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按周礼、礼记、仪礼,并无王爵之称,唯有公、侯、伯、子、男,是为五等。然封地只三等,谓公五百里,侯与伯二百里,子、男一百里。不满一百里者,是附庸之国,以属于大国,以通天子。後至秦始皇并吞天下,总万代之称,故名曰皇帝,自此之後,诸侯始有王爵。今请降爵不尽者听留,只是王爵降为公爵,公爵降为侯爵,侯爵降为伯爵,伯爵降为子爵,子爵降为男爵,此名降爵之例。
杂户杂户者,谓先代配隶,在诸司课役者。若今不刺面,配在将作监、太常院东西库务者。
官户官户者,亦为先代配役及配隶相生者。此等之人,州县无贯,唯属本司,故曰杂户、官户。
秩直质切。秩满,即任满也。谓任官簿秩,年限当满也。
当免当者,以官当罪。免者,免所居官。
除名者官爵尽除。官爵既除,故课役从本色也。
年载祀此三者皆异代记时之号。若唐虞已前谓之载,取岁事一新也;夏周已後谓之祀,取四时祀事一周也;秦汉而下谓之年,取新谷一熟也;都谓之岁,取日月一周天,而岁星十二年一周之意也。今律:称年者,须计日而论;称载者,取晬
祖对切时为义。假如今年八月免所居官,至来年八月之後降先品一等叙。
矜哀念意也。
匝四时曰周且叙官之例,虽许周年,虑後人不晓周年之目,故律称匝四时曰周,其意是取三百六十日为正。
其除爵虽有余罪不赎。爵者,割地之封功臣,使得世世传授,子孙不绝。今犯罪国除,虽有余罪,又焉可听赎。
义同带砺带砺者,昔汉高祖封诸侯,与之约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皆与卿等世世不绝共之。谓黄河如带之小,泰山如砺石之平,皆不绝诸侯继世世之子孙也。砺,磨刀石也。今国爵除削,在责之深,故不许其听赎余罪也。
差降上楚加切。差降者,犹等第而降也。若除名者比徒三年,免官者比徒二年,免所居官者比徒一年,如此论比,是名差降也。
藏匿藏匿者,犹隐蔽也。
致资给谓供借宿食,或借财货,使罪人藉资给而得逃亡也。
苦使谓因役而过日数,或过期限,或枉令教化,或独任力役,如此之类苦使也。
附籍〔二四〕天下人民,皆著籍书,三年一度造讫申尚书省。只今俗为户口帐也。
沿溯音素。皆谓逆水舟,即名为沿溯也。
阻难谓行程之内,或前後有兵寇,道路塞绝,若此之类皆名阻难。
已沐音木。洗雪之义也。谓犯死罪,家无兼丁,父母老疾,用人礼待,听敕留侍,此名已沐殊恩。其敕之意,本安老疾,不在罪人,然会赦须原。流罪不原者,生杀之柄,人主得专,曹判之司,焉可同例。
甄异上音真。训别也。
左降官〔二五〕帝者之旁,以贤居右,以威居左,是右为尊,左为卑。今官人犯罪降官者,皆名左降,又名为左迁,皆是黜其不贤之义也。
殡葬〔二六〕权葬谓之殡,定穴谓之葬。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
奔丧者〔二七〕谓子孙在远,闻父母丧,奔归本所,故谓之奔丧。今左降官及流人请欲奔丧,须听敕旨。
粮饷下商量切。献熟食曰饷。
戍役上音庶。训守。戍役者,即防边之谓也。
钳〔二八〕其廉切。以铁束项谓之钳。
局拘玉切。局者,职业所守之司也。
阉人上右兼切。男子犯法,割势使守内,故谓之阉人。
闱音韦。宫门谓之闱。
摈必刃切。谓斥远之也。
荒服〔二九〕按三礼云,王畿千里,四面各分距千里外,五百里曰侯服,侯服五百里外曰甸服,甸服五百里外曰男服,男服五百里外曰采服,采服五百里外曰卫服,卫服五百里外曰蛮服,蛮服五百里外曰夷服,夷服五百里外曰镇服,镇服五百里外曰藩服,藩服之外谓之荒服。荒者,取其恍惚,去王教极远也。如以积筭之法,是七千里外谓之藩服,藩服之外又谓之荒服,是至远之所也。
投窜取乱切。投窜者,皆摈斥使远去也,虑染变正俗故也。按毛诗云,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又尚书云,窜三苗于三危。是投窜皆是弃逐之名也。
中华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非同远夷狄之俗:被发左衽,〔三0〕雕体文身之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