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经梵本为三国曹魏汉族沙门朱士行西行于阗得之。晋元康元年(291)由无罗叉(一作无叉罗)、竺叔兰等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界内的仓垣水南寺译出。翻译后风行京华,研习者奉为圭臬,借《放光》弘扬般若学说,对当时义学影响很大。