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沓藏书

卷八十九 杂歌谣辞七

△谣辞三

【晋安帝元兴初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晋桓玄既篡,有此童谣。及玄败走至江陵,五月中诛,如其期焉。时又有民谣云:『征钟落地桓迸走。』征钟,至秽之服。桓,四体之下称。玄自下居上,犹征钟之厕歌谣,下体之咏民口也。而云『落地』,坠地之祥,迸走之言,其验明矣。」按《帝纪》,桓玄篡位在安帝元兴二年十二月也。)

草生及马腹,乌啄桓玄目。

【晋安帝元兴中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晋安帝元兴中,桓玄既得志而有童谣。及玄败走,而诸桓悉诛焉。郎君,司马元显也。」)

长干巷,巷长干。今年杀郎君,明年斩诸桓。

【晋安帝义熙初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安帝义熙初童谣。时官养卢龙,宠以金紫,奉以名州,养之已极,而龙不能怀我好音,举兵内伐,遂成雠敌也。及败,斩伐其党,如草木之成积焉。」按《列传》:「卢循小字元龙,元兴二年寇广州,逐刺史吴隐之,自摄州事,号平南将军。安帝乃假循征虏将军、广州刺史。义熙中,刘裕破循于豫章。循走交州,为刺史杜慧度所杀。」)

官家养芦化成荻,芦生不止自成积。

【晋安帝义熙初谣二首】

(《宋书·五行志》曰:「卢龙据有广州,民间有谣。后拥上流数州之地,内逼京辇,应『天半』之言。时复有谣言,龙后果败,不得入石头矣。」)

芦生漫漫竟天半。

卢橙橙,逐水流。东风忽如起,那得入石头。

【晋吴中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晋庾羲在吴郡时吴中童谣。无几而庾羲王洽相继亡。」)

宁食下湖荇,不食上湖莼。庾、吴、没命丧,复杀王领军。

【晋荆州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殷仲堪在荆州时童谣。未几而仲堪败,桓玄遂有荆州。」)

芒笼目,绳缚腹。殷当败,桓当复。

【晋京口谣】

(《宋书·五行志》曰:「晋王恭镇京口,诛王国宝,百姓为此谣。按『昔年食白饭』,言得志也。『今年食麦麸』,麦麸粗秽,其精已去,明将败也,天公将加谴谪而诛之也。『捻咙喉』,气不通,死之祥也。『败复败』,丁宁之辞也。恭寻死,京都大行咳疾,而喉并喝焉。」)

昔年食白饭,今年食麦麸。天公诛谪汝,教汝捻咙喉。咙喉喝复喝,京口败复败。

【晋京口民间谣二首】

(《宋书·五行志》曰:「晋王恭在京口,民间忽有此谣。按黄字,上恭字头也,小人,恭字下也。寻如谣言。」)

黄头小人欲作贼,阿公在城下,指缚得。黄头小人欲作乱,赖得金刀作蕃捍。

【苻坚时长安谣】

(《晋书·载记》曰:「苻坚时长安有此谣。坚以凤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后坚为慕容冲所败,入止阿房城焉。凤皇,冲小字也。」)

凤皇凤皇止阿房。

【苻坚初童谣】

(《晋书·五行志》曰:「苻坚初有此童谣,及坚败於淝水,为姚苌所杀,在伪位凡三十年。」)

阿坚连牵三十年,后若欲败时,当在江湖边。

【苻坚时童谣】

(《晋书·载记》曰:「苻坚强盛时有此童谣。坚闻而恶之,每征伐,戒军候云:『有新城者避之。』后因寿春之败,其国大乱,竟死於新平佛寺。」《五行志》曰:「时复有谣云:『鱼羊田斗当灭秦。』识者以为鱼羊,鲜也。田斗,卑也。坚自号秦,言灭之者鲜卑也。其群臣谏坚,令尽诛鲜卑,坚不从。及淮南败还,初为慕容冲所攻,又为姚苌所杀,身死国灭云。」)

河水清复清,苻诏死新城。

【宋元嘉中魏地童谣】

(《南史》曰:「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围汝南戍,文帝遣臧质比救至盱眙,太武已过淮。自广陵返攻盱眙,就质求酒。质封溲便与之,且报书云:『不闻童谣言邪?虏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冥期使然,非复人事。尔智识及众,岂能胜苻坚邪?顷年展尔陆梁者,是尔未饮江,太岁未卯耳。』时魏地有童谣,故质引之云。」)

轺车北来如穿雉,不意虏马饮江水。虏主北归石济死,虏欲渡江天不徙。

【梁武帝时谣】

(《南史》曰:「梁武帝天监元年十一月,立长子统为皇太子。时民间有谣。按『鹿子开』者,反语为来子哭也。后太子果薨。是时长子欢为徐州刺史,以嫡孙次应嗣位,而帝意在晋安王,犹豫未决。及立晋安王为皇太子,而欢止封豫章郡王还任。谣言『心徘徊』者,未定也。『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者,复还徐方之象也。」统即昭明太子也。)

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当开复未开,使我心徘徊。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

【梁大同中童谣】

(《隋书·五行志》曰:「梁大同中有童谣。其后侯景破丹阳,乘白马,以青丝为羁勒以应之。」)

青丝白马寿阳来。

【梁末童谣】

(《南史》曰:「梁末有童谣。及王僧辩灭,说者以为僧辩本乘巴马以击侯景。『马上郎』,王字也。『尘』谓陈也。江东谓羖羊角为『皂荚』,隋氏姓杨,杨,羊也,言陈终灭於隋也。」)

可怜巴马子,一日行千里。不见马上郎,但有黄尘起。黄尘污人衣,皂荚相料理。

【陈初童谣】

(《隋书·五行志》曰:「陈初有童谣。其后陈主果为韩擒所败。擒本名擒虎,黄班之谓也。破建康之始,复乘青骢马,往反时节皆应。」)

黄班青骢马,发自寿阳涘。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

【同前】

御路种竹筱,萧萧已复起。合盘贮蓬块,无复扬尘已。

【陈初诗谣】

日西夜乌飞,拔倚梁柱。归去来,归山下。

后魏宣武孝明时谣

(《北史·魏本纪》曰:「宣武孝明间谣,识者以为索谓魏本索发,『焦梨狗子』指宇文泰,俗谓之黑獭也。」)

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齧断索。

【后魏末童谣】

(《北史·齐本纪》曰:「后魏末,文宣未受禅时有童谣。按藁然两头,於文为高。『河边羖?历』为水边羊,指帝名也。於是徐之才劝帝受禅。」)

一束藁,两头然,河边羖?历飞上天。

【东魏童谣】

(《北史》曰:「东魏孝静帝之将立也,时有童谣。按『青雀子』,谓静帝实清河王之世子。『鹦鹉』谓齐神武也。后竟为齐所灭。」)

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

【北齐邺都童谣】

(《隋书·五行志》曰:「齐神武始移都于邺,时有童谣。按魏孝静帝者,清河王之子也。后则神武之女。邺都宫室未备,即逢禅代,作窠未成之效也。孝静寻崩,文宣以后为太原长公主,降於杨愔。时娄后尚在,故言寄书於父母。新妇子,斥后也。」)

可怜青雀子,飞入邺城里。作窠犹未成,举头失乡里。寄书与父母,好看新妇子。

【北齐武定中童谣】

(《隋书·五行志》曰:「武定大有童谣。按高者,齐姓也。澄,文襄名。五年神武崩,摧折之应。七年文襄遇盗所害,澄灭之徵也。」)

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然灯澄灭。

【北齐文宣时谣】

(《北史·齐本纪》曰:「文宣时谣。按帝以午年生,故曰『马子』。三台,石季龙旧居,故曰『石室』。三千六百日,十年也。文宣在位十年,果如谣言。」)

马子入石室,三千六百日。

【北齐后主武平初童谣】

(《隋书·五行志》曰:「武平元年童谣。按其年四月,陇东王胡长仁谋遣刺客杀和士开,事露,反为士开所谮而死。」)

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

【北齐后主武平中童谣二首】

(《隋书·五行志》曰:「武平二年童谣,小儿唱讫,一时拍手,云『杀却』。至七月二十五日,御史中丞琅邪王俨执士开,送於南台而斩之。是岁又有童谣,而七月士开被诛。九月,琅邪王遇害。十一月,赵彦深出为西兖州刺史。」)

和士开,七月三十日,将你向南台。

七月刈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十月洗荡饭瓮,十一月出却赵老。

【北齐后主武平末童谣】

(《隋书·五行志》曰:「武平末有童谣。时穆后母子淫辟,干预朝政,时人患之。穆后小字黄花,寻逢齐亡,欲落之应也。」)

黄花势欲落,清尊但满酌。

【北齐末邺中童谣】

(《隋书·五行志》曰:「北齐末邺中有童谣。未几,周师入邺。」)

金作扫帚玉作把,净扫殿屋迎西家。

【周初童谣】

(《隋书·五行志》曰:「周初有童谣。按静帝,隋氏之甥,既逊位而崩,诸舅强盛。」)

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隋炀帝大业中童谣】

(《隋书·五行志》曰:「炀帝大业中童谣。其后李密坐杨玄感之逆,为吏所拘,在路逃叛,潜结群盗,自阳城山而来,袭破洛口仓,后复屯兵苑内。『莫浪语』,密也。宇文化及自号许国,寻亦破灭。『谁道许』者,盖惊疑之辞也。」)

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

【唐武德初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窦建德未败时,有此谣也。」)

豆入牛口,势不得久。

【唐贞观中高昌国童谣】

(《唐书》曰:「贞观中,高昌国有此童谣。其国王文泰仗人捕其初唱者,不能得。」《帝纪》曰:「十三年,以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帅师伐高昌。十四年平之,以其地置西州,又置安西都护府。」)

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

【唐永淳初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高宗永淳元年童谣。是岁七月,东都大雨,人多殍殕。」)

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迨及###月,狗吠空垣墙。

【唐高宗永淳中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高宗自调露中欲封嵩山,属突厥叛而止。后又欲封,以吐蕃入寇遂停。时有童谣。」按《旧书》:「武后自封岱之后,劝帝封中岳。每下诏草仪注,即岁饥、边事警急而止。永淳中,既至山下,未及行礼,遘疾还宫而崩。」)

嵩山凡几层,不畏登不得。但恐不得登,三度徵兵马,傍道打腾腾。

【唐武后时童谣】

红绿复裙长,千里万里闻香。

【唐神龙中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中宗神龙以后民谣。按『山南』,唐也。『乌鹊窠』者,人居寡也。『山北』,胡也。『金骆驼』者,虏获而重载也。」)

山南乌鹊窠,山北金骆驼。镰柯不凿孔,斧子不施柯。

【唐中宗时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安乐公主於洺州造安乐寺,时有童谣。」按《旧书》:「安乐公主,中宗幼女,韦皇后所生。初降武崇训,崇训死,降武延秀。所造安乐佛寺,拟於宫掖,巧妙过之。」)

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

【唐景龙中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景龙中民谣也。」按《会要》:「东都圣善寺,神龙初,中宗为武太后追福所造,景龙中复增广焉。」)

可怜圣善寺,身著绿毛衣。牵来河里饮,踏杀鲤鱼儿。

【唐天宝中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天宝中,安禄山未反时童谣。」按《旧书》:「天宝十四载,禄山以范阳叛。明年,窃号燕国。」)

燕燕飞上天,天下女儿铺白毡,毡上有千钱。

【唐天宝中幽州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天宝中,幽州有此谣也。」)

旧来夸戴竿,今日不堪看。但看五月里,清水河边见契丹。

【唐德宗时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朱泚未败前两月有童谣。」按《旧书》:「建中四年,朱泚以泾原兵叛,僣号曰大秦,明年改号曰汉。是岁六月,兵败而死。」)

一只箸,两头朱。五六月,化为蛆。

【唐元和初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元和初童谣,既毕乃转身曰:『舞了也。』」按《旧书.志》云:「为十年六月三日,武元衡为盗所害之应。」本传云:「『打麦』,谓打麦时也。『麦打』,谓暗中突击也。『三三三』,谓六月三日也。既而旋其袖曰『舞了也』,谓元衡之卒也。」)

打麦,麦打。三三三,舞了也。

【唐咸通中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懿宗咸通七年童谣也。」)

草青青,被严霜。鹊始后,看颠狂。

【唐咸通末成都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咸通十四年,成都有童谣。是岁,岁阴在巳,明年在午。巳,蛇也。午,马也」)

咸通癸巳,出无所之。蛇去马来,道路稍开。头无片瓦,地有残灰。

【唐僖宗时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僖宗时有此童谣。」按《旧书》云:「软符中仍岁凶荒,人饥为盗,河南尤甚。曹州人王仙芝、尚君长,聚盗起於濮阳,攻剽城邑,陷曹、濮、郓等州。五年,仙芝败,而黄巢之众攻江西云。」)

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唐乾符中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乾符六年童谣也。」)

八月无霜塞草青,将军骑马步空城。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

【唐中和初童谣】

(《新唐书·五行志》曰:「中和初有此童谣。」按《旧书》:「中和四年,黄巢既败,以其残众东走。李克用追击,至济阴而还。贼散於兖、郓,黄巢入泰山,至狼虎谷,为其将林言所杀。」)

黄巢走,泰山东,死在翁家翁。

【梁太祖时蜀中谣】

(《五代史》曰:「刘知俊初事梁太祖,后奔蜀,王建虽加宠待,然亦忌之,常谓近侍曰:『刘知俊非尔辈能驾驭,不如早为之所。』有嫉之者,於里巷间作此谣。知俊色黔,丑生。棕绳者,王氏子孙皆以宗承为名,故以此猜疑之,遂见杀於成都。」)

黑牛出圈棕绳断。

 {{ anno.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