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杨元帅收回上方宝剑,呼问:「李成、李岱,狄王亲在此,你与他对质分明。」李成道:「是卑职父子功劳,不消对质了。」元帅又唤狄青道:「狄青,若是你的功劳,为何并无一言,与他对话?」狄青道:「李成父子,是何等之人,叫吾堂堂一品,青衣秃首,与他讲话!」杨元帅又吩咐左右还他盔甲。狄青穿好盔甲,怒目横眉大言道:「拿首级回关者,乃焦廷贵,若要弄明此事,须待焦廷贵回关,本官与这李成父子对质,总是无用。」范爷听了点头言道:「钦差大人,如何与冒功的犯人理论,也失了帅堂之威。」杨将军喝道:「将李成父子拿下!」左右刀斧手,答应一声,顿时将李成父子拿下,可笑一念之贪,遂至弄巧成拙。元帅即差孟定国,将李成父子看守,又拔令唤沈达,速往五云汛确查,十三日晚间可有赞天王、子牙猜二人,酒醉踏雪私行。沈达得令,快马加鞭而去。再令精细兵丁,查访焦先锋去处。又对范仲淹、杨青道:「二位大人,且与狄钦差做个保人。」范、杨二人道:「事关重大,保人难做。」元帅道:「暂做何妨。」言未已,也觉得面目无光,即退下帅堂,进里厢去了。
当时失去征衣的事情,却抛在一边,重在冒功之事,只等焦廷贵回关,就得明白。范仲淹见元帅退堂,笑道:「元帅方才怒气冲冲,只怪狄王亲,却因理上颇偏,又有佘太君书一封,要杀要斩,竟难下手。」杨青道:「方才险些儿气坏我老人家,我观王亲大人,像一位奇男子,说得烈烈铮铮,才思敏捷,只待焦莽夫回来,自有公论。且先到我衙中,叙话如何?」狄青道:「多谢老将军。」杨青又道:「范大人同往何如?」范爷应允,三人同往。这时关中众文武官员,你一言我一语,喧哗谈论,不关正传,毋容多表。
却说孟定国奉了元帅将令,收管李成父子,上了锁具。李岱叫道:「爹爹,太太平平,安安逸逸,做个小武官,岂不逍遥,因何自寻烦恼?痴心妄想,今日大祸临身,皆由不安天命。」李成叹道:「我儿,这件事情,都是焦廷贵不好,狄钦差功劳,他说是自己之功劳,若说明钦差狄青的战功,我也决不将他弄死,也不敢冒认此功了。」李岱道:「爹爹,明日追究,招也要死,不招也要死,如何是好?」李成道:「我儿,抵当一顿夹棍,即夹断两腿,也招不得的。」
不言李成父子着急,且表元帅进至帅府内堂,拆展祖母来书,从头看完,想道:若是狄青过了几天限期,孙儿敢不从命周全,奈征衣尽失,罪难姑宽,连及孙儿,也有失于捕盗之罪。如若狄青果有战功,还可将功消罪,但不知焦廷贵哪里去了,想来定是李成父子,希图富贵,谋害焦廷贵,混拿了首级,到来冒功的。倘焦廷贵果遭陷害,这件公案,怎生结局?是夜元帅闷闷不乐,也且慢表。
再说副将沈达,奉了元帅将令,带了数十名兵丁,向五云汛而来。焦廷贵一夜昏沉,躺在山洞中,若讲水洞,差不多有二丈深,李成将他抛下去,跌也要跌死了,虽然跌不死,天寒大雪,也要冻死了。只为李成父子走得慌忙,连铁棍一同抛下,恰恰搁在洞旁的丛树上,竟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夜好睡。已是天明,药力已醒,焦廷贵却忘了昨夜事,手足一伸,大呼:「不好了!哪个狗党,将吾身子捆绑了?哪个狗王八,要我焦老爷性命!」两手一伸,断了绳索,又将腿上麻绳解下,周围一看,说:「不好了,此方黑暗暗,是什么所在?」又细细想道:昨天要打闷棍,打不着。后同狄钦差往大狼山,一套戏法,射死了赞天王,弄死了子牙猜,番兵大队杀来,自己挑了两颗人头,往三关讨救兵,打从汛上过,有李守备请吃酒,怎吃到这个所在来?是了!定然吃醉而回,却被歹人盗劫了东西,捆绑身躯,抛在山洞里了。想到此处,想往上爬,却是几次爬不到岸上,离岸有二丈多远,难以爬上。山高广大,人迹稀少,直到下午时分,方得一樵子经过,只闻山涧中有人叫道:「救人哪!我焦老爷要归天了。」
那樵夫住步,四下一瞧,道:「奇了!何处声声喊救?」不觉行至涧旁,原来跌下一人,又闻他喊道:「上面那人,拉了焦老爷上来,妙过买乌龟放生。」樵子道:「你是将烧焦的老人么?」焦廷贵喝声:「大胆的戎囊!吾乃三关焦将军,哪个不闻我的大名,岂是烧焦的老人!」樵夫笑道:「原来是三关上的焦黑将军,多多有罪了。」焦廷贵又道:「我不过面貌黑色,岂是煨老焦黑的么?不必多言,快些拉我起来,到衙中吃酒。」樵夫听罢,笑道:「原来是个酒徒!」即将绳索放下,焦廷贵两手挽住麻绳,双足蹬着铁棍,幸喜这樵夫气力很大,两手一揉,把他吊将起来,大呼道:「像死尸一般的沉重。」焦廷贵上得来,喝道:「不怕得罪我焦将军么!」樵子道:「焦将军,你方才言请我吃酒,休要失信。」焦廷贵道:「你要吃酒,这有何难,且随我来。」樵夫道:「焦将军,往哪里去?」焦廷贵道:「且到李守备街中,即有酒吃了。」樵夫道:「我不去的。」焦廷贵道:「何以不往?」樵夫道:「李守备那个儿子李岱,前月来吾家中强奸我妻,被我取一缸尿撒去,他方才奔去了。我今若到他行中,此人岂不记恨前情,定然要报雪此恨了。」焦廷贵道:「如此说来,你一定不去,那么焦将军一人去了。」说罢,踩开脚步,奔走如飞,樵夫见了,发笑不已。
不谈樵夫走去,书接前文,莽汉又来到守备衙中,高声呼喊,有管门的王龙出来一看,道:「焦将军,昨夜哪里去了,为何今日又来?」焦廷贵喝道:「来不得的么!快唤这两个官儿来见我!」王龙道:「两位老爷,出外去了。」焦廷贵喝道:「狗奴才,无非怕我又要吃酒,虚言相哄。我今不吃酒,只要用膳了。」大步已踏到里边来,当中坐下,双手拍案,喧声大振,呼道:「李成、李岱在哪里?」府内仆人免不得禀知沈氏奶奶,奶奶闻言,吃惊不小,说道:「不好了!焦廷贵不死,即死他父子了。」只得吩咐备酒饭出去。奶奶思量要下些毒药,怎奈日间耳目众多,反为不美。
不表沈氏心如火焚,却言副将沈达,一路上查问,没有踪迹,只因李成说是初更已尽的事情,是以汛地众百姓军民,都说不知。一程又到守备衙中,查问众兵役,也说不知。只有守门王龙猜着,定然老爷害了焦廷贵,拿了人头,往三关上献功,这是胆大如天的行为。如若焦廷贵死了,倒也不妨,今焦廷贵现在,老爷公子俱有伤身之祸了。
慢说王龙自语自惊,且说那沈将军到守备衙中,进府堂内,见了焦廷贵,不觉又惊又喜,呼道:「焦将军,你吃酒好有兴,还不快些回关去!」焦廷贵一见笑道:「沈将军,因何你也到此处来?」沈达为人最是仔细,想事关重大,只有在元帅跟前,方好说明,若在此处说知,倘被他颠性发作,恶狠狠弄出不好看来,不若暂瞒了这狂莽酒徒为妙,便道:「焦廷贵,元帅差你催取军衣,到底军衣到否?狄钦差在哪里?为何你也违将令,耽搁限期?」焦廷贵道:「沈将军,不要说起,我昨夜酒醉,跌下山涧,险些儿冻死,还顾得什么征衣、军令的鸟娘!」沈达道:「元帅只因你违误军令,大为发怒,差我来抓你回去,如若延迟,取下首级回关。」焦廷贵道:「延迟些即取首级回去,不好了!丢了首级,用什么东西吃饭?速速走吧!」沈达道:「马在哪里?」焦廷贵道:「失掉了,铁棍也跌下山涧了。」沈达道:「不中用的东西!」焦廷贵道:「若是中用的,不在山涧中过夜了。」
慢表沈达带着兵丁、焦廷贵一同回关,且说李守备府中王龙,当日受惊不小,只悄悄到三关,打听消息去了。沈氏在内堂倍加着急,呼天叫地,只愿父子平安无事回来便好。但想此事,原是老爷欠主张,及早杀了焦莽夫,方免后患,因何将他活活的抛在山洞里,岂料他偏偏不死,又得回关,如今凶多吉少,如何是好?免不得父子同归刀下而亡。
不表沈氏心中惊骇,且说焦廷贵、沈达二人,马不停蹄,到得关来,已有二更,潼关已紧闭下锁。沈达只得邀他到自己行中,吩咐摆酒,二人双双对饮。半酣之间,沈达说道:「焦将军,如今此事要动问你了。」焦廷贵道:「沈老爷,诘问我什么事?」沈达道:「元帅差你催赶军衣,因何一去不回,反在山涧中过夜?又在守备衙中吃酒,是何缘故?」焦廷贵道:「沈老爷不要说起,我焦廷贵真乃倒运。」即将来去情形,细细说明。
沈达听了点首明白,又将李成父子冒功之事,细细说知,焦廷贵怒气直冲,咆哮如雷,叫道:「沈老爷,我原想怎生在山涧中过夜,原是李成父子将我弄醉,抛在山涧里,拿了人头去冒功的,可恼!可恼!这还了得!待我连夜回去,将他狗男畜女,大大小小,齐齐杀尽,尚出不得我之气忿也。」沈达道:「焦将军去不得的。」焦廷贵道:「有什么去不得的?只消吾两足飞去,明天一早就到汛上了。」沈达道:「不然,那李成父子,已经拿下,你今不知,只要你回来质询明白,李成、李岱的性命即难保了,何劳你去杀他,是是非非,总在明天了。」焦廷贵道:「沈老爷,待我先往他家杀个痛快,留下李成、李岱,难道还没有凭证么?」沈达道:「军中自有一定之法,他虽有罪,但罪不及于妻孥。你若不奉军令,擅自杀人,岂得无罪!断然动不得,不可造次。」焦廷贵道:「实在气忿他不过,既沈老爷如此说,便宜了这班奸党了。」沈达道:「焦将军,明日元帅审问起来,你怎生对待他?」焦廷贵道:「吾只说狄王亲一弄戏法,斩杀赞天王,子牙猜,我代他挑了首级,道经五云汛,被李成父子用酒灌醉绑了,抛下山涧,拿了首级,前来冒认功劳,你道是否?」
不知沈达如何答话,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