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宫室·西苑三
循池岸而南为日知阁,阁后左门东南为春及轩,轩左为交芦馆,又左为芸斋。《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日知阁建石梁上,其下为水闸,太液池水从此出,达于织女桥。阁额为圣祖御书,阁内皇上御书额曰「漱玉飞珠」。联曰:「秋月春风常得句,山容水态自成图。」又联曰:「境静趣无穷,鱼跃鸢飞同活泼;水流机不息,瀑淙雪净总鲜新。」皆御书。
乾隆二十三年御制《交芦馆》诗:蜃窗恰对玲珑壁,游目通明俯碧湖。鸥鹭菰蒲都自在,便因相见悟交芦。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日知阁》诗:阁据飞淙表是处为太液尾闾,阁名皇祖所题
,璇题号日知。机参贤者语,情见圣人辞。既凛无忘义,又如默识时。曩予成荟说,自审每惭斯。
又御制《春及轩》诗:山复水之涯,苔苏柳已丝。熙春及节句,触目会心时。念彼西畴事,廑吾东作思。英英常荟蔚,膏雨愿如期。
又御制《芸斋》诗:古芸馡馥小窗明,研净瓯闲道趣生。曾是少年绩学处,只惭两字曰躬行。
臣等谨按
交芦馆诸处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芸斋稍南为宾竹室,室南为蕉雨轩。《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宾竹室内联曰:「自是林泉多蕴藉,依然书史得周旋。」蕉雨轩联曰:「春泉石罅淙声细,新竹风前弄影娑。」北室联曰:「禽鸟杂歌传户外,箖箊爽籁下云标。」
乾隆二十一年御制《宾竹室》诗:月下檀栾影,风前淅飒声。箨兮吹汝和,夷也圣之清。等度真潇洒,安排岂墄平?便应延入幕,底镇傲南荣。
又御制《蕉雨轩》诗:十笏幽居益洒然,轴蕉簪石小庭前。临窗恰称听春雨,万琲骊珠摐绿天。
臣等谨按
宾竹室、蕉雨轩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蕉雨轩南曰云绘楼。楼西有室,曰「韵磬」。又西南为清音阁。《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云绘楼三层北向。联曰:「道堪因契真佳矣,画岂能工有是夫。」又曰:「众皱峰如能变化,太空云与作浮沉。」清音阁联曰:「宫商之外有神解,律吕以来无是过。」阁上下与云绘楼通,有门曰「印月」,门外东南则船坞也。
乾隆二十五年御制《云绘楼》诗:棣通景物斗韶妍,又见鱼鳞皴远天。水墨丹青争献技,东皇宁许一家专?
乾隆二十六年御制《韵磬居》诗:风水相吞吐,磬声出碧粼。自成宫与角,底辨主和宾。似矣彭蠡口,居然泗水滨。东坡笑李渤,盖是特欺人。
臣等谨按
云绘楼、韵磬居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清音阁沿堤而南为同豫轩。《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同豫轩东室联曰:「鱼跃鸢飞参物理,耕田凿井乐民和。」内室额曰「大圆镜」,曰「小方壶」。联曰:「夏屋畅清,吟风篁半岭;春城通晓,望烟树万家。」西室联曰:「丽日和风春澹荡,花香鸟语物昭苏。」
乾隆二十二年御制《同豫轩得句》:因迥为高得轩榭,蜃窗俯处见闾阎。对时育物恒关切,士习民风藉验觇。春色满皇州入咏,后乐以天下同忺。心殷保泰戒鸣豫,《周易》分明注福谦。
乾隆二十八年御制《同豫轩》诗:碕岸周遭镜影皑,中央金碧焕瀛台。东南缀景兹堪憩轩在瀛台东南
,西北遵王方递来时回部极西爱乌罕部之爱哈莫特沙汗及哈萨克西部乌尔根齐部之哈雅布汗、启齐玉苏部之努喇丽汗巴图尔汗以次奉表贡马
。窗俯六街验蕃庶,民犹三代慎栽培。曰同固可然艰矣,言倡斯非益戒哉!
乾隆三十年御制《同豫轩》诗:新旧萃藩封,三接不可缺。赉与宴并行,所以联情悦。涓休月之六,嘉飨答韶节。同豫此临憩,紫光阁名,赐宴之所
待整设。轩墀既静佳,瓯研亦清洁。羲经在棐几,玩象观辞说。雷出地奋轧,抚辰敬斯切。
乾隆三十六年御制《同豫轩》诗:西苑例春宴,南池憩晓餐轩在液池南岸,紫光阁赐宴外藩每先临此,传餐待备
。徘徊聊待备,吟咏适清欢。篆鼎非烟结,华灯是昼看。豫同中与外,家法永绥安。
臣等谨按
同豫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同豫轩后为鉴古堂。左为「香远」,右曰「静柯」。《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鉴古堂皇上御书联曰:「心触清机亲翰墨,目游润景足精神。」香远室联曰:「鸢飞鱼跃天机锦,秋月春风大块章。」静柯室联曰:「会心多野趣,契理谢言诠。」香远室西有静室,额曰「自在观」,山下有室,额曰「鹭涛」,皆御书。
乾隆二十三年御制《鉴古堂》诗:壁号图书聚,筵惟翰墨摊。常怀三鉴对,宁棘一身安?无逸凛明训,与稽惬古欢。顾名思义处,所愧是贞观。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静柯室》诗:书室萧然号静柯,乔枝窗外自婆娑。蓦思庾信方点笔,兴寄东阳得几多。
乾隆二十五年御制《香远室》诗:可远观犹不可亲,色香一例净无尘。山阴镜里如相访,仿佛其人是贺循。
臣等谨按
鉴古堂诸处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瀛台之南,隔池相对者,为宝月楼。《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宝月楼乾隆戊寅年建,与同豫轩、茂对斋东西相望,北对迎薰亭,南临皇城。楼上恭悬皇上御书额曰「仰观俯察」。联曰:「佳兴四时同,图呈苑里;清光千里共,鉴彻池心。」楼下东室北间,额曰「错绣」,曰「卷绡」。联曰:「云容水态从头会,秋月春风取次拈。」又曰:「玉宇近高寒,栏凭十二;庆霄增朗彻,界俯三千。」又曰:「烟云舒卷揽胜赏,松石古淡怡远情。」南室额曰「芳援」,曰「玉萃」。联曰:「云敛琳霄目因迥,水澄兰沼意俱深。」又曰:「写影水中央,万川同印;澄辉天尺五,一镜常悬。」又曰:「风物似登瀛,景呈瑶岛;云山疑罨画,影漾金波。」宝月楼西为茂对斋,联曰:「舒卷天真任岚霭,飞沉自得乐禽鱼。」茂对斋右为涵春室,室内额四,曰「花港」,曰「渌净」,曰「鱼乐」,曰「晚春」,皆御书。斋西为延赏亭。
御制《宝月楼记》:文有神会,落笔可以千言;兴有时来,待机不妨数岁。《宝月楼记》之作,迟速盖有如是。宝月楼者,介于瀛台南岸适中,北对迎薰亭,亭与台皆胜国遗址,岁时修葺增减,无大营造。顾液池南岸逼近皇城,长以二百丈计。阔以四丈许。地既狭,前朝未置宫室,每临台南望,嫌其直长鲜屏蔽,则命奉宸既景既相,约之椓之。鸠工戊寅之春,落成是岁之秋。久欲为记,辄以片时来往,率即成咏罢辍,兹始叙而记之。盖是楼之经始也,拟以三层,既觉太侈,则减其一,延不过七间,袤不过二丈。据岸者十之四,据池者百之一。池不觉其窄,岸不觉其长。拾级而登,布席而坐,则云阁琼台,诡峰古槐,峭蒨巉岩,耸翠流丹,若三壶之隐现于镜海云天者,北眺之胜概也。凭窗下视,迥出皇城,三市五都,隐赈纵横,贾贸鬻,列隧百重,华盖珂马,剑佩簪缨,抚兹繁庶,益切保泰与持盈,此则南临之所会也。于东则紫禁紫微,左庙右社,规天矩地,因上因下,授时顺乡,玉堂金马,惭茅茨于有虞,法卑室乎大夏。奉此宫室,每同汉文恐羞之情也。而其西则西山起伏连延,朝岚夕霭,气象万千,春雨霂而农兴,秋霜落而林殷,是又神臬绣壤,下视三都与两京也。楼之义无穷,而独名之曰宝月者,池与月适当其前,抑亦有肖乎广寒之庭也。夫人之为记者,或欣然于所得,而予之为记常若自讼,是宜已而不已,予亦不知其何情也!系以辞曰:楼之耸惕,居高以悚。楼之廓坦,吾心以乐。乐与民同,悚励己恭。乐不忘悚,乐斯益永。谓悚匪乐,悚不可药。摛辞壁间,因识意之所存。
乾隆三十三年御制《茂对斋》诗:因迥得高斋,俯临见闤闠。羲经可观象,颜之曰茂对。玩辞既呈外,保泰亦殷内。先王贵因性,夫何劳智慧。
又御制《涵春室》诗:东皇弗偏党,物物付以春。此室名曰涵,其意何所云?譬如天地间,人乃一粒存。心则粒之粒,量与天地均。以此例吾室,含春宁有垠。享帚不为私,与物常同仁。
又御制《延赏亭》诗:役情书史亦糟粕,契理鸢鱼总道机。试问亭中延赏者,究于何处获心依?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题宝月楼》诗:南岸嫌长因构楼,楼临直北望瀛洲瀛台皆前明所建,惟南岸向无殿宇,故为楼以配之
。一泓水镜呈当面,满魄冰轮映举头。金掌夜盘流沆瀣,玉街晨佩响琳球楼临皇城,俯视可见长安门朝骑
。康家佳句谁能继,处上常殷保泰谋。
乾隆二十七年御制《宝月楼六韵》:钧轴青旗转,璇玑玉烛调。高楼春可望,斜汉月恒邀。旭霭占多谷是日谷日
,露湑咏蓼萧。敬思九功叙,敢诩八瀛朝?彩燕翔屏绮,银花压胜韶。晚来钩影挂,欲钓上元宵。
乾隆三十年御制《涵春室》诗:春节虽迟日是月十四日始立春
,春意递新年。雪积祥玉花,爆腾瑞霭烟。宫城近六街,市语何喧阗?昨岁幸遇丰,物价平于前。婚嫁率乘时,景象熙京廛。可遽云返朴,通经贵达权。
乾隆三十三年御制《宝月楼》诗:淑气渐和凝,高楼拾级登。北杓已东转,西宇向南凭楼临长安街,街南俾移来西域回部居之,室宇即肖其制
。门户新粘帖,街衢早鬻灯。团圞三五近,眺赏又何曾上元例在御园陈烟火,此楼从未赏节
。
乾隆三十四年御制《宝月楼》诗:冬冰俯北沼,春阁出南城楼近倚皇城南墙
。宝月昔时记向作《宝月楼记》粘壁
,韶年今日迎。屏文新茀禄,镜影大光明。鳞次居回部墙外西长安街内属回人,衡宇相望,人称回子营,新建礼拜寺正与楼对
,安西系远情。
乾隆三十七年御制《宝月楼》诗:两层杰阁出城头楼在液池南岸,倚皇城墙,俯临城外
,春色皇州俯满眸。素壁彩屏新换帖,碧檐银魄始垂钩。丹梯那似惠连陟,玉斧何须吴质修?宝月名楼亦已久,几曾玩月一登楼。
臣等谨按
茂对斋诸处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仁曜门西为结秀亭,亭西为丰泽园。《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仁曜门西,屋数楹。圣祖仁皇帝养蚕处也。建亭于桥,榜曰「结秀」。又西一水横带,稻畦数亩,为丰泽园。圣祖每亲临劝课农桑。世宗宪皇帝岁耕耤田,先期演耕于此。我皇上举行旧典,率循不废。仰见圣圣相承,勤民务本之至意云。
乾隆二十三年御制《结秀亭》诗:亭临七月验豳风,锄雨犁云凭览中。环秀当年定远近《金史·章宗纪》:「承安元年六月幸环秀亭观稼。」《日下旧闻》采入,当在今西苑地
,劭农今古意还同。
臣等谨按
结秀亭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御制《丰泽园记》:西苑宫室皆因元、明旧址,惟丰泽园为康熙间新建之所。自勤政殿西行,过小屋数间,盖皇祖养蚕处也。复西行,历稻畦数亩,折而北,则为丰泽园。园内殿宇制度惟朴,不尚华丽。园后种桑数十株,闻之老监云:皇祖万几馀暇则于此劝课农桑,或亲御耒耜。逮我皇父缵承丕业,敬天法祖,世德作求。数年以来,屡行亲耕之礼,皆预演礼于此。乃知圣圣同规,敦本重农,用跻天下于熙皞之盛。若瀛台之建于有明,飞阁丹楼,辉煌金碧,较之此园固为美观,而极土木之功,无益于国计民生,识者鄙之。行一事而合于天心,建一园而合于民情,身率先而天下丕变,吾于是乎知皇祖、皇父之为首出之圣也。
御制《辛亥仲春上幸丰泽园演耕耤礼上躬四推命臣等终亩恭拟应制十韵》:大地阳和淑景韶,潜苏土脉应风条。洪钧普扇百昌序,大造均舒万物调。翠辇临耕旗闪烁,金舆载驾玉锼雕。行行西苑停銮辂,泛泛天池荡画桡。帝耒四推膏壤沃,皇躬一垡甫田遥。先期已见寅恭懋,终亩还思教泽饶。种布期生连理穗,垄开愿长九岐苗。追思圣祖观耕地,却值吾皇演礼朝。丰稔岁功九有遍,太和景象万方昭。放勋久颂尧功茂,协帝重瞻舜德超。
乾隆九年御制《丰泽园演耕耤礼》诗:千亩将临耤,三推预习耕。脉膏方起动,节序过清明。礼以勤农重,诗因触念成。犹思终亩教丰泽园演耕礼皇考时屡行之,曾奉命终亩
,望岁倍关情。
乾隆十二年御制《丰泽园演耕》诗:霁霭光烟向远低,演耕丰泽台西。今年却先春三月耕耤常行于三月,今岁节气早,故在二月
,前日欣沾雨一犁。缅想芳型农重也丰泽演耕自皇考始行之,后遂以为例
,仰承渥泽志钦兮。上林太液增新景,黛耜青箱凑好题。
又御制《丰泽园嘉谷既获命大学士九卿观之兼成近体八韵》:我皇祖以农桑为重,于瀛台之西别建一园,黍高稻下,左右区分。蚕屋桑畴,后先相望。验田功而重本计,贻训良深。皇考年举耤田之礼,每先期演耕于此。予小子仰圣踪之同揆,其敢弗[B194]?兹当万宝告成之际,王畿遍览而旋,越我弄田,亦登嘉谷。对时有喜,点笔成章。 较晴量雨一年中,家法廑农圣圣同。倬彼公田经舜步,钦兹本务对豳风。三春于是青箱播,九夏曾看玉蓏芃。实好实坚欣始遇,维穈维芑类皆充。茎茎尺穗真希见,颗颗圆玑允化工。快目稍酬祈国志,因心敢懈凛渊衷。勤耕时溉兼逢岁,山左江南可遍丰。鹭序传观休进颂,先忧后乐事何穷?
乾隆十四年御制《丰泽园演耕》诗:帝耤耕将举,苑卿甸早治。多因重稼穑,讵祇习威仪。沃壤南东矣,新犁往复之。鸟鸣春欲半,蠖屈土全滋。农父荷锄立,亲藩布种随演耕之礼自皇考始之。耕耤则司农布种,三王五推。此则率以亲藩布种,用训勤农,遂成典制云
。淰云欣有渰,膏泽被无私。每以试耕日,频思观礼时。豳郊宛在目,不必咏周诗。
又御制《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奏凯金川率领诸将士还朝锡宴丰泽园用昭饮至之典即席得长律一首》:卡撒功成振旅归,升平凯宴丽清晖。两阶千羽钦虞典,六律宫商奏采薇。湛露应教颁幕殿,甘膏更庆遍春畿。持盈保泰谘同德,偃武修文凛敕几。
乾隆十七年御制《丰泽园演耕》诗:春暮西园届演耕,土膏动处物勾萌。勤农知稼承家法,漫拟惟循典故行。夜雨虽微足浥尘,润含烟柳绿丝新。西山又见英英吐,优泽惟期近远匀。太液东风送画船,到来京兆奉丝鞭。盛仪略较农坛杀去声
,汉典由来有弄田。农衣农具错综陈,意在毋忘农苦辛。瞥眼回思成隔岁,昨年江国为观民去岁未曾耕耤故云
。
乾隆十八年御制《丰泽园演耕》诗:耕耤前辰例演耕,无非民事廑躬行。仗排上苑春风丽,土润新犁时雨晴。种布从教付林监,耒陈不必命农卿耤耤,司农进耒耜布种,演耕则先陈耒耜,以奉宸苑卿布种,盖皇考定制,遂为典故云
。宪皇家法过周制,肯播伊予敢懈诚。
乾隆二十一年御制《丰泽园》诗:辘冰床度,因临丰泽园。试耕还有待园北为每岁试耕之地
,问景略堪存。竹重琅玕节,麦培饼饵根。闾阎增富庶,未可禁人喧。
乾隆二十三年御制《丰泽园演耕作》:丰泽春犁习,良规圣考留。那忘随种日,忽作教耕秋雍正年间,皇考演耕,常敬随布种。是日命皇子等随行礼,因而有感
。无逸聪听训,知艰慎率猷。陇头偶回顾,殊似服先畴。
乾隆二十九年御制《丰泽园演耕作》:丰泽真丰泽,端因习礼临。垡无千亩远,润过一犁深。往岁逢曾罕,三农喜不禁。回思播种日雍正年间皇考演耕于此,每随播种
,重穑教垂今。
乾隆三十一年御制《丰泽园演耕作》:耤礼行将举,弄田先习耕。仰窥垂制意丰泽园为皇考每岁躬耕耤田预行演耕之地
,特寓重农情。金耜翻土润,青箱播谷精。林鸠偏入听,唤雨一声声。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丰泽园》诗:亭榭各标额,总名丰泽园。当年廑农圃园规制朴素,环以桑径稻畦,皇祖时建为几暇劝课农桑之所,因赐名丰泽云
,此日缅文言。适以习耕至,对斯古屋存。何当霈甘雨,生意揽前轩。
臣等谨按
丰泽园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丰泽园门内为敦叙殿。《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敦叙殿旧名崇雅殿。乾隆壬戌,宴王公宗室于此,联句赋诗,因移崇雅额于别殿,易名「敦叙」。殿内额曰「睦亲九族」。联曰:「彝训念贻谋,本支百世;仙源长笃庆,华萼一堂。」又曰:「玉水涵波远,琼枝浥露荣。」皆皇上御书。
御制《敦叙殿柏梁体联句诗序》:乾隆丙寅秋八月,式宴王公宗室于瀛台之敦叙殿,法皇祖也。惟时朕诸叔父列王爵者四人,皇弟封王者二人,皇子三人,宗室王公有爵者三十二人。念我群从子侄孙姓之同出自皇祖者,或俟封或爵不至与宴之列,十年以来,未举和会之典,亲亲之谊疏焉,则亦命入今日之座,凡六十有二人。其以事故是日未至者复五十馀人。于戏!自黄虞以来,有大德者之得其位、得其禄、得其名寿如我皇祖者其谁耶?即子孙之繁衍,虽文王不得尚之。使目前之振振揖揖我皇祖皇考式临式凭,予与诸弟兄子侄孙姓称觞献寿于其间,其愉悦鼓舞又当何如?欢极而戚,固情之所必至也。然今日之宴会,我皇祖、皇考实式临之,实式凭之。诸伯叔父自当以予言为不谬也,则又洒然以怡焉。昔汉武帝柏梁之宴,同姓者惟梁王武及宗正安国而已,其馀皆群臣,然尚以此留诗。唐明皇改集仙殿为「集贤」,吁俊之义尚矣,而周亲未与,亦阙典也。朕今易崇雅为「敦叙」,以纪今日之事。复倡为首句以俟众作之成。凡今兹之掞藻得句者,皆我皇祖皇考遗教之所垂也,又何必举金谷之例乎?
乾隆二十一年御制《敦叙堂》诗:敦叙名堂始自予,每来欲去且徐徐。齐家治国从来重,木本水源未可疏。琼壁联吟七字在,锦筵回首十年馀。会当岁美还几暇,行苇和欢更继初。
臣等谨按
敦叙殿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敦叙殿东为菊香书屋,殿后为澄怀堂。《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澄怀堂额为圣祖仁皇帝御书。康熙初年,词臣尝于此进讲。堂内额曰「观众妙」。联曰:「心田喜色良先玉,鼻观真香不数兰。」东室联曰:「偶在参天一,间凭味道腴。」菊香书屋联曰:「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霏清净香。」
乾隆七年御制《澄怀堂》诗:细草轻莎绿满堂,荷风槐雨酿新凉。池塘澄彻鸥朋集,帘幕萧闲燕子翔。四壁图书鉴今古,一庭花木验农桑。金猊篆袅澄怀永,民事艰难子细商。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澄怀堂》诗:书堂构丰泽,七十有馀年。佳境春光驻,圣人宝额悬堂额皇祖御笔也
。席珍常接引康熙初年,儒臣率于此进讲
,义府足周旋。讵止羹墙慕?绍闻励勉旃。
乾隆二十八年御制《菊香书屋》诗:屋无长物有诗书,暂尔盘桓意淡如。四季渊明趣具足,东篱欲笑尚拘虚。
臣等谨按
澄怀堂、菊香书屋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澄怀堂北有楼,榜曰「遐瞩楼」。《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遐瞩楼上下七楹,楼上联曰:「体物岂缘夸丽藻,抚时端藉励雄心。」又曰:「千叠云峰空外迥,三农雨露望中深。」楼下联曰:「窗通碧水苍山外,人在光风霁月间。」东室联曰:「拟景真无尽,会心迥不同。」西室额曰「图史自娱」。联曰:「点缀云峰留玉宇,参差水榭引朱船。」
乾隆六年御制《遐瞩楼》诗:宇空千里近,楼迥一窗虚。坐久尘氛远,旷怀寄太初。溪田围绿野,乐事在桑麻。一幅豳风景,凭高玩岁华楼在丰泽园中,康熙年间所建
。涵元朔气通,松桧镜光中。南望仙壶景,蓬瀛不在东涵元,瀛台殿名也,在丰泽园之南
。雕甍焕蚪龙,飞阁连云汉。芸编散古香,乐此不知倦。林空帷乍卷,冰合镜逾明。登览非娱目,凭观万物情。
臣等谨按
遐瞩楼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丰泽园西有亭,曰「荷风蕙露」。与亭相对有门。入门为崇雅殿。殿后东为静憩轩,西为怀远斋,后有台。其南隔水相对为纯一斋。《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荷风蕙露亭相对有门。南面石刻额曰「静谷」。联曰:「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轮奇秀;青阴留竹柏,四时不改茏葱。」北面石刻额曰「云窦」。联曰:「月地云阶,别向华林开静境;屏山镜水,时从芳径探幽踪。」崇雅殿东室联曰:「乍雨乍晴春事好,宜诗宜画物华殊。」西室联曰:「翠合三山连阆苑,波涵一镜俨蓬瀛。」又曰:「金猊霭入瑶编润,玉树花均蔀屋香。」临水北向有台,额曰「歌舞升平」。联曰:「水中楼阁浮青岛,天上笙歌绕碧城。」纯一斋额为圣祖仁皇帝御书。斋内联曰:「烟景满前供妙墨,芳洲随处引清游。」
乾隆二十八年御制《静憩轩》诗:假山岁久真山似,峭蒨闲房静憩宜。消得一年来几度,自嫌结构属多为。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静憩轩》诗:塔侧文轩小憩迟轩在永安寺白塔旁,即万岁山广寒殿旧址也
,墨壶琴荐雅相宜。风铃替戾松窗外,长短声中托静思。
臣等谨按
丰泽园之静憩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纯一斋》诗:在丰泽园中,皇祖御额也。 过雨乘晨爽,游园憩旧斋。即今对景日,仍昔重农怀。绨几披芸简,松檐仰古钗。两言赅众义,未易涉津涯。
乾隆三十七年御制《怀远斋》诗:方寸不为小,万里讵云遥?何须称芥纳,至理原自昭。书斋才几楹?寰区量可包。怀远向所题,非为去声
揽景撩。百世筹永图,兆姓思艰劳。循名欲责实,吾宁徒游遨。
臣等谨按
纯一斋、怀远斋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德昌门西,有门东向,入门循山径而南,为春耦斋。《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春耦斋在丰泽园之西,斋东室联曰:「即事既多美,托好有常因。」又曰:「晓露兰陔外,香风禾陇间。」又曰:「心淡水木秀,兴幽鱼鸟同。」西室联曰:「林薄浓阴藏别院,汀洲新水涨前津。」阁上联曰:「萦洄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又曰:「润浥云霞气,真参泉石灵。」斋后楹恭悬御书额曰「云木含秀」。
御制《春耦斋记》:语云:周过其历,秦不及期。班固美其亲亲贤贤,固本众建,至鄙秦以子弟为匹夫,骨肉失藩卫。其然,岂其然哉!夫秦之失,贾谊论之详矣。辟封建之议,则莫过于柳宗元。而周之所以过其历,后世鲜有发厥旨者。盖自后稷、公刘,世以重农为务,惟土物爱,知稼穑艰。至于文武成康,犹是道也。立我烝民,祈天永命,诗书所叹,略同一轨。国家龙兴东海,较之周家艺荏菽乃场疆者,固有不同。而天下初定,礼乐未遑,即举祈谷之祭,下力田之诏。我皇祖建此丰泽园于西苑,以劭树艺而较晴雨。至于皇考,岁举耕耤之典,必先演耕于园北弄田。以视周家世业肯获者有过无弗及。予小子聪听祖考之彝训,亦惟是无逸作所民本食天之念,拳拳无懈。不敢以一己之贵而忽万姓之穷,不敢以四方之丰而忘一隅之歉。二十一年以来,此物此志也。园之内有斋,兹以「春耦」名之,而阐其说如右。《石渠宝笈》中旧藏唐韩滉《五牛图》,农部尚书蒋溥因进其父故大学士蒋廷锡仿项圣谟摹本,继又得项圣谟卷。古今名迹一时会合,良称艺苑胜事。夫服畴力穑,牛之资用最巨。并贮斋中,每一展观,如见洪縻缥轭,驯扰膏壤间,然予知依务本之意所为在此不在彼耳。
乾隆二十二年御制《春耦斋》诗:行春得馀暇,小憩临春耦。举趾彼尚迟,于耜吾何有?不可无此意,以身先去声
黔首。华灯悬绮缀,丽景罗菱牖。所乐讵在兹,康年冀施厚。
又御制《春耦斋》诗:春耦邻丰泽,田犁岁演公。代耕因展义今春因南巡例以苑丞代耕
,即目每祈丰。旸雨今年若,黍禾夏日芃。五牛致十五斋中贮韩滉《五牛图》,并项圣谟、蒋廷锡所仿二卷,共为十五云
,考牧可因通。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春耦斋》诗:绿竹丛中诘径幽,绮窗玉砌俯澄流。每因耕礼于时憩,试问农人得此不?宝穑绥丰真胜赏,墨林契要亦优游。斋虽老屋额新署,妙迹缘收十五牛唐韩滉《五牛图》真迹,项圣谟、蒋廷锡俱有临本,并贮斋中
。
乾隆二十八年御制《春耦斋》诗:片刻传餐去,畅春将问安。五牛聊阅古是斋贮韩滉《五牛图》,向有记
,一垡尚馀寒。农务惟心廑,春光举眼看。行当试耕候,谘尔上林官。
臣等谨按
春耦斋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云木含秀隔池相对,有延楼数十楹,榜曰「听鸿楼」。由径南折而东,面北为植秀轩。《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听鸿楼上下五十有四楹,与春耦斋相对。联曰:「远翠霭晴岚,四山图画;清风生爽籁,万竹笙竿。」东室联曰:「烟霞表里因心静,天水空门触目新。」又曰:「每因物表延遥寄,似与天游得静陶。」又曰:「风前竹韵金轻戛,石罅泉声玉细潺。」西室额曰「神观萧爽」。联曰:「镜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
植秀轩联曰:「几群鸾鹤随吟管,四面芙蓉入绿纱。」
乾隆二十二年御制《听鸿楼》诗:太液轻冰未解池,候惟北矣到来迟。高楼试可如斯听,春色何妨许共知。
乾隆三十一年御制《听鸿楼》诗:延楼俯液池,春水恰生时。人字传声矣,今朝乍听之。衡阳来应节,塞北去如期。目送曾何谓?吾惟戒在兹李白《鞠歌行》「双目送飞鸿,戒心不在贤」之意
。
乾隆二十二年御制《植秀轩》诗:伏中移竹罢,雨后到轩初。清听入窗牖,疏观映砌除。宁惟将俗远,兼可学心虚。设以菁莪拟,育才亦起予。
乾隆三十一年御制《植秀轩对竹有会》:山轩名植秀,四面围绿竹。试问植物中,秀应让谁独?一解
竹亦有秋时,梢头叶或黄。不争众木青,节概故异常。二解
雨于春夏交,南多北艰致。补助在人为,汲水课浇埭。三解
暇即课浇埭,园人前致辞。权且不宜浇,缘埭抽笋时。四解
问其故何为,水多笋屈曲。匪爱实害之,郭橐言可复。五解
若然云栖林,地洳雨且淫。何以行鞭时,十丈拔森森。六解
对曰此实异,雨乃天膏赐。井寒河或污,其水不同致。七解
情知此巧言,不复斥其非。浇竹犹小事,戒在莫予违。八解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植秀轩》诗:休夸凤影与龙文,雅称去声
敲风而拂云。况是卉中君子节,可能培植不斯勤。
臣等谨按
听鸿楼、植秀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植秀轩折而西为石池。度池穿石洞出为虚白室,又南有亭,曰竹汀亭,南为爱翠楼。《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虚白室三楹东向,北室联曰:「景向淡中宜藻缋,山从老处见精神。」南室联曰:「连林新绿间旧绿,入户泉音复鸟音。」
乾隆二十二年御制《虚白室》诗:石缝五丁开,假山具真理。夤缘步仄径,虚室壶天里。谁谓既狭间,旷望莫可揣?读我西铭篇,颜彼南华子。底须辨异同?吉祥受止止。
又御制《爱翠楼》诗:种竹猗猗已作林,高楼出竹翠云侵。虚窗不碍疏还密,诘径何妨静以深。岂止坐来满清听,每宜望去惬幽襟。河阳寄傲非吾事,耐可薰风一抚琴。
乾隆二十八年御制《爱翠楼》诗:竹楼枕碧岑楼在竹林中,非如王禹偁所云以竹为之也
,四季翠阴森。假藉黄冈记,徘徊君子林。由来非覆瓦,亦可听鸣琴。世虑无能遣,民艰每廑心。
臣等谨按
虚白室、爱翠楼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由竹汀折而西为棕亭。又由楼南下,有佛宇一所。《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
佛宇临池北向,额曰「大圆镜中」。殿内额曰「智珠慧照」。联曰:「天花不碍一林落,仙草真成四季芳。」其东稍北有石门,门外横刻: 「荟蔚适于幽处合。」其内横刻:「含岈每与望中深。」又外石刻联曰:「悟物思遥托,悦心非外求。」内石刻联曰:「芝径缭而曲,云林秀以重。」石门以外,即荷风蕙露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