康节「遂令高卧人,欹枕观儿戏」之句,盖局外旁观者之言尔,若同局而为此言,似乎未可。
南塘评蹈中诗体貌,节奏似韦、谢,信有之。至于「慕先儒而遐想,挽名流以自近」,则居然悬隔。南塘惜其未拨弃浮论,可谓名言。其豪心侠气极力揩磨不尽,不若南塘之近道也。《题会春苑》云:「草荒故苑几春风,尚想花开春树红。欲问当时马王事,寂寥残照野亭中。」《寒食》云:「人家插柳春将过,时节浇松老未归。」《挽赵从善尚书》云:「先朝怀族远,平世责人深。」皆于近体中有远意。
亡友临川曾景建,博学强记,无所不通。工诗,有《金陵百咏》。《同泰寺》云:「此身终属侯丞相,谁办金钱赎帝归。」《澄心堂纸》云:「一幅降笺何用许,价高缘写宋文章。」《荆公书堂》云:「愁杀天津桥上客,杜鹃声里两眉攒。」皆峭拔有风骨。其少作云:「九十日春晴意少,一千年事乱时多。」佳句也。
曾景建《送蔡季通赴贬》云:「四海朱夫子,徵君独典刑。青云《伯夷传》,白首《太玄经》。有客怜孤愤,无人问独醒。瑶琴空琐匣,弦绝不堪听。」其后景建亦坐诗祸,谪舂陵而卒。
建人朱复之,字几仲,多材艺,为诗有思致。《初夏》云:「忽听夏禽三五弄,新红突过石榴枝。」《秋日》云:「红蕖老去羞明镜,推让朱荣上蓼梢。」视赵紫芝「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之句,尤觉工致。
黄天谷,名春伯。白玉蟾,姓葛名长庚,皆自言得道,后死乃无它异。二人颇涉文墨,所至墙壁淋漓挥扫,能耸动人。谷有诗云:「半篙春水一蓑烟,抱月怀中枕斗眠。说与时人休问我,英雄回首即神仙。」常访蟾,值其出,题壁云:「怪访怪,怪不在。茅君山,来相待。」
侂胄既诛,或托巢鸟以讥当时朝士云:「众鸟不喜亦不悲,又复别寻高树枝。」
丁卯和议,敌索首谋,函首予之。或为乐府云:「宝莲山下韩家府,主人飞头去和虏。」高九万吴山绝句云:「拂晓官来簿录时,未曾吹彻玉参差。傍人不忍听鹦鹉,犹向金笼唤太师。」
范石湖座上客有谈刘婕妤事者,公与客约赋词,游次公先成,公不复作,众亦敛手。游词云:「暖霭烘晴籞,锁垂杨、笼池罩阁,万丝千缕。池上晓光分宿雾,日近群芳易吐。寻并蒂、栏边凝伫。不信钗头双凤去,奈宝刀、被妾先留住。天一笑,万花妒。 阿娇好在金屋贮。甚秋风、易得萧疏,扇鸾尘污。一自昭阳宫闭后,墙角土花无数。况多病、情伤幽素。百花台上空白露。望红云、杳杳知何处。天尺五,去无路。」次公字子明,定夫诸孙,礼部侍郎操之子,诗词皆工。
「疏明瘦直,不受东皇识。留取伴春应肯,万红里、怎著得。 夜色何处笛,晓寒无奈力。若在寿阳宫院,一点点、有人惜。」王澡身甫《落梅词》也。身甫尝为太常博士。
潘枋,字庭坚,落笔皆不凡。有《镡津怀旧》词云:「怕见倚栏干,阁下溪声阁外山。空有旧时山共水,前欢。暮雨朝云去不还。 想是蹑飞鸾,月下时时认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余涉世龃龉,每诵欧公「平生名节为后生描画略尽」之言,辄为慨然。晚逐于朝,交游皆掉臂去,惟汤伯纪寄诗云:「唐朝空自贵宏词,科目何尝得退之。掌制徒闻夸子厚,残篇仅见命敦诗。堪嗟实录无完传,太息淮西有后碑。寄语莆田紫薇老,文章盖世例如斯。」余固不足以当此诗,然在西掖草制七十,不止一首,伯纪未之见耳。
后村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